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
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舉辦“資管新規三周年:新起點、新使命”專題研討會,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詹余引作專題發言時表示,資管新規出臺以來,推動資產管理行業回歸本源,基金公司主動管理產品規模逐年增長,產品結構更加均衡合理。公募基金發展在制度環境、市場需求、數字化賦能、雙向開放等方面既充滿機會,也面臨挑戰,應堅守誠信規范,做好行業謀劃,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實現與其他類型資管機構差異化競合發展。
核心觀點
?資管新規出臺以來,基金公司主動管理產品規模都逐年增長。另外,銀行理財盡管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但是去年增長了6.9%,說明理財需求非常大。
?從資管行業產品結構來看,2018年至今,貨幣基金的規模從三分之二,減少到40%,是減少最多的,而主動權益增長到26%,翻了一倍。可見現在的產品結構正在往更加均衡合理的方向發展。
?從未來整個資管行業發展來看,特別是公募基金制度環境、市場需求、數字化賦能、雙向開放等方面,既充滿機會,也面臨挑戰。
?公募基金處在實體經濟和投資端的中間,還要在客戶端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公募其實也是一種普惠金融工具。
?進一步堅守誠信規范,做好行業謀劃至關重要。“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資產管理需要行業不同類型機構充分競合,共建生態,才會有更大發展。
以下為發言實錄。
資管新規三周年:百花齊放才是春
根據ICI(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的排名,目前我國的公募基金全球排名是第八位,而從比例上看,我國公募基金只占全球的3.4%,加上其他銀行保險也只能達到10%;相比而言美國占了46%,可見未來成長空間很大。
首先,從行業規模來看,波士頓咨詢公司一項研究表明,資管行業在全球呈現強勁增長態勢,2019年增長率達到15%,全球資產管理規模達到90萬億美元。資管新規推出以后,近幾年國內公募基金行業格局發生變化,迎來較大發展,這也跟經濟增長轉型有很大關系,權益類基金增長最快。可以看到,縮減規模的是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證券公司、信托,這與“去通道”有很大關系;而基金公司主動管理產品規模都逐年增長。另外,銀行理財盡管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但是去年增長了6.9%,說明理財需求非常大。
其次,從國內資管行業產品結構來看,2018年至今,貨幣基金的規模從三分之二,減少到40%,是減少最多的,而主動權益增長到26%,翻了一倍。可見現在的產品結構正在往更加均衡合理的方向發展。
再次,集中度是大家較為關心的問題。全球情況來看,2019年全球前500名資管機構規模集中度達到43%,并仍在進一步增長。500名以后的小型機構基本上保持平衡,因為其本身占的份額就很小,所以它被擠占的空間也不大,是比較有特色的一些機構。從行業格局總體來看,從20到500名,特別是排名200左右的機構,波動比較大,競爭比較激烈。
大家常講“向頭部機構集中”,這個說法不錯,但不完整。第一,頭部機構的“二八現象”確實存在,前10名的市場占有率約40%。前30的市場占有率接近70%。但從2018年到2020年底,前十名頭部機構的市場占有率(包含貨幣)從47%下降到42%。第二,雖然整個市場增量較大,但由于我們是一個新興的發展市場,新的機構也拿了不少份額,所以前30名機構市場占有率從75%下降到73%,也就是說,新機構在不斷發展。
然后,從行業利潤空間來看,簡單而言即收入和支出。收入方面,我國費率整體而言正逐步下降,從2003年平均的29個BP下降到2019年的25個點,迫使基金公司從各個方面壓縮成本,但整體利潤率比較均衡。從利潤的角度看,收入面臨較大壓力。
最后,從未來整個資管行業發展來看,特別是公募基金制度環境、市場需求、數字化賦能、雙向開放等方面,既充滿機會,也面臨挑戰。
總體而言,公募基金核心還是要回歸行業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公募基金處在實體經濟和投資端的中間,還要在客戶端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公募其實也是一種普惠金融工具。對我們自身來講,要通過產品載體提升管理能力,服務于實體經濟,從而達到做好普惠金融的目標。
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堅守誠信規范,做好行業謀劃至關重要。整個資管行業是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不同機構發揮不同作用,每一類資金性質不同,我們都處在不斷學習過程中。如,保險是資金所有方,我們是資金管理方,從這個角度看,每個機構的起點不一樣,各自有自己的資源稟賦,須在整個生態系統里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才是最好的結果。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資產管理需要行業不同類型機構充分競合,共建生態,才會有更大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個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學術智庫組織。論壇致力于為關心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高端交流平臺,推動理論、思想、創新和經驗交流,為相關決策與研究機構提供理論與實務經驗參考,進而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動力,最終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