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李宗光:扭轉人口下滑趨勢,已刻不容緩

2021年11月24日09:41    作者:李宗光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宗光

  剛剛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為1.45‰,增速創1960年以新低。2020年,全國出生人口1200萬人,比2019年下降達18%,出生人口過去6年有5年同比出現減少。即使剔除疫情等短期擾動因素,人口形勢惡化速度之快,非常罕見。

  圖1、我國出生人數、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

  無論各國在文化、制度、環境等方面存在何種差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總和生育率無一例外均出現了下降,這似乎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規律(圖2)。

  圖2、世界各國人均GDP與總和生育率關系

  一些網紅學者也在販賣焦慮,吸引眼球,聲稱”中國目前的主力生育人群,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85年的,不能指望90后00后“。與部分學者夸大焦慮和宣揚“失敗主義”不同,我們認為,只要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動員得當,措施得力,是完全可以扭轉人口形勢持續惡化的趨勢的。過去一段時間,人口趨勢的惡化,一方面與計劃生育等舊政策強大慣性有關;另一方面,中央對“基本國策”的調整歷來十分謹慎,調整有一個過程,“邊調整邊觀察”。很多專家據此進行線性外推,得出了“我們無力扭轉趨勢”的悲觀結論。

  過去一段時間,有關方面為了鼓勵人們生娃,確實很拼。除了陸續放開二胎、三胎生育外,努力創造良好生育條件。凡是阻擋生娃者,制造生育焦慮者,挨個錘,“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房地產、教育培訓、游戲、奶粉、私立幼兒園、網絡視頻,生長激素... 。錘的市場“七葷八素”,段子手們大喊:“別錘了,俺生還不行嗎”?這些措施初心是好的,但方式上仍不成體系,不得要領,很難實質性提升生育意愿。

  人口問題,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最緊迫、關注度最高的問題之一。人口趨勢不僅攸關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比如養老金、潛在增速)和偉大復興的前景,也攸關中美長期競爭的前景,影響百年變局的結果。我們之前轉載過一篇文章分析,人口問題不及時解決,有可能大幅推遲中國經濟規模趕超美國的時點,并且即便超過,2050年前后也可能被反超。

  因此,我們強烈呼吁,將“人口問題”作為“大事”來抓,充分發揮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拿出當年搞計劃生育的決心,進行全社會動員,徹底扭轉“人口下滑趨勢”。我們能在人均GDP很低的階段,通過計劃生育成功抑制了人口過快增長;也一定有能力在人均GDP較高的現階段,通過鼓勵生育措施實質性改善人口結構和趨勢。應以“提升生育意愿”為根本抓手,加強頂層設計,推出一攬子措施,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盡快扭轉生育率下滑的趨勢。特別說明的是,我國經濟社會大環境和80年代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大眾權利意識有了充分提高。很多當年計劃生育期間采取的強制措施,今天未必適用。因此,促進生育措施應該更多以激勵、鼓勵為主,調動大眾的積極性,盡量減少強制措施。

  為此,我們以結果為導向,以提升生育意愿為目標,提出部分建議,供大家批評、討論。部分建議在當前的條件約束下,或許顯得“脫離實際”,但只要措施有效果,就應解放思想,下定決心,創造條件進行實施。

  01

  形成新的基本國策

  納入各級政府考核體系

  計劃生育曾經作為基本國策,在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盡管一些學者以“上帝視角”完全否定計劃生育,但當年計劃生育確實在推動中國短時間內崛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異則事異,事異則事變”,形勢變了,政策就跟著調整,很正常,但并不應因此就否定昨日之政策合理性,這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實事求是的起碼要求。

  建議拿出當年搞計劃生育的決心和力度,將“促進生育”上升到新時代的基本國策高度去抓,將“二胎率”、“三胎率”列入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一把手考核,一票否決。

  領導干部要在生育方面做出榜樣,應以講政治的高度,完成生育任務。建議從“90后”等干部考核開始,將完成生育指標作為晉升重要考慮因素。比如“縣處級”干部晉升,應將完成“二胎”任務作為參考指標;更高職級的干部晉升,應將“三胎”完成情況作為一個重要參考指標等。特別地,對于完成生育任務的女同志,給予榮譽認可。

  02

  稅收抵扣

  中產階級又是這個社會負擔最重、脆弱性最高的一個群體,生育的機會成本最高,意愿最低。而在一個“橄欖型”的社會,能否提升中產階級生育意愿,是促進生育成敗的關鍵。

  鑒于在城市中,撫養孩子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多子女家庭的撫養成本是獨生子女的數倍,而非線性增加關系(比如隨著子女增加,保姆雇傭,住房需求增加等)。要想鼓勵城市家庭提升生育意愿,政府需要拿出更多誠意。建議在生育方面,給予個人所得稅抵扣方面更大額度,比如:

  1)子女撫養個稅扣除,自出生之日起算起;

  2)加大扣除額度,實行遞增扣除。比如第1個子女每個月可以扣除2000元,第2個子女可以加計扣除4000元,第3個子女可以加計扣除8000元,以此類推。

  養育三個子女的家庭,累計每月可以扣除14000元,大多數多子女家庭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撫養子女是本質上是一種為社會、為家庭進行的人力資源投資,而減稅將會大幅提高投資回報率,將會實質性地提升中產階級生育意愿。

  這一減稅措施力度較大,在實質提升生育意愿的同時,可能會對短期財政造成一定的壓力,但中長期來看,人口紅利可以完全可以帶來長期財政收入增長,降低社保養老負擔,因此需要有關部門拿出“壯士斷腕”的改革勇氣。

  03

  住房激勵

  住房改善需求一直是當今社會國人最緊迫的需求,由于結構性問題難以破局,只好以“全世界最嚴”的調控措施壓制需求。子女增加后,多子女家庭對住房需求的增加顯得真實而迫切,二胎家庭至少需要三居;三胎家庭至少需要四居。同時,中國人在有余力情況下,有為子女將來成年準備房子的需求,多子女家庭這一需求將更為迫切。這些需求,都是剛性、正當需求,積極釋放,既可以顯著提升中產階級生育意愿,又可以促進經濟增長,提升增長潛力。

  因此,為了鼓勵生育,建議比如:

  1)考慮給予二胎家庭增加一個購房指標至3套,兩套享受首套房信貸優惠條件;

  2)三胎家庭是否再增加一個購房指標,可供討論,但3套可均享受首套房信貸政策優惠。

  3)將來如果實施房地產稅,也可以根據子女數量,在免稅套數或面積方面給予加計遞增。比如一胎免稅60㎡,二胎免稅80㎡,三胎免稅100㎡。具體免稅面積可以斟酌,但應該體現加計遞增的理念

  此外,在配置保障房方面,可以給予多子女家庭更優先資格,大面積、多戶型的保障房優先向多子女家庭傾斜,徹底解決群眾生育的住房后顧之憂。最近,北京朝陽區在保障房輪候方面向多子女家庭傾斜,是非常良好的信號,期待未來在住房支持方面向多子女家庭更多傾斜,提升生育意愿。

  04

  優化教育年限,鼓勵早婚早育

  國內外一系列研究表明,結婚率是影響生育意愿的最關鍵因素。而晚婚晚育則是近年來拖累我國總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據人口專家李月、張許穎2021年4月在《人口學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我國女性進入婚姻的年齡在不斷推遲,20-34歲女性的已婚比例,已由2010年時的77.9%下降為2016年時的68.5%,10年間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生育旺盛期女性處于婚姻狀態的比例持續下降,對總和生育率產生了拉低作用(圖4)。分年齡來看,育齡婦女已婚比例對生育率的拉低作用體現在 30歲以下的大部分年齡上,越年輕人口的拉低作用越明顯,20-27歲年齡段女性已婚比例下降對總和生育率拉低幅度最大。”

  圖4、中國不同年齡段育齡婦女已婚比例變動趨勢

  因此,提升20-27歲年齡段婦女婚姻比率是提升總和生育率的關鍵。特別地,結婚和生產年齡提前3-5年,則(祖)父母更年輕,幫助撫養孩子能力更強,二胎、三胎率也會相應提高。

  但當前學制設置不甚合理,成為阻礙婚姻比率的主要障礙。激烈就業競爭中,在大城市生存對學位要求越來越高,碩士甚至博士越來越多,內卷越來越嚴重。這些高學歷人才畢業年齡已經到了25-30歲,再加上工作、地域流動以及住房壓力等不確定性,戀愛、結婚年齡大大推遲,部分甚至就此錯過了適婚年齡。

  因此優化學制,為適齡年輕人結婚創造條件,或許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比如:

  1)小學入學年齡有無可能降低至5歲?或者實行5歲/6歲彈性入學制?考慮到女孩生長發育較男孩更快,能否允許女孩提前1年入學?很多歐美國家實行5歲入學,也有一些國家實行彈性入學制度,發育晚的男孩晚一年上學,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

  2)適當壓縮中小學時間,比如做好幼小銜接,小學由6年壓縮至5年,義務教育階段變為8年。

  3)本科以4年學制為主,但允許修完學分的同學提前畢業。碩士博士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嚴格分離。碩士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原則上不鼓勵攻讀博士。博士以本科直升為主,聚焦學術訓練,適當縮短培養年限。

  4)為碩士博士求學期間等適齡青年結婚、生育提供便利,比如宿舍、彈性學制等。

  理想情況下,這樣能夠確保適婚青年在20-21歲讀完本科,22-23歲讀完碩士,25-26歲讀完博士,對于提升生育率會有顯著幫助。

  05

  為農村生育創造良好環境

  廣大農民朋友是我國生育意愿較強的一個群體,與城市居民相比,生育成本相對偏低。因此,充分挖掘農村地區生育率,是提高我國總和生育率的另一關鍵所在。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1)移風易俗,嚴剎農村天價彩禮現象。近年來部分農村地區彩禮越來越高,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對于普通農村家庭已經是沉重的負擔,也成了農村青年結婚的障礙。因此,應該加強宣傳和管理力度,嚴厲打擊天價彩禮現象,降低農村青年結婚的門檻;

  2)在農民工購置“商品(婚)房”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目前農村青年大多赴城里打工,農村青年結婚,越來越要求縣城甚至城市里有商品房,成為阻礙農村青年走入婚姻的另一座“大山”。此外,降低農民工進城買房門檻,無論是對于自身資產保值,還是對國家城鎮化進程,都是意義非凡。建議適婚農民工在城鎮中購買的首套商品房在利率(比如7折?)、首付(比如20%)、價格補貼方面給予優惠,全面降低其“上車”和結婚門檻。

  3)提高生育補貼、獎勵,大力發展農村普惠托幼設施和優質學校,全面降低生育、撫養成本。比如對于生育二、三娃每月進行補助至3歲,比如農村普惠幼兒園免費入園,比如農村多子女家庭在中小學入學方面,優先考慮提供優質學校資源,大力發展寄宿制中學,降低家長撫養負擔。

  4)為農民工子女撫養提供良好條件,減少留守兒童現象。比如在公租房申請、子女當地入學/高考、醫療保障等方面創造良好條件,解決農民工生育后顧之憂。

  06

  適度放寬移民門檻

  放寬移民門檻,是解決人口問題的另一“核武器”。美國的人口結構、人口增速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是最健康的,也優于我國,其中一個核心原因是美國是“移民國家”,吸引著全世界優秀的人才和人力資源(圖5)。美國最優秀的科技公司,比如蘋果、谷歌、特斯拉等都是移民或移民后代創辦。

  圖5:中美勞動力:同比增速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爐,對移民和文化融合始終呈現開放、包容的態度。放寬移民門檻,一是應該放開部分周邊文化相近國家的勞工移民。尤其是文化上相近,宗教、文化不極端國家的移民,比如越南、緬甸、菲律賓、老撾、泰國、蒙古、朝鮮等國家。這樣既可以緩解我國底端勞動力短缺和“民工荒”等社會問題,延長中低端制造業在我國的存在時間,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緩解我國農村幾千萬的“光棍問題”。當然,美國等國引進移民過程中也滋生了各種社會問題。因此,移民的引進過程應該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可控性和有序性,應有一攬子促進社會融合的配套措施。

  二是放開海外華人華僑歸國創業。目前海外華人、華僑高達數千萬甚至接近1億人,這部分人高度認同中華文化,素質普遍較高,如果能吸引回國,則可以有效改善人口結構,增加社會活力和競爭力;三是加大吸引國際學生和高端人才力度。當然,一定是在“國民待遇”和“平視世界”的基礎上進行,不能為了完成留學指標而做出急功近利的荒唐事。應在吸引國際頂尖人才上,下大力氣和美國進行競爭,提升我國競爭力。

  07

  充分維護女性權益

  適婚育齡女性的生育意愿,是提升總和生育率的關鍵。我國是女性勞動參與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由于女性天然在生育、照顧子女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在職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生育和撫養二孩/三孩,則會加倍放大其職場劣勢,反過來必然會影響其生育意愿。

  因此,只有充分維護女性的工作權益,才能解決其后顧之憂。比如,規模以上的單位是否設定最低女性雇傭比例?多子女職場媽媽是否應該享受更多就業保障。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考核晉升中,給予多子女女性適當傾斜,形成“多生光榮”的良好社會氛圍。

  生育權益方面,一二線大城市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選擇的增加,出現越來越多的單身“貴族”。這部分人群可能也有一定的生育/撫養子女的需求,如何將這部分生育潛力挖掘出來,是值得思考的一個方向。比如是否考慮應該放開“凍卵”、“(赴海外)代孕”、“人工輔助生殖”等條件,讓這部分生育需求釋放出來?這些在海外已經非常成熟,但在整體社會氛圍比較保守的我國,仍面臨較大爭議和阻力,中間牽扯到一定的社會倫理、道德甚至意識形態問題,可以充分探討。

  08

  全方位降低

  城鎮居民養育成本

  在城市化時代,如何降低城鎮居民的養育成本,是提升生育率的關鍵中的關鍵。讓居民敢生敢養,無后顧之憂,才能提升生育意愿。部分措施可以包括:

  1)大力建設托兒所,實現幼兒園普惠化。1-3歲上幼兒園之前的階段,目前仍以媽媽和家中老人照看為主,消耗大量精力。而專業化的托兒所,或可使日托照顧專業化,把家人部分解放出來。實際上,計劃經濟時代,大的機關、工廠都有自己的托兒所,對于職場媽媽是一個巨大的解放。可以考慮在新蓋小區或寫字樓,強制配建一定標準的托兒所。幼兒園普惠制目前已經全面推開,效果非常積極,應該繼續推廣;

  2)在有條件的一二線大城市,可以放開引入“菲傭”,使子女照顧專業化。“菲傭”等專業化程度高,工資低廉(香港菲傭工資一般不高于4500元人民幣),可以將多子女的職場媽媽從日常看護中解放出來;

  3)為祖輩照顧孫輩提供便利。目前祖輩幫忙照顧孫輩,仍然是我國嬰幼兒看護的主流。但由于父母和子女多是異地居住,父母幫子女照顧孩子,就要到子女所在城市。這中間會產生很多不便,比如養老金發放、異地醫療報銷等。老人一旦生病,只能回醫保所在地看病,非常不方便。因此,建議全國社保、醫保加快聯網,加快異地結算,使老人能夠就近看病。

  4)生育補貼。生育補貼是西方國家最常用的鼓勵生育的手段。生育補貼分為一次性補貼和按月補貼兩種,同時根據家庭收入程度,補貼數額也不同,低收入家庭補貼最高。此外,如果夫妻一方因照顧3歲以下子女而中斷工作的,也可以享受一定按月補貼;單親(離異等)媽媽也會根據單獨撫養子女數量按月給予補貼。

  09

  推進教育公平

  與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供給

  子女教育的焦慮和“內卷”,是當今社會抑制家庭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家庭為了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瘋狂追逐學區房,瘋狂進行校外培訓“競賽”,搞得身心俱疲,經濟不堪重負。因此,推進教育公平,緩解內卷和焦慮,已經刻不容緩。目前各地已經在探討緩解焦慮和擴大教育公平的措施,比如優質中學招生中,擴大“校額到校”、“區額到校”等;比如教師定期輪轉;比如,給予普通中學有競爭力的空間引進外地優質教師和人才等,都是非常好的做法。

  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是緩解家長焦慮的“治本之策”。打壓學區房,或校外培訓,或能起到短期效果,但只要高考“獨木橋”不拓寬,家長“雞娃”的源動力就不會消除,家長間的競爭就會以另一種更“極端”的方式呈現出來。擴大高等優質資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積極增加高水平大學供給。尤其是在一些“985/211”錄取率低的人口大省,比如廣東、山東、河南、河北、湖南、四川等地方,使當地的孩子能夠有更多機會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2)積極發展捐贈私立研究型、學術型高水平大學。中央當前倡導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核心是鼓勵先富起來的人捐款,回饋社會。而所有捐贈中,捐贈辦教育是“效率”和“公平”結合點最好的方式。因此,美國大的富豪都會傾向于教育捐贈,而美國最頂級的私立大學都是捐贈建立。鼓勵私人捐贈創辦理工類、研究型、學術型高水平大學,既可以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水平,又可以減輕我國高等教育資金投入負擔,使優質公立高校把更多資源向低收入家庭傾斜,更好保障公平。2015年成立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就是一個經典案例,期待更多高水平、研究型、學術型私立捐贈大學能夠蓬勃發展。

  3)繼續鼓勵赴海外留學。海外留學可以充分利用海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可以有效緩解國內高教資源的不足,減輕內卷和焦慮。同時,海外留學可以培養大批有國際視野、學習海外先進技術理念的優秀人次。我國很多先進技術、重大項目背后都有海外華人回國支持。應該始終以積極的態度,鼓勵海外留學,開眼看世界,這對于贏得國際競爭十分重要。

  10

  復興傳統文化,加大宣傳力度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眾多“促進生育”的積極因素,比如儒家文化強調“多子多福”、“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中間也有一些糟粕,比如重男輕女。我們可以去其糟粕,對積極部分進行充分弘揚。現實中,我國傳統文化比較濃郁的地區,比如山東、嶺南客家等,生育率普遍較高,這些現象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

  此外,宣傳歷來是我國政策執行的一個優勢。加大對新生育理念、政策的宣傳,使好的政策、好的措施最快地普及到千家萬戶,在全社會營造一種“生育光榮”的氛圍。

  在一片悲觀和“失敗主義”的氛圍中,我們始終對人口問題保持樂觀態度。只要國家重視,將“逆轉生育率下滑趨勢”作為“大事”來抓,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機制優勢,積極動員、舍得投入,就一定能夠創造“奇跡”,中國在國際競爭中也將立于不敗之地。

  (本文作者介紹:華興資本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