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生活 > 正文
 

農民撒棗支持城市創衛 卻無力承擔高攤位費(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04日 07:36 中國消費網

  

農民撒棗支持城市創衛卻無力承擔高攤位費(圖)

  棗農李年紅流著眼淚,把一車金絲大棗一捧一捧地撒進河中。洛陽晚報記者 武全旭/圖

  核心提示:不堪城管驅趕,含淚撒棗之舉,一夜之間,使農民李年紅成了“焦點人
物”,來自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傳媒都在尋找他,然而他卻刻意躲避,不想接受任何一家媒體的采訪。他覺得,在一些人的眼中“畢竟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不值得炫耀”。調查中,記者發現李年紅其實是位生活在都市邊緣的進城農民,在撒棗事件的背后有著一個值得關注的群體。李年紅究竟生活在怎樣的一個家庭,撒棗事件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辛酸,事件對他與他的家庭帶來怎樣的震動,他對城市的管理又有何建議?9月1日,李年紅在岳父與妻弟的勸說下,同意與《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深入交談。

  一位農民的家庭重負

  兩位癱瘓老人的藥費,一兒一女的上學開支,壓得他抬不起頭來

  李洼村,一個破落的院子,沒有大門,院內長滿了野草,房門上都落著鎖,家中無人。

  村民說,這就是李年紅的家。

  李洼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與洛陽市交界處,隸屬于登封市潁陽鎮境內,再往西,不到2公里便是李年紅岳父母家——洛陽轄區伊川縣江左鄉相寨村。

  從地圖上看,相寨村與李洼村緊緊相連,當地村民說,直線距離也就是0.5公里,即使走大路,也就是一袋煙的功夫。

  李年紅有兄弟4人,排行老二。初一未上完,就開始在外打工,一度下過煤窯當過挖煤工人,直至娶了妻子才另謀生計。

  “自從俺大妮嫁給年紅以后,他們全家幾乎就一直住在這兒,把我這兒當成了他們的家!這孩子挺孝順,不管是對他親生父母,還是對我和老伴,都一樣的好。”

  9月1日,李年紅的岳父董崇德介紹說,自李年紅結婚以來,經濟上就一直不是太寬綽,尤其是后來他的親生母親與岳母相繼癱瘓以后,經濟更加拮據。到現在,他的親生母親已癱瘓10年,岳母癱瘓8年,李年紅是長女婿,對于岳母病情的藥費自然拿的是“大頭”,兩個老人的藥費再加上自己一個女兒、一個兒子上學的開支,經濟的壓力使他抬不起頭來。眼看著種地收入不大,只好到外做個小生意。不幸的是,今年3月李年紅的父親因病醫治無效去世,欠下了1.8萬元的債務,兄弟幾人每人平攤幾千元的欠款。

  撒棗事件后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26日李年紅從洛陽回到了其岳父家一趟,但并未談及此事,直至后來當地政府的官員來家里了解此事,董崇德才知道“年紅受了委屈”。“

  一家四口的城市賬本

  月收入千元,開支水電費50元,房租210元,四口人生活費500元

  幾年前,李年紅攜妻帶子來到洛陽,開始經營小生意。

  “水電費每月50元,房租每個月210元,四口人生活費每個月500元!僅這些基本開支,算下來每個月都要700元。這還不包括給家里的藥費。”李年紅扳著手指頭,一項一項地給記者算。他說,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平均也就是1000元左右,整個家庭的壓力都在他的肩膀頭上擔著。自己每天凌晨4時起床、晚上10時睡覺,經濟上的壓力使他這么多年以來一直堅持這樣的習慣。

  董崇德說,老伴身體還能自己照顧自己的時候,他就在家種點西瓜,每到西瓜成熟的時候,就讓年紅從家里拉瓜到洛陽城里賣,盡量減輕他的負擔。有時候,也種點其他東西讓他拿到城里去賣,以減輕年紅的經濟負擔。

  因為兩個孩子都在城里上學,李年紅備感到生活在城市里的壓力。今年,16歲的女兒要學電腦,一下子就交了2100元的學費,上初中一年級的兒子因為屬于借讀性質,學校讓一次性交了三年的借讀費1800元。

  “我們幾乎一個月也不吃一次肉,更不用說買衣服了,能省點就省點,盡量讓孩子受點好教育。”李年紅說,“城市管理越來越嚴,我們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

  一次痛快的精神宣泄

  棗完撒心情一下子得到了釋放,頭也沒再回,自己拉著車就走了

  備受著家庭與城市雙重壓力的煎熬,李年紅的精神壓力也達到了極限,8月24日的含淚撒棗事件成為李年紅的爆發點。

  “當我一步一步拉著整整一車棗走上洛陽市九都路澗河橋時,心情跌落到了極點。那一刻,酸甜苦辣咸,全都涌了上來。”李年紅說,棗完撒的時候心情一下子得到了釋放,頭也沒再回,自己拉著車就走了。

  “今天回來咋恁早?”

  “倒了!”面對妻子的疑惑、不解與詫異的表情,李年紅沒好氣地說。

  “咋倒了?”

  “總被人攆!”

  ……

  “我覺得自己這是一種抗爭精神!”談及對撒棗事件的看法,他給自己的舉動作了一個評價,“老婆也支持我,認為我的舉動是一種壯舉!”

  李年紅說,事件發生以來,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很多媒體都在尋找他,希望通過剖析這一個案事件,來關注進城農民醫療、就業、生活以及社會保障等。事實上,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農民工承擔著城市最累、最苦、最臟、最險的工作,他們的辛勤勞動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是,在付出后,他們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李年紅說,現在看來他的目的在于呼吁城市管理者能夠開放更多的市場,期望城市相關職能部門能給予同他一樣生活在城市邊緣的這一類人、這一群人更多的空間。他也一直認為,如果自己在正常的狀態下,也不會走到這樣一個極端,現在覺得自己的舉動值得。盡管如此,他還是不希望再接受媒體的采訪,他覺得,在一些人的眼中“畢竟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不值得炫耀”。對于本報的采訪,他不希望刊發,只是深入性地聊聊他的事件以及事件給他身后的這個群體帶來的影響。

  (編輯:譚捷)

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