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任澤平:730政治局會議傳遞重大信號

2021年08月20日00:00    作者:任澤平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團隊 

  特別鳴謝:華炎雪、梁穎、畢然、白學松

  對本文數據整理有貢獻

  政治局分別在4月、7月、10月、12月召開重要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布置下一步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二季度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布置下一步工作重點。

  會議傳遞重要信號:

  經濟形勢:判斷轉謹慎,穩增長、穩就業、控通脹、促改革,對未來經濟下行壓力要有估計和準備;

  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財政政策發力、提質增效,基建托底經濟;

  貨幣政策:助力中小企業,以我為主,寬松窗口打開;

  通脹:大宗商品保供穩價,保障民生;

  擴大內需:新能源汽車,十四五重大項目;

  高質量發展:硬科技,“卡脖子”,基礎研究,新基建,中小企業;

  雙碳:有序做好,糾正運動式“減碳”;

  民生和就業:調節收入分配,共同富裕,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

  房地產:“房住不炒”,發力租賃房,新房改;

  防風險:金融領域、境外上市監管、中美貿易摩擦;

  三孩生育:完善生育、養育、教育配套措施。

  什么是大勢?就是降低房地產、金融、教育、互聯網等的利潤和壟斷,以及由此引發的過去長期對民生和實體經濟的擠壓和成本,大力發展制造業、硬科技、實體經濟、新能源、新基建、資本市場等。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機遇??辞暹@一大趨勢,至關重要。每個企業每個人最終都是時代的產物。

  一、經濟形勢:判斷轉謹慎,穩增長、穩就業、控通脹、促改革,對未來經濟下行壓力要有估計和準備

  730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從樂觀轉謹慎:認為上半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但是,“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

  不再提“穩增長壓力較小”,表明政策目標中穩增長重要性提升。最近連續3個月制造業PMI、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房地產銷售等先行指標紛紛下滑,中小企業PMI指數長期處于榮枯線下、面臨上游成本擠壓和下游需求減弱,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政策重點是穩增長、穩就業、控通脹和促改革。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尤其是美歐經濟持續復蘇,但近期“德爾塔”變異病株再次引發全球疫情蔓延和反彈,帶來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歐美國家日新增確診沖高,英、美等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均出現疫情反彈。截至7月29日,全球日新增超67萬,其中美國日新增9.7萬例,英國日新增超3萬例,俄羅斯、法國、印度、巴西等均較為嚴重。美國部分地區恢復在室內戴口罩、以及對經濟活動的限制,將對工業、服務業復蘇均產生一定影響。

  我們對經濟形勢的最新判斷:大宗商品通脹的高點已現,經濟將逐季放緩,現在處在經濟周期的滯脹后期和衰退初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兩期轉換時點,貨幣寬松周期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貨幣政策將對資本市場逐步友好。

  2021年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和出口是主要拖累,消費和制造業投資難以對沖。大宗商品價格仍在高位,成本上升擠壓中下游制造業和服務業,增加中小企業困境。經濟下行和通脹在高位并存,“滯漲”特征明顯。近期降準降息、專項債發力新基建,主要是對沖性的,未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通脹回落,財政貨幣政策將轉為積極和寬松。我們在今年1月前瞻性提示“流動性拐點”,隨后資本市場調整并風格切換,隨著形勢演化,我們判斷貨幣政策寬松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將經歷四部曲:不急轉彎-慢轉彎-轉彎-轟油門。

  當前應高度重視經濟K型復蘇現象:1)大中小企業冰火兩重天,小微企業生存環境惡化。7月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1.7%、50.0%和47.8%。2)上游成本上漲擠壓中下游制造業。1-6月采掘業、上、中、下游制造業利潤兩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7.4%、30.1%、20.3%和3.4%。3)無就業復蘇特征明顯。制造業和非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仍處于臨界值以下。16-24歲城鎮的青年調查失業率為15.4%,比上個月上升了1.6個百分點,其中,20-24歲的大專及以上人員失業率更高。4)居民收入和財富差距拉大,窮人通縮、富人通脹。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年平均增長7.4%,兩年平均實際增長5.2%,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我們在2014年提出“新5%比舊8%好”,2015年提出“經濟L型”,2017年提出“新周期”,2018年提出“金融周期退潮”,2019年年初預測“否極泰來”“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2020年初倡導“新基建”,2020年提出“通脹預期”,2021年1月提出“流動性拐點”“一季度是經濟頂部,隨后向潛在增長率回歸”“滯漲來了”,6月提出“對未來經濟下行壓力要有估計和準備”。

  二、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財政政策發力、提質增效,基建托底經濟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財政政策總基調,“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層“三?!钡拙€”“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font>

  今年底至明年,財政政策發力基建穩增長作用提升。

  2021年上半年,中央的基建投資思路是以質量為先,質重于量。隨著逆周期調節的必要性大幅下降,中央開始削減不必要的基建支出,并加嚴對專項債發行的要求和監管,更注重“調結構”。

  展望下半年,政府專項債有望加快發行,以基建托底經濟,質和量齊重。此次政治局會議重申“提升政策效能”,要求地方政府在過好“緊日子”、防范“三?!憋L險的同時,要形成實物的工作量,推動基建投資以托底經濟增長。在質量方面,預計仍對基建項目質量有所要求,目的在于優化基建投向、推動優質基建建設。預計地方債券在未來幾個月會加快配合十四五規劃項目發行。

  三、貨幣政策:助力中小企業,以我為主,寬松窗口打開

  政治局會議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薄1硎鰪摹皬娀瘜嶓w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支持”變為“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服務對象更為具體。

  提出了“要增強宏觀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應“穩字當頭”、“以我為主”,從“穩貨幣、結構性緊信用”轉向“穩貨幣、穩信用”格局。注重發揮結構性作用。

  我國經濟周期比美國領先三個季度左右,中美貨幣政策節奏不同。下半年美國將從復蘇轉入過熱,美聯儲正在引導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時間和力度相機抉擇。7月FOMC議息會議,美聯儲認可經濟復蘇“取得進展”,政策開啟鷹派轉向,整體朝著Taper方向做準備。

  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將通過匯率、資本流動等渠道對我國產生影響,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仍有韌性、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處在高位,風險總體可控,貨幣政策應保持獨立性,“以我為主”。

  四、通脹:大宗商品保供穩價,保障民生

  政治局會議強調,“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抓好秋糧生產,確??诩Z安全,穩定生豬生產”。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仍處高位,國際定價的銅、鋁、原油價格高位震蕩,國內定價的鋼、煤持續上漲。7月布倫特原油均價環比2.8%,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3.3%,南華螺紋鋼環比8.8%,LME銅環比-2.1%,南華焦煤、動力煤環比5.1%、5.7%。

  我們對大宗商品價格的看法是: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階段或已結束,高點臨近,但本輪因疫情產生的生產供應限制對供給端沖擊更深,因此供需缺口維持時間會更長,大宗商品價格高位盤整時間或會更長。長期來看,疊加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等帶來的供給約束、長期落后產能出清、全球優質資源稀缺性等問題,長期來看大宗價格運行中樞邊際抬升。

  受終端需求復蘇慢影響、疊加此前豬肉價格周期下行,PPI向CPI傳導整體并不暢通。6月國內PPI同比8.8%,CPI同比1.1%,PPI-CPI剪刀差持續走擴。從分項看,6月CPI非食品價格同比1.7%,而食品項同比-1.7%;6月PPI生活資料價格同比漲幅0.3%,生產資料同比漲幅11.8%。

  值得重視的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抬升原材料成本,而終端傳導不暢,對下游企業利潤擠壓尤為明顯。中小企業集中在下游,疊加下半年出口面臨下行壓力,中小企業經營尤為困難。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政策助力迫在眉睫。一是從源頭上,控制大宗商品價格,做好保供穩價工作;二是,財政貨幣政策發力針對性的扶持中小企業。

  近期,國內外汛情、旱情對農產品以及豬肉價格產生一定擾動,需持續密切關注。6月底豬肉價格出現階段性反彈,豬糧比4.47一度進入一級預警。但供需基本面尚未出現根本性轉變,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五、擴大內需:新能源汽車,十四五重大項目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font>

  政策持續發力促進鄉村消費和制造業投資盡快恢復。當前中國消費和制造業投資仍疲軟,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堵點。消費受制于就業和收入恢復,下游制造業投資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漲。上半年,社零消費累計同比23.0%,兩年復合增速4.4%;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19.2%,兩年復合增速2.6%。

  六、高質量發展:硬科技,“卡脖子”,新基建,基礎研究,中小企業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加大改革攻堅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劉鶴副總理在“十四五”規劃輔導讀本撰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六方面全面落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決策部署:推動科技創新在暢通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推動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實現供需良性互動;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健全現代流通體系;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擴大就業和提高收入水平;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已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優化和提質增效將是未來五年的工作重點。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含義:“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font>

  其包含三層內涵。一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大幅增加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二是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三是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量,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統籌新興產業布局,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制造品質。

  我們認為,雙循環的關鍵就是對內擴大內需、對外提升產業鏈安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發力“新基建”。中國要發展核心技術,攻關“卡脖子”技術。有效地實施產業政策,重點在于支持基礎領域、而非補貼特定企業,組建研發聯盟攻克技術難關。加快科教體制改革,建立市場化、多層次的產學研協作體系。切實提高科研人員與教師的收入待遇,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力度。

  我們近年來倡導“新基建”,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并榮獲大獎。關鍵是三大新基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科技領域新基建,以改善營商環境、擴大開放、減稅降費等為代表的制度新基建,以教育、醫療、社保等為代表的民生新基建。

  七、雙碳:有序做好,糾正運動式“減碳”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其表達三部分內容。一是,全國一盤棋即各個城市找準自己的位置和比較優勢,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努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而不是各自為政。二是,避免“運動式”減碳,切忌急功近利,一刀切執法。過急過快容易導致商品供需矛盾,原料成本過高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三是,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企業與項目應適度發展,決不能以環境為代價。

  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內能夠改善環境、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能源安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能夠推動國際合作、爭取外貿話語權、重塑國際競爭格局。

  2020年9月22日,習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中首次提到“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3月十四五會議提到,“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2021年3月,國家電網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其表示將加快電網建設,“十三五”電網投資約2.4萬億元,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保障新能源及時并網和消納。加強輸電通道建設,跨省區輸電能力達到2.3億千瓦,輸送清潔能源電量比例43%,實現全國范圍資源優化配置。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碳市場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權,在分配碳排放額的機制下,有的企業缺配額,有的企業用不完配額,有的企業還能創造配額,有買有賣,就形成了碳交易市場。碳排放交易市場的開放將社會成本轉換為企業經營成本,大幅調動企業減排積極性。

  八、民生和就業:調節收入分配,共同富裕,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生產,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暢通農民工外出就業渠道,改進對靈活就業人員的勞動者權益保障”。

  “十四五”規劃中指出,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保障勞動者待遇和權益”。

  高質量就業,是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前置基礎。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出對于大學生、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三大就業困難群體的針對性服務,體現了對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的重視。

  當前,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均存在。具體來看,農民工就業難主要受兩方面影響,疫情沖擊導致人員跨區域流動持續受到限制,以及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用工需求下降。高校畢業生群體就業難主因總量壓力大。根據教育部數據,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909萬,創下歷史新高,且全球職業發展數據庫WokSop近期的《2021留學生歸國求職意向調研》,2021年希望回國就業的人群較2020年的留學生數量增加48%。靈活就業群體,是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一大基本盤。全國靈活就業者超2億人,其中較多是依托于互聯網的新就業形態,如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而當前社會保障體系還未完全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行業發展變化,對靈活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亟需跟上步伐。

  我國近年來貧富分化問題嚴重,社會階層流動放緩,不利于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也不利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中國向“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需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近幾年,精準扶貧行動使中國全面脫貧,但分配不均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不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

  稅前收入前10%的人群收入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5.56%提高至2019年的41.43%,中等收入群體逐漸成為“夾心餅干”,2017-2019年,中等收入群體(中間60%)收入平均增速6.3%,低于低收入群體的9.3%、高收入群體的7.9%和全國的7.1%。疫后全球經濟復蘇,出現了一個新現象,即“K型復蘇”。在經濟總量復蘇的背景下,由于貨幣超發、資產價格泡沫化、通脹上升,全球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富人通脹、窮人通縮”導致了社會結構惡化、民粹主義盛行、逆全球化、社會階層固化、生育率下降、社會活力降低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九、房地產:“房住不炒”,發力租賃房,新房改

  政治局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發展租賃住房,落實用地、稅收等支持政策”。

  而且近年熱點城市房價上漲、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發展租賃住房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顯得尤為迫切。根據七普數據,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和人戶分離人口分別比2010年增長69.7%和88.5%,大量流動人口集中于一二線城市,住房需求陡增。以北京為例,北京5月租賃住房新增房源量環比增長0.3%,遠小于新增客源量4.1%的增速。

  近年國家多次強調規范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2020年全國共頒布租賃相關政策243條;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2021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規定住房租賃企業向個人出租住房減按1.5%征增值稅,企事業單位向個人出租住房,減按4%稅率征房產稅。

  各地應因地制宜,并非所有城市都適合發展租賃,人口凈流入不足的城市有區域性供給過剩風險。住房租賃市場的建設需多部門在土地、資金、稅費等方面協作。此外建議有序引導保險、養老金等長期資本進入住房租賃領域,提供充沛的長期低成本融資。

  中國房地產的未來在哪里?根本出路是以城市群戰略、人地掛鉤、金融穩定和房產稅為主的新房改,這是我們花了十多年,研究了十幾個代表性經濟體,上百年歷史,得出的基本結論。

  目前我們的房地產調控重壓抑需求、輕增加供給,重行政手段、輕市場工具,主要以限價限購限離限貸限售為主。未來應更加尊重經濟規律和國際經驗,更注重長遠治本之策。

  這些年我們呼吁“新基建”,很快成為國策。提出“中國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加速到來,全面放開生育刻不容緩,實在不行先放開三孩”,推動社會認識深化,并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初倡導以“人地掛鉤、控制貨幣和房產稅”為主的新房改。

  我們在業內提出了經典分析框架“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在此框架基礎上提出“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關鍵是金融穩定和人地掛鉤”。

  十、防風險:金融領域、境外上市監管、中美貿易摩擦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落實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

  近期針對平臺經濟、校外培訓等的新政主要是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未來四大風險值得警惕。一是,信用風險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能產生不良貸款上升、債務違約等增量風險。二是,存量風險處置仍需穩步推進。主要是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大中型“僵尸企業”債務違約風險股權質押風險、地方政府違規大規模舉債形成隱形債務風險等。三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以及全球流動性拐點帶來的外部風險。四是,美國經濟進入復蘇中后段,警惕中美貿易摩擦風險。

  近期,相關境外監管、信息安全政策陸續出臺。7月6日發布的《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中針對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司法協作之加強中概股監管事宜,要求“切實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加強跨部門監管協同”。關于進一步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司法協作之加強跨境監管合作,要求“完善數據安全、跨境數據流動、涉密信息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壓實境外上市公司信息安全主體責任”。此外,國家網信辦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掇k法》提出,涉及包括數據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活動的主體都將成為監管對象;同時,新增“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的條款。

  政治局會議強調外部環境的嚴峻性。美國經濟進入復蘇中后段,警惕中美貿易摩擦重啟風險。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恢復,美國政府從疲于內政的狀態中解放出來,近期著手針對中國實施多項舉措,一方面,美國以人權和全球安全秩序等借口炒作香港問題、將又一批中國實體納入出口管制清單以及就南海問題發表不實言論,干涉中國內政;另一方面,美國試圖游說各國形成制華聯盟,5月美國游說東歐國家使中歐投資協定凍結,美國國務卿路布林肯在G20外長會議前訪問歐洲并屢屢談及中國問題。7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舉行會談,但未取得良好進展,會談中中方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一份是要求美方糾正其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一份是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

  十一、三孩生育:完善生育、養育、教育配套措施

  政治局會議提出,“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生育、養育、教育等政策配套”。

  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快,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消失,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生育堆積效應已消退。繼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后,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2020年下降265萬至1200萬,總和生育率降至1.3,相當于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日本的水平。

  當前導致生育率持續下降的核心問題在于,教育醫療住房價格攀升,養老負擔加重,以及女性就業權益保障不足帶來的生育機會成本上升;“生得起、養不起”。這些未來都將成為改革的對象,降低生育、養育、教育的成本。當前,公立幼兒園供給嚴重不足,1997-2019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比例從95%降至44%。醫療費用持續上升,1995-2018年居民醫療保健支出上漲27倍。房價快速攀升,2004-2018年房貸收入比從17%增至48%,全球前十大高房價城市中國占了一半。

  7月,國務院針對三孩政策配套提出,要“實施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網絡”,“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建設一批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機構”,“嚴格落實產假、哺乳假等制度”,“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等。

  但放開三孩的生育效果或不及預期,應盡快全面放開生育、建立生育支撐體系。我們建議,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覆蓋從懷孕保健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經濟補貼參考當地生活成本和工資水平,一線城市三孩經濟補貼應在每月3000元以上。二是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大力提升0-3歲入托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對隔代照料實行經濟鼓勵。三是將學前教育和0-3歲托育納入義務教育。四是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權益保障,并對企業實行生育稅收優惠,加快構建生育成本在國家、企業、家庭之間合理有效的分擔機制。五是加強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權利。六是加大教育醫療投入,促進教育公平,推動以城市群戰略、人地掛鉤、控制金融杠桿、房產稅為主的新房改,降低撫養直接成本。

  (本文作者介紹: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陳嘉輝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中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