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中國金融雜志
作者|王景武‘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官’
金融安全是國家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以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為重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作為一種典型的非傳統風險來源,氣候變化導致的長期不利影響和突發極端事件,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不穩定因素。由此引發的氣候風險具有長期性、復雜性、極端性、不確定性等特點,若不妥善應對,可能會在特定地區、特定時點集中爆發,沖擊局部金融穩定,乃至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當前,氣候變化對經濟和金融系統的潛在威脅逐漸暴露和擴大,商業銀行應強化風險防范意識,提高氣候風險識別能力,加強風險研判、預警監測和緩釋管理,統籌助力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實現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認識氣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氣候風險泛指由氣候變化引起的風險,可根據來源進一步分為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氣候物理風險是指干旱、強降水、極端高溫等氣候災害及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等氣候事件導致的財產損失風險。氣候轉型風險是指經濟社會低碳轉型過程中政策法規、市場偏好、技術水平等出現重大變化導致的風險。氣候風險具有普遍性、多維性,能夠影響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戰略風險、合規風險和聲譽風險等。近年來,伴隨全球溫度上升趨勢持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升級,氣候風險正由一種理論概念逐步轉變為金融部門所面對的現實威脅。
從物理風險看,全球氣候災害日益嚴重,經濟損失不斷擴大。世界氣象組織(WMO)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等因素影響,全球范圍內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強度及嚴重性均顯著增加,過去50年中全球氣候災害數量增加了5倍,經濟損失增加了7倍。近三年,全球氣候相關損失逐年增長并處于歷史最高水平,每年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美元,占全球GDP的0.2%。從全球地域分布來看,氣候災害呈現多發性,近三年各大洲均發生現象級重大氣候災害事件,包括我國鄭州、涿州等地的極端降水,德國、巴基斯坦等地的洪澇災害,北美、澳大利亞、希臘等地的山火,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氣候災害重發頻發對經濟金融系統運行造成較大壓力。瑞士再保險數據顯示,2022年氣候災害導致的保險損失賠付超過1000億美元。預計到本世紀中期,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仍將持續,氣候災害發生頻次和強度將進一步增加,對經濟金融系統穩定運行會帶來更大挑戰。
從轉型風險看,各國加速推動脫碳進程,減排壓力逐步凸顯。截至2023年11月,全球已有18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并更新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DC),并出臺配套政策加快轉型步伐。伴隨碳約束不斷收緊,實體經濟運行成本顯著提升。例如,近三年內,日益強化的減排目標推升歐盟碳價增長逾200%,和高企的天然氣價格一道,成為歐洲高電價、高通脹的重要推手,大量工業企業在“碳成本”壓力下被迫關停。又如,伴隨新能源汽車制造技術進步和公眾消費習慣改變,全球燃油車銷量自2017年以來連年下滑,2022年全年銷售量較峰值時期下降25%,倒逼主流汽車廠商降價去庫、轉型圖存。生產成本增加和市場優勢喪失將導致高排放行業經營狀況惡化,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到2050年,全球高碳行業資產擱淺規模約10萬億美元,由此引發的企業經營風險將通過其融資行為向金融部門傳導。
受自然稟賦和發展階段等客觀因素制約,國內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的氣候風險暴露水平顯著高于國際同業,加強氣候風險管理必要且緊迫。從自然條件看,我國是全球氣候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也是氣候變化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氣候特征等因素影響,我國氣候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近年來每年因氣候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多億元。從風險分擔結構看,我國氣候相關保險險種少、覆蓋率低,保險業對氣候物理風險的分擔較弱,企業和居民遭受氣候災害沖擊后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保險理賠,相關風險有較大比例傳導至銀行。從經濟社會角度看,我國仍處于中高速發展階段,人均能耗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加之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工業、資產年限結構偏年輕,實現“雙碳”目標的任務重、時間緊,低碳轉型過程對實體經濟和金融部門的沖擊將比發達國家更為劇烈。
中國工商銀行氣候風險管理的具體實踐
中國工商銀行將綠色金融納入全行發展戰略,高度重視氣候風險對自身經營和資產的影響,在國內大型銀行中首個將氣候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持續推進氣候風險的識別評估、監測報告、緩釋控制和研究分析,不斷提升自身氣候風險管理能力。
系統推進投融資結構綠色低碳轉型,降低風險敞口。中國工商銀行始終將綠色金融理念貫穿于投融資服務和運營管理各環節,前瞻調整業務布局,合理配置業務資源,從源頭減少氣候風險的沖擊。一是在投融資政策制定中全面突出“綠色”導向,采取經濟資本占用、授權、定價、規模等差異化管理措施,引導全行將資金重點轉向綠色經濟領域,大力支持清潔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綠色制造、生態保護等重點綠色低碳產業發展。二是加大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的創新力度,積極研究綠色低碳領域新模式、新業態,綜合運用“投、貸、債、股、租、顧”等多種工具,支持企業多元化綠色融資需求。三是加強環境氣候敏感行業風險把控,將工藝、能耗、技術、環保、碳排放等指標作為重點行業客戶及項目選擇關鍵標準,合理調整投融資策略,優化調整存量客戶結構,前瞻退出落后產能。
氣候風險因素融入投融資業務全流程,強化風險管控。中國工商銀行始終堅守環保底線,嚴格遵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以及土地、健康、安全等硬約束。通過不斷完善政策制度、系統流程、調查審查模板等,現已將環境和氣候風險評估要求嵌入投融資管理各環節,全流程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在盡職調查環節,審慎評價客戶及項目的環境和氣候風險,并在盡職調查報告中明確列示。在審查審批環節,嚴格審查客戶環保依法合規情況,提高高風險行業融資經營主責任人層級。在合同簽署環節,強化風險管理合同條款,督促客戶加強環境和氣候風險管理。在資金撥付環節,對確認存在重大環境和氣候風險隱患的客戶,及時終止資金撥付。在貸投后管理環節,動態監測企業環境和氣候風險,及時進行風險預警和管控。
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和專題研究,提升風險分析能力。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機構之一,中國工商銀行較早開展了氣候相關風險的量化評估工作,并在監管指導下不斷加強氣候風險研究分析、豐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實踐。一是構建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系統,參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技術框架和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壓力情景,充實氣候風險傳導路徑,不斷改進氣候風險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影響的模擬機制。二是開展全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選取火電、鋼鐵、交通運輸、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設計專項壓力測試方法,分析客戶在氣候壓力下的中長期經營表現,為投融資結構優化提供參考依據。結合資產分布和押品分布情況,分析物理風險造成的損失。三是開展物理風險專題研究,評估重點行業和地區的物理風險暴露水平,提出建立商業銀行氣候災害預警管理體系。
加強氣候風險信息系統建設,實現風險智能管理。中國工商銀行持續強化投融資環境和氣候風險管理體系,建立了對客戶環境和氣候風險的預警、識別和上報機制。通過與第三方環境數據提供商合作,充分運用企業環境風險多維度大數據信息,在信貸系統中增加環境和氣候風險信息查詢功能,支持常態化自動監測并相應觸發風險檢查要求,實現環境和氣候風險信息的批量、實時、自動化獲取及分類、閉環、智能化管理,有效增強了環境和氣候風險識別、監測及防控水平。
商業銀行氣候風險管理的難點和挑戰
近年來,國內外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圍繞氣候風險開展了大量研究和實踐工作。然而,由于技術、機制和理念等多因素限制,從氣候風險的識別、監測到緩釋、控制各環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戰,加強氣候風險管理任重道遠。
在風險識別和評估環節,缺乏足夠的能力儲備。識別和評估風險是管理氣候風險的前提。與傳統金融風險相比,氣候風險的來源更廣、期限更長、作用機制更復雜,風險識別和評估綜合性強、理論難度高,當前世界范圍內仍無權威、通用的評估模型和計量方法。我國自然環境多樣、經濟結構復雜,氣候風險綜合評估難度更大。現已開展的風險分析工作主要針對局部地區或少數行業,在宏觀層面,無法完整、準確、全面地把握氣候風險對業務的沖擊強度,在微觀層面,不能精準識別具體客戶的氣候風險類型和暴露水平,對風險管理的指導意義有限。
在風險監測和預警環節,缺乏有效的數據基礎。更新及時、來源可靠、一致可比的數據是氣候風險管理的基礎。當前,金融機構仍無法及時準確地掌握客戶的環境和氣候信息,風險監測預警存在盲區和時滯。在物理風險領域,災害歷史、承災體位置、脆弱性水平等信息分散在氣象、減災、經濟、工業多個部門,數據專有性強、部分數據安全要求高。由于國內仍未建立統一的跨部門數據共享體系,金融機構難以獲取相關信息,更無法實現風險數據的實時交互。在轉型風險領域,我國環境信息披露以自愿方式為主,除重點排污單位和存在環境違法記錄的上市公司外,絕大部分企業的排污量、碳排放量、能耗水平等環境表現數據仍不可得。已披露的數據在指標選取、測算方式、統計口徑等維度也存在顯著差異,在風險管理實務中的應用價值不大。
在風險控制和緩釋環節,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手段方法。盡管銀行業已初步認識到氣候風險的重要性,但在風險控制和緩釋方面鮮有機構采取有效行動,特別是在氣候物理風險管理領域仍存在空白。從主觀上看,商業銀行受物理風險直接沖擊小,投入的管理資源偏少,對其主要形式、分布形態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缺乏認知。歐洲央行曾分析指出,與轉型風險相比,歐洲銀行業對物理風險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從客觀上看,現階段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壓力測試、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手段對氣候物理風險的危害進行初步評估,在風險防控方面仍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模式,特別是缺乏可落地的工具和措施。
對商業銀行加強氣候風險管理的思考
當前,全球變暖趨勢仍未停止,應對氣候變化政策不斷強化,產業綠色化發展持續推進,氣候相關風險勢必長期存在。商業銀行應充分認識其長期性、復雜性、嚴重性,進一步加強氣候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突破氣候風險管理中的瓶頸制約,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自身高質量發展雙贏。
一是戰略引領,堅定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動投融資綠色低碳轉型。擴大綠色金融供給,進一步加大對清潔能源、綠色制造等重點綠色領域的資金投放力度,穩步提升對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氫能等前沿低碳技術項目的中長期信貸支持,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貸款、綠色消費貸款等零售領域新市場。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圍繞綠色融資主體的特色融資需求、特色收益來源、特色抵質押物、特色經營模式等,積極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展綠色金融產品譜系,降低綠色融資成本,充分滿足綠色產業全方位、多層次的綠色融資需求。支持高碳行業轉型發展,聚焦高碳行業客戶在資源循環利用、低碳技術研發、產品提檔升級等方面的金融需求,綜合運用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等創新金融產品,支持高碳領域客戶低碳轉型發展,助力經濟社會平穩降碳。
二是補齊短板,從重點領域入手,探索氣候物理風險管理實施路徑。在風險來源維度,先期開展暴雨洪澇、臺風、干旱等重點氣候災害的預警管理,把握極端氣候風險的時空特征、發生概率、主要危害和傳導路徑。在重點地區維度,對高風險地區(如蓄滯洪區等)強化風控措施,如要求客戶采取防洪措施或保險分擔,推動客戶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引導其做好供應鏈管理和業務連續性規劃,鼓勵當地分支機構結合地域特點積極開展試點探索。在重點行業維度,對能源、農業等氣候敏感型行業板塊,將物理風險管理要求全面融入行業投融資政策制定及風險管理體系,將客戶的地理位置信息、保險覆蓋情況、應急預案儲備情況等作為貸前審查的重點考察要素。
三是數智驅動,將數字化手段嵌入氣候風險管理全場景。在貸前環節,綜合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充分收集客戶氣候風險相關數據,并完成自動化清洗、分析和歸集,形成客戶風險“畫像”。在貸中環節,利用云計算、深度學習等技術,構建客戶及投融資項目氣候環境風險評價指標,量化分析項目與資產的環境和氣候風險暴露水平,疊加行業等維度綜合分析,實施精準化、差異化的風險管理措施。在存續期管理中,將外部風險數據接入內部系統,分析處理后分級分類生成預警信息,自動分發至相關管理人員及業務人員。對由氣候災害引發的風險,及時做好客戶溝通提示,增強其風險適應能力,最大程度規避損失。
四是合作賦能,推動氣候風險治理能力共建、數據共享。首先,引入專業“外智”,推動科研院所、智庫機構、科技企業等積極參與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研究,共同開發適用國內金融機構的氣候變化情景和風險傳導模型,將最新的信息科技和學術成果引入氣候風險業務實踐。其次,打破數據壁壘,聯合氣象、環保、水利、減災等專業部門建立氣候風險數據庫,充分收錄氣候信息、環境信息、經濟社會信息,持續拓寬數據來源、加大更新頻率,注重維護數據質量,為投融資氣候風險智能化管控建立良好數據基礎。最后,深化金融同業交流,促進銀行業氣候風險管理信息互通、經驗互鑒、理念共享,共同探索氣候風險信息、工具、模式在銀行業務中的落地方式;創新氣候風險“銀保聯動”管理模式,推出“貸款+環境責任險”“貸款+氣象指數險”產品,實現銀行業與保險業的風險共擔、收益共享。
(本文作者介紹:權威、專業、理性、前沿,宣傳金融政策、分析金融運行、報道金融實踐)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