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表示,我國將先放開外幣利率,后放開人民幣利率;先放開貸款利率,后放開存款利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利率開放的整體計劃。這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方向越來越明確。“利率市場化”,這個金融的專業詞匯,現在咱老百姓也非研究它不可了。利率放開誰有“便宜”賺?
利率是銀行賺錢法寶近來,大家都在關注“打”得火熱的彩電價格戰,幾乎低于成本的“跳水價”讓各大電器城,生意興隆。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產品價格的高低當然是制勝的法寶。成本、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高低最終都得通過價格來體現。銀行實際上也是金融企業,利率是銀行金融產品的價格,只是因為它特殊的性質,讓人們以前多把它當作利潤豐厚的國家單位。現在,國際銀行競爭已經相當激烈,金融全球化的趨勢勢不可擋。中國加入WTO的到來,外資銀行將在幾年后,利用上百年積累的技術、管理、服務水平優勢與中資銀行同臺競爭。是企業,就得在競爭中憑產品取勝;是企業,就要擁有靈活操作產品價格的手段和能力。而利率正是銀行金融產品的價格。74歲的格林斯潘,面對美國經濟的過熱,屢次使出調整利率這一招,竟然把讓克林頓一籌莫展的美國經濟調節的不溫不火,而格林斯潘正是牽住了利率這個市場經濟的牛鼻子。在許多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已經完成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利率都是經常運用、行之有效的宏觀調控手段。這是從大處講。從小處講,一家銀行如果資金雄厚、管理水平先進,服務質量佳,那么它的經營成本就會降低,完全可以用相對的低利率放貸,高利率吸引存款,從而在金融競爭中脫穎而出。銀行通過靈活的產品定價使自身更有競爭力。
儲戶可以“挑肥揀瘦”如果存貸款利率逐漸放開,大家面對緊跟國際慣例,經常變化的外幣利率和各大銀行不同的存貸款利率,可能還真不能馬上適應,畢竟利率市場化使投資的回報率變得有點兒“琢磨不定”。用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國剛教授的話說,“就像80年代剛剛放開物價,大家誰也搞不清楚以后物價是升還是降,不是就掀起了一哄而起的搶購潮嗎?可是現在,還有人因為怕一個商品漲價,而排隊搶購嗎?”人們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已經越來越理智,在市場中尋求供求平衡,并作出最終決策。既然利率就是銀行金融產品的價格,那么從這一點上來說,與制造業等其他行業的產品價格并無二致,大家也將逐漸習慣用市場眼光來看待利率市場化。更何況,激烈的競爭格局下,銀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得實惠的當然是去銀行存貸款的企業、個人。因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資金的成本降低了。大家完全可以先參照各家不同的利率水平“挑肥揀瘦”,然后選擇自己最滿意的銀行,達到銀行與全社會的雙贏。
放開還需穩中求進當然,利率市場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將資本項目開放問題、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匯率自由化等綜合考慮,還要考慮一國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周期等因素。正如戴相龍所言,這種全面開放必須考慮中國經濟的承受能力,必須是有理論、有政策、有步驟地進行。所以,中國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利率開放的整體計劃,言外之意,就是這事兒定要穩中求進。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