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人:有性婚姻無性尷尬 婚姻與性的時代變奏(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2日 14:30 《經紀人》 | |||||||||
“一夜情”是個泊來詞,和它有關的幾個英文單詞是one-nightstand,sexwithstranger,可分別譯作一夜風流、邂逅性交、隨意性交。從這些字眼兒上可以看出它們都指的是發生在婚姻關系之外的性行為,也包括了那些有直接金錢交易的性行為。
時至今日,再用道德的說詞衡量“一夜情”這種社會現象不僅是不客觀的,而且也未必有意義。《新周刊》曾做過一份有6263人參加的調查報告,32.22%的“一夜情”對象為網友。網友是“一夜情”的主力軍,這并不是什么秘密。 許多專家認為,網絡興盛的最大賣點就是個性化需求得到了實現。現代人在如此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傾向于擺脫繁瑣過程直奔主題的快速獲得滿足的途徑。 一項數據表明社會上對“一夜情”持否定態度的人數約占12%;可以接受,但自己不會去嘗試的占40%;而表示可以接受,且有機會愿意嘗試的已經達到近35%。有人認為,“一夜情”背后有著明顯的親和動機。 親和動機是社會動機的一種,指個體害怕孤單,希望和他人一起建立協作、友好聯系的一種內心訴求,其產生也與感情狀態有著緊密聯系。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這種渴望縮短人與人之間距離、加強相互依托和支持的愿望更為強烈,與陌生人說話,在他們看來是夜幕下最安全也最溫暖的一種交流方式。 如果用“傳統”的眼光看,它似乎被稱為“一夜奸情”更為恰當。還有一種說法,是把“一夜情”,定義為那些沒有現場的金錢交易、雙方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但是沒有婚姻目的指向的、雙方自愿發生的性行為。或者是按流行的說法,總結為“不求天長地久,只愿一時擁有”的性關系。值得關注的是,“一夜情”幾乎是不帶有貶義的,且因為“情”字得到了突出,而使之具有明顯的褒義傾向。 上海交通大學文學院院長江曉原曾說:“我認為中國人近20年來的性狀況正在逐漸改善,我們離性健康更近了。這主要表現在:人們能夠更大膽、更自由地表達和滿足自己的性欲望了;人們對于性的看法更寬容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將性看成丑惡的東西,而是看成美好的事物了。” 一個有3687人參加的網易網站調查可能會說明些問題:在100對婚姻中,喜歡上網和異性網友調情、至少有一個情人的占19.2%;結婚以來都是一種姿勢做愛的占9.5%;一方無論如何努力,另一方總是“走神”的占6.4%;丈夫回來倒頭就睡、對妻子態度冷淡的占4.7%;而近一個月無性生活的占14.5%。 動機有了,條件有了,余下的只有兩條:有沒有合適的對象,以及當事人愿不愿意去做。所以,有過“一夜情”的人,事后總會說自己“當時正好碰到了‘可心’的,而且大家‘心情都不錯’”的人。 進步與退步的悖論? 婚姻自由和性自由似乎是一對永遠也難以調和的矛盾,婚外性的增加,某種程度上和中國人的離婚觀念有關。當離婚還是被大多數中國人看作一條危途時,為了挽救婚姻,而“愛”又不能舍棄,婚外性就成為一個不算是好辦法的辦法。性學專家潘綏銘認為,婚外性對婚姻的破壞遠沒有人們想像得那么嚴重,只不過在這種沖擊下,婚姻、愛、性三者的關系變了。 這和中國20世紀80年代“性化”剛剛開始盛行的狀況有很大的不同。那時候,性正在偷偷摸摸地越過婚姻,形成一股不小的社會風氣。社會科學院的性學專家李銀河當時在北京做了小范圍的調查,承認自己有婚外戀的占有效調查人數的3.7%,80%以上的人對任何形式的婚外性行為都持嚴厲的不容許態度。可見,那個時候人們就對有愛婚外性關系的容許度要比無愛的性關系要高。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確實是中國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 另一面,性健康領域正在流行著一個新概念:不安全性行為。什么是不安全性行為?亞洲和大洋洲性學聯合會副主席劉達臨教授這樣解釋:從廣義上講,凡是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性行為,包括計劃外懷孕、心臟病人的性行為等都是不安全的。從狹義上講,不安全性行為則特指容易引起性病、艾滋病的行為。有資料表明,雖然通過性交傳播艾滋病、性病的警告不絕于耳,但全球仍有41%的人在過去12個月里與新伴侶發生過不安全性行為,也就是說,這種隨機發生的存在不安全隱患的性行為比我們想像的要多。 很顯然,劉達臨教授的定義仍然局限于生理層面,僅是就性疾病的傳播而言。其實,在社會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中,另外一種意義上的不安全性狀態正愈演愈烈,成為家庭幸福的殺手,比如無性婚姻、婚外戀、“一夜情”等。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理健康,也嚴重傷害著人們的心理健康,并成為社會問題的隱患。 由于歷史、文化和社會開放的原因,在性的問題上,中國的男男女女們依然存在著種種曖昧、模糊,甚至是完全錯誤的觀念:要么非常保守,視之為“洪水猛獸”,不能坦然地享受性愛的愉悅;要么過于放縱,性行為混亂,乃至沖破了道德與倫理的底線。 無性婚姻的無性企盼 世界文化中的無性族 性沖動甚至被部分人認為是推動人類文明的最強大動力。但是,性并非對所有人都是這樣重要。專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性沒有絲毫興趣。人們一開始認為這部分人只占人口比例的很少部分,但實際上,他們為數眾多。 據介紹,無性婚姻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想做愛卻不行”,另一種是“可以做卻不做愛”。前者原因比較明確,一般起因是性功能障礙;而后者,卻是心理上的,如夫婦離婚、感情受挫,或者認為性是骯臟的、不潔的。 在分析了英國一份針對1.8萬人進行的性習慣調查后,加拿大安大略省布羅克大學的心理學家博蓋爾特發現,有1%的人同意這樣的觀點:在性方面,我對任何人都沒興趣。 “無性族在自己的父母和親朋面前大膽表露自己的觀點,宣揚無性生活像選擇雙性戀或同性戀的人一樣,是一種健康的性趨向。”《新科學家》記者韋斯特法爾指出,“他們實際上是在向世人宣布,他們在性方面不是有缺陷的人,更不是性無能。他們有著健康的性選擇,而且不應被別人所忽視。” 他們自稱“無性族”,并把字母“A”(無性的,asexal一詞的首字母)作為自己的符號。他們捍衛自己的無性生活權利,并視之為正常生活。這些人已經形成自己的活動圈子,私下里尋找同道中人。在他們看來,沒有性的生活不等于沒有感情。現在,他們的觀點已經得到了部分科學家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故事:不俗婚姻的最俗結局 我們熟悉的是臺灣女歌手蔡琴和知名導演楊德昌的無性婚姻:1984年,楊德昌因拍攝電影《青梅竹馬》而結識了蔡琴。一年后,蔡琴和楊德昌喜結良緣。“無性婚姻”的想法是楊德昌提出的: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不能受到任何的褻瀆和束縛……于是,他們同居一室,卻不同床而臥;他們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婚后,蔡琴繼續為人們吟唱情歌,楊德昌則成為“臺灣新電影”的實力干將。他的每部電影都融入蔡琴無怨無悔的付出。 誰知,10年后,這段不俗的婚姻有了一個最俗的結局:楊德昌向蔡琴攤牌:他有了外遇。表面上恩愛的夫妻關系轟然倒塌。楊德昌給他們的婚姻下的結論是:“十年感情,一片空白。”也許,這個故事說明了性之于婚姻的重要。 應“運”而生的無性婚介 2004年12月10日《法制晚報》報道,南京婚介行業新添了一項業務:為喪失性功能的單身男女提供無性婚姻介紹。 從12月8日正式推出“無性征婚”業務,才半個月的工夫,老板羅俊已經接到了600多個咨詢電話,咨詢者最遠來自新疆烏魯木齊,還有河北、湖南、山東、安徽等地的詢問者。已經在羅俊這里登記征婚的有將近100人,羅俊說,要不是地域限制,登記的人會更多的。 羅俊說,來應征無性婚姻的有兩類人:一類是生理上有障礙,久治不愈,于是對性生活再無期望;另一類是在心理上排斥性生活,他們在曾經的婚姻生活中受到了打擊,于是向往無性的“純凈”婚姻。“相比之下,前者更加多一點。”羅俊說。 “愛情和家庭的溫馨可以替代一切。” “我無性但我有愛,我有愛就想有家。” “激情、完美的生活,我20年前就不敢想了;孤獨對我來說,早已經受夠了。我只想要有一個家,有一個生活中的她。吃飯時,我給她添飯;睡覺時,我給她蓋被;這輩子,我給她一生的愛” …… 應征者的征婚留言寫得很真誠,讓人動容。而一個打工者的留言被公認是最坦白、最真誠的:“我不行,所以不敢找一個正常的女人,怕婚姻不長久;你也不行,也不敢找一個正常的男人,也怕婚姻不長久。為什么我們不能在一起呢,我們也可以組建一個家庭啊,有吃有穿,互相照顧。” 羅俊說:“他們最渴望的是有個家,有個能夠相互照應的人,平平凡凡地過一輩子。” 該婚介所負責人羅俊告訴記者,開辦全國首家無性婚姻征婚介紹所,主要是讓更多失去性能力的男士勇敢應征,重覓自己的愛情。自11月中旬開始策劃“無性征婚”公開報名電話至今,短短1個月內,來自廣州、上海、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省市報名應征無性婚姻的人數已有200多人。 陸良(化名),今年30歲,小伙子條件十分優秀,1米78的個頭,河南某大學研究生在讀,家庭條件也好。小陸說,大學時,他曾有個十分相愛的女朋友。可是畢業后在兩人同居的第一天晚上,他竟然發現自己生理上存在問題,無法過正常的性生活。第二天一早,小陸來到醫院,經診斷,他的生理問題是先天性的,十分難治。幾年來,花費數萬元看病,可病情卻沒有起色,女朋友也離開了他。“誰愿意和我這個半廢人過一生呢?”小陸苦澀地說。從網上看到無性婚姻征婚的消息后,小陸起了試一試的念頭:“這個征婚所的出現讓我改變了想法,如果能找一個愿意和我過無性婚姻的妻子,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兩人攜手到老,有什么不好呢?” 有性無性皆顯人性 北京師范大學學者趙合俊認為,今天中國人的性權利主要在3個方面得到彰顯:(1)非生殖的性快樂也被看作目的;(2)性被看成是個人的事,是一種私人化體驗;(3)任何人的任何性行為與性關系,只要沒有妨礙和傷害他人,都被認為具有正當性。 敢于在這種活動中拋頭露面的人,他們對無性婚姻的主張恰恰彰顯了人對自己基本權利的堅決維護,體現了現代社會中人的自由的覺醒。這種建立在夫妻雙方性權利義務關系平等基礎上的無性婚姻,是一次更高水平上的人性的回歸,是人道主義的勝利。 由于我國社會倫理文化發展中的德性傾向,歷史上對婚姻中的“非性”因素關注更多,恥于把性放在婚姻的中心地位。這是南京個案如今被贊許的深層次的原因。當然,現在社會倫理已經出現了新變化:普遍承認婚姻中性的中心地位,承認性在確保婚姻質量中的基礎作用。 諸多媒體和專家發表見解:性生活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無性婚姻的當事人也需要性愛撫和性關懷,性能力的缺失并不意味著性生活的完全缺失,尤其是對感情基礎非常好的“無性”男女來說,絕不是世界末日。與一些正常人名存實亡的婚姻相比,無性婚姻甚至有它更穩定的優勢。 現代婚姻以及由婚姻所締結的家庭,其主要功能包括生殖繁衍、追求幸福快樂與人的自我完善。生殖繁衍和由性交產生的快樂途徑的缺損,并不代表婚姻基礎的全部喪失。南京案例說明有無性婚姻這種社會需要,同時又能滿足自主性和不傷害的兩大倫理原則。 默然昭然不如坦然,同情理解不如給予幫助 性無能,是一個難以啟齒的個人隱私問題。在傳統的家庭、社會觀念中,“性無能”是一件羞恥和不光彩的事,是人群中的異類。社會上的歧視、偏見、嘲弄,甚至是惡意的攻擊,好似一座無形的大山,常壓得一些弱勢群體透不過氣來,使他們備感生活的冷漠和無望,陽光與他們無緣,歡樂與他們遠離。如此之下,導致一些失去性能力的人產生心理畸變,對生活失去信心,或性格孤僻,或性格暴戾,成為不能享受現代浪漫生活的孤寂群體。 但這樣的觀念也應該改變了,正如人的其他缺陷一樣,自己需要坦然面對,社會更需要把同情和理解變為幫助。 “20年了,我渴望有個家。”一個并不奢望的渴求,一個難以在陽光下追求的愿望,讓多少失去性功能的人在形影相吊中苦苦地祈禱,夜深人靜時獨自品嘗著生活的不公和苦酒。他們同樣有血有肉,同樣有熾熱的情感和細膩的個性。他們渴望社會理解,渴望人性救助,渴望陽光透過陰霾。 然而,現實顯然缺少這樣的社會空間和人性契機,關愛的話語總是與他們無緣。南京市丘比特婚介所沖破社會傳統觀念的桎梏,積極為特殊人群代言搭橋,努力創造無性婚姻環境,讓性無能者鴛夢得圓,這既是一種婚姻觀念的巨大進步,也是對夫妻生活的一種新詮釋。因此,無性婚姻走向社會,沖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尷尬境遇已不可阻擋。從這個意義上說,給無性婚姻更多的關愛和生存空間是社會發展的應有之義。 更何況,所有的婚姻最終都將走到無性的階段,只是時間早晚不同,因為上帝在塑造人類生命的同時,就已限定了性的“更年期”。到丘比特婚介所應征“無性婚姻”的老年人也占有相當的比例。與其他類似征婚者不同,這部分老年人幾乎沒有提到關于性的話題,大多數僅僅要求對方“懂得體貼人”就行。此外,這些老年人征婚都要求“特別保密”,尤其是要對子女“保密”。 讓無性婚姻沐浴在陽光下,讓無性人群相偕在陽光下,這是現代文明進步的象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