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凱地曾于12月16日發布公告,就該公司資產重組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作出解釋。不料,這則釋疑公告又牽出更多疑問。記者懷揣一大堆的問號專程來到凱地公司,經過調查發現,這場資產重組背后還隱藏著鮮為人知的驚人內幕。
“流浪”的凱地
一踏上杭州地界,記者立刻驅車前往環城北路15號,這曾經是凱地公司的總部,而如今,卻以低于周邊地價近7倍的價格被轉手。更令人不解的是,這筆顯然虧本的買賣在股東大會上竟無人反對。
到了杭州才知道,乍聽起來覺得很偏僻的環城北路實際上是杭州市的主干道。經過一番周折記者終于看到了凱地絲綢的門牌。順勢望去,原先的廠房已是一片廢墟,辦公樓也是殘垣斷壁。而如今,凱地擠在文暉路303號一幢寫字樓的13層里。據公司的有關人士說,過兩天他們還要搬家,原因是付不起租金。他們將搬到更便宜的地方去。在隨后的采訪中,我們又了解到,凱地有可能會搬離杭州,到蕭山的生產基地去。從原先占據著黃金寶地,到如今的四處漂泊,ST凱地真有點“流浪漢”的苦楚了。
無奈的新主人
賣地是為了重組,而凱地第一大股東華龍公司新的大股東浙江省建筑材料集團公司一開始是不知情的。據浙江省建材公司有關負責人稱,今年7月初,公司正式以承債的方式接管了華龍公司。華龍公司對外債務雖然很多,但手中資產的增值潛力也不小,總的來說,收購華龍是值得的。不過,沒有想到,購并華龍公司的所有風險都在凱地身上。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收購華龍時,他們對凱地存在的諸多問題一概不知,只是簡單地認為,華龍是凱地的大股東,收購了華龍,他們就間接成為凱地的大股東,是一舉兩得。在收購過程中,只是聽華龍的人說過有一個四川的公司要做凱地的第二大股東,并幫助華龍讓凱地扭虧。今年6月26日,凱地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四川一家叫泰港的公司與華龍下屬兩個子公司簽署了《委托協議》,我們當時也搞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后來,待我們正式入主華龍時,才發覺凱地的問題很復雜。而泰港又是一個怎么樣的公司呢?
神秘的泰港
實際上,在記者隨后的調查和采訪中發現,很多“復雜的問題”都和那家神秘的四川公司有關,那家公司就是ST凱地目前的第二大股東泰港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收購泰港三塊“問題”資產的提案是大股東華龍提出的,賤賣土地一事也是華龍的主意,為了重組可以順利進行,泰港還與華龍下屬兩子公司簽署了《委托協議》,行使后者在上市公司共計9%以上的投票權。令人不解的是,在凱地收購泰港資產的問題上,華龍為何如此起勁?華龍與泰港之間有沒有什么“貓膩”?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這場疑問重重的資產重組背后,的確隱藏著驚人的內部交易。而內幕之所以被揭開,緣于華龍原總經理阮慶國的被捕。據悉,今年3月,華龍與泰港簽訂了有關《協議書》,雙方約定共同參與證券二級市場的運作,由華龍出資委托泰港運作,而后者承諾了一定比例的資金回報率。很顯然,此份協議在承諾內容上違反了國家關于證券委托投資的規定。
事情并未到此結束。今年4月,華龍與泰港就資產重組一事達成了有關《協議書》,泰港同意在華龍的幫助下從凱地資產重組中產生1000萬元支付給華龍。奇怪的是,凱地收購泰港的資產為何要在華龍的幫助下才能完成?從凱地資產重組中產生的利潤又為何要給華龍呢?實際上,泰港心知肚明,資產重組不會進行的那樣順利,問題就出在了那三塊資產的質量身上。凱地在近期公告中肯定了本報記者在《ST凱地:賣血重組?》一文中的說法,那三塊資產實際上就是兩個甲魚塘外加一個尚未取得國家藥證的新公司,居然可以賣到1.4億元!
問題至此已漸漸明朗了,凱地出錢買泰港的三塊“注水”資產,泰港獲利之后再實現凱地的扭虧。這到底是什么“把戲”?相信人們會有答案的。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