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 2019 年 1 月 14 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詳情]
備付金利息收入的減少,對于依靠備付金利息的支付機構,特別是依存度比較高的預付卡類支付機構來說,將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一旦達到虧損占注冊資本50%的紅線,將面臨著支付牌照無法續展的危險。[詳情]
有些小的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到50億,那么一年在銀行獲得的利息就能有一個億以上。而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詳情]
對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來說,這意味著即將徹底告別躺著賺備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而據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詳情]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詳情]
從近幾年對支付機構的處罰類型看,違反客戶權益、未按規定保存用戶信息等也逐漸成為央行執法檢查的主要內容之一 本報記者 李 冰 今年以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強監管態勢仍在延續。 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共收到34張行政處罰,包括拉卡拉、通聯支付、錢袋寶等30家機構,被累計罰款金額超過4500萬元。其中,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均遭到央行處罰3次;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遭央行處罰2次。 智付支付收最高罰單 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 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智付支付”)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罰款人民幣2561.4萬元,公司被給予警告;公司1名相關責任人員也被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80萬元。這已是今年來央行對支付機構處罰金額最高的一單。 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也對智付支付開出罰單。智付支付因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存在逃匯行為,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等違規行為,被處以罰款1590.8萬元。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對智付支付罰款合計4152.2萬元。 據悉,智付支付為境外多家非法黃金、炒匯類互聯網交易平臺提供了相應的支付服務。同時,智付支付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境內網絡特約商戶的交易情況進行檢查,未能發現數家商戶私自將支付接口轉交給現貨交易等非法互聯網平臺使用,客觀上為非法交易、虛假交易提供了網絡支付服務。 此外,智付支付還存在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未持續識別特約商戶身份、違規為商戶提供“T+0”結算服務、違規設置商戶結算賬戶等違法違規行為。 工商資料顯示,智付支付成立于2007年,控股股東為智付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智付集團”)。2012年,智付支付獲得互聯網支付牌照,業務覆蓋范圍為全國,2015年獲得外管局跨境外匯結算業務試點資格,2017年完成支付牌照續展至2022年6月份。 除了智付支付外,在被處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還有多家公司也是被多次處罰。其中,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均3次遭到央行處罰;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遭央行處罰2次。 對此,網貸天眼分析師高才業表示,違反備付金、洗錢、收單業務等都是央行打擊的重點。從近幾年對支付機構的處罰類型看,違反客戶權益、未按規定保存用戶信息等也逐漸成為央行執法檢查的主要內容之一。 寡頭競爭格局之下 “斷直連”后轉型勢在必行 隨著支付行業監管日益收緊,目前支付牌照也是十分搶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包含多項業務的支付全牌照的報價已經超過10億元。 從目前支付行業整體結構來看,支付寶和微信財付通始終占據著行業的大部分體量,第三方支付領域寡頭競爭格局基本形成。 有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領域兩大巨頭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合計高達92%,也就是說,剩下8%的市場份額將由其他241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共享。 另據艾瑞咨詢數據,2016年、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分別為107.3萬億元和160.4萬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05.2%和49.5%。預計未來3年交易規模穩定增長,但隨著用戶和資本對行業推動的邊際效應遞減,增長率會逐步放緩。 不難看出,中小第三方支付在夾縫中生存。這一情況在近日剛剛赴港上市的匯付天下的招股說明書中也非常明顯。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根據Frost&Sullivan的資料,就2017年所處理的交易量而言,匯付天下在中國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七,但僅占2%的市場份額。 而“斷直連”或可能是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機會。自6月30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這一做法被業內稱為“6·30斷直連”。在此之前,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采用直接對接銀行接口的模式。 根據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的相關通知,從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全部接入網聯清算平臺,原本的直連模式終止。第三方支付機構將被切斷各自的清算賬戶,此后需要經過網聯才能連接到銀行。 某第三方支付公司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的流程,影響支付機構的成本,進而壓縮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一些業務利潤空間,支付機構不得不考慮創新業務模式,轉型勢在必行。讓清算的歸清算,支付的歸支付,對監管部門來說,“斷直連”使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透明化,進而整頓詐騙、洗錢等各種行業亂象。支付行業得到凈化,支付機構的競爭環境也得到改善,行業回歸公平競爭,將更加考驗自身的營銷能力、服務能力、產品能力。 高才業也認為,“斷直連”對中小支付機構來說是利好。第一,基礎設施實現資源共享,降低了中小支付機構的壓力。第二,接入網聯后,會給中小支付機構拓展線下場景帶來更加公平的競爭機會。第三,支付機構可以專注于產品的創新,用戶體驗有望進一步提升。 “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出重圍,需要在保證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擁抱合規、積極創新。尤其是在關鍵技術和科技創新方面,只有滿足合規性同時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詳情]
來源:PingWest品玩 央行的終極目的是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下。 支付寶、微信的財付通等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 央行規定,從 2018 年 6 月 30 日起,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所有網絡支付都必須“斷直聯”,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 (來源:Prisync) 央行為何有此一舉? 無非是因為監管。 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用戶量和交易規模目前均為全球第一。根據《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截至 2017 年底,全國共有非銀行支付機構 243 家;2017 年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金額占網絡支付總業務金額的比重分別為 26.9% 和 73.1%。根據易觀的數據,截至 2017 年上半年,第三方網絡支付兩巨頭占比合計 35.2%。 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繞開了銀聯,形成了“直聯銀行”的模式。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央行要監管線上交易,只能要求支付寶等支付機構報送數據。但即使收到報送,央行也無從核查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看不到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給央行的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數據分析等金融工作帶來了困難。 斷直聯一直被認為是整治第三方支付的核心。央行在去年 8 月 4 日就下達了“斷直聯”的正式文件,而早在 2017 年 3 月底,網聯就已經試運行了。網聯的股東出資明細表顯示,網聯核心圈子發起人共 45 家,其中央行下屬單位占股 37%,財付通和支付寶均持股 9.61%,央行掌握著網聯的最大話語權。 網聯相當于是第三方支付和銀行間的一堵“墻”。接入網聯后,在淘寶用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付款,支付流程將由“商戶 – 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 – A/T – 發卡行”,變成了:支付寶收到付款請求,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 – 網聯把請求轉給相應銀行 – 該銀行在賬戶扣錢,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 – 網聯告訴支付寶支付已成功。 接入網聯后,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機構資金流向盡握手中,可以防范洗錢、挪用備付金等行為,也可以管控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風險。 另一層影響在于,網聯相當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巨頭們不能再壟斷金融、消費大數據了。 (來源:Regal Software) 就在 6 月 29 日晚上,央行發布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所謂備付金是指網購時,客戶收到貨并確認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賬上的資金。第三方支付平臺正是利用這筆備付金產生的利息收入躺著賺錢。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改變清算方式、將備付金交存比例提高至 100%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央行也正在逐步實現它的終極目的——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之下。 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網聯并不直接服務于消費者,從消費者端也不會感受到線上支付步驟的增加。 好消息是,所有網絡支付都歸網聯后,支付寶、財付通不再直接對接銀行,也就不能以銀行收取手續費為由收用戶的提現費了。 有聲音認為網聯接入打破巨頭壟斷現狀,不管是在保證信息安全還是降低費率上,對用戶來說可能都是一項利好。 但長期來看下結論為時尚早。盡管央行表示,網聯平臺的建立是為了進一步規范支付市場,但它客觀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環節的支付成本。 根據《北京商報》報道,一家國有大行曾透露,該行 2016 年將 TPS 從 2000/秒提升到 4000/秒,僅硬件就投入了 20 億。可以想像,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要將所有交易接管過來,網聯的硬件投入可能超過百億級別。很難保證各支付機構以后不會把這部分成本攤到普通用戶身上。 支付寶、微信之間互相轉賬也許將成為可能。之前,微信和支付寶都屬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沒有資金清算權限,彼此之間不能相互轉賬。網聯平臺建立后,兩者相互轉賬的政策性限制已經解除。但具體能否實現,還要看兩家的態度。 (來源:The BCBSNC Blog) 對支付機構的影響 對支付寶、財付通這兩家線上支付巨頭而言,它們之所以能夠覆蓋如此眾多的支付場景,倚靠的是和各家銀行的談判與合作以獲得較低費率,而費率直接影響著支付機構的成本和利潤;資金流和信息流又可以衍生基于支付數據的大數據風控變現等“金融”服務。 當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都能通過網聯與各家銀行互聯時,大巨頭和小機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支付寶和財付通的費率優勢就消失不見了。 對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網聯都可以節約其對接多個銀行的渠道拓展、維護成本。 銀行這頭,以前還能通過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撈手續費,現在別說沒了談判的話語權,連談判的機會都沒了。網聯的介入勢必干涉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利益分割。 對銀聯而言,網聯相當于它的孿生兄弟。央行曾強調網聯就像“線上版的銀聯”,不發卡,也不做支付。網聯的建立意味著銀聯線上清算徹底告敗,銀聯在線上線下清算吃獨食的時代終結了。 一個疑問:網聯扛得住雙十一嗎? 根據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截至目前,462 家銀行、115 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寶也已宣布全面完成系統對接,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支付寶只把 50%的流量分給了網聯。 但網聯扛得住“雙十一”的交易量嗎? 根據央行公布的 2018 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 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 但這個數據吞吐量和“雙十一”相比實在算不上大。2017 年支付寶“雙十一”交易峰值 132.5萬筆/秒、支付峰值 25.6 萬筆/秒——每秒交易數相當于網聯每半個小時的處理量。網聯的數據處理技術能力還需要經受“雙十一”這樣海量交易的考驗。[詳情]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詳情]
6月29日,央行出了一個大消息,支付寶、微信這樣的支付巨頭好日子正在被終結!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大限劃定6月29日晚上,央行發布特急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據悉,這是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之一,也是央行第一次對支付機構100%集中交存備付金提出明確的時間表。公告內容主要有:1、2018 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2、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 ,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 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 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 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3、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 “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 “ 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 。4、支付機構 “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時間表安排如下: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躺著賺錢的日子被終結來科普一下什么是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這個本質上是客戶充值后未進行交易的資金,也就是沉淀在支付機構賬戶內的資金。客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消費轉賬過程中,由于存在結算周期的時間差,會在備付金賬戶內沉淀出一定規模的資金。這部分資金的利息收入歸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有,但只能進行銀行存款、基金購買,不能進行放貸等投資。根據人民銀行的要求,支付機構把客戶備付金存管在商業銀行的專戶內。但因為客戶備付金是以支付機構的名義存放在銀行的,對銀行來說是一筆非常可觀的存款。為了爭取備付金的存放,銀行向支付機構支付利息。而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的利息收益是支付機構舍不得放棄的蛋糕。這筆收入有多少?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淀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比如有些小的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到50億,那么一年在銀行獲得的利息就能有一個億以上。而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通過客戶備付金賺利息,對支付機構來說,相當于無風險套利,只要吸納客戶備付金,就可以躺著賺利差,這個利差空間甚至比許多銀行產品的利差空間還高。那么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巨頭呢?從2017年6月開始,央行開始在“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更新“非金融機構存款”這一數據,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欄目體現的主要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到央行的備付金存款。截至5月末,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的非金融機構存款為5009.23 億元。按照目前執行的備付金上繳50%比例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在5月末突破了1萬億元大關。而據媒體報道,目前目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支付巨頭沉淀的客戶備付金規模合計約萬億元左右,占全部支付機構備付金總量的90%以上。簡單測算下來,支付寶財付通兩家一年的利息收入保守也有100億以上!在中國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排名第七、占2.0%的市場份額的匯付天下在今年3月赴港上市時披露的招股書稱,其利息收入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別為2610萬元、3830萬元和6160萬元。對許多支付機構來說,備付金利息收入相當于當年稅后凈利潤,一旦備付金利息沒了,公司盈虧很有可能發生逆轉。央行為什么這么做?之所以要進行備付金集中存管,是因為此前各家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風險: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例如,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以后用支付寶微信還好使嗎?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依舊好使,而且讓你的錢更加安全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切斷直連銀行),必須統統經過網聯!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現在,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斷直連”后,對第三方支付行業有何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1、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2、洗錢不好洗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不利于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詳情]
從6月30日起 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 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 必須統統經過網聯!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斷直連”大限已至 “7月1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的清算賬戶就直接被切斷了,必須經過網聯或者銀聯系統之后才能連接到銀行。”據業內人士表示。 目前,業內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基本已接入網聯或者銀聯系統,有些機構是兩家清算機構都接入了。 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目前,462家銀行、115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寶也已提前宣布,全面完成系統對接。 根據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平臺試運行正常。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 微信、支付寶付款流程發生巨變 關于網聯與微信/支付寶究竟是什么樣的合作模式,可以參考此前銀聯公布的相關信息。“斷直連”后,兩大支付巨頭與清算機構的合作鏈路將變為“商戶-收單機構-銀聯-A/T-銀聯/網聯-發卡行”,而不再是“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A/T-發卡行”。 現在,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 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 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斷直連”后,對第三方支付行業有何影響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 1、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 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 2、洗錢不好洗了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不利于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 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 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來源:中國經濟網(ID:ourcecn)綜合國際金融報、中國經濟網、支付之家) [詳情]
你想看的都在這兒今天,微信、支付寶迎來了“大限”!從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必須統統經過網聯!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斷直連”大限已至據業內人士表示,7月1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的清算賬戶就直接被切斷了,必須經過網聯或者銀聯系統之后才能連接到銀行。目前,業內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基本已接入網聯或者銀聯系統,有些機構是兩家清算機構都接入了。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目前,462家銀行、115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寶也已提前宣布,全面完成系統對接。根據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平臺試運行正常。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微信、支付寶付款流程發生巨變關于網聯與微信/支付寶究竟是什么樣的合作模式,可以參考此前銀聯公布的相關信息。“斷直連”后,兩大支付巨頭與清算機構的合作鏈路將變為“商戶-收單機構-銀聯-A/T-銀聯/網聯-發卡行”,而不再是“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A/T-發卡行”。現在,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1、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2、洗錢不好洗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不利于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一句話總結就是,你存在支付寶和微信里的錢收益沒啥影響,反而會更加安全!!來源:人民日報[詳情]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第三方支付野蠻掘金的時代要落幕了。 6月29日晚上,央行發布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這是國務院部署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央行第一次對支付機構100%集中交存備付金提出明確的時間表。 對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來說,這意味著即將徹底告別躺著賺備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而據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圖片來源網絡 支付機構備付金將實現100%交存 所謂備付金,通俗來講就是在網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由客戶支付的貨款,在客戶收到貨并且做出確認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賬上的資金。 提高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比例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017年1月,央行發布《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稱,自當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 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央行目標為最終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按照這份文件規定,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后,將不再產生利息。 2017年12月,央行要求,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具體來說,2018年1月仍執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將集中交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據央行公布的數據,2018年1月末,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款突破千億元,自此,每月增加千億元左右,2018年4月末,這一數據將近5000億元,為4995.04億元,比最初上繳額度增長494%。按照上繳50%比例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為9990.08億元。 6月29日晚間,央行的通知進一步提高了交存比例。根據通知要求,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要求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或網聯清算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或網聯清算辦理。 而據央行去年的通知,自今日(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備付金分散存放的四個風險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指出,我國支付服務參與者規模不斷擴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仍為主力,非銀行支付機構異軍突起,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非銀行支付機構243家。 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金額占網絡支付總業務金額的比重分別為26.9%和73.1%。 之所以要進行備付金集中存管,是因為此前各家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風險: 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例如,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 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 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 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第三方支付躺著賺錢的日子將徹底結束 經濟觀察網報道,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支付機構副總裁表示,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的利息收益是支付機構舍不得放棄的蛋糕,因此,支付機構推動集中存管的動力很弱。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淀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這意味著,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沉淀量越高,銀行給予的利息就越高。” 上述支付機構人士表示,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二線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50億,也就是說一家二線支付機構一年在銀行獲得備付金利息就達到1億以上,遠比外界估算的要高。更不要說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巨頭。 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上海一家支付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其每年利息收入大約一億元。據其了解,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以港交所上市公司匯付天下為例。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匯付天下利息收入(主要來自客戶備付金結余)分別是2610萬元、3830萬元、6160萬元。 “由于我們將越來越多的客戶備付金存入集中備付金賬戶,我們于2018年來自客戶備付金的利息收入可能逐步減少。倘該比例持續提高,我們的利息收入將持續減少。”匯付天下在招股書中表示。 顯然,對于支付機構而言,當備付金實現100%交存,這種“躺著也能賺錢”的好日子也就徹底終結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 何小桃 綜合每經APP、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 編輯:魏帆 [詳情]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將實現百分百集中交存 消費者預付款會更安全(銳財經) 相信多數人都有網購付賬的經歷。但鮮為人知的是,買家確認收貨前,款項不會直接到商家賬戶,而是先在支付平臺短暫停留。這能讓你我買得更放心。但是支付平臺上源源不斷的備付款是如何處置的?會不會產生違規挪用、無法兌付等風險?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通知,從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明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專家分析指出,這是保障客戶備付金安全、完善金融監管的重大舉措,也將促使支付機構告別“吃利差”的盈利模式,讓其業務回歸支付服務,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利益。 超萬億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 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7月9日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交存比例為50%到64%之間,根據業務和類別不同而有所差別。以后每月交存,交存基數為上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比例逐月提高,到明年1月14日實現100%。 所謂“客戶備付金”是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但是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在銀行。目前支付機構開展的支付業務類型共分三種,除上述常見的網絡支付外,還有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 隨著支付業務快速發展,客戶備付金規模不可小覷。今年5月非金融機構存款(即支付機構交存人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存款)達5009.23億,有機構據此推算,當前客戶備付金已是超萬億規模。 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客戶備付金風險隱患也不少。據央行相關負責人此前介紹,一是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二是被違規占用進行高風險投資;三是被用來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甚至成為洗錢通道;四是分散存放帶來流動性風險等。 保障客戶備付金安全因此成為央行對支付機構監管的重中之重,集中交存被認為是大勢所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本報記者說,集中交存可以將客戶備付金納入監管范圍,相當于建立一道“防火墻”,杜絕第三方支付當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更好地管控金融亂象、防范金融風險、保障資金安全。 支付機構告別“躺著”掙利差 行業整肅外,支付機構盈利格局也將迎來變化。 據了解,支付行業主要通過手續費和資金沉淀營利,其中,“吃利差”就是許多支付機構的盈利模式。沉淀的客戶備付金相當于支付機構在銀行的存款,利息收益由此產生。例如,今年在香港上市的某支付機構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自客戶備付金指定銀行賬戶產生的利息收入達6000萬元。而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意味著利息收入不再。 “支付機構盈利主要依靠客戶流量和市場份額,除了幾家龍頭企業,許多小平臺實際上是虧損狀態。以前‘冒險’開展的不合規業務被杜絕,利息收入也沒有了,一些小平臺的狀況會更加艱難。”董登新說。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明確,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這被認為將營造更好的行業環境。 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此前,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在多家銀行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達70個。業內人士指出,多頭開立賬戶,運維成本高,資源浪費嚴重。而且有的大型支付機構以備付金與銀行議價,抬高利率中樞。接入網聯后,第三方支付機構無論規模大小,將被“一視同仁”。 重壓之下倒逼業務轉型 “防止支付機構以‘吃利差’為主要盈利模式,理順支付機構業務發展激勵機制,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回歸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中這樣指出。 在新規下,支付機構被視為將有更強動力做好創新和服務。某支付機構總經理說,“以支付通道服務作為主要業務的支付公司之間必然會面臨產品同質化的問題,而支付機構之間又不能再以低成本的通道費率和通道數量這種底層的基礎服務實現差異化競爭,這必將倒逼一些支付企業迫切通過產品創新、業務創新以及服務創新以保證持續發展和盈利。” 當前,有的大型支付機構已經開拓了不少多元化盈利方式。例如,支付寶平臺下的螞蟻金服已將業務拓展至小額貸款、網絡銀行、在線融資、在線理財、保險等多個衍生領域。相應的,消費者也能享受更多元的金融服務。 在董登新看來,未來支付機構一方面要在支付服務上下足功夫,另一方面,也要把支付服務鑲嵌在業務生態系統當中,形成上下游的產業鏈關系,從而保證支付業務的穩定客戶群和持續增長。此外,有分析認為,支付機構已經沉淀了大量用戶數據信息,未來增值服務可延伸至大數據應用、會員系統建設、顧客行為分析等方面。[詳情]
第三方支付斷直連延期 備付金待全額上繳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曾令俊 發自廣州 6月30日原本是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斷開與銀行直連(以下簡稱“斷直連”)的最后期限,但實施情況并不理想,延期已成為定局。 2017年8月,央行發布的《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銀支付[2017]209號文,規定所有支付機構必須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接入網聯,切斷之前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模式。 這一年來,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行等多方都在努力,積極推動這個項目的完成,但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效果不佳。 “與網聯銀聯平臺的對接工作不僅涉及第三方支付本身,還涉及與網聯、銀聯業務系統對接,以及和銀行商戶洽談重簽協議等工作,需多方參與配合,技術和業務協調工作量都比較大。”上海某第三方支付機構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斷直連 網聯的接入以及運行情況,目前還沒有上半年的最新數據。 網聯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4月,在協議支付開發方面,115家支付機構中有107家完成了生產驗證,沒有未開發的機構;付款的開發方面,21家已完成生產驗證,沒有未開發的機構;另外多數機構集中在“聯調測試”“驗證準備”“生產驗證”環節。 今年3月和4月,網聯分別下發兩份催促函(42號文、49號文),督促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 網聯發布的《關于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渠道接入工作情況通告的函》49號文件顯示了斷直連進度:商業銀行協議支付完成生產驗證的比例達到74.46%,付款接入完成生產驗證的比例達到30.74%,支付機構的則為93.04%和18.26%。 但外界最為關注的網關支付,商業銀行“無直連業務”的比例已經達到73.38%,支付機構這一數據僅為4.35%,大幅落后于商業銀行。 時代周報記者近日從支付機構了解到的情況是,中小支付機構對斷直連的態度頗為積極,也很配合,但是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網聯和銀行兩者的技術接口、商務合作模式都存在一定區別。與網聯的合作除了技術上要滿足網聯接口要求,目前還要與銀行逐一簽訂業務合作協議,約定費率等關鍵要素。與銀聯的合作,技術上滿足銀聯接口要求后,與銀聯簽訂業務合作協議即可,無須再與銀行逐一簽約。”上述上海第三方支付負責人表示。 寶付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寶付在斷直連和網聯對接方面起步比較早,目前斷直連接網聯的工作正按監管和網聯要求順利推進,并且已經有協議支付等適用于網聯的產品面市,寶付現有業務基本不受影響。 連連支付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央行的頂層設計下,支付清算協會開始牽頭組建網聯,連連支付作為重要的支付公司之一,參與了網聯籌建。據悉,目前連連支付在“斷直連”的進程中已經完成了相關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李虹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直連模式有著不容忽視的缺陷,才有了斷直連的發生,比如信息孤島、多點接入的成本、缺乏中央對手方的流動性風險等。 連連支付CEO潘國棟表示,“斷直連”后,支付機構的金融渠道能力確實回歸到同一起跑線上,行業支付渠道的基礎設施將形成統一化和標準化。 組合拳 “斷直連只是第三方支付監管組合拳的一環,它是備付金集中存管的前提條件,斷直連落地后,備付金集中存管也就不遠了。”李虹含分析道。 巧合的是,在“6·30”大限前夕,央行給200余家支付機構定下了備付金全額上繳的最后期限—2019年1月。6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規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僅僅半年之前,央行要求,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成為對支付機構備付金真正“動手”處置的開頭。 “收繳備付金讓所有支付公司的銀行通道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銀行通道的競爭差異不復存在,并且備付金逐步實現百分百的集中存管似乎又掐斷了一部分支付機構的利潤支撐線,對于本就薄利的支付行業而言,似乎盈利的空間被再次壓縮。”潘國棟表示。 對于支付機構來說,大量備付金不僅可作為與銀行談判費率的籌碼,還可以收入大筆“利息”。 小小金融CEO劉小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支付機構借助大量備付金可以收大筆利息,大型支付機構一年利息可超百億元,一旦備付金100%上繳,這將徹底結束支付機構躺著賺利息的好日子。“之前備付金被支付機構挪用、占用,甚至用于投資等亂象較多,風險較大,因此監管機構才大力推動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 6月15日在港交所上市的匯付天下,其港交所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匯付天下利息收入(主要來自客戶備付金結余)分別是2610萬元、3830萬元、6160萬元。匯付天下在招股書中坦言,由于越來越多的客戶備付金存入集中備付金賬戶,未來利息收入將持續減少。 “在斷直連和備付金100%上繳等嚴監管之下,支付公司的盈利空間受到擠壓,個別支付機構甚至重回虧損狀態。這將倒逼支付機構有更強的動力開源節流,挖掘更多增值業務,提升支付效率。”劉小峰說道。 不過,嚴監管之下,中小支付機構也并不是沒有機會。在潘國棟看來,隨著“斷直連”政策的落實,未來支付行業或將形成三大市場,第一個是 “C”端用戶支付市場;第二個是“B”端企業級支付服務市場;第三個是跨境支付市場,這三個市場都擁有足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將決定在“斷直連”之后支付行業的整體走向。[詳情]
第三方支付備付金明年起100%集中交存 “吃利差”盈利模式終結 支付行業加速優勝劣汰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李國輝 央行近日下發通知,決定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交存制度始于2017年初。2017年4月17日,支付機構首次將客戶備付金以20%左右的比例集中交存至存管銀行專戶。央行后于2017年末發文,要求自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由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也就是說,此次是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建立以來,央行第二次調整交存比例。 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的背后,是近年來許多支付機構挪用資金、信息不透明問題頻現,且通過擴大客戶備付金規模賺取利息收入,偏離了提供支付服務的主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支付服務市場的無序和混亂。 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非金融機構存款(即支付機構交存人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存款)達5009.23億元,前4個月該項數據分別為1237.57億元、2202.35億元、3157.52億元和4995.04億元。有研究機構分析,根據目前交存比例在50%左右反推,目前支付機構備付金的規模約為1萬億元。 一位業內人士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備付金對支付機構的價值主要有兩點,一是銀行通道的議價權,二是利息收入。 “像支付寶、微信支付這種巨頭已經不靠利息生存了,少了備付金只是缺了一個議價權,但還是有場景優勢。”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其他很多利潤高的支付公司來說,備付金就是用來賺利息的,最多只有存活期還是買短期理財產品的區別。明年備付金100%集中交存之后,就不存在備付金利息收入了。“目前,交易量超過1000億元的支付機構可以算是行業前列,交易量低于500億元或100億元以下的支付機構很難生存,利息沒了自然難上加難。” 不久前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匯付天下在其披露的招股書中稱,其利息收入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別為2610萬元、3830萬元和6160萬元,同期純利潤分別為-0.076億元、1.187億元及1.328億元。 也就是說,2017年,匯付天下的利息收入在其純利潤中的占比接近50%。該公司目前的市場份額約占2.0%,2015年、2016年、2017年的交易量分別為4486億元、6419億元、11400億元人民幣。 根據近期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2017年底,79家機構估算了備付金集中交存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這79家機構累計繳存客戶備付金119.96億元,影響2017年利潤總額約1.97億元。 “備付金100%集中交存后,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業務拓展能力不強的B2B類型支付機構。”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因為這類機構屬于通道類型,沒有賬戶體系,所以備付金規模沒有那么大。由于通道較短、資金停留時間較短,利息通過規模累計。“如果小的B2B類型支付機構真靠利息存活,那只是政策刺激他們加速業務拓展、轉型或倒逼行業優勝劣汰。” “備付金集中存管有利于在非銀行支付機構快速發展過程中防范化解資金挪用風險,提高客戶備付金業務透明度,保障客戶資金安全;有利于改變非銀行支付機構、銀行機構之間的關系,為非銀行支付機構與銀行斷直連提供基礎支持;有利于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回歸支付主業,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報告》也指出,隨著2018年備付金交存比例的不斷提高,備付金利息收入依賴程度較高的預付卡機構將難以為繼,政策效用更加明顯。支付機構必須盡快優化收入結構,將發展著力點聚焦到提高商戶受理規模和持卡人服務上,最大限度降低備付金集中存管的影響。[詳情]
從近幾年對支付機構的處罰類型看,違反客戶權益、未按規定保存用戶信息等也逐漸成為央行執法檢查的主要內容之一 本報記者 李 冰 今年以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強監管態勢仍在延續。 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共收到34張行政處罰,包括拉卡拉、通聯支付、錢袋寶等30家機構,被累計罰款金額超過4500萬元。其中,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均遭到央行處罰3次;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遭央行處罰2次。 智付支付收最高罰單 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 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智付支付”)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罰款人民幣2561.4萬元,公司被給予警告;公司1名相關責任人員也被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80萬元。這已是今年來央行對支付機構處罰金額最高的一單。 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也對智付支付開出罰單。智付支付因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存在逃匯行為,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等違規行為,被處以罰款1590.8萬元。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對智付支付罰款合計4152.2萬元。 據悉,智付支付為境外多家非法黃金、炒匯類互聯網交易平臺提供了相應的支付服務。同時,智付支付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境內網絡特約商戶的交易情況進行檢查,未能發現數家商戶私自將支付接口轉交給現貨交易等非法互聯網平臺使用,客觀上為非法交易、虛假交易提供了網絡支付服務。 此外,智付支付還存在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未持續識別特約商戶身份、違規為商戶提供“T+0”結算服務、違規設置商戶結算賬戶等違法違規行為。 工商資料顯示,智付支付成立于2007年,控股股東為智付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智付集團”)。2012年,智付支付獲得互聯網支付牌照,業務覆蓋范圍為全國,2015年獲得外管局跨境外匯結算業務試點資格,2017年完成支付牌照續展至2022年6月份。 除了智付支付外,在被處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還有多家公司也是被多次處罰。其中,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均3次遭到央行處罰;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遭央行處罰2次。 對此,網貸天眼分析師高才業表示,違反備付金、洗錢、收單業務等都是央行打擊的重點。從近幾年對支付機構的處罰類型看,違反客戶權益、未按規定保存用戶信息等也逐漸成為央行執法檢查的主要內容之一。 寡頭競爭格局之下 “斷直連”后轉型勢在必行 隨著支付行業監管日益收緊,目前支付牌照也是十分搶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包含多項業務的支付全牌照的報價已經超過10億元。 從目前支付行業整體結構來看,支付寶和微信財付通始終占據著行業的大部分體量,第三方支付領域寡頭競爭格局基本形成。 有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領域兩大巨頭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合計高達92%,也就是說,剩下8%的市場份額將由其他241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共享。 另據艾瑞咨詢數據,2016年、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分別為107.3萬億元和160.4萬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05.2%和49.5%。預計未來3年交易規模穩定增長,但隨著用戶和資本對行業推動的邊際效應遞減,增長率會逐步放緩。 不難看出,中小第三方支付在夾縫中生存。這一情況在近日剛剛赴港上市的匯付天下的招股說明書中也非常明顯。從市場占有率來看,根據Frost&Sullivan的資料,就2017年所處理的交易量而言,匯付天下在中國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七,但僅占2%的市場份額。 而“斷直連”或可能是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機會。自6月30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這一做法被業內稱為“6·30斷直連”。在此之前,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采用直接對接銀行接口的模式。 根據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的相關通知,從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全部接入網聯清算平臺,原本的直連模式終止。第三方支付機構將被切斷各自的清算賬戶,此后需要經過網聯才能連接到銀行。 某第三方支付公司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的流程,影響支付機構的成本,進而壓縮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一些業務利潤空間,支付機構不得不考慮創新業務模式,轉型勢在必行。讓清算的歸清算,支付的歸支付,對監管部門來說,“斷直連”使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透明化,進而整頓詐騙、洗錢等各種行業亂象。支付行業得到凈化,支付機構的競爭環境也得到改善,行業回歸公平競爭,將更加考驗自身的營銷能力、服務能力、產品能力。 高才業也認為,“斷直連”對中小支付機構來說是利好。第一,基礎設施實現資源共享,降低了中小支付機構的壓力。第二,接入網聯后,會給中小支付機構拓展線下場景帶來更加公平的競爭機會。第三,支付機構可以專注于產品的創新,用戶體驗有望進一步提升。 “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出重圍,需要在保證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擁抱合規、積極創新。尤其是在關鍵技術和科技創新方面,只有滿足合規性同時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上述第三方支付公司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詳情]
來源:PingWest品玩 央行的終極目的是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下。 支付寶、微信的財付通等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 央行規定,從 2018 年 6 月 30 日起,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所有網絡支付都必須“斷直聯”,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 (來源:Prisync) 央行為何有此一舉? 無非是因為監管。 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用戶量和交易規模目前均為全球第一。根據《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截至 2017 年底,全國共有非銀行支付機構 243 家;2017 年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金額占網絡支付總業務金額的比重分別為 26.9% 和 73.1%。根據易觀的數據,截至 2017 年上半年,第三方網絡支付兩巨頭占比合計 35.2%。 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繞開了銀聯,形成了“直聯銀行”的模式。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央行要監管線上交易,只能要求支付寶等支付機構報送數據。但即使收到報送,央行也無從核查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看不到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給央行的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數據分析等金融工作帶來了困難。 斷直聯一直被認為是整治第三方支付的核心。央行在去年 8 月 4 日就下達了“斷直聯”的正式文件,而早在 2017 年 3 月底,網聯就已經試運行了。網聯的股東出資明細表顯示,網聯核心圈子發起人共 45 家,其中央行下屬單位占股 37%,財付通和支付寶均持股 9.61%,央行掌握著網聯的最大話語權。 網聯相當于是第三方支付和銀行間的一堵“墻”。接入網聯后,在淘寶用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付款,支付流程將由“商戶 – 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 – A/T – 發卡行”,變成了:支付寶收到付款請求,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 – 網聯把請求轉給相應銀行 – 該銀行在賬戶扣錢,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 – 網聯告訴支付寶支付已成功。 接入網聯后,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機構資金流向盡握手中,可以防范洗錢、挪用備付金等行為,也可以管控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風險。 另一層影響在于,網聯相當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巨頭們不能再壟斷金融、消費大數據了。 (來源:Regal Software) 就在 6 月 29 日晚上,央行發布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所謂備付金是指網購時,客戶收到貨并確認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賬上的資金。第三方支付平臺正是利用這筆備付金產生的利息收入躺著賺錢。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改變清算方式、將備付金交存比例提高至 100%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央行也正在逐步實現它的終極目的——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之下。 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網聯并不直接服務于消費者,從消費者端也不會感受到線上支付步驟的增加。 好消息是,所有網絡支付都歸網聯后,支付寶、財付通不再直接對接銀行,也就不能以銀行收取手續費為由收用戶的提現費了。 有聲音認為網聯接入打破巨頭壟斷現狀,不管是在保證信息安全還是降低費率上,對用戶來說可能都是一項利好。 但長期來看下結論為時尚早。盡管央行表示,網聯平臺的建立是為了進一步規范支付市場,但它客觀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環節的支付成本。 根據《北京商報》報道,一家國有大行曾透露,該行 2016 年將 TPS 從 2000/秒提升到 4000/秒,僅硬件就投入了 20 億。可以想像,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要將所有交易接管過來,網聯的硬件投入可能超過百億級別。很難保證各支付機構以后不會把這部分成本攤到普通用戶身上。 支付寶、微信之間互相轉賬也許將成為可能。之前,微信和支付寶都屬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沒有資金清算權限,彼此之間不能相互轉賬。網聯平臺建立后,兩者相互轉賬的政策性限制已經解除。但具體能否實現,還要看兩家的態度。 (來源:The BCBSNC Blog) 對支付機構的影響 對支付寶、財付通這兩家線上支付巨頭而言,它們之所以能夠覆蓋如此眾多的支付場景,倚靠的是和各家銀行的談判與合作以獲得較低費率,而費率直接影響著支付機構的成本和利潤;資金流和信息流又可以衍生基于支付數據的大數據風控變現等“金融”服務。 當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都能通過網聯與各家銀行互聯時,大巨頭和小機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支付寶和財付通的費率優勢就消失不見了。 對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網聯都可以節約其對接多個銀行的渠道拓展、維護成本。 銀行這頭,以前還能通過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撈手續費,現在別說沒了談判的話語權,連談判的機會都沒了。網聯的介入勢必干涉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利益分割。 對銀聯而言,網聯相當于它的孿生兄弟。央行曾強調網聯就像“線上版的銀聯”,不發卡,也不做支付。網聯的建立意味著銀聯線上清算徹底告敗,銀聯在線上線下清算吃獨食的時代終結了。 一個疑問:網聯扛得住雙十一嗎? 根據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截至目前,462 家銀行、115 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寶也已宣布全面完成系統對接,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支付寶只把 50%的流量分給了網聯。 但網聯扛得住“雙十一”的交易量嗎? 根據央行公布的 2018 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 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 但這個數據吞吐量和“雙十一”相比實在算不上大。2017 年支付寶“雙十一”交易峰值 132.5萬筆/秒、支付峰值 25.6 萬筆/秒——每秒交易數相當于網聯每半個小時的處理量。網聯的數據處理技術能力還需要經受“雙十一”這樣海量交易的考驗。[詳情]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 2018年6月30日起,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與銀行直連,接入合法清算組織,網聯或銀聯。斷直連將改變支付清算流程,費率沒了談判空間。監管部門可以掌握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未來詳細支付流程如下圖!了解一下! ?[詳情]
6月29日,央行出了一個大消息,支付寶、微信這樣的支付巨頭好日子正在被終結!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大限劃定6月29日晚上,央行發布特急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據悉,這是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之一,也是央行第一次對支付機構100%集中交存備付金提出明確的時間表。公告內容主要有:1、2018 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2、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 ,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 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 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 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3、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 “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 “ 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 。4、支付機構 “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時間表安排如下: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躺著賺錢的日子被終結來科普一下什么是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這個本質上是客戶充值后未進行交易的資金,也就是沉淀在支付機構賬戶內的資金。客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消費轉賬過程中,由于存在結算周期的時間差,會在備付金賬戶內沉淀出一定規模的資金。這部分資金的利息收入歸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有,但只能進行銀行存款、基金購買,不能進行放貸等投資。根據人民銀行的要求,支付機構把客戶備付金存管在商業銀行的專戶內。但因為客戶備付金是以支付機構的名義存放在銀行的,對銀行來說是一筆非常可觀的存款。為了爭取備付金的存放,銀行向支付機構支付利息。而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的利息收益是支付機構舍不得放棄的蛋糕。這筆收入有多少?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淀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比如有些小的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到50億,那么一年在銀行獲得的利息就能有一個億以上。而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通過客戶備付金賺利息,對支付機構來說,相當于無風險套利,只要吸納客戶備付金,就可以躺著賺利差,這個利差空間甚至比許多銀行產品的利差空間還高。那么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巨頭呢?從2017年6月開始,央行開始在“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更新“非金融機構存款”這一數據,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欄目體現的主要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到央行的備付金存款。截至5月末,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的非金融機構存款為5009.23 億元。按照目前執行的備付金上繳50%比例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在5月末突破了1萬億元大關。而據媒體報道,目前目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支付巨頭沉淀的客戶備付金規模合計約萬億元左右,占全部支付機構備付金總量的90%以上。簡單測算下來,支付寶財付通兩家一年的利息收入保守也有100億以上!在中國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排名第七、占2.0%的市場份額的匯付天下在今年3月赴港上市時披露的招股書稱,其利息收入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別為2610萬元、3830萬元和6160萬元。對許多支付機構來說,備付金利息收入相當于當年稅后凈利潤,一旦備付金利息沒了,公司盈虧很有可能發生逆轉。央行為什么這么做?之所以要進行備付金集中存管,是因為此前各家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風險: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例如,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以后用支付寶微信還好使嗎?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依舊好使,而且讓你的錢更加安全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切斷直連銀行),必須統統經過網聯!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現在,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斷直連”后,對第三方支付行業有何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1、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2、洗錢不好洗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不利于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詳情]
從6月30日起 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 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 必須統統經過網聯!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斷直連”大限已至 “7月1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的清算賬戶就直接被切斷了,必須經過網聯或者銀聯系統之后才能連接到銀行。”據業內人士表示。 目前,業內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基本已接入網聯或者銀聯系統,有些機構是兩家清算機構都接入了。 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目前,462家銀行、115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寶也已提前宣布,全面完成系統對接。 根據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平臺試運行正常。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 微信、支付寶付款流程發生巨變 關于網聯與微信/支付寶究竟是什么樣的合作模式,可以參考此前銀聯公布的相關信息。“斷直連”后,兩大支付巨頭與清算機構的合作鏈路將變為“商戶-收單機構-銀聯-A/T-銀聯/網聯-發卡行”,而不再是“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A/T-發卡行”。 現在,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 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 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斷直連”后,對第三方支付行業有何影響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 1、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 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 2、洗錢不好洗了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不利于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 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 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來源:中國經濟網(ID:ourcecn)綜合國際金融報、中國經濟網、支付之家) [詳情]
你想看的都在這兒今天,微信、支付寶迎來了“大限”!從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必須統統經過網聯!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斷直連”大限已至據業內人士表示,7月1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的清算賬戶就直接被切斷了,必須經過網聯或者銀聯系統之后才能連接到銀行。目前,業內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基本已接入網聯或者銀聯系統,有些機構是兩家清算機構都接入了。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目前,462家銀行、115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寶也已提前宣布,全面完成系統對接。根據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平臺試運行正常。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微信、支付寶付款流程發生巨變關于網聯與微信/支付寶究竟是什么樣的合作模式,可以參考此前銀聯公布的相關信息。“斷直連”后,兩大支付巨頭與清算機構的合作鏈路將變為“商戶-收單機構-銀聯-A/T-銀聯/網聯-發卡行”,而不再是“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A/T-發卡行”。現在,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于監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1、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2、洗錢不好洗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不利于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一句話總結就是,你存在支付寶和微信里的錢收益沒啥影響,反而會更加安全!!來源:人民日報[詳情]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第三方支付野蠻掘金的時代要落幕了。 6月29日晚上,央行發布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這是國務院部署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央行第一次對支付機構100%集中交存備付金提出明確的時間表。 對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來說,這意味著即將徹底告別躺著賺備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而據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圖片來源網絡 支付機構備付金將實現100%交存 所謂備付金,通俗來講就是在網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由客戶支付的貨款,在客戶收到貨并且做出確認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賬上的資金。 提高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比例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017年1月,央行發布《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稱,自當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 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央行目標為最終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按照這份文件規定,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后,將不再產生利息。 2017年12月,央行要求,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具體來說,2018年1月仍執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將集中交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據央行公布的數據,2018年1月末,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款突破千億元,自此,每月增加千億元左右,2018年4月末,這一數據將近5000億元,為4995.04億元,比最初上繳額度增長494%。按照上繳50%比例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為9990.08億元。 6月29日晚間,央行的通知進一步提高了交存比例。根據通知要求,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要求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或網聯清算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或網聯清算辦理。 而據央行去年的通知,自今日(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備付金分散存放的四個風險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指出,我國支付服務參與者規模不斷擴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仍為主力,非銀行支付機構異軍突起,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非銀行支付機構243家。 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金額占網絡支付總業務金額的比重分別為26.9%和73.1%。 之所以要進行備付金集中存管,是因為此前各家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風險: 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例如,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 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 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 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第三方支付躺著賺錢的日子將徹底結束 經濟觀察網報道,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支付機構副總裁表示,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的利息收益是支付機構舍不得放棄的蛋糕,因此,支付機構推動集中存管的動力很弱。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淀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這意味著,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沉淀量越高,銀行給予的利息就越高。” 上述支付機構人士表示,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二線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50億,也就是說一家二線支付機構一年在銀行獲得備付金利息就達到1億以上,遠比外界估算的要高。更不要說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巨頭。 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上海一家支付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其每年利息收入大約一億元。據其了解,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以港交所上市公司匯付天下為例。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匯付天下利息收入(主要來自客戶備付金結余)分別是2610萬元、3830萬元、6160萬元。 “由于我們將越來越多的客戶備付金存入集中備付金賬戶,我們于2018年來自客戶備付金的利息收入可能逐步減少。倘該比例持續提高,我們的利息收入將持續減少。”匯付天下在招股書中表示。 顯然,對于支付機構而言,當備付金實現100%交存,這種“躺著也能賺錢”的好日子也就徹底終結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 何小桃 綜合每經APP、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 編輯:魏帆 [詳情]
中國基金報 泰勒 昨晚,央行出了一個大消息,支付寶、微信這樣的支付巨頭好日子正在被終結!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大限劃定 6月29日晚上,央行發布特急通知,宣布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 據悉,這是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之一,也是央行第一次對支付機構100%集中交存備付金提出明確的時間表。 公告內容主要有: 1、2018 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2、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 ,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 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 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 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 3、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 “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 “ 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 。 4、支付機構 “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 時間表安排如下: 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 躺著賺錢的日子被終結 來科普一下什么是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這個本質上是客戶充值后未進行交易的資金,也就是沉淀在支付機構賬戶內的資金。 客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消費轉賬過程中,由于存在結算周期的時間差,會在備付金賬戶內沉淀出一定規模的資金。這部分資金的利息收入歸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有,但只能進行銀行存款、基金購買,不能進行放貸等投資。 根據人民銀行的要求,支付機構把客戶備付金存管在商業銀行的專戶內。但因為客戶備付金是以支付機構的名義存放在銀行的,對銀行來說是一筆非常可觀的存款。為了爭取備付金的存放,銀行向支付機構支付利息。 而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的利息收益是支付機構舍不得放棄的蛋糕。 這筆收入有多少?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資金沉淀量,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 比如有些小的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達到30億到50億,那么一年在銀行獲得的利息就能有一個億以上。而大型支付機構利息收入可以達到百億元。 通過客戶備付金賺利息,對支付機構來說,相當于無風險套利,只要吸納客戶備付金,就可以躺著賺利差,這個利差空間甚至比許多銀行產品的利差空間還高。 那么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巨頭呢? 從2017年6月開始,央行開始在“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更新“非金融機構存款”這一數據,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欄目體現的主要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到央行的備付金存款。截至5月末,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的非金融機構存款為5009.23 億元。 按照目前執行的備付金上繳50%比例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在5月末突破了1萬億元大關。 而據媒體報道,目前目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支付巨頭沉淀的客戶備付金規模合計約萬億元左右,占全部支付機構備付金總量的90%以上。 簡單測算下來,支付寶財付通兩家一年的利息收入保守也有100億以上! 在中國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排名第七、占2.0%的市場份額的匯付天下在今年3月赴港上市時披露的招股書稱,其利息收入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別為2610萬元、3830萬元和6160萬元。 對許多支付機構來說,備付金利息收入相當于當年稅后凈利潤,一旦備付金利息沒了,公司盈虧很有可能發生逆轉。” 央行為什么這么做? 之所以要進行備付金集中存管,是因為此前各家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風險: 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例如,2014年12月,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 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 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 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以后用支付寶微信還好使嗎? 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依舊好使,而且讓你的錢更加安全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6月30日起,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所有網絡支付都實行“斷直連”(切斷直連銀行),必須統統經過網聯!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現在,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 從今往后,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 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 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 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 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 “斷直連”后,對第三方支付行業有何影響 從某種程度上講,網聯可以減少銀行與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的繁瑣過程,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 1、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 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 2、洗錢不好洗了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于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不利于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 3、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于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4、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 專家表示,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于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詳情]
本文源自:零壹財經零壹財經6月29日,央行發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決定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通知》要求,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圖片來源:公眾號“支付百科”[詳情]
支付界 6月29日,央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通知》指出,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早在5月份,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于通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試點開辦資金結算業務的通知》,決定首批26家試點機構開通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試點,并開辦資金結算業務。 時間節點、上繳比例已經明確 去年12月份央行發文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從2018年1月仍執行現行集中交存比例,2018年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集中交存比例。 而且此次央行要求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 2019 年 1 月 14 日實現 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 除了四類特殊賬戶外、備付金存管賬戶只能通過央行設立 2017年初,央行發布的《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只能通過央行開立,支付機構在商業銀行的備付金賬戶必須于2019年1月16日前全部銷戶。 雖然支付機構的大部分客戶備付金都要通過央行開立賬戶,但對于一些特定交易的備付金賬戶仍可以在商業銀行開立。 以下四類備付金賬戶可以在銀行開立: (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 1 個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人民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有關規定。 (二)提供基金銷售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 1 個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規定。 (三)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 1 個備付金賬戶。該賬戶只能用于收取客戶的購卡、充值等資金,賬戶內資金應于每個工作日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截止前全部交存至人民銀行“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四)外匯備付金賬戶的開立和使用,執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現行規定。 備付金集中交存帶來的影響 一、利好斷直連。此次通知要求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 早在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發文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截至日前網聯還有諸多問題導致不能按時完成斷直連。 二、 面臨經營壓力。備付金利息收入的減少,對于依靠備付金利息的支付機構,特別是依存度比較高的預付卡類支付機構來說,將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一旦達到虧損占注冊資本50%的紅線,將面臨著支付牌照無法續展的危險。 三、支付機構成本將降低。目前,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達70個,實踐中大量備付金賬戶交易量極少或處于閑置狀態,造成賬戶維護資源和監管資源的浪費。 四、對市場流動性造成影響。以五月份為例,支付機構交存人行客戶備付金接近5000億元,平均交存比例在50%左右;意味著如果是100%集中交存,客戶備付金的交存規模在一萬億元。 而這部分資金商業銀行是不計入一般存款,不納入存款準備金交存基數的。按照目前大中型商業銀行平均13%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來粗略計算的話,相當于銀行層面直接減少了10000*87%=8700億元可用來投放的資金。8700億增量凍結資金中,已有約50%已經在5月底之前凍結了。而這次新規,會增加凍結4200億-4400億左右。 [詳情]
央行:支付備付金7月9日起逐月提高比例,2019年初實現100%交存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張奇 北京報道 6月29日晚間,央行發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決定將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并明確時間表。 早在5月份,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便獲悉,央行正在研究全額上收試點支付機構備付金。這也被部分人士認為是“最嚴備付金新規”。 這意味著,支付機構即將告別躺著賺備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 分析認為,新的規則下,支付機構將主要依賴手續費收入,中小型支付機構生存壓力較大。未來精細化數據運營將成為衡量支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B端業務發展仍存在空間。 其實,在2017年初央行要求支付機構將20%左右的備付金進行集中存管之時,便指出最終要實現全部集中存管。2017年末,再要求2018年起交存比例將由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央行數據顯示,4月末集中交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此時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款將近5000億元,為4995.04億元。按此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或為9000億左右。 時間表明確 具體而言,自2018 年7 月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 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賬戶開立與注銷 同時,為滿足支付機構特定業務需求,支付機構可以在備付金銀行持有相關業務專用賬戶。 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提供基金銷售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備付金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的開立和使用,執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現行規定。 除上述賬戶外,支付機構應于2019 年1月14日前注銷在商業銀行的其余備付金賬戶。 自通知發布之日起,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或網聯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 戶”,該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或網聯辦理。 客戶備付金是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此前備付金存在兩大特點:一是非常分散,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賬戶13個,最多開戶達70個;二是規模增長很快,2013年到2016年復合增長率50%以上。 由此,也留下了較多風險隱患。一是挪用風險;二是違規占用;三是支付機構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四是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未來想靠備付金發展肯定行不通,不過可以依托數據等提供其它服務,這是大型支付機構正在部署的事情,”一位網絡金融部人士認為。 他說,多年發展,支付機構得到了很多業務以外的收獲,除備付金收益外,最典型的就是數據。大部分數據都存留在支付機構,對數據的把握能衍生出很多業務,比如風控反欺詐、評分、資產類業務等。 (編輯:曾芳)[詳情]
■?編輯 ?犀妹 |?犀論(xiyuhy)■?來源 ?鳴金網 |?作者 | 奔跑吧,琪哥明早醒來!你的錢,由國家幫你看!016月30日起,所有網絡支付必須通過網聯!國家這道下了足足11個月的鐵命令,正式迎來了最終大限!截至目前,462家銀行、115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寶也已提前宣布,全面完成系統對接。央行透露,網聯已歷經千錘百煉。一季度處理57.75億筆,日均6416.86萬筆,金額更是高達兩萬億。網聯準備好了,所有銀行整裝待發,微信支付寶提前啟動。一個真正由國家幫你看錢的時代,正式到來!02從明天開始,付款流程將全面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后,交易類型已變成:網聯協議支付!沒錯,你在淘寶上買一雙300元的鞋,通過支付寶用綁定的招行卡付款。流程變成了這樣:1、支付寶收到你付款請求,自動向網聯發起協議支付;2、網聯將交易信息保存數據庫,再將請求轉發給招行;3、招行在你的賬戶扣掉300元,告訴網聯已扣款成功;4、網聯再告訴支付寶并傳輸,支付已成功,交易完成。最后,網聯生成清算指令提交給央行,并通知支付寶備付金存款行,例如建行,給其賬戶增加300元。也就是說:你只是用支付寶在淘寶上買了一雙鞋,卻同時與網聯、招行、央行、建行發生了業務往來!03這樣的好處在哪里?所有的網絡支付,都無法繞開監管。所有的交易明細,都在國家的監控范圍之內!以前,騙子與支付公司狼狽為奸,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錢直接進入騙子賬戶。現在,全在國家眼皮子底下。以前,支付公司與銀行直接交易,出事后誰也不認。現在,斬斷直連,網聯留存所有記錄,問責到根源。所有涉銀網絡支付,都要到網聯里過一遍,就像是凈水器,更是照妖鏡。誰在詐騙、誰在縱容,一目了然!04朋友們,一個真正由國家幫你看錢的時代,終于來了!這也意味著中國的金融改革,又邁出了重大一步!老百姓的錢袋子將因為網聯,而穿上真正的鐵布衫。只要你不是用現金,每一筆被騙的錢都有機會追回。中國的金融體系將因為網聯,而罩上真正的金鐘罩。蘋果三星一直覬覦中國金融數據的癡心妄想宣告破滅。至此,也明白了國家為何不讓搞比特幣。因為比特幣所追求的夢想正好與今天的網聯、信聯,背道而馳!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明天起床,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全新的時代!正商瞭望商業財經第一新媒體品牌![詳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攝6月29日,央行官網公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人民銀行決定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件左上角明確標有“特急”二字。《通知》提出,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此外,支付機構應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附央行文件需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通知》規定,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除上述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外,支付機構應于2019年1月14日前注銷在商業銀行的其余備付金賬戶。《通知》還要求,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鼓勵、支持滿足條件的支付機構提前執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根據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安排,支持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按期、有序接入。非銀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2017年初央行決定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實施集中存管,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央行根據支付機構的業務類型和最近一次分類評級結果確定支付機構交存客戶備付金的比例,并根據管理需要進行調整。2017年4月17日,網絡支付業務,A類評級的機構交存比例為12%,銀行收單業務A類評級機構10%,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對應為16%。此前,央行辦公廳發布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要求2018年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集中交存比例。也就是說,至4月9日,網絡支付業務A類評級的機構交存比例調整為42%,其他業務以此類推。在本次《通知》要求下,以網絡支付業務A類評級的機構為例,2018年7月9日起,其交存比例將提高到52%,而后每月提升10個百分點,至2018年9月10日達到72%。再自2018年10月15日起,每月提高5個百分點,至2018年12月10日達到87%。隨后至2019年1月14日全部達到100%。每日經濟新聞[詳情]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6月29日,央行發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的特急文件,通知決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 年1月14日實現 100%集中交存。這意味著,原來支付機構散落在各家銀行的客戶備付金賬戶將被銷戶,轉而變成在央行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將由央行直接進行監管。對于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的集中存管,一直是央行在推進的工作。早在2017年初,央行就表示,要建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2017年12月末,央行下發文件執行客戶備付金新的交存比例,即2018年起,支付機構應確保其日終備付金存管銀行存放的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由2018年1月的20%左右逐漸提高至50%。此次通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要求:1、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 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2、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 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開戶當日,支付機構應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將備付金交存專戶內的資金全額轉入新開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2個工作日內完成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3、支付機構攜審核通過的申請書、統一社會信用證、支付業務許可證、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件原件和復印件及其他開戶所需材料前往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營業部門辦理開戶手續。4、支付機構的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可在銀行開立專用賬戶。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明確只能通過央行開立所謂客戶備付金,即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央行支付結算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達70個。“客戶備付金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該負責人分析,一方面,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比如2014年8月,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涉及資金超5000萬元;另一方面,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過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同時,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相比之下,集中存管,就是將支付機構分散在多家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匯總成一個。相比之下,集中存管,就是將支付機構分散在多家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匯總成一個。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最終由哪家專門的指定機構來承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這一關鍵問題此前并未明確。2017年初,央行發布的《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還指出“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也就是說,此前即便要求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但有客戶備付金存管資質的商業銀行也是可以參與備付金存管業務的。甚至在2107年末央行發布的《關于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里面也仍有“商業銀行可開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類似的提法。此次通知正式明確了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只能通過央行開立,支付機構在商業銀行的備付金賬戶必須于2019年1月16日前全部銷戶。備付金賬戶不能在商業銀行開立,對銀行和支付機構來說都或多或少帶來一定“損失”。一方面,銀行失去了一大存款來源;另一方面,支付機構失去了一筆豐厚的備付金存款利息收益。這些備付金賬戶可以在銀行開立盡管支付機構的大部分客戶備付金都要繳存央行,但央行也留了口子,對于一些特定交易的備付金賬戶仍可以在商業銀行開立。通知稱,為滿足支付機構特定業務需求,支付機構可以在備付金銀行持有相關業務專用賬戶。(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央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有關規定。(二)提供基金銷售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證監會有關規定。(三)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 個備付金賬戶。該賬戶只能用于收取客戶的購卡、充值等資金,賬戶內資金應于每個工作日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截止前全部交存至央行“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四)外匯備付金賬戶的開立和使用,執行國家外匯局現行規定。因此,除上述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外,支付機構應于 2019 年 1 月 14 日前注銷在商業銀行的其余備付金賬戶。“斷直聯”大限已至,為備付金集中存管掃清障礙自去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央行之所以今日發布備付金集中存管的通知,也是因為“斷直連”大限已至,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為備付金集中存管掃清了障礙。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62家商業銀行和115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此外,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通知也表示,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應根據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安排,支持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按期、有序接入,確保各項業務正常處理。支付機構可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實時查詢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余額等信息。“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斷直連’主要是切斷支付機構和銀行直連通道。正面影響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接入網聯或銀聯后,可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支付更安全。但部分支付機構仍處于調整期,各種業務標準還沒有完全統一,對銀行和支付機構來說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并與監管做好溝通。”富友支付董監事辦公室總經理朱捷表示。[詳情]
央行特急文件!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有新規,距離100%集中交存,僅剩半年 作者: 孫璐璐 來源:券商中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6月29日,央行發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的特急文件,通知決定,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 2019 年 1 月 14 日實現 100%集中交存。 這意味著,原來支付機構散落在各家銀行的客戶備付金賬戶將被銷戶,轉而變成在央行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將由央行直接進行監管。 對于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的集中存管,一直是央行在推進的工作。早在2017年初,央行就表示,要建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2017年12月末,央行下發文件執行客戶備付金新的交存比例,即2018年起,支付機構應確保其日終備付金存管銀行存放的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由2018年1月的20%左右逐漸提高至50%。 此次通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1、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 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 2、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2019 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開戶當日,支付機構應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將備付金交存專戶內的資金全額轉入新開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2個工作日內完成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 3、支付機構攜審核通過的申請書、統一社會信用證、支付業務許可證、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件原件和復印件及其他開戶所需材料前往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營業部門辦理開戶手續。 4、支付機構的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可在銀行開立專用賬戶。 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明確只能通過央行開立 所謂客戶備付金,即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 央行支付結算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達70個。 “客戶備付金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該負責人分析,一方面,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比如2014年8月,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發生挪用客戶備付金事件,涉及資金超5000萬元;另一方面,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過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借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同時,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相比之下,集中存管,就是將支付機構分散在多家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匯總成一個。相比之下,集中存管,就是將支付機構分散在多家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匯總成一個。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最終由哪家專門的指定機構來承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這一關鍵問題此前并未明確。2017年初,央行發布的《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還指出“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也就是說,此前即便要求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但有客戶備付金存管資質的商業銀行也是可以參與備付金存管業務的。甚至在2107年末央行發布的《關于調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里面也仍有“商業銀行可開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業務”類似的提法。 此次通知正式明確了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只能通過央行開立,支付機構在商業銀行的備付金賬戶必須于2019年1月16日前全部銷戶。 備付金賬戶不能在商業銀行開立,對銀行和支付機構來說都或多或少帶來一定“損失”。一方面,銀行失去了一大存款來源;另一方面,支付機構失去了一筆豐厚的備付金存款利息收益。 這些備付金賬戶可以在銀行開立 盡管支付機構的大部分客戶備付金都要繳存央行,但央行也留了口子,對于一些特定交易的備付金賬戶仍可以在商業銀行開立。 通知稱,為滿足支付機構特定業務需求,支付機構可以在備付金銀行持有相關業務專用賬戶。 (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央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有關規定。 (二)提供基金銷售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證監會有關規定。 (三)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 個備付金賬戶。該賬戶只能用于收取客戶的購卡、充值等資金,賬戶內資金應于每個工作日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截止前全部交存至央行“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四)外匯備付金賬戶的開立和使用,執行國家外匯局現行規定。 因此,除上述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外,支付機構應于 2019 年 1 月 14 日前注銷在商業銀行的其余備付金賬戶。 “斷直聯”大限已至,為備付金集中存管掃清障礙 自去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央行之所以今日發布備付金集中存管的通知,也是因為“斷直連”大限已至,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為備付金集中存管掃清了障礙。 網聯日前發布的文件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62家商業銀行和115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臺。此外,網聯一季度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為 2.02 萬億元。 通知也表示,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應根據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安排,支持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按期、有序接入,確保各項業務正常處理。支付機構可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實時查詢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余額等信息。 “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斷直連’主要是切斷支付機構和銀行直連通道。正面影響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接入網聯或銀聯后,可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支付更安全。但部分支付機構仍處于調整期,各種業務標準還沒有完全統一,對銀行和支付機構來說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并與監管做好溝通。”富友支付董監事辦公室總經理朱捷表示。[詳情]
中國證券網訊 據人民銀行29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強化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的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人民銀行決定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 自2018 年7 月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 年1 月14 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詳情]
央行發布《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 以下為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各非銀行支付機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強化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的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人民銀行決定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 2019 年 1 月 14 日實現 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具體要求見附件 1)。 二、為滿足支付機構特定業務需求,支付機構可以在備付金銀行持有相關業務專用賬戶。 (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 1 個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人民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有關規定。 (二)提供基金銷售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 1 個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規定。 (三)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 1 個備付金賬戶。該賬戶只能用于收取客戶的購卡、充值等資金,賬戶內資金應于每個工作日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截止前全部交存至人民銀行“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四)外匯備付金賬戶的開立和使用,執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現行規定。除上述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外,支付機構應于 2019 年 1月 14 日前注銷在商業銀行的其余備付金賬戶。 三、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 2019 年 1 月14 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 2 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具體流程見附件 2)。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 四、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應根據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安排,支持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按期、有序接入,確保各項業務正常處理。 五、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根據本通知規定,指導轄區內支付機構、商業銀行切實做好相關工作,鼓勵、支持滿足條件的支付機構提前執行,要求支付機構強化流動性管理,確保備付金集中交存工作穩妥、有序開展。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有客戶備付金存管資質的商業銀行。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報告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 [詳情]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各非銀行支付機構: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強化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的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部署人民銀行決定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 2019 年 1 月 14 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余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具體要求見附件 1)。 二、為滿足支付機構特定業務需求,支付機構可以在備付金銀行持有相關業務專用賬戶。 (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人民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有關規定。 (二)提供基金銷售支付服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1個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辦理業務過程中,應遵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規定。 (三)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可以持有 1 個備付金賬戶。該賬戶只能用于收取客戶的購卡、充值等資金,賬戶內資金應于每個工作日大額支付系統業務截止前全部交存至人民銀行“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 (四)外匯備付金賬戶的開立和使用,執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現行規定。除上述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外,支付機構應于 2019 年 1月 14 日前注銷在商業銀行的其余備付金賬戶。 三、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支付機構應根據與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的業務對接情況,于 2019 年 1 月14 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開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并于開戶之日起 2 個工作日內將原委托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的“備付金交存專戶”銷戶(具體流程見附件 2)。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的資金劃轉應當通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或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辦理。 四、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和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應根據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安排,支持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按期、有序接入 ,確保各項業務正常處理。 五、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根據本通知規定,指導轄區內支付機構、商業銀行切實做好相關工作,鼓勵、支持滿足條件的支付機構提前執行,要求支付機構強化流動性管理,確保備付金集中交存工作穩妥、有序開展。 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有客戶備付金存管資質的商業銀行。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報告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 附件:1.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安排 2.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開立流程[詳情]
央行: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責任編輯:DF075)[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