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生活 > 正文
 

農莊化生活幻像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1日 15:39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劉峰

  雖然受法律及農村宏觀經濟政策的限制,在農村購置房產和宅基地建立莊園還有些困難,但這依然擋不住美國版農莊在中國上演的熱潮

  在天津和北京之間,有一片160畝的莊園,這里就是鄭鈞的莊園。

  一片綠油油的草地,里面散落著四合院,院子里養著火雞,內地著名搖滾歌手鄭鈞則在他的莊園里打井種菜,做著他的美式農民夢。

  2003年非典的時候,鄭鈞去一個朋友的老家玩。慢下來的生活節奏讓他突然感覺到自己成為了生活的主人。清新的空氣,美麗的原野,大自然的美妙讓他激動不已。都市生活的壓抑,城市森林的繁復,讓他有一種想逃離的感覺。

  鄭鈞:逃離名利場

  “人本來就是屬于大自然的,但是現在99.99%的人都變成了機器。我買牧場,建農莊,沒有任何目的,就是自己去那放松,回歸自然!”鄭鈞的農莊一租就租了幾十年。農莊沒有大的經營項目,就是作為他的休憩地,當然他也會在這里勞動。什么時候他被城市森林關累了就飛到這來,融入大自然。

  在鄭鈞眼里理想和幸福說到根本就是自由,租下農莊就是去購買自由,雖然他認為自由是不可以購買的。

  鄭鈞最近抽上了煙斗,因為抽煙對身體害處太大,抽雪茄又太貴,所以就中庸的選擇了抽煙斗。

  鄭鈞描述他最愜意的生活就是一個美國農民的生活:清晨樹林中的悅耳的鳥啼聲將他從睡夢中喚醒。醒來后在牧場上散散步,遛遛彎當作是早鍛煉。然后吃過早餐后喂喂他養的家禽家畜。之后就搬過來一張躺椅,悠閑的抽著煙斗,看看書聽聽音樂,或者寫歌寫小說寫詩。中午吃過午餐小睡一會,下午干點農活。到了晚上,仰面朝天,看著幽藍深遠的蒼穹,什么也不想,讓生命處于最本真的無意識的狀態,或者就去思考。

  當鄭鈞說到這些的時候,雖然隔著墨鏡,還是能感覺到眼神的深遠縹緲與無限的向往。

  “但是,太難了!”鄭鈞已經很久沒有去他的農莊了。而讓他感到憂慮的是他聽說他的農莊附近要修路,可能會有一條路通過他的牧場,本來向往的寧靜可能又要被破壞了。

  “很多時候我都想逃離名利場,去做我喜歡的音樂,不考慮銷量、排行榜、獎項,就是純粹的我自己的音樂;或者是寫東西,我自己感動的東西。但是這個世界我又能逃到哪里呢?連荒無人煙的地方都有手機信號,我能往哪里逃呢?”他幾許

幽默幾許無奈的說。

  鄭鈞的農莊的書架上放著CD,還有他喜歡的書、電影,窗外微風徐徐吹來。鄭鈞說每當他回到他的農莊的時候他覺得他找到自己。和鄭鈞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農村或者城市的郊外購置或者租賃房產建立莊園,不是一種炫耀,更多的是一種對自然的渴望,對自由的向往。

  農莊的中國化道路

  雖然受法律及農村宏觀經濟政策的限制,在農村購置房產和宅基地建立莊園還有些困難,但這依然擋不住美國版農莊在中國上演的熱潮。象鄭鈞一樣,他們很多人都有“做一個美國農民”的夢想,他們向往自由,卻逃不出樊籬。

  在北京郊區、浙江、江蘇等許多經濟環境比較好的省市,這種私人農莊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面前。雖然鄭鈞的農莊面積只有160畝,與典型的美國農莊的規模還有點差距,但是在鄭鈞的農莊里,還是可以見到菜地、牧場、家禽、家畜。

  同樣在北京北五環草場地村的“艾荷華農莊”,一進去就能感覺地中海沿岸南歐春天的明媚。仿舊處理過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家具陳設,加之滿目的青翠植物及地面的草木,使這個農莊活生生地像個百年老店,濃厚的文化氣息,感覺像美國紐約SOHO區藝術浪人聚會的咖啡館。胡小川說這個農莊是由他本人設計的,是純美國鄉村式的設計。

  胡小川曾于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艾荷華州立大學任教多年,這也是這個農莊取名艾荷華的原因。

  對比美國農莊,胡小川說他的農莊與典型的美國農莊還是有區別的,畢竟“完全依靠農莊的農業收益而獲得高質量的生活是不太現實的”,因此胡小川的農莊引入了一些諸如會場出租、藝術家聚會、農家小吃等這樣的經營項目。

  同樣,在海南,臺商施火烈1998年建立了正一農莊。正一農莊栽種了大面積的葡萄園。每當葡萄成熟時,約一人高的葡萄架下看到一串串透著淺紅色的葡萄散發出陣陣的香氣,施火烈就會感到由衷的甜美。

  在湖北松滋更出現了令人關注的“私營農莊”現象。據松滋政府的統計,共有“私營農莊”404個。這些農莊學習美國模式,引進合伙人,很多合伙人是“農村工人”,他們也享有農莊收益。

  新生活方式的興起和迷茫

  越來越多的知名人士也開始在風光優美的農村置地,興辦莊園。除了鄭鈞還有許巍、王中軍、艾未未等等。就像鳥兒一樣,當他們在城市森林中覓食累了就回到他們與人無關的小窩中,去尋找自由自在。

  盡管這是他們向往的生活方式,但是沒有人能承認他們可以把他們的農莊當作他們最后的棲息地,當作他們最后的一塊心靈凈土。

  “誰又能真正自由自在呢?人很多時候是身不由己的!”鄭鈞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他們在城市中與各種各樣的人周旋、與各種各樣的人和信息打交道,為了覓食或者為了實現很“現實的理想”。

  采訪過程中,很多人都進入了記者的視線。他們都說“如果我有錢,就會在鄉下買一塊地,過著美國農民生活!”但當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他們會去農村過“農民”生活嗎?他們描述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向往:關掉手機,拔掉電話線,不上網,不看電視、報紙,不聽廣播。但這一切僅僅只是設想。

  “如果那樣的話,我的一些朋友或者與工作有關的人會立刻滿世界找我。”一家IT公司的老總這樣說。

  鄭鈞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回他的農莊了,記者問“如果有一天,要你把所有的都放下,去你的農莊居住,你愿意嗎?”他很干脆地說:“當然愿意,但我現在的這些事情能放下來嗎?”他反問記者,實際上也是在質問自己。

  他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明自己的向往,那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夢想:“最好的是有一個特好的籠子,籠門是開著的,想要自由了就飛到林中,飛累了就回來待會,吃點小食,喝點小水,因為在林中自己覓食太辛苦了。要自由就去林中飛,要安逸就回到籠中。”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