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黃金周”的周而復始,消費陷阱也總會去鉆大家視野的空隙,讓人們防不勝防。今年的消費陷阱將會有什么新的特點呢?大家如何應對呢?
一、非法組團國內游“你想花最少的錢,在這個“十一”獲得最大的快樂嗎?只需269元,并提前預付50元定金,就能在“十一”假期享受到貴州水銀河3日游。”一些促銷員登門攬客。有關部門提醒,這大部分屬于非法組團。克敵秘訣:不要相信找上門的“推銷員
”;要求組團方出示詳細行程與住宿安排;每一筆支出都必須索要發票。
二、偷梁換柱的餐飲陷阱沿海的許多旅游城市的許多餐廳都出售海鮮,而且還會讓消費者現點現做。然而有時候,明明在食客面前歡蹦亂跳的活魚活蝦,到了后臺就被調包成了冷凍海鮮甚至是存放一段時間的死海鮮。
三、名勝景點安排少花錢外出旅游,消費者無非想去看看名勝景點,但是到當地后大失所望,因為旅行社行程表中安排的景點中,真正的名勝景點并不多。許多當地真正知名的景點是不去的,如果消費者要求增加,就會作為自費項目加收費用。不少消費者為了不白來一趟,只好另外掏錢去參加自費景點項目,這就給導游、司機提供了賺取服務費、門票折扣的機會。
四、看不懂的模糊信息廣告旅游購物是大家旅行中的常規行為,商家常常為此推出各式夸大了的廣告吸引游人。促銷廣告中,承諾的超低特價產品數量與實際數量不符;特價產品往往標注商品的型號、功能;隨意編制數量和價格,這是吸引消費者到商場來的誘餌。
五、退換貨是一扇打不開的門“3天包退,7天包換”,這在平時看似合理的承諾,可在節假日的消費中卻很難保證。尤其是反季商品、特價商品,商家往往規定不在保修、包換的范圍內,更不要談包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