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曝光臺 > 正文
 

特大招生詐騙案背后政策博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6日 19:16 新華網

  新華網武漢9月16日電 (記者 張先國、曹一鳴) 9月5日,來自寧夏銀川的小張千里迢迢趕到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影視工程學院報到,迎面遭遇“晴天霹靂”:花5.8萬元買來的錄取通知書是假的,無法報到和注冊學籍。在湖北省教育部門和公安機關的調查下,一起特大招生詐騙案逐步浮出水面:4名犯罪嫌疑人向山東、河南、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17個省區市賣出偽造入學通知書1750份,騙取“學費”總計1550多萬元。

  為什么有人如此大膽鋌而走險,靠高價制售假通知書大發橫財?為什么會有人信賴“招生中介”,傾家蕩產換取一張無用的薄紙?記者調查發現,這起特大招生詐騙案的背后,實際上是“招生中介”與“招生政策”進行“博弈”并慘敗的結果。

  招生領域驚現“傳銷”行為

  “花錢就能讀大學”,銀川的小張及其父母曾對此深信不疑。去年,小張的堂兄就是找熟人、托關系花3萬元“買”進了武漢的一所高校獨立學院。今年,他們輾轉托關系花5.8萬元“買”到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影視工程學院的“通知書”時,一家人曾經歡呼雀躍,喜不自禁。當得知“通知書”是假的時,一家人猛然掉進了“冰窖”。

  根據小張家長提供的線索,公安機關追查到“上線”高某,并在高某位于武昌區的一個經營

潤滑油的商店內收繳大量考生準考證、成績單和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警方從高某電腦中的資料發現,其詐騙方式類似傳銷,基本是熟人親友間相互介紹,層層收取回扣。高某是以每份2萬余元的價格從曹姓男子手中“批發”到這些假通知書的,他總共賣出了78份“錄取通知書”。

  9月7日,警方在深圳將犯罪嫌疑人曹某抓獲。曹某在北京成立了“中國招生聯盟”網站,任總經理一職,其上線姓王,自稱是武漢影視工程學院負責招生的人員。警方隨即又將王某抓獲歸案,他交代共向山東、河南、浙江、安徽、湖北等地“銷售”了1750份“通知書”,獲贓款1550多萬元。武漢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朗平說,這起招生詐騙案受害人之多,金額之巨,地域之廣,全國罕見。

  據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黃永林介紹,王某是武漢影視工程學院原投資方武漢黃鶴影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去年曾參與學院的自主招生工作。今年8月,武漢影視工程學院大股東已變更為深圳一家公司。王某正是利用自己曾參與招生的便利條件,大肆展開“招生傳銷”。據公安機關調查,王某發展的“下線”層次,最少的有4層,最多的達12層。

  “政策縫隙”滋生招生中介市場

  甄別假通知書并不困難,給學校招辦打一個電話,或登錄學校官方網站,均可核實是否真的被錄取。令人吃驚的是,武漢影視工程學院在湖北省外僅招收200名提前批次的藝術類考生,各省公開發布的招生計劃均沒有這所學院的本專科名額,但“招生騙子”信口雌黃的“小計劃”“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等名堂,卻讓數千名考生家長輕信上當。

  湖北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楊永才認為,正是由于招生政策不完善、有縫隙,才使招生中介市場得以滋生。上世紀80年代,幾乎沒有人相信“跑路子可上大學”,90年代以后,出現了定向生、委培生等多種招生形式,少數人便利用招生信息不對稱,借中介之名,行營利之實,招生中介市場應運而生。90年代中后期以來,獨立學院、高職高專等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出現后,招生中介借其自主招生權大發橫財。楊永才說:“這些人賺‘黑心錢’比販毒都快!”

  一些對特殊群體的照顧政策也被招生中介用來賺錢。比如,高校教職工子女曾享有加分的照顧政策,但招生中介通過改戶口等手段使無親無故的考生花錢沾光。再比如,有關部門規定各高校可預留一定的計劃進行區域調節,學校可以將之追加到生源好的地區。但在實際操作中,個別高校將這部分計劃用到“關系戶”上,并搞“點名招生”。

  獨立學院的出現刺激招生中介市場異常發育。大多數獨立學院由企業投資建設,這些企業為盡快收回投資獲取利潤,不惜違背教育規律超計劃招生。去年,湖北省29所獨立學院中,就有8所違規招生13000人,有的學院通過招生中介狂攬生源。少數投資者甚至抱著“先上車、后買票”的心理與政府博弈,總想著“只要我招了,收了錢,你就得補辦學籍,否則就可能出現穩定問題”。

  “陽光政策”封堵“灰色渠道”

  招生領域的不公正問題,追根溯源在于“政策縫隙”給少數人提供了“彈性操作”的空間,只有堵死這些“縫隙”才能實現源頭治腐。近3年來,湖北招生部門經過不斷探索,實行“陽光工程”,推出了嚴格、具有剛性的招錄政策,并得到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湖北省今年主要從7個方面封堵“政策縫隙”,包括:堅持不退檔,不換錄,不補錄的三不政策;堅決執行各批次錄取

分數線,不錄取政策規定之外的批次線下考生;堅持公開征集志愿、接待咨詢、公開信息等制度;加強藝術專業聯考,規范藝術專業招生管理;所有批次院校全部按考生統一填報的志愿錄取,包括獨立學院和高職高專院校;不搞點名招生;高校教職工子女不再享受照顧政策。

  “為了不給招生中介可乘之機,我們可以說絞盡腦汁。” 楊永才說。這些政策實施后,使任何人通過打招呼或批條子“走后門”都行不通了,招生錄取現場變得寧靜如常。今年整個招生錄取期間,對外設置的咨詢點只接待了3000多人次,是3年前的十分之一。“分數夠了誰都不用找,分數不夠找誰都沒用”,成了今年廣大考生家長的共識。

  與此同時,推行陽光操作,剝去了招生中介的“合法”外衣。武漢影視工程學院今年招生1930人,沒有一個“點名招生”,招生名單已在有關新聞媒體上公布。他表示,對持假通知書的學生,學校一律不予報到注冊,請家長盡快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這起特大招生詐騙案也警醒世人:切莫相信不符合法律政策的所謂“潛規則”。(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