華聲報訊:名制對打擊經濟犯罪,防止稅源流失,增加個人收入透明度有重要意義。據羊城晚報報道,國內一些地方的調查表明,實名制從4月實施以來,總體情況良好,但也出現幾種“名實不符”的情況,值得警惕:
一是私款公存,逃避利息稅。大量非公有制企業的出現,使“公款”與“私款”的界限模糊,利息稅開征尤其是實名制施行以后,一些原為定期儲蓄的存款開始流向單位定期;另一種情況是將純粹個人儲蓄“化零為整”,以單位名義存入單位定期,既逃避實名制又逃避利息稅。
二是政策執行寬嚴不一,居民儲蓄逆向流動。由于一些國有商業銀行電子化程度高,執行實名制力度大,而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松散,電子化程度低,實名制實施彈性較大,不像電腦程序“六親不認”,故一些嫌實名制麻煩或帶有灰色性質的存款流向非銀行金融機構。某縣5月份金融統計報表顯示,某非銀行金融機構4、5月儲蓄存款凈增2700多萬元,占總增長額的95.6%,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存款卻下降1200萬元。
三是“證”出多門,真偽難辨。由于實名制符合條件的證件不少,有一些證件,甚至銀行儲蓄員也不太熟悉,加上近年來假證泛濫,有些人的身份證就有好幾張,這都給金融機構實際操作帶來困難,故出現用多個證件或假證件儲蓄的現象,使儲蓄實名制“名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