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邵澤慧) “國慶過了一半,我的錢包也癟了一半。”27歲的陳先生有點無奈地告訴記者。“這幾天我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都像約好了似的一起辦酒席,我沒干別的光赴喜宴送紅包了。”記者了解到,國慶期間,像陳先生這樣有點“郁悶”的年輕人不算少數,結婚送紅包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禮儀,但是近年來紅包行情看漲,再加上扎堆兒送禮,讓收入有限的年輕人感到有點兒“囊中羞澀”。
三天送出半月工資
記者從京城幾大婚慶公司了解到,很多新人一兩個月前就預訂好了婚車、司儀等。據不完全統計,國慶期間將有上千對新人擺酒席。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發現其中不少人國慶期間會參加1至3個婚禮。“10月1日大學同學,10月3日公司同事,10月5日是我堂弟”,陳先生掰著指頭給記者數了一下,“大學同學是同寢室的,送800,同事關系一般,送200,堂弟從小一起長大,送1000。三天就送了2000塊,我一個月才賺4000多,正發愁下個月房租呢”。陳先生告訴記者。
北京行情低于南方
張先生的好友在上海擺酒席,喜帖寄到了北京,“去一趟上海開銷更大,我托朋友先送了800。”張先生是南方人,在北京工作了兩年,他告訴記者其實北京的紅包行情比南方還要“便宜”點,南方動輒上萬的也不罕見。
紅包周轉有送有還
剛擺完喜酒的黃小姐告訴記者,一頓喜宴大約賺了2萬塊錢。不過誰送了多少紅包都記錄得很詳細,以后還要原封不動地還回去。“我也不想這樣送來還去的,但約定俗成了,反正遲早都要還,權當成是無息儲蓄吧”。今年55歲的劉大媽表示,自己送的紅包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50元到90年代的200元到了現在的500元,就等著自己的女兒擺喜酒把這些錢再收回來。
紅包量化感情深淺
民俗學者張欣告訴記者,在過去婚禮是一種成人禮的儀式,基本局限在家庭之內。后來演變成一種社會行為,早期也就送送毛巾、臉盆、暖瓶等實物。現在流行送紅包是因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缺基本用品,覺得送錢更實惠。另外中國人講究“人情”,認為婚禮是一個還禮的好機會,也把它當做一個擴大社會關系的交際平臺。不過張欣認為紅包越包越厚反而忽視了婚禮本身的含義,朋友之間因為紅包,感情深淺就有了量化標準,她提倡年輕人應選擇更有意義的新婚祝福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