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莫開偉
如果60天之后美國政府拿出了具體方案,那么中美兩國將進入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貿易戰對兩國的經濟損害顯而易見,其結果只會落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俱傷困局,貿易戰沒有贏家。
3月23日凌晨,依照對中國的301知識產權調查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特朗普當場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美國財政部將在60天內出臺具體方案。作為反制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發布反制措施。第一步將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產品。
如果60天之后美國政府拿出了具體方案,那么中美兩國將進入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貿易戰對兩國的經濟損害顯而易見,其結果只會落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俱傷困局,貿易戰沒有贏家。當然,進入貿易戰之后,除了美國政府抱著某種政治目的之外,對中國產業經濟帶來的影響較大,比如對中國出口美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必然抬高美國進口企業的成本,將迫使美國企業大大縮減對中國鋼鐵、鋁產品的進口;而中國鋼鐵、鋁產品出口縮減勢必會對我國傳統制造業如計算機、電子、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服裝、皮革、家具等帶來較大的沖擊;尤其對我國高科技新興產業比如信息技術、機器人、高鐵、新能源汽車和先進的醫學技術,這些產業囊括了中國正在自主迅速追趕的行業,中國“大國崛起”的國家戰略的支柱。可見,貿易戰對我國產業沖擊是全面的、深刻的,中國政府應有足夠的應對心里準備。
盡管對于時下的國內金融市場,本身開放程度不充分,加上外匯管制因素的約束,資本大幅外流的壓力大大減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內金融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而且,近年來國內金融市場不斷強調“防風險,守底線”的嚴監管原則,債券交易新規、資管新規先后紛紛落地,國內金融市場依舊延續“去杠桿化”的趨勢,大大降低了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擠掉了潛在的泡沫,增強了國內市場的風險防御能力以及危機應急水平。但出口貿易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由于中美貿易戰必將給中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使中國經濟企穩回升變得更加復雜多變,或有可能重新滑落到低迷狀態。而經濟是金融的基礎,經濟受到影響必然會對我國金融業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尤其,當前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和深度融合化不斷加劇的形勢下,千萬不可低估中美貿易戰對我國金融業的沖擊,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魚池”,中國金融亦未能幸免于難。
就目前而言,中美貿易戰最直接的影響將導致中國外貿逆差或我國國際收支逆差,因為從中美貿易戰涉及產品的范圍看,中國有600億美元左右的鋼鐵、鋁制品及其他產品受到制約,而美國大約只有30億美元的農副產品受到影響,這顯然會打破原有的貿易格局或貿易平衡。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下降和市場上外匯供給減少,從而使得外匯的匯率上漲和人民幣匯率的下跌。雖然目前我國擁有3萬多億美元足夠的外匯儲備,可通過拋售外匯操作手段直接干預外匯市場,然而這么做的結果又將引起本國貨幣供應量的減少,而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又將引起國內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經濟下滑,使我國中小微企業受到傷害會更大,也直接引發國內就業機會的下降。
同時,對我國當前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也將帶來影響,雖然美聯儲加息有可能引發我國央行做出相應反映,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或中短期貨幣操作工具的利率水平以抑制過多的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幣值穩定或匯率穩定,以防止國際熱錢外流,從而確保我國金融市場的基本穩定。然而,中美貿易戰挑起之后,有可能引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會導致大批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陷入經營困局,中國又有可能采取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這讓我國貨幣政策陷入“進退兩難”的十分尷尬境地,到底是應對美聯儲加息收緊貨幣政策還是應對貿易戰實施寬松貨幣政策,這都有可能迫使央行在尋求應付美聯儲加息與抵銷貿易逆差之間的平衡點上進行相應貨幣政策調整,貨幣政策波動可能性較大。
而且,更為深刻的問題是,外貿出口減少,對我國外向型企業會帶來較大的打擊,產品賣不出去,生產萎縮,盈利能力下降,貸款償還能力亦跟著下降;同時,我國為外貿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上、下游產業不在少數,如此一起會引發連鎖反映,對國內不少生產業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大量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有可能使我國實體經濟進入新一輪低谷,這對我國銀行業生存發展帶來不利:有可能引發銀行不良信貸資產出現大幅反彈,使銀行經營效益將比現在更加糟糕,經營抗風險能力的壓力也將加大,使銀行業進入新一輪經營不景氣周期,這一點國內銀行業應保持清醒認識并采取足夠應對準備。
同時,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受到一定影響,這與美聯儲加息有異曲同工之效。雖然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資本市場不構成直接影響,但對美股形成打壓,短期可能會下跌,對于美股,A股向來有跟跌不跟漲的傳統,一旦美股下跌A股很容易跟風。近幾日中美股市急劇下跌就正好印證了這樣一種現象。如美股上周四遭遇大幅拋售,三大股指均創下2月8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截止收盤,標普500指數收跌68.24點,跌幅2.52%,創2月8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報2643.69點,創2月9日以來收盤新低。納指收跌178.61點,跌幅2.43%,也創2月8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報7166.68點。美股全線下挫,標普11大類股中僅有公用事業股收高0.44%。上周五開盤后,中國A股全線重挫。滬指開盤大跌2.78%,深成指大跌3.37%,創業板指暴跌3.6%,對美國出口占比較大的A股上市公司紛紛低開。顯然,中美貿易戰不利于A股的走強,中國A股出現整體下跌或陷入長期萎靡不振狀態應是大概率事件。尤其與被美國擬將征收關稅的化工、機械、有色金屬與非金屬礦制品、電氣設備、家電、鋼鐵及紡織服裝等板塊將存在繼續下跌之虞,這對投資者信心和情緒也將帶來較大影響。當然也并非中國A股一片漆黑,與中國抑制美國農副產品相關的日常生活消費品股票有可能走強,給投資者帶來利好。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謝海平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