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付一夫 黃大智
2003年非典來襲,電子商務抓住機會借勢崛起。
發展初期,由于平臺上商家良莠不齊,交易過程中的信用與信任問題成為了掣肘行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在此背景下,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提出了“擔保交易”的模式,買家可在收貨之后,確認滿意再將貨款打給賣家,大大降低了網上購物的風險。
至此,電子商務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助推器”,其成長正式步入了快車道;第三方支付也得以壯大,不僅深刻地改變了國人的工作與生活方式,還被譽為“新四大發明”之一——某種意義上,這一切都得益于非典的倒逼。
疫情是挑戰亦是機遇,此言非虛。
眼下的肺炎疫情,同樣孕育著無數機遇,很多市場觀察者都堅信,在線教育、生鮮電商、在線娛樂、在線醫療等領域將迎來極大利好。
那么,作為所有上述所有交易行為最底層支持的支付,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我們不妨來做一番猜想。
一、線上需求全面爆發,B端支付藍海再現
當前,受疫情所困,大眾不得不居家隔離,很多省市的企業返工時間都被一再延至,大部分高校及中小學不得早于2月17日開學。在此期間,許多商業交易行為都因廣大居民的閉門不出而無法實現,各種交易行為也由此受限。比如,由于不能聚會,飯館生意銳減;因為無法外出旅游,酒店入住率驟降,等等。
于是,線上的需求再度井噴。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完全不同于17年前的非典,如今我國的互聯網環境更加成熟,電商的發展也早已告別了從零到一的探索階段,網購更是成為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刻爆發的線上需求中,除了廣大居民日常生活必須之外,還有很多新的內容。
比如線上遠程辦公潮的興起。
為了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全國各地眾多企業都支持員工在家里進行線上遠程辦公,既能有效避免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復公司的正常經營運作,可謂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其中,線上辦公系統、云視頻會議等領域在遠程問診會診、遠程應急指揮、遠程協作辦公、遠程教育等應用場景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而這些也為曾經的線下業務轉戰線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券商為例,在疫情之下,多家券商都已經暫停了現場交易與業務辦理服務,得益于此前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券商經紀、銷售交易等業務幾乎都可以在線上完成辦理,券商也在發力提升交易體驗、豐富線上服務類型與拓寬線上引流。比如中信建投證券,除了通過APP及CRM系統達成線上業務辦理外,還同時提供了5000名專業顧問7×24小時的“優問”在線咨詢、人工專家投顧和智能投顧服務等。
值得注意的是,非現場交易及業務辦理的不斷深入,在強化著客戶對其認可的同時,還意味著傳統證券營業部運營職能的進一步弱化——而這,或許就是變革的前奏。
此外,疫情中獲得機會的還有中小企業。在工信部日前發布的《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到,要“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面向中小企業的互聯網平臺服務,積極推行網上辦公、視頻會議、遠程協作和數字化管理,以此為基礎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
眾所周知,當前很多中小企業生存困難,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在于經營管理的效率不高,很多小型企業甚至還在用手工記錄等原始手段來管理貨品和固定資產,由此引申出各方面成本高企、創新乏力等一系列問題。
而疫情的影響疊加政策的支持,相當于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按下了“快進鍵”,這不僅能使中小企業在云互聯網技術的賦能下提升經營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還能讓中小企業緊跟互聯網時代大勢,不斷將自己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推陳出新,從而為自身增長乃至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至此,第三方支付的機遇已呼之欲出。
無論是線上遠程辦公,還是線下業務移至線上,亦或是中小企業數字化進程的提速,都暗示著未來將會有更多企業之間的資金往來發生于線上。與此同時,對于第三方支付行業而言,近些年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深入讓C端用戶紅利被充分挖掘,若是行業重心仍在C端的電商支付上,機構面臨的很有可能是業務收縮甚至淘汰的風險。尤其是在當前國內支付市場格局已定的態勢下,想要突出重圍,勢必要實現差異化競爭。
如此一來,B端支付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這也與整個互聯網行業的2B趨勢相符合——而此次疫情的爆發,又再度凸顯了這一機遇。
其實,B端支付并非新鮮事物,近些年關于這一話題的討論已有很多。從客觀現實上看,B端支付市場的空間也著實令人興奮不已。根據艾媒咨詢的相關數據,2018年中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1020萬戶,中小微企業為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個體工商戶規模更是超過7000萬戶。
隨著移動支付逐漸普及,商戶對于B端支付服務的使用也在提升,同時也衍生了如營銷、財務管理等金融生態服務需求,由此催生出廣闊的B端支付服務市場。另外,由于企業主體行業分布廣泛,業態形式多樣,企業間支付需求也存在著差異,很難通過統一的支付產品來滿足不同企業的支付需求,為此,企業間支付需要定制化方案加以實現,這便給了支付機構巨大的機會。
盡管如此,但B端支付市場一直面臨著眾多挑戰。一方面,B端支付受政策影響較大,另一方面,B端支付涉及的企業來自各行各業,支付機構難以對每個行業都有深入了解,業務難以實現大規模的覆蓋。
不過,按照前文的分析,此次疫情不僅將企業間的交易搬到了線上,還有望加速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進程,特別是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為依托,圍繞各個環節進行更加深度的數據采集,形成用戶、產品、服務、營銷、渠道、物流的全面數字化體系,實現企業數據的徹底打通,而這便使得支付機構深入了解每個行業的企業成為了可能,從而更加有的放矢地區加以布局B端支付。
也許用不了多久,B端支付市場就會變得無比熱鬧。
二、智能產品需求增加,物聯網支付腳步漸近
曾經網絡有個非常火的問題:給你一個房間,溫度合適,有食物、有手機、有WiFi,但前提條件是不能出門,你能待多久?
如今的我們,來到了親身實踐這個問題的時候。
疫情將人們“關”進了一個房子里,大家除了吃吃喝喝刷手機,仿佛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可做。有人感嘆,終于到了啥也不用干,在家躺著就能給社會做貢獻的時候了。但是躺著躺著,人們發現,居然“刷無可刷”了——微博、微信跟不上刷新的速度了,連續N個小時的劇不好看了,就連一直渴望的“吃雞”都不香了。忽然感覺,拿起手機干什么都沒意思,不禁長嘆一聲。
與此同時,當家中“彈盡糧絕”之時,雖然人們依然可以拿起手機線上下單,并在家中坐等快遞小哥把貨送來,但受疫情影響,快遞小哥只能送貨到社區大門口而非家門口,等待著用戶下樓自提。出于對“與人接觸”的忌憚與對口罩這個稀缺資源的珍惜,人們下樓取快遞似乎從來沒有如此的不情愿。更何況,由于種種原因,疫情期間的快遞員人手明顯不足,而那些已經投入工作的快遞小哥不僅工作超負荷,還無法像往常那樣高效及時地把快遞送達消費者手中。
此時,那些厭倦了刷手機的人們,很可能會希望能擁有一臺除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之外的智能終端,而那些居家等快遞的人們,大概又頗為渴望足不出戶就能拿到網購的商品。
不經意間,人們對于智能產品的需求悄然被放大,這其實也是符合互聯網演進的基本邏輯。
縱然互聯網的終端形態和服務應用千變萬化,但“人”始終都是互聯網發展的核心所在。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將互聯網演進背后的邏輯理解為人與網絡的關系從無到有與由淺入深,進而將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路徑歸納為三個階段:
(1)連接階段:即解決人與互聯網的連接問題,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互聯網的用戶,從而讓人與網絡的聯系從無到有;
(2)服務階段:連接產生需求,需求催生服務,通過為廣大用戶提供覆蓋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的優質服務,來吸引用戶保持持久在線的狀態;
(3)智能階段:僅解決機器間的互聯和人與人間的互聯,已不足以支撐互聯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在流量紅利見底的今天,行業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這便客觀上要求人與物的跨界鏈接,即實現物與物、人與物的相連接,即從“人人互聯”到“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新階段,此時任何物體都是網絡終端,人們收獲的服務質量將得到根本性提升。
眼下,我國的互聯網行業已度過了前兩個階段,對于第三階段的呼喚也日益增強。換個角度看,如果此刻互聯網的“智能階段”已極為成熟,那么下面的場景便不是科幻電影:
小A在居家隔離期間,刷手機感到無聊至極,于是他放下手機,與手腕上佩戴的智能手表對話,讓它為自己播報全球各大城市的天氣狀況或者發生了哪些有意思事情;想買什么生活用品,只需說一句話即可在手表上完成下單支付,沒一會兒窗外就飛來一架攜帶著商品的無人機,打開窗就完成了快遞簽收;如果感覺體溫有些發熱,他還可以用智能體溫貼來實時測量體溫變化,其數據會通過醫療物聯網或遙測網持續或定期發送到護士工作站中……
讀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種萬物互聯下的“智慧生活”無比神往,而神往本身恰恰就意味著需求意愿的強烈。
值得欣喜的是,“智慧生活”距離我們已不再遙遠,因為5G來了。
自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發放5G牌照以來,市場上關于5G可能帶來什么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從技術特點上看,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寬的帶寬、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更低的時延,不僅能滿足用戶對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等更高網絡體驗的需求,還能匹配更多全新的應用場景,如工業設施、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無人駕駛等等,這就為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提供了堅實的底層技術保障。
于是,第三方支付的又一個機遇出現了,那就是物聯網支付。
在萬物互聯的智慧場景下,除了智能手機之外的任何物體都是互聯網終端,物聯網技術可以將資金賬戶與任何設備的ID相連接,這便意味著其他物體均可替代手機完成支付過程,即“萬物皆可支付”。例如:
穿戴方面,除手機、智能手表等有感支付工具外,已有一些企業正在嘗試將傳感器嵌入鞋子、衣服等著裝里面,實現“拔腳就走”的支付方案;
飲食方面,物聯網通過在智能家電中嵌入傳感器件來自動下單,或是在無人超市中享受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支付;
起居方面,電表、水表與公用事業部門及居民賬戶進行聯網,進行定期費用支付;
出行方面,通過車牌和支付賬戶之間的綁定,像停車場、高速收費站、加油站、洗車場都已經慢慢能夠實現無感支付,進行自動繳費……
除此之外,隨著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滲透,更多新的支付形態有望得到普及。
例如所謂的“無感交互”,即交互過程不再依托具體載體,而是通過ID-Mapping等弱信用驗證技術將用戶的強弱ID關聯,更高效地完成用戶識別和資金轉移,而用戶在各個場景的交互也將由主動轉變為“無感”。
再如“人體載體”,即通過對人們無意識的行為舉止(如行走步態、打字節奏等)以及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如語音交互、腦機結合等)來進行特征采集,最終讓人可以借助更少甚至無附屬物體的情況下完成身份識別,實現“人即支付與信息載體”的便利。
此次的疫情,有望觸發廣大用戶對于智能產品的需求激增,而即將在2020年底全面商用的5G,又在技術上支撐著行業的變革。或許,物聯網支付的新時代不再遙遠。
三、掃碼支付不是最終,生物識別或成趨勢
除卻疫情的影響之外,支付行業本身也需要進化。
當前,二維碼支付無疑是當前最為主流的支付結算方式,任何人只要拿出手機掃碼,幾秒鐘便可完成全部支付過程,而二維碼支付更是已經滲透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電商、零售、醫院、餐廳等場景悉數覆蓋。
然而,相比于市場上其他的一些支付方式,二維碼支付的安全性并不具有明顯優勢可言,其可替代性也極強。原因在于,制作簡單、獲取方便的二維碼容易給騙子調換二維碼或是用其“釣魚”提供便利,當密碼驗證的方式遭到泄密或被破解,用戶的資金安全防線便會被徹底擊潰。
需知,支付過程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安全性,而確保安全性的首要任務則是身份驗證,即發出支付指令的人就是資金所有者本人。在傳統的身份驗證手段中,一旦證明身份的標識物品(如證件等)與標識知識(密碼等)被盜取或遺忘,用戶身份就可能會被他人冒充或取代。二維碼支付同樣存在類似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在便捷性上,二維碼支付同樣不具有絕對優勢,它必須要依托于網絡和手機設備,比起NFC和刷臉支付都顯得遜色不少。因此我們可以大膽預判,二維碼支付絕對不會是支付的終極形態。
那么,支付的下一個形態是什么呢?生物識別支付大概是一種可能。
生物識別,即將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的新型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特有的、獨一無二的生理特性和行為特征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刷臉支付”。
刷臉支付,是基于人臉識別技術,通過提取面部特征值并進行信息比對之后,應用人工智能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技術鑒別個體身份。換句話說,每個人的臉龐都是一組獨一無二的DNA序列組,而不同人臉對應的極其復雜的編碼數據可以輕松地被智能終端識別出來。
有道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了研究刷臉支付能給用戶帶來何種影響,筆者專程到蘇寧無人店“Biu”做了一番體驗。與之前網上流傳的支付寶刷臉支付視頻不同,蘇寧的刷臉支付無需再輸入手機號碼的后四位進行驗證,只需事先在“蘇寧金融”App中錄入自己的臉部信息,便可實現在購物全程只需對著攝像頭刷臉兩次(包括進店一次,支付結算一次)就可完成買單,哪怕是做鬼臉、戴帽子甚至是遮住自己的半張臉也能夠輕松被識別出來。此外,根據顧客在店內的瀏覽記錄,終端設備還可以顯示出商品推薦的有關信息,這同樣是一個亮點。
相比于二維碼支付,刷臉支付的優勢明顯:
一來,刷臉支付的便捷性是二維碼支付無法比擬的。在經歷了“現金支付→POS機刷卡支付→手機掃碼支付”的變遷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被支付手段革新帶來的諸多便捷徹底改變。然而,之前的支付方式卻仍舊沒有擺脫硬件設備的桎梏,直到刷臉支付的到來,徹底將其顛覆。
與手機支付相比,刷臉支付不再依賴手機等硬件設備,也幫顧客省去了記密碼、輸密碼的麻煩,真正實現了人與錢包或銀行卡的“合二為一”——畢竟手機還會出現沒電、信號差甚至遺失等困擾,但自己的臉絕不會遇到類似問題。消費者自身便是行走的活體錢包或是銀行卡,現有技術完全可以做到秒識別與秒驗證,并且高達99%的人臉識別率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和密碼被竊取的風險。
二來,刷臉支付帶來的場景體驗讓人耳目一新。試想,當別人還在掏手機、啟動App、輸密碼時,你早已看著屏幕中的自己微微一笑,只需一個“正臉殺”或“側臉殺”——就像是在完成自拍一樣,頃刻間便付款成功。如此亮眼的黑科技,帶來的新奇體驗感堪稱震撼,也迎合了相當一部分年輕群體的偏好與興趣。
除了人臉識別外,生物識別技術還可通過聲紋信息、虹膜、指靜脈的識別來實現身份驗證。其實在好萊塢大片里,這些技術的炫酷之處就已經展現出來,如《碟中諜》、《回到未來》、《不看的任務》等影片的主人公,都是利用視網膜、聲音、掌形、指紋等來作為身份識別的憑據。雖說電影難免帶有科幻色彩,但并不能排除未來這些場景會在經濟社會的各個角落得到普及的可能性,更何況,很多場景都已逐漸成為現實。
未來的支付行業,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四、“修昔底德陷阱”格局,未來是否會被打破?
受上述可能或正在發生的變革影響,支付市場格局又會如何變化呢?在分析之前,不妨先來簡單做個回顧。
在國際關系中,有一條著名的“鐵律”名為“修昔底德陷阱”,用以指代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最終必然導致一戰。
于支付市場而言,同樣顯現出較為明顯的“修昔底德陷阱”態勢:總體上看,市場格局表現為“2+1+N”,其中,“2”指代支付寶和微信兩大支付帝國;“1”是有“國家隊”之稱的銀聯云閃付,雖然基礎好、資源好,但無奈錯失進入二維碼支付市場的最佳時機,想要和兩大帝國一爭雌雄,還得快馬加鞭;“N”包括蘇寧支付、拉卡拉、匯付天下等等。
按照時間軸,在2015年之前,支付寶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霸主,巔峰時期曾占據第三方支付市場80%以上的份額。結果到了2015年的春節,憑借微信紅包的現象級崛起,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微信就零成本地綁定了個人銀行卡2億張,不僅一舉完成了支付寶耗時8年的心血,還直接改寫了支付行業的市場格局。此后,微信支付更是依靠其本身的超級社交屬性而被頻頻啟用,支付寶則側重于工具屬性,雖然場景與功能齊全,但被打開和使用的頻率要遠低于微信。
當然,這是支付行業的現有格局。而今,在新冠病毒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如果前文所提到的變革能夠切實地發生于不久的將來,那么支付市場會被改寫嗎?讓我們來大膽地開開腦洞。
先說生物識別支付。
從目前來看,以刷臉支付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支付已經問世,不過有能力進行相關技術研發的大都是巨頭,如阿里巴巴、騰訊、蘇寧等等。縱然生物識別技術是一個新的賽道,但受限于技術和資金實力,絕大多數中小型支付機構在新賽道中上演“屌絲逆襲”戲碼的幾率并不大,而更多的可能性還是會發生在巨頭身上。從這個角度看,行業格局大概會被改寫為“2+1+N+X”,基本面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但實力雄厚的巨頭“X”或將迎來爆發。
再說B端支付。
雖然C端互聯網流量紅利已趨于見底,C端支付市場格局也近乎穩定,但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B端支付市場確實一片藍海,未來更是擁有無限可能。有別于C端支付的小額高頻次特征,發生于企業間的支付頻次不高且金額巨大,故而現階段的B端支付市場大多仍沿用以往的銀行賬戶體系,這也側面反映出銀行占據著B端支付的主導地位,而數字支付的應用空間則較為有限。不過,隨著中小微企業數字化進程的提速、企業間線上資金往來頻次的增加,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務向B端的逐漸延伸,未來B端支付市場的格局有望呈現出嶄新的局面。
最后說物聯網支付。
眼下,我們同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還有一定的距離,不過隨著互聯網智能時代的到來、用戶對于智能產品需求的增加以及5G的全面商用,“萬物皆可支付”的生活已不再遙遠,而這條賽道對于任何一家支付機構來說都是全新的。可以預見的是,那些技術、資金與人才實力更強的巨頭企業依然更有機會搶占先機,但同樣不排除其他機構能率先突圍,而行業的驚喜或許也會隨之增加。
不管怎樣,這一切都歸因于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與技術的成熟,而此次的疫情更是一個契機。雖然疫情的肆虐讓無數人心焦,但我們還是應該滿懷信心地期盼著明天,并做好準備去親眼見證下一個偉大時代的降臨。
未來如何,拭目以待,或許更多的精彩已經在路上。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管理學博士)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