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世錦
劉世錦表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是息息相關、連為一體的,這也是和改革開放以前內循環的一個根本區別。
“我們應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現在不能搞脫鉤競賽,我們還是要更加開放。”他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意味著對外開放的后退,更不是關起門來封閉發展。特別是服務貿易的發展,要更多重視生產要素的外循環。
中國歷來以國內循環為主
內循環與外循環息息相關、連為一體
最近關于中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討論比較多,其實中國歷來以國內循環為主,理由有如下四條:
? 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循環,其出發點和歸屬點都在國內。循環來,循環去,國內都是源頭,都是以內需為基礎,都是為了提高中國國內全民的收入水平。
? 從國際范圍來看,目前我國對外貿易比重相對比較低。中國這么多年,外貿占GDP比重高的時候超過60%,出口超過30%,但是現在出口占GDP比重已經降到20%以下,美國、日本這些都在15%以下,這是大國的一個特點。
?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超大型經濟體,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超級市場。世界上唯有中國,4億中產階級在一個統一市場。跟其他大國相比,中國更有必要也有可能形成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大循環。
? 中國已經進入以服務業比重提升并逐步處于主體地位的增長階段。服務業以本地化、不可貿易為特點,必然提升內需在整個經濟活動中的比重。
最近,有人說是中國要由外循環轉成內循環為主,這個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其實中國經濟一直以內循環為主。
但是我想講的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是息息相關、連為一體的,這也是和改革開放以前內循環的一個根本區別。所以,如果沒有外循環,就沒有中國目前能夠取得的如此大成就的內循環。
不搞脫鉤競賽
服務貿易發展要更多重視生產要素的外循環
目前復雜形勢之下,也需避免一些誤解。我們首先要明確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意味著對外開放的后退,更不是關起門來封閉發展。自給自足也不是什么產業都自己搞,而且都得搞成世界第一,都不進口了。實際上,封閉發展不可能,也做不到。我們還是要講全球化,講參與國際分工,還是要講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由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甚至出現斷供的極端手段,大家會看到最近發生的一個變化:不僅是中國,其他一些經濟體特別是大中型經濟體,可能被迫調整自己的產業鏈。產業鏈收縮之下,實行某種程度的產業備胎戰略,這是無奈的選擇。
但是我們搞這種產業鏈調整備胎,是為了防止“卡脖子”,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還是要用的。當然,有些備胎有可能轉為正胎,這有利于打破世界上不合理的格局,對全球市場競爭也有好處。
全球化正在面對逆流,需要結構調整,可能停滯甚至出現局部倒退,但是并沒有證據表明,支持全球化的各種因素已經改變了。極端的單邊主義、逆全球化,不能代表發展規律和前進方向。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有清醒的頭腦、正確的判斷。
全球化講了很多年了,順境的時候講全球化沒問題,現在你對全球化還有沒有信心?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應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現在不能搞脫鉤競賽,我們還是要更加開放。中國服務業已經是發展的重點,也是下一步開放的重點,這既是中國的機遇,也是各國的機遇。
我想強調兩個重點領域。
第一,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發展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提高了服務業的可貿易性。服務業大部分是本地化、不可貿易的,但是數字技術改變了這種情況。
比如,前幾天的歐冠比賽吸引了很多中國觀眾。歐冠比賽發生在歐洲,但是每天晚上很多中國球迷觀看這個比賽,數字技術把這兩個場景聯系在一起了。
第二,服務業的產品和消費主體是內循環,但是服務業發展所需要的生產要素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生產要素,包括管理、規則、技術、人才、營銷渠道等等,我們需要更多關注外循環。特別是金融、物流、信息服務、教育、醫療、養老、體育、文化、娛樂等領域,對外開放的眼界要高一些,力度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
我想強調的是,既要對外開放,更要對內開放,二者同樣重要。要放開對行業外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進入的機會,給他們平等進入的機會。所以,中國服務業發展的水平和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外開放、對內放開的程度。
中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具有五個特點
當前是推動中國加入CPTPP的較好時機
最后我再說一下,從更廣的角度來講,我們的內循環要適應新形勢和新特點。從外循環來講,中國應該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這種開放有五個特點。
特點一:適應不同國家地區的市場變化。剛才討論了中美之間的關系,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經濟關系包括政治關系確實都處在四十年來的一個低點,這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美國現在在往回收,美國之外的市場還很大。但是就美國本身來講,中美之間合作還是很重要的,因為中美合起來占世界GDP的40%,中美不合作,全球化是沒有前途的。
如果我們還相信全球化,中美之間是不可能脫鉤的,最后還是要合作。這個大的趨勢和潮流,應該最后還會變回來的,我覺得應該還是要看到這樣一個前景。
特點二:適應開放程度的周期性變化。過去我們可能對全球化過于樂觀,認為它是一個線性的發展,現在看來,全球化是有矛盾的,需要進行調整。
全球化有時候可能走得慢一些,甚至局部出現倒退,但是大的方向還是往前走,我們要提高對這種周期性變化的適應性。
特點三:應該更有韌性和彈性,形成更具抗沖擊性的開放。
特點四:基于負面清單的制度規則。開放是個常態,負面清單的限制就是一些例外。我們應該按照這種負面清單的理念和制度來開放。此前全球化智庫發布了一個“推動中國加入CPTPP”的建議,我本人還是贊成的,中國應該加入區域性的合作組織,而且目前還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特點五:能夠維護和引領全球化長期方向。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責任編輯:王進和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