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自我張揚還是自我減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3日 11:38 國際先驅導報 | |||||||||
國際先驅導報實習記者 王曉潔 報道 自戀的表象——自拍——的源頭是攝影術。1824年法國的約瑟夫-尼普斯發明了攝影術,然而它的騰飛并成為興旺的商業則是在美國,因為這個自我寫照的新方法迎合了美洲大陸開拓者的自戀情緒——他們既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又迫切地想向后人炫耀這些成就。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顧錚教授認為,“自戀是在人類發展中一以貫之的,過去人們通
壓抑后的覺醒? 復旦大學哲學系教師徐英瑾認為,“自戀是正常的,人需要社會肯定與自我表現乃是一種內在的精神需求,但是這種需求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會被遮蔽。長久以來小人物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偶像’是離我們很遙遠的概念,明星與老百姓是截然分開的階層。其實KTV的火爆就是大眾自戀的一種體現。在中國,網絡文化爆炸的情況可能更為明顯和特殊,我們的國情和歷史文化決定了中國人缺少在公眾面前表達,表現的機會”。 徐英瑾說:“在中國,我們的自戀情結是被壓抑的。在傳統中國社會,人是家族的一個零件,個體被家淹沒,個人發達了,首先想到的是為了“光宗耀祖”。這時候幾乎談不上自戀的需要。而建國到改革初期,個人被集體淹沒,每個人只是一個“小小螺絲釘”,這種對個人的壓抑潛藏著張揚自我的強大動力。當今是個體覺醒的時代,年輕人不認同自己是集體的一個零件,而就是自己。于是大家需要發泄。網絡的出現乃是提供了渠道。過去人們想發表言論展露自我要通過報刊,但這都是要經過編輯審定的,在網上卻沒有這么多的關卡。”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的孫中欣副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自戀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人會趨向于自我,比如在鏡子面前坐很久。有的人則傾向于交流,比如在網絡上貼照片,在BBS上極其關注別人的跟帖”。 手機、MP3和網絡都是媒介樣式。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洪兵副教授從媒介的角度分析說:“手機自拍和博客都使得人們沉浸在相對單一的、虛擬的小圈子里。沉浸在這種小環境里的人更傾向于與自己圈子內的人交流,對外界有種冷漠或不屑的態度,也許是因為這樣使他們覺得更安全,或者是因為他們認為獲得自己圈子同仁的認可是最重要的。” 時尚是箭,商業是弓,自戀是力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楊擊認為,“把一些自戀行為時尚化、建制化是一種商業策略。”當今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靠消費行為將實現自我認同外化。這一系列外化形式,包括服裝、發型、音樂、運動都形成了一個能夠把追求“酷”文化的人聯系在一起的細分的消費市場。還有理論認為,消費文化將滿足個人欲望的個人主義推向極致,因此必然導致自戀主義。 洪兵則指出,商業社會鼓勵并促成自戀,“商業社會促使人們形成不同層次的身份認同。企業的服務、品牌營銷戰略都是對準一小部分人的,”細分營銷戰略關注小群體的特征,“這些小群體擁有一些自己認為有身份的生活習慣,而特定的消費品則有助于識別出他們的特殊身份。也就是像一句話所說的,‘人們在商品中看見自己,并對自己十分滿意’。” 批判學派認為,人們在自戀文化中可以獲得虛幻的滿足,這緩和了人們自身的生存壓力和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因而自戀文化可以被看作是社會的“減壓閥”或“黏合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