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農民這樣跨進城市門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5日 11:41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本報記者 鄭有義 沈陽市鐵西區是中國最大、最密集的重工業區,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步伐的加快,大青鄉和翟家鎮2個鄉鎮、24個村5萬多農民的土地將被陸續征用。 大青鄉鄉長張偉介紹說,長期以來,對被征地農民采取的是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
沈陽市委常委、鐵西區委書記兼區長谷春立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發展問題將變得越來越突出,這是一道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帶來的難題。讓被征地農民盡快跨進城市門檻,是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新形勢下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也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鐵西區創造性地采取了將失地農民養老、住房、就業、看病、福利與市民“五位一體”的辦法,讓失地農民安居、樂業、無憂。 有活干,有班上 有了比較穩定的就業崗位 旁白 一次性的失地補償自然不能滿足失地農民長久的生活需要,他們需要經常、穩定的“來錢道兒”,更需要精神上的滿足。他們渴望像城里人那樣有班上,有事干。 為了使失地農民有比較穩定的就業崗位,鐵西區把提高失地農民素質作為大事來抓。于是,翟家鎮政府四樓可容納100多人的會議室,在去年9月變成了鐵西農民技工培訓學校,免費培訓失地農民。失地農民在這里學習車、鉗、洗、刨、磨等專業技能后,對口到鄰近的可樂、光電子、統一方便面等三大集團實習、就業,或等待區里統一安排就業。區內的民營工業城,家具、電器、汽車零部件等加工制造園區,也都向經過培訓有一技之長的失地農民敞開了大門。目前,在開發區企業就業的失地農民已達1000多人,占失地農民總數的70%。 共和村黨支部書記王愛曾說,農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原來大都是“自謀職業”,一些小青年沒事干,整天瞎晃蕩。現在經過培訓后,他們都進了“發工作服”的大企業,人也變得精神起來了。 搬出平房住樓房 改變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 大青鄉共和村69歲的王澤姚老漢指著自家的兩間平房說,過幾天就要搬到新村住60多平方米的新樓了。記者看到老漢的屋里堆滿了玉米秸稈,問:“你這柴火也打算搬上樓?”老漢樂了:“哪能呢,那不讓人笑話了!”———看來,“五位一體”改變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 在鐵西失地農民新村的建設工地上,記者看到了一排排腳手架和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據介紹,鐵西區改變了對失地農民補償后“自己選址、自謀新家”的做法,按照“尊重民意、統一規劃、優惠改造、集中建設”的思想,把推進農村城市化與農村村屯改造結合起來,進行移村再建。僅共和新村的建筑總面積就達7.8萬平方米,全部是城市標準的住房,供水、排水、供熱、供電、燃氣等設施及管網工程,全部實行統一配套,業主會所、物業、車庫、社區醫療站、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為解決本村村民就業,小區還同時建設了3000多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和2000多平方米的門市房。 對失地農民新居,政府免收土地出讓金、配套費,全部實行成本價分房,在原有建筑面積的基礎上,每人另增加20平方米。并保證每戶有兩套房子,即一套自住,另一套出租,解決其生活來源。 旁白 “城市新區”的管理模式、人文理念、生活方式對失地農民的影響是巨大的。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轉變,這是第一步,但卻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能領退休金了 養老保險緩解后顧之憂 王澤姚老漢樂呵呵地對記者說,我現在每月退休金260多元,老兩口加起來500多元,這按月領的退休金讓人心里真踏實。 老漢的話說出了鐵西區800多名達到退休年齡的農民的心聲。為解決失地農民的養老之憂,鐵西區積極探索變一次補償為永久無憂的途徑。2003年,正式啟動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按照與城市養老保險相銜接,財政投入和兜底,特殊人群予以照顧的原則,采取政府扶持、村集體補助、個人部分繳費的辦法,到男60歲、女55歲的退休年齡時,每年可領到退休金3000多元。對男60歲以上、女55歲以上人群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免收。目前已有5000多名農民陸續參加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以上。 病了不發愁 新型合作醫療與城市接軌 旁白 因病致貧、返貧是農民尤其是失地農民最無法承受的問題,也是當前城鄉二元結構中醫療衛生方面存在的最突出問題。研究失地農民合作醫療的特殊性,并使之逐漸與城市醫療接軌,功在當代、利在長遠。 按照農民自愿、集體扶持、政府資助的原則,翟家鎮和大青鄉兩個鄉鎮、23個村的23199名農民,已正式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以“參合”農民為基數,每人每年50元。其中,農民個人每年繳費10元,村集體每人每年補助20元,區財政每人每年補助20元,每人每年最高可報銷3000元;同時,鐵西區采取大額醫療費用補助、一般住院補助與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補助相結合的辦法,對失地農民患大病、重病、慢性病作了特殊規定,可以根據醫療費用發生情況進行二次報銷。目前,大青鄉、翟家鎮農民的“參合”率已達89.5%。 生活困難有救助 社會福利城鄉一體化 在共和村村委會門前的廣告板上,赫然張貼著《鐵西新區城鄉群眾特殊困難社會救助辦法》,記者細數了一下,共有17條是直接面對生活困難的失地農民的。從基本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到拆遷救助、醫療救助,再到供暖補貼救助和就業援助,農民得到社會救助的覆蓋面在不斷地擴大。同時,鐵西區兩個鄉鎮生活困難的失地農民,可以同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樣享受保障待遇。從2005年1月份起,對農村困難戶中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補助30元到60元;農村家庭主要勞動力因意外(無過錯方)重殘或死亡,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一次性救助500—1000元等等。 旁白 遭遇天災、意外、特困、傷殘時有救助———這些以前與失地農民距離很遠的城市“社會福利”,現在變得與他們息息相關了,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從中感受到了城市的接納,社會的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