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曉春
“財政赤字貨幣化”,其作為理論進行討論和作為政策進行討論,是不同的。雖然說理論與實踐相聯系,但真要作為政策討論實施,那還是不同的。
傳統宏觀政策效用遞減
最近二十年來,由于全球化和主要經濟體經濟結構過渡到以第三產業為主,經濟運行的邏輯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宏觀調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用。
傳統宏觀理論,是面對一個經濟體的運行進行研究。傳統的宏觀調控政策的目的,是要最終促成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有效需求。但現在由于經濟運行邏輯的變化,傳統宏觀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大量放水抬高了資產價格,改善了宏觀數據,卻并不增加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有效需求。
以美國為例,市場流動性枯竭,往往是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枯竭。央行應對這樣的流動性枯竭進行放水,解決的只是金融市場的問題,抬高的是資產價格。即使因為這樣的調控,保證了充分就業,但因為美國是以第三產業為主,且由于全球化,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需求最終不能體現在美國國內。同樣由于全球化,央行創造的流動性也不完全停留在本經濟體內。
中國的情況同樣如此,由于全球化,第二產業的產能是面向全球的,當全球對第二產業產品有效需求不足時,央行創造的流動性也不會進入實體經濟,于是抬高了資產價格。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增加就業、增加GDP,但其與第二產業對于經濟的影響作用,恐怕還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傳統的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擴大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就業,實現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產品的有效需求。我國更是通過大范圍的公共項目投資實現財政對經濟的刺激和促進作用。應該說,這對保證我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高速發展是有積極貢獻的。但現在看來,效用也在遞減。
把“財政赤字貨幣化”常規化將貽害無窮
在傳統宏觀政策效用遞減的情況下,現在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建立適應新經濟結構的有效宏觀調控方式。比如,在貨幣政策效用有限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如何起作用。進一步說,我們需要研究財政政策如何能實質性地起到宏觀調節作用,不是為財政找收入!在沒搞清楚為什么花錢、怎么花錢的情況下,先說怎么收錢,是本末倒置。
這次抗擊疫情,實際上是一個宏觀調控的特例,但依然是貨幣政策效用有限情況下的特例,所以還是財政政策怎么操作的問題。
現在看來,財政要把政府出納和宏觀調控兩個功能分離開來。除了對政府出納的預算需要有法律規定外,對宏觀調控類的支出也要有特別的法律安排,特別是當遭遇如這次疫情般的突發事件,財政的特別救助、刺激方案更需要有法律程序安排。
比如,財政將如何救助、刺激,需要多少預算,有多少支出可以在一定時期后退出、單次救助政策的退出時間和程序等。在這個基礎上談赤字,談如何彌補赤字,才是有意義的。
至于是不是可以財政赤字貨幣化,簡單說,不可以。如果財政赤字貨幣化作為一個基本慣例、通例,或常規政策,將貽害無窮。
我覺得這沒什么好論證的。在當下抗擊疫情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研究的是怎么更好地發揮財政政策的宏觀刺激作用,財政政策如何才能精準地幫助大量中小企業渡過當前的困難生存下去,保住就業、保住復工復產的基本盤,同時避免以前大刺激的后遺癥。
在這個基礎上,探索適應新情況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相得益彰的有效宏觀調控方式。
(本文作者介紹:浙商銀行原行長)
責任編輯:張譯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