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蘇寧金融研究院:疫情對線上金融的深遠影響

2020年04月13日11:52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  

  文/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蘇寧金融研究院 孫揚、杜娟

  疫情期間,用錢的地方一點沒少,家長要給海外留學的孩子匯學費、老人要知道養老金到賬了沒、茶葉公司收購新茶要貸款、老板要給員工線上批量發工資、員工收到工資要買理財、家長要給孩子買健康保險等。這些需求不能線下解決,客戶開始涌入線上渠道。

  線上金融服務能力強的金融機構,順應老百姓無接觸金融服務的需求,抓住此輪機會可實現逆勢增長。鑒于線上金融服務有明顯的馬太效應,強者更強,這些領先機構將蠶食落后者的市場份額。線上能力不足的金融機構只能眼睜睜看著業務規模萎縮。

  疫情對金融業務的產品、營銷和科技到底帶來了哪些變化?對線上金融有什么樣的深遠影響?金融機構有哪些逆勢增長的妙計?對從業人員有哪些啟發?下面將從網絡金融、理財、保險、消費金融、小微金融和信托等六個領域分別進行梳理、總結與解讀。

  

  線上金融的深刻變化

  1、生活服務、數字政務能否拯救銀行APP的日活?

  網絡金融條線,疫情期間的銀行APP活躍度明顯下降。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工行、建行、招行等大行的手機銀行APP從1月18日開始,日活最多下降達800萬,降幅最高達60%,而支付寶等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得益于生活服務場景的嵌入,疫情期間日活并未有顯著降低,支付寶APP日活維持在3億。

  這次疫情使得銀行發現,生活場景服務更容易走進消費者內心,而且還能獲取消費數據,有助于提高APP活躍度、交叉銷售其他金融產品。

  浦發銀行上線了生活場景類APP-甜橘APP,支持在線找房、房價查詢、按揭貸款申請、購車購家電等功能,還有為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導流的入口。

  工行、農行和山西本地生鮮零售平臺“全球蛙”合作,為太原地區用戶提供蔬果生鮮到小區服務。安徽農商行在合肥、阜陽、淮北等區域推出了“送菜到家”服務。濰坊銀行聯合壽光市翔琦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微信公眾號提供“濰銀愛心平價菜”,支持順豐次日達小區。建行在武漢和本地生鮮“長江嚴選”、“美菜商城”等合作,推出線上菜籃子服務。

  中行在微信小程序為企事業單位上線“快易報”健康自查上報公共服務平臺。齊魯銀行開發了“打卡”統計平臺。上海農商行開發了“銀居通”,提供復工登記和口罩預約服務。建行開發了基于電子社保卡的健康碼和返崗復工服務系統。農行推出了智慧校園的在線遠程教育平臺。民生銀行APP聯合學而思推出了“疫情期間小學生免費學”公益活動。

  此外,各家銀行也強化了線上金融服務功能,如建設銀行推出了云工作室,可以實現通過微信和朋友圈向客戶推介產品和資訊的服務。

  疫情之后,銀行APP將有三個變化:

(1)堅定地鏈接本土優質生態、打造差異化的生活場景服務平臺,增加對于客戶的必需價值;

 

(2)將以線上鏈接線下,開啟社區銀行戰略,密切銀行和社區生態的聯系;

 

(3)銀行APP將成為社會和企業治理的數字政務基礎設施之一。

  2、理財沒了開門紅,直播、抗疫產品扛大旗

  每年的1、2月份本應是各銀行存款、理財銷售的開門紅。但大部分銀行理財主要依靠線下營銷,此次受疫情影響,2月8日-14日這一周,284家銀行發行1728款理財產品,產品發行量減少1998款,沒有線上營銷渠道的小型城商行、農商行,業績比較慘淡。

  短期內,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將進行調整。投向餐飲、娛樂、酒店、旅游、交通、商貿等領域的銀行理財資產短期內仍將面臨較大風險。客戶對保本、類保本資產及抗疫主題理財產品需求增加,銀行開始嘗試視頻直播這種線上理財銷售模式。

  產品層面:就抗疫理財產品而言,農行面向醫療從業人員推出業績基準4.06%專享產品,6天時間全部賣光;中行推出白衣天使產品,業績基準4.05%;交銀理財、工銀理財分別推出業績基準4.10%、3.7%且1元起購的抗疫專屬理財。這些抗疫理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抗疫生產領域。

  營銷層面:直播已成為重要的在線理財營銷途徑,金融機構也加強了和互聯網平臺的合作。蘇寧金融APP開通了“財富直播+”,直播了《慧眼識基》、《2020年黃金投資策略》、《一季度資本市場展望》等干貨課程,單場直播最高達10萬次觀看。支付寶APP也開通了理財直播,春節至2月19日,共有百萬人次在線觀看。

  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加速下海直播。建信理財開通了理財云課堂,中銀理財在2月11日開通了空中小課堂。 

  長遠來看,今年疫情期間,工銀理財、建信理財、光大理財、交銀理財等紛紛上線了線上自助評估功能,產品介紹、協議簽署、估值報告、產品贖回都在線上完成。這為理財產品線上銷售鋪平了道路。

  銀行理財業務未來將有三個變化:

(1)理財產品全流程線上化;

 

(2)線上理財營銷平臺建設提速;

 

(3)理財子公司貼近市場主題做差異化的精準創新。

  3、互聯網保險收割市場,保險科技推動場景保險崛起

  根據華金證券數據,保險公司一季度開門紅將占到全年保費收入的40%以上,最高可達55%,但受疫情影響,一些公司線下保費只有同期的5%左右。

  疫情期間新增保費結構也有很大變化:車險大規模下降,健康險、醫療險大規模增長,貨運險、團險業務受到明顯沖擊。壽險降幅明顯,2020年1-2月,中國五大壽險公司,有三家保費收入明顯下滑。

  以平安保險為例,2020年1-2月累計原保費收入1893.32億元,同比下降8.56%。其中,健康險18.64億元,同比增長83.1%;產險476.2億元,同比增長2.72%;壽險1365.1億元,同比下降12.57%;養老險33.38億元,同比下降5.55%。

  一些傳統保險公司打造線上無接觸服務。某保險公司通過微信小程序實現線上車險的保單服務、理賠服務等,線上自助理賠使用率達40%,用戶瀏覽防疫信息、保險產品信息達900萬人次,既確保了客戶滿意度,又實現了交叉營銷。農業保險公司為春耕農資農機保險產品推出了遠程自主投保、自主預賠償、風險防控建議等線上服務。

  互聯網保險公司借機瘋狂收割市場。水滴保險,既有相互保險,也有線上保險商城代銷保險,疫情期間逆勢增長,2020年1月新單年化保費收入突破10億元,是去年同期近7倍;2月保費收入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水滴保險還打造了“新冠肺炎無憂保”,5天被領取200萬份。眾安在線2020年前2個月保費收入達25.65億,同比增長55.17%。

  出人意料的是,此前風頭強勁的相互保險產品受到較大影響,主要由于其必須要做線下調查核實。如有7000多萬會員的支付寶相互寶,疫情期間無法線下調查,互助保險理賠申請審核受到較大影響。預計相互保險公司將會開發線上保險調查模式。

  后疫情時代,保險線上化進程將深度應用保險科技,推動場景保險全面崛起:人工智能精算、信保產品、社交保險推廣平臺、經紀人線上展業工具、基于圖像識別的保險RPA流程機器人、短期場景保險、智能保險顧問、物聯網驅動的遠程農險。保險科技也將幫助保險滲透到生活場景的方方面面,實現場景保險的繁榮。

  4、消費金融飛入百姓家,菜場、醫療、教育全滲透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五道口在線大講堂”上分析,疫情導致今年1至2月消費減少1.38萬億,餐飲業消費下降4211億元,度假休閑旅游消費下降9026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住戶部門短期貸款(主要是消費貸款、個人經營貸款)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653億元,消費金融業務在疫情期間的發展情況可見一斑。

  汽車、租金、線下教育、手機、家裝、婚慶、美容、旅游等分期業務在疫情期間基本沒有開展,一些公司業務量甚至為0。純線下的消金機構,如果沒有線上流量備份,業務開展很難。為此,消金機構紛紛尋找新出路。馬上金融、度小滿、捷信、360金融紛紛發行消費金融ABS,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為過冬加一層棉衣。捷信等面對線下業務挑戰,著重加強線上服務能力,通過APP、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彌補線下損失。

  與醫療平臺合作。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9倍,新注冊用戶量增長了10倍,平臺疫情期間累計訪問人次達到11.1億,吸引小贏錢包、百度有錢花、玖富借貸等入駐。

  進軍生鮮電商。蘇寧菜場2020年2月銷售額環比增長了7倍,用戶復購率達到61%,一躍成為頭部生鮮電商平臺。蘇寧金融“任性付”已經支持蘇寧菜場的買菜信用支付。多點Dmall 2020春節期間GMV同比增長232.2%,新增注冊用戶同比增長236.3%。多點公司已經在招聘消費金融產品經理,準備布局消費分期或貸款超市。

  在線教育能成為消費金融的新戰場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全球已有8.5億學生因新冠疫情停課。吳曉波頻道數據顯示,教育行業App日均用戶規模達1.27億,較節前大漲46%。松鼠AI、新東方、學而思、VIPKID都推出了在線直播課程,松鼠AI 2月學生人數同比增長429%。消費金融機構也加緊了布局步伐。在線青少兒英語培訓平臺VIPKID與微粒貸、招聯金融合作。度小滿金融也和新華教育集團、山東藍翔、達內科技合作。海爾消費金融公司和中華會計網校和TUTORABC合作。

  疫情期間貸后管理挑戰巨大,線下催收很難開展,逃廢債比比皆是,一些消金產品逾期率明顯上升。AI貸后管理嶄露頭角,蘇寧消費金融公司打造了線上貸后管理系統“千尋”,包括智能分案、催收失聯修復、知識圖譜等技術,實現無接觸催收。

  疫情之后,消費金融行業將有以下幾個變化:

(1)為了應對寒冬,消費金融機構對于線上剛需消費場景的爭奪將空前的激烈;

 

(2)貸后管理條線將全面線上化,避免出現疫情期間貸后管理停擺帶來的巨大風險;

 

(3)客群全面“上移”,消費金融機構要么和銀行機構合作,開放場景給銀行,一起做高質量的銀行客群,要么直接和銀行機構拼刺刀爭奪高質量消費金融客戶;

 

(4)金融科技在消費金融全流程中的應用將加速,客服、呼叫中心、精準營銷、貸中監控都將全面迎來技術革新。

  5、小微金融未來:場景化、全在線、全維度增信、AI貸后管理

  疫情讓小微企業在變化中加速轉型線上求生存。以餐飲行業為例,根據美團研究院《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行業的影響》數據,疫情期間,餐飲消費環比下降87.8%,到店消費下降91%,外賣下降64%;九成餐飲商戶資金短缺,15%商戶有閉店計劃;同時,餐飲商戶加速線上轉型自救,有53.76%的商戶外賣收入占營業收入一半,42.9%商戶外賣占比超過70%。

  據一些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部門反映,疫情期間小微企業逾期率上升非常明顯。

  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面臨很大的困難,金融機構一方面積極開發無接觸的小微貸款產品,一方面創新面向小微企業的資金管理和貸后管理等金融服務。

  創新貸款產品方面,交行開發基于國擔基金體系的疫情特色政策的“抗疫擔保貸”,免除反擔保物與降低、免除擔保費。還為生產疫情防控物資企業,提供線上政府采購貸專門融資。江蘇省金農公司、紫金財險公司為江蘇省小貸公司開發了“信保貸”,小貸公司和保險公司平行作業,對客戶進行審核準入,審核通過后,保險公司對客戶提供貸款保證保險并出具保單,小貸公司核實保單真實性后進行貸款發放。微眾銀行開發了“網約車司機專項貸款”,通過微眾銀行汽車金融小程序進行額度申請、提款和還款,最快20分鐘到賬。

  全流程在線的小微金融產品對于疫情期間的無接觸小微金融支持十分的關鍵。蘇寧金融為醫療衛生、糧油食品、果蔬生鮮、大快消等行業安排80億元專項融資資金支持,基于知識圖譜、微商分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了場景化、全在線小微金融產品“樂業貸”,無需線下操作審批,為藍月亮、滴露、威露士等7家疫情防控企業和經銷商發放供應鏈融資超千萬元。蘇寧銀行運用金融科技打造的線上小微貸產品“微商貸”,可以7×24小時為客戶提供申請、審批、放款、還款全流程在線服務,讓小微企業主最快1個工作日獲得在線融資服務。截至目前,蘇寧銀行已完成對金燕化學、真誠速遞、潤至仁、康之誠、匯福糧油等8家抗“疫”企業的授信支持,累計授信上億元。

  交行、建行、焦點小貸也通過普惠線上服務專區為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提供在線金融服務。

  交行通過“蘊通賬戶”為疫情防控企業提供全在線的資金結算、工資發放、銀企對賬、信息查詢等功能。

  建行為小微企業推出了“企業線上經營工具箱”,配合企業網銀、手機銀行,全面提供一鍵式在線金融服務,包括賬戶查詢、轉賬業務、代發代扣、投資理財、信貸融資、繳費業務、現金管理、票據業務、國際業務、企業信用報告、在線客服等功能。

  南京焦點小貸公司以科技力量對小微企業客戶提供基于AI的溫情貸后管理服務。焦點小貸的用戶畫像系統在疫情期間,發揮出了重要作用。通過用戶畫像系統,焦點小貸一方面通過人工篩選定位地區標簽,提取出疫情嚴重地區的目標客戶;一方面通過系統智能標簽定位篩選,精準定位出湖北地區外,受到疫情沖擊影響較為嚴重的企業,提煉出待幫扶企業名錄。針對這些企業,用戶畫像更是精準描繪出對應問題,便于我們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結合大數據系統和AI系統的預判,焦點小貸針對每個客戶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智能延期還款計劃和智能資金支持計劃,既有效給中小微企業支撐,又能確保企業恢復元氣后按期歸還本息。

  小微金融科技疫情之后的幾個重要趨勢:

(1)銀行加緊建設全在線、無紙化、綜合化的小微金融產品;

 

(2)非現場的企業風險排查和預警將獲得高度重視,提升非現場貸后管理效率;

 

(3)小微金融綜合平臺將出現,保險公司、征信公司、擔保公司等多方共同參加,為小微金融增信和建立立體的信用約束機制,為小微金融建立檔案和信用評分,促進資金進入小微金融市場。

  6、雪上加霜的信托業,疫情催化結構化轉型和線上產品發行

  信托行業疫情之前實際上已經面臨很大的挑戰。以前,信托主要收益來自政策性通道費用,隨著《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頒布,信托在非標項目上的收益降低。2019年信托業資產規模是21.6萬億,比2018年的23萬億,減少了1.4萬億。截止2019年底,風險較高的信托項目達1547個,比2018年增加了一倍。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面臨風雨的信托行業雪上加霜。2020年Q1,很多房地產的銷售都停擺。2018年,房地產的銷售收入在房地產資金中占比高達27.27%,這讓房地產信托承擔了很大的兌付壓力。根據廣州日報數據分析,已經有一些信托公司的房地產信托項目到期未能兌付規模達165億元。因為疫情對于消費和生產也有較大的影響,信托公司的政信產品也面臨較大的風險。

  現有的信托產品面臨極大兌付壓力,那么新的一年,新的信托項目儲備情況怎么樣呢?

  疫情期間,80%的信托業務因無法進行實地盡調和面簽,暫時陷入停頓狀態。2020年1月,共有61家信托公司參與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1738億,環比近乎腰斬。2020年2月,只有58家信托公司參與集合信托產品發行,發行規模為1543億元,環比減少23.87%。每年的一季度都是項目儲備和客戶營銷的關鍵期,一季度的發行規模大幅度下降,對于信托行業全年的業績將有很大的影響。

  信托產品發行只是信托項目的開始,最重要的是信托產品募資。以往募資大多在線下進行,疫情期間信托產品線上銷售讓募資難度增大,因為一些客戶目前還很難信任線上募資。也有一些信托公司異軍突起,比如中原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等開發了全流程、全線上的信托發行平臺,包括網絡遠程盡調系統、在線資金資產撮合平臺、非現場遠程視頻面簽系統,實現疫情期間信托項目的快速成立,但是募資進度依然不如傳統線下快。

  信托行業線上能力的不足讓信托業務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根據用益信托數據,2020年1月,集合信托成立規模1449.83億元,環比減少41.52%,2月成立規模為1094.31億元,環比減少43.85%。

  疫情后,信托行業將有幾個重大的變化:

(1)疫情催化之后,資產結構將加速重平衡,從通道型項目向場景型項目轉變,信托將跑步進入消費金融、小微金融等風險較低、較分散的新戰場,房地產信托將會大幅度壓降,工商企業信托將一定程度壓降,并將聚焦到新基建類和高科技類項目;

 

(2)信托公司一定會堅定地建設全流程、全線上的信托發行平臺,并培養客戶線上信托發行和募資的習慣;

 

(3)信托將強化財富管理業務,增強募資能力,并打造為財富管理的客戶提供理財、生活、醫療、行業研究等綜合性服務,提升客戶黏性。

  

  疫情催化金融跨界融合

  科技創新推動下,金融服務的邊界已經愈發模糊,跨界融合、平臺化發展已是行業大趨勢,疫情來襲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直播帶貨、場景推廣,金融機構的腳步越來越快,步調也越來越靈活。誰會在此輪金融模式變革中拔得頭籌?誰能成為線上金融帶貨的“李佳琦”?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旗下專業研究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宏觀經濟、消費金融、銀行業發展、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等。)

責任編輯:陳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