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陳玉宇
最近出版社出了一本書是麥克克勞斯基寫的。她認為經濟學家有四個基本的方法:1.給大家呈現事實和證據;2.運用邏輯;3.隱喻,比如說寫一個經濟學的數理模型;4.故事。
很多經濟學家沒有認識到經濟學的研究活動穿插著這四部分。大家往往想知道未來怎么樣。社會對經濟學家也很期待,房價會怎么樣、匯率會怎么樣,未來該怎么辦?有些經濟學家堅信他們知道,所以就侃侃而談。但事實上,如果作為普通人能知道的,經濟學家也會知道,所以沒有什么神秘之處。原則上普通人不知道的,經濟學家其實也不知道。經濟學家無意中靠著四部分:事實,邏輯,隱喻和故事,來獲得影響力。鑒于這樣的認識,我感覺有必要謙虛點。對于深圳和中國的增長,我從四方面思考。
第一,有哪個事實讓我絞盡腦汁。為了致敬特區40年,其實也可以說是思考全球化40年、思考改革開放40年。我們最主要的應該思考什么事實。
第二,造成過去40年的巨大變化、動力、源泉是什么?如果我們對此有所知道,可以對未來有一些參考的內容。
第三,這40年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中國GDP翻了將近20倍。這種偉大的成功和巨變,創造出什么新問題?中國和全世界今日面臨的很多問題,并非老問題沒有解決好,而是這四十年偉大的成功和變化誘發的新問題。
最后,在各位嘉賓的卓見下,強調一下,就是前途何在。雖然我們不確切知道,說幾句故事和隱喻。
“中國式”高增長,是極其罕見的事
先看基本事實。總書記在40周年大會上說,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2.7億元增至2019年的2.7萬億元,年均增長20.7%。如果粗略測算一下,名義值增長了1萬倍。于是有一個很負責任的記者用這個增長速度計算一下,發現只有1600倍,離1萬倍有點遠。其實呢,總書記談論的是真實增長率而非名義增長率。1980年2.7億,不能用2.7億來看,它相當于今天的17億,17億跟2.7萬億之間差了1000多倍。所以,過去40年,深圳真實增長了1600-1700倍,這是個了不起的事情。從小村子,成長為中等經濟體的規模,2.7萬億的經濟體。
深圳在過去40年保持了極高增速,整個中國也保持了高速度。有必要看看過去四十年,世界各國真實增長速度的分布,作為我們思考的事實。
我們要思考的是,在過去40年時間里面,有大約70個國家平均人均GDP增長速度處在1%到2%之間的。處在2-3%的人均增長速度的國家是20-30個,美國屬于2-3%之間。處在3-5%的國家有20個。超過5%的國家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在8.0%左右。處在0-1%的微弱正增長區間的國家有30個。有另外20個國家40年平均增長速度是負的。
所以,我提醒大家一件事,這四十年來,“中國式”高增長,是極其罕見的事兒,而我們的高速增長,持續了40年。對于中國來說,我們習慣了高增長,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認為沒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政府干“十四五”規劃,企業家發揮企業家精神,光華培養一些管理學生,那就有了。其實,經濟學家對于中國為什么有40年的高增長,沒有共識和答案。全球在40年增長分布,美國為什么有2-3%的增長大家會分析,但是沒有人搞清楚一個國家為什么會持續40年有8%的人均GDP增長。
另外要注意的事實是,中國的快速增長發生在全球化的環境中。在過去40年,全球出口增長速度快于同時期全球GDP增長速度,接近GDP增速的兩倍。因此,我們看到1978年的時候,全球出口占全球GDP的多少呢?5%左右。到去年是27%左右。中國快速增長也發生在這個環境里面,1978年中國出口占GDP6%,到2008年達到35%,然后回落到去年出口占GDP之比為17%。其實大家應該思考一下,最近十年的變慢的原因。
過去四十年,全球增長速度是工業革命200年以來最好的時期。有一部分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快一些,尤其是被稱為新興市場的國家。還有一些貧窮的國家沒有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快,但是沒有經濟停滯,依然保持1-1.5%的增長,也意味著你去看非洲貧窮國家,40年下來,人均收入也翻一番,或者是接近一番。因此這個世界在過去40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企業家的獨特與經濟的高增長
是“孿生一對”
增長的源泉何在呢?“中國式”高增長的源泉何在呢?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會在未來有明智的選擇。
發達國家的增長力源泉:研發開支、前沿技術進步,他們已經有了很好的法制、市場經濟,他們經濟的增長依賴于前沿技術的突破速度。這是發達國家的故事,增長來自于全要素生產率,來自于技術的突破。
發展中國家呢?有相當比例的發展中國家充分受益于全球化。1988到2008的20年時間里面,全球有35億人,真實收入漲了70%。這在200年以來的工業革命史上沒有發生過這么大規模的變化。這當然包括中國人、還有印度人、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這些增長的來源于什么呢?答案是開放與自由貿易。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利用了發達國家的市場,獲得了自由貿易的機會、獲得了打工的機會、獲得了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這是過去發生的事實。這個事實該怎么理解呢?首先,國際貿易在經濟上的表現,更像是一種新技術。你出口棉花,換回了汽車,這可以類比于你發明了利用棉花生產汽車的技術。更重要的,在國際貿易當中,一定存在著知識和技術的擴散,國際貿易本身也是技術,國際貿易還會帶來競爭,競爭會帶來創新。
國外經濟學家一看中國,就不理解為何如此長時間持續如此高速度的增長,但是又想探索,他們有的把中國稱為“國家資本主義”,也有說是各個省、地方政府的官員為了升官而發展地方經濟。可是這些特征,國家與企業家的結合,企業家“尋租”,其他很多國家也有,比如俄羅斯。但他們并沒高增長。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我的故事是觀察過去四十年中國和深圳的變化。經濟增長需要良好的法制、宏觀政策、投資研發的支出、技術創新。可是這些方面,我們在過去四十年,都不怎么樣,都在不斷地改進中,其水平都不如今日。可是從70年代末我們就不斷有高增長,這很令人費解。
我感覺故事在中國創造出成長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家群體。中國擁有了中國特色的企業家群體,這個企業家群體既繼承了傳統文化的因素,也包括對發財致富的向往、對美好生活的精神追逐。他每天不是講究消費,他渴望成功,地位甚至炫耀。他們也許對財富的數字本身感到興奮,這是他們的動力來源,這是中國企業家的文化,也是很多其他國家企業家具備的特質。
八九十年代中國有一個罪名是投機倒把,多少人冒著投機倒把罪的風險做企業家,90年代末之后修改《刑法》才把這個罪名去掉。我認為在那個時期,按照增長理論的教科書,我們什么高增長的條件都不具備。
看來故事的核心情節在于中國產生了一群有領導力、想發財致富的,又有模仿、學習、探索能力的企業家,這波企業家是過去40年中國誕生的非常獨特的群體。企業家的獨特,才和中國的令人訝異的高增長,是“孿生的一對”。
不過問題仍在。中國的企業家們是如何不斷地找到市場需求,不斷地提升生產品質,不斷地帶來效率的提高,而非像其他體制法制不健全的國家,富人們只是千方百計尋租,而非促進經濟的進步。我在思考這些問題,還沒有答案。去理解什么人成為了企業家,這些企業家為何在制度環境、法治環境、市場水平都比較不發達時候,保持了高增長。
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貧富分化與新興市場七國
談論一下這40年無論深圳的偉大成功,還是中國的偉大成功,還是全球35億人的成功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貧富的分化,收入的不平等。這是此時此刻,我們的世界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兩個數據:美國1980-2014年,人均GDP增長了60%多。但是,最窮的50%的美國人真實收入增長了1%,在過去30多年,所以,因為這樣的兩極化,美國就發生了今天這樣社會政治和文化的巨變。中國總的GDP增長了20倍,TOP10%階層收入增長了50倍,最窮10%階層的人人均收入增長了3倍,雖然人人受益,但收入差距確實拉大了很多。這些是四十年偉大的經濟成功創造出來的新問題。
從全球來看,大家批評的民粹主義也好,大家很討厭的烏合之眾也好,其根源都來自這樣收入不平等的巨大變化,來自經濟結構的變化。未來,我們要應對這些問題。事實上很難,造成收入兩極化,原因在于:技術進步方向,勞動技能,勞動市場的制度安排和國際貿易等。
最后,談一下我怎么看待未來的前途?一句話,未來三十年世界的主角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七國。新興市場國家占全球GDP的不足40%,按照我的同行的預測大概到2050年,E7國家即新興國家占GDP比重將接近65%左右。發達國家G7的比重將會被擠掉三分之一。
大灣區是過去中國成功的根源之一,也是未來繼續成功的根源。大灣區正對面是未來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左邊是未來30年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菲律賓,一億人口),右邊是越南,越南被OECD預測為未來30年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平均速度將達到5%,也將近1億人口;還包括印尼、孟加拉,不在這個區域的就是墨西哥、巴西。
所以,這就是我致敬40年的一些思考。我核心的想法就是要講中國故事,中國故事是一個變化的故事,如果有一個沒有變的因素,就是中國從無到有成長起來的,從種地腳上踩著牛糞的農民和普通市民,變成了今天具有了世界影響的企業家的群體。這個群體的精神變成了這個社會的精神和共識,把這個群體的精神繼續變成社會的文化精神,變成習慣,我認為未來三四十年是有希望的。我所講述的中國經濟的故事是關于企業家的,是關于商業文化得以產生并傳播的。
我們要繼續過去四十年的成功,就一定需要不斷地因地制宜,做正確的事情。我們有很多任務需要去推進和完成。這些任務包括國企和民企的公平競爭問題;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建立強大的國家政府能力,而非龐大的政府;從貿易、投資到商業規則,與全球更深入的融合問題。
道路曲折,任重道遠。我就講這么多,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于北大光華大灣區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