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溫彬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風險正在上升,中國面臨的穩增長、穩就業壓力加大,需增強逆周期調控力度,擴大和穩定內需以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疫情影響。
從外部看,全球經濟需求下降導致國際貿易萎縮,中國經常項目收支順差將進一步收窄,但隨著人民幣資產避險特征日益凸顯,資本項目順差持續增加,中國國際收支總體平衡,對國內流動性影響有限。從內部看,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種類豐富多樣、空間較大,有利于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目前,多國央行已將存款準備金率降至零附近,而中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平均在10%左右,還有較大降準空間。在去年央行推進LPR形成機制改革后,企業貸款實際利率水平已有明顯下降,今年2月一般貸款利率是5.49%,比LPR改革前下降了0.61個百分點。但考慮到多國央行已將基準利率下降至零甚至負利率,中國存貸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間,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應是當前貨幣政策和金融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
具體來說,下階段貨幣政策有以下三個方向:一是繼續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投放MLF等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合理,引導市場利率穩中有降,特別是拉低整條國債收益率曲線,帶動企業信用債利率下行;二是隨著能源和食品價格下降,通脹水平將逐季回落,4月中上旬或成為下調政策利率及存款基準利率的時間窗口,通過釋放LPR改革潛力,盡快降低企業和居民部門資金成本,刺激投資和消費,穩定和擴大內需;三是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將專項再貸款、再貸款再貼現等資金定向投入到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特別是要加大對制造業、基礎設施、外貿企業、“三農”、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文章原發于中新經緯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緣成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