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璐)
上海消息 在上市公司融資能力及籌資規模不斷增強的同時,一些公司募集資金投向頻繁“變臉”的現象也在增多。據上海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統計資料顯示,去年以來,已有22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變更了募集資金投向,其中近90家上市公司是再融資公司,上市公司變更募資投向的現象應引起重視。
上市公司的融資是為了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而在公司運作過程中為調整產業結構,使得利潤最大化變更部分募資的投向也無可厚非,但現實情況卻不盡人意。透視這220多家公司變更募資的具體情況可以發現,面對如此龐大的資金,上市公司顯得過于隨意,這主要表現為不少融資不到一年甚至半年的公司也忙著湊這個“熱鬧”,而且涉及金額大都在千萬元以上,超過億元的也不在少數。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巨潮資訊網站日前披露的上市公司回訪報告分析報告顯示,去年實施融資的56家上市公司中,接近半數的公司改變了募集資金投向。值得關注的是,還有部分公司前次募資因用途變更尚未使用完畢,卻已經迫不及待地披露了再融資計劃,且計劃募集資金是前次募資的幾倍。
縱觀這些公司變更募資的理由,不外乎“為更合理地運用募集資金,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且無一不說新項目是“經過充分調查論證”或“經過成熟考慮”的等等。對此,巨潮網分析報告認為,上市公司變更募資或許因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和產業結構加速升級換代的階段,使得上市公司募資投向確定的“計劃”趕不上市場的“變化”。然而,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募集資金,融資前不得不臨時拼湊一些項目,而不是真正要去投資。因此,當募集資金到位后這些臨時拼湊的項目只得改變投向。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能如期履約募資投向的上市公司尚不到五成,募集資金到位后,按原計劃實際投入金額的公司更是有限。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發以及配股的公司為樣本,至年底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資金的46.15%。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據巨潮網統計,在56家去年融資的公司中,34家配股及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發股前后年度凈資產收益率,有26家降低,僅有8家提高,收益率提高的公司占總調查數的四分之一。另有13家配股上市公司2000年凈利潤大大低于上一年凈利潤,情況不容樂觀。對此現象,業內人士認為,一些再融資公司業績的下滑,與其頻繁變更募資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下降有關。一些上市公司的非理性籌資行為,加上募資投向朝令夕改,這不僅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利于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
(資料鏈接)
數碼網絡(0578)1999年實施配股,總共募集資金7483萬元,承諾全部投入反季節蔬菜項目。2000年董事會認為該項目與公司重新定位的發展方向不符,變更為用5800萬元收購信誠科技95%的股權,剩余1683萬元補充該公司流動資金。2001年3月,公司公布增資配股預案,擬籌集資金32550萬元,主要投向信息產業。2001年7月,董事會決定棄配股改增發,擬增發10000萬股A股。但資金用途已變更為動用14億元投資電力產業。
燃氣股份(0793)2000年2月實施配股,實際募集資金41141萬元。2000年12月公告變更部分募資投向,涉及金額17958萬元,所占募集資金比例達45%。
科苑集團(0979)2000年5月發行新股募集資金38808萬元。2000年內所籌資金僅使用12233萬元,七個募資項目三個未實施。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有26575萬元。其中,購買4996.96萬元國債,存入銀行19800萬元,其余補充流動資金。2001年5月,公司決定變更上述三個尚未實施的項目,涉及金額14300萬元。天利高新(600339)2000年12月發行6000萬股A股,實際募集資金42653.52萬元,決定投向7個項目。2001年6月,董事會決定終止其中5個項目的投資,將資金投向“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市場風險相對小的”3個新項目。此次擬變更投向的資金計24738萬元,約占首發募資總額的60%。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