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中國金融雜志
作者|張鋒‘中國工商銀行公司金融業務部總經理’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旗幟鮮明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進一步明確了科技金融在金融工作全局中的戰略定位。工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更高站位和更大的力度前瞻謀劃、穩妥布局科技金融各項工作,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有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取得良好成效
科技金融政策持續完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聚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弱項,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動下,我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不斷豐富,形成了包含科技創新再貸款、融資擔保費補貼、專項資金激勵等在內的豐富的政策工具箱。科技金融市場化支持體系持續完善,初步建成包含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創業投資、保險和融資擔保等在內的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逐步適應多樣化的科技創新融資需求。
科技貸款規模有效提升。商業銀行對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根據人民銀行數據,截至2023年末,我國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34%;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1.9%和18.6%。
資本市場功能不斷增強。資本市場是暢通“科技—產業—金融”循環的關鍵環節,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科技金融資本市場建設穩步推進。一是暢通上市融資渠道。推出科創板,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深化新三板改革,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渠道更加通暢。目前,已有超過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二是壯大投資機構。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不斷發展,科技型企業投融資專業機構持續壯大。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近14萬億元。三是豐富直接融資工具。人民銀行推出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等債券產品,拓寬了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科創票據累計發行5600億元。四是用好境外資源。借助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政策,金融機構積極探索科技型企業跨境融資路徑,幫助科技型企業降低國際融資成本。
工商銀行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持續優化
創新組織架構。目前,工商銀行已在總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并在國內科技創新較為活躍的地區組建了17家科技金融中心和160家特色支行,初步建成總行科技金融中心、分行科技金融中心、特色支行、科創網點四級聯動的科技金融專業體系布局。總行科技金融中心負責牽頭推動全行科技金融領域業務發展,是決策大腦和管理中樞。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定位于“專而精”,負責牽頭區域科技創新領域的市場拓展與管理,結合市場需求研發推廣針對科技型企業的投融資產品,發揮先行先試和引領帶動作用。特色支行定位于“特而新”,通過組建專業團隊,盯住科技創新的專門市場,探索單獨的考核模式、單獨的風險容忍政策以及差異化的審批標準,圍繞當地特色產業集群,打造新市場細分領域的行業信貸專家隊伍。
創新產品體系。工商銀行針對科技型企業不同時期的金融服務需求,為企業提供了從初創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務+增值服務”。一是創新推出針對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的“科創上市貸”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科創高新貸”等創新產品。二是推出“科創認股貸”和“工銀創投貸”等從股權到債權的全融資金融服務產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投貸聯動金融服務。三是針對多個科技創新領域細分行業,推出智慧貸、生物產業貸等場景化金融服務產品。四是針對科技型企業高技術特點,推出“科創知產貸”等知識產權融資產品。五是推出科創精英卡、科技型企業專屬私人銀行、科創人才貸等個人金融服務。
創新風控模式。針對科技型企業“兩高一輕”(高技術、高人力資本投入,輕資產)特點以及技術不確定性高、成立時間短、缺少抵質押等問題,工商銀行不斷優化風控技術和評價體系。一是引入專業化風險評估機構開展科技風險評估,將第三方機構對科技型企業技術路線、技術成熟度、可行性和商業化前景的專業評估,作為信貸決策的重要依據。二是結合科技型企業特點,圍繞科技型企業的技術、人才、商業模式等核心資產,創設專屬科技型企業的評級模型。三是在傳統授信模型的基礎上,將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資金、政府補貼資金、可核實訂單等未來確定性收入等納入授信測算基準,設立專屬科技型企業授信模型,更好地滿足了科技型企業在成長階段對信貸資金的需求。
創新保障機制。工商銀行不斷豐富探索科技型企業容錯機制,給予科技型企業相對較高的風險容忍度。在容忍度內,相關人員如不存在履職失范、嚴重失職等道德風險的情況可免于追責,做好科技金融信貸從業人員的減壓保障。同時,通過給予專項營銷費用支持、內部資金轉移價格(FTP)優惠、經濟資本計量優惠、加大費用減免力度,并在基層員工專屬激勵評獎時進行傾斜等舉措,激發服務科技創新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全方位優化科技金融保障。
進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正確應對科技金融面臨的挑戰,堅定發展信心。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面臨的挑戰并非一成不變。科技金融實踐的不斷積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進步,有助于進一步把握科技型企業的風險特征,緩解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近年來,科技創新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優質的科技型企業已經成為金融機構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理想客戶。商業銀行要客觀看待科技金融面臨的挑戰,通過提升服務質效,助推科技強國戰略落地。
提升科技金融專業水平,增強服務能力。商業銀行要轉變傳統信貸思路,創新專屬信貸產品,加大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比例,提升輕資產評估專業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有效滿足科技創新主體的多樣需求。針對科技創新領域專業性強、市場變化快、技術迭代頻繁等特征,商業銀行要不斷優化在市場營銷、融資方案設計和審貸等環節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術復雜程度較高的領域加強研究,更好地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加強數字技術應用,關注科技型企業經營信息、交易信息、科技信息、人才信息、財務信息等多維數據,依托區塊鏈、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優化相關線上模型,用數字化手段化解挑戰,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
優化科技金融配套機制,強化發展動能。在政策保障上,商業銀行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項規模保障、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等政策,及時推出科技型企業盡職免責管理辦法,做好政策設計。在審查審批支持上,商業銀行要不斷健全科技金融審查審批機制,推動自動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查審批質效。在人力資源支持上,商業銀行可搭建科技金融從業人員溝通交流的平臺,定期開展線上線下交流活動,充分調動集團內部資源,推動人才隊伍建設和業務高質量發展。
打造科技金融協同生態,優化發展環境。商業銀行要依托金融全牌照優勢,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生態。在有效隔離風險的情況下,發揮集團優勢積極培育股權投資的專業化能力,加強投貸聯動。商業銀行要加強與外部資源對接,通過與政府機構、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投資機構、股權交易所、證券交易所等多方主體合作,積極為科技型企業導入外部資源,共建科技生態圈,發揮融智賦能的資源整合作用,合力提升科技型企業經營效率。
(本文作者介紹:權威、專業、理性、前沿,宣傳金融政策、分析金融運行、報道金融實踐)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