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 > 正文
 

國家發改委17次整治依然無果 降價藥在變臉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2日 20:16 財富時報

  本報實習記者 寧霞

  醫藥廠家 請手下積德

  “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讀完這則報道,筆者在氣憤之余確實服了醫藥廠家的精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醫藥廠家玩咱沒商量。

  估計醫藥廠家也會向人們訴苦:原材料漲價了,水電費也跟著漲了,再生產降價藥,我們廠家吃啥喝啥呀。但是不知道這些廠家有沒有想過:醫藥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擔負著治病救人的重擔。人命關天,豈能時時盯住錢眼不放。

  真的好想勸勸那些惟利是圖的藥廠,您要是想掙大錢,就別干這行了。做醫藥的,首先要有德行。別管是做企業還是做人,首先不能缺德不是?

  同時,也希望國家加大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力度,徹底根治

藥價虛高的現象,讓老百姓不再覺得買藥像是和藥品廠家在智斗。

  ——編者

  “

藥品降價是國家發改委為了規范藥品銷售市場,給群眾帶來更大實惠而發布相應政策,而某些生產、銷售廠商為了短期利益各自采取手段,應對政策調整。這樣的往長循環作為百姓何時才能得到真正的實惠呢?

  降價藥突然消失了

  近日記者到家附近的一家平價藥店買8.4元的阿奇霉素,店員直接拿出一盒32.7元的阿奇霉素分散片。同時對記者說:“由于降價這種藥已經便宜很多了,以前賣51.2元。”但當記者說想買以前吃過的8.4元的藥品時,卻被告知藥店早已不出售該種藥了。

  沸沸揚揚傳了幾個月下調藥價的消息終于成為事實。9月28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從10月10日起降低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價格虛高比較嚴重的22個品種,涉及到368個劑型規格,主要針對抗感染類藥品。在此次降價名單中,阿奇霉素也在范圍之內。可為什么記者在藥店卻買不到想要的降價藥呢?

  “降價藥消失,說明藥店應對又一輪‘新藥’上市的準備工作早已經開始了。”一位業內人士說。

  “新藥”要上市 業內公開的秘密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這已經是第17次藥品調價了。熟悉藥品生產的鑫榮綠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立新告訴記者,多次強降藥價讓生產價格低廉的藥品企業賺不到錢,轉而生產檔次更高、價格更高、利潤更大的“仿制品”已成為藥企普遍的一種營銷手段。應對這種“新藥”上市的策略,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據了解,所謂的“仿制品”就是給目前規定的降價藥重新包裝,重新命名,重新申請藥品批號,最終重新定價。據業內人士透露,一番“變臉”之后重新定價跟原來的價格差價至少在兩倍以上。

  同仁堂藥品部的趙經理坦言“我承認這種現象很普遍,但對于我們行業來說,還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接著以要開會為理由,掛斷了記者的電話。

  當記者問起,當銷售降價藥品利潤空間沒有時會不會選擇長期經營。德威治大藥房負責人郭小姐含蓄地說:“藥價下調之后藥店改變自己的經營方式很正常。”弦外之音不言而喻。同時另一家藥店的銷售人員透露,幾種降價藥售完以后,廠家馬上就會提供一些利潤更大的“新藥”給他們。

  某藥業公司內部人士早已公開透露,公司正在準備改變降價藥品的包裝和劑量重新注冊,并將“新藥”以絕對高價重新上市。

  藥品“變臉”究竟為哪般

  據記者了解,在目前

醫院掌控80%市場主動權的情況下,醫院不會自動放棄利潤,壓縮的藥價必然向上游延伸,最終,降價的棒子最終自然落到生產企業的頭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藥品“變臉”這是企業在認定降價藥品無利可圖時最常用的方法。

  對于許多廉價藥品絕跡的原因,“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其經營者因為研發新藥到申報、反復臨床試驗到獲得批準上市銷售,需要幾年的艱苦細致工作,這個時間很漫長,所以更愿意選擇“變臉”捷徑來牟利。?業內人士楊先生這樣認為。

  徐立新經理告訴記者,對于某些資金匱乏的企業,在市場競爭本來就激烈的情況下,制藥企業還要多次面臨藥品降價、招標采購、廣告費上巨額的投入等多種壓力,在無暇顧及長期生存的狀況下,企業經營者更專注于眼前的利益是必然的,為了生存,只好使出“變臉”招數為企業帶來新利潤。

  政府 在尷尬中前行

  降價藥品的這種“新藥”上市方式有關監管部門同樣心知肚明。國家發改委出臺的三個配套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各級各類醫院銷售降價藥品數量不能因為降價而發生明顯變化。根據記者了解,按照國家規定,藥品必須經過藥監部門審批才能上市銷售。國家藥監局宣傳處李海東說,每次調價都會有藥品“變臉”,這種“變臉”只要藥品質量沒什么問題就是允許的,我們只管藥品的質量,管它的生產和經營權。

  根據有關資料,從本月到年底,國家發改委將開展全國范圍內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政府定價藥是否按規定價格執行,政府規定降價的藥品是否按規定時間和幅度降低了價格。連續17次大規模的降價,頻繁的監督檢查,都顯出政府對藥價虛高問題的決心和重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我們國家藥品的流通環節過多,藥品審批與藥價定價之間相對隔離甚至脫節了,藥企藥廠鉆的就是現行的這個“空子“。試想就算定價部門有嚴格規定,就算工作人員再多,他們每天面對品種規格數以萬計的藥品,他們能弄清楚每一種藥品的真實成本與合理價格嗎?屢屢調價,只教會了企業用新的手段來應付。

  這表明,降價藥品被取代是不可避免的。為此,一位堅決不愿意留下名字的醫藥專家說,表面上看起來是藥品價格過高老百姓看不起病,其實質是背后體制和機制問題。根治藥價虛高必須完善國家體制,減少藥品的流通環節,重點扶持一些醫療企業,更主要的是積極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38,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