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扎堆搶人,工廠加薪吸引民工,甚至連老板都開著豪車來招工……近來,珠三角等制造業加工地區面臨勞工荒,很多用人單位都面臨無工可用的尷尬。
風生水起的民工荒,讓外媒也發出一片驚訝之聲。
美國TETS網站寫道,就在全世界還處于經濟危機的時刻,很難相信什么地方會短缺工人,但現在的深圳不但真的短缺,還非常嚴重。
不僅如此,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出現用工荒,還引發外媒對世界商品價格上揚的擔憂,不少媒體稱“世界工廠”要漲身價,而印度將成為新世界工廠的候選。
現狀直擊:無工可用老板只能干著急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隨著中國出口的復蘇,本應帶動就業市場上升,但是這個全球人口最大的國家卻面臨著“意外的約束”——人力資源短缺。
報道稱,隨著中國出口恢復到2008年早期的水平,工廠廠主在農歷新年假期后訂單猛增,廠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制造加工忙碌期。但是現在面臨的“勞工荒”使得他們擔心能否有能力完成這些訂單。
而這一問題在被稱作“世界工廠心臟”位置的廣東省和珠江三角洲的制造業中心地區越發的凸現,一些企業的老板一邊大力招工,一邊為招不到人而干著急。
報道分析稱,廣東占中國出口的三分之一,單憑這一個省的數據,就能讓中國躋身于全球十大出口國之列。但廣東省從廣闊的中國內地吸引并留住務工者的能力正在下降。
“相比其它地區,廣東目前的勞動力供應相當緊張,”思瑞克斯首席執行官保羅·赫西表示。這家總部位于英國馬恩島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熱水壺溫控器生產商,大部分制造業務都在廣州。
鑒于地區、行業和技能水平上的巨大差異,要量化勞動力短缺是極其困難的。本周早些時候,全球最大微波爐制造商格蘭仕的招聘者向生產線工人開出相對可觀的月基本工資:1700元人民幣。
熟練技術員的需求要大得多,他們的工資要再高出65%。而在靠近廣州的制造業中心東莞,當地政府估計,目前每兩個崗位只有一名工人。
揭秘原因:惠農政策務農比打工更賺錢
《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揭秘中國用工荒》的文章說道,對于一個勞動力依然極度過剩的國家,珠江三角洲等中國經濟增長引擎地區在春節后出現嚴重用工荒的報道讓人很有些難以理解。
報道提出疑問稱,廣州及鄰近的東莞等城市的農民工缺口大約在100萬人,這些地方在過去三十年中一直號稱中國出口熱潮的中心所在。無數生產線閑置、建筑工地停工,焦急不已的用工方已將工資提高了30%以上,卻仍然無法吸引足夠的求職者。那么,那些理論上沒有工作的農民都去哪兒了?
分析稱,結構性失業——即勞動者技能與用工方要求不匹配——并不能完全解釋這種現象。除了結構性問題外,農民工對于這類低薪重體力工作缺乏興趣并且他們在家鄉的收入有所增長。
值得稱許的是,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將發展農業、解決農村人口溫飽問題(2007年農村人口達7.275億)作為首要工作重點。取消農業稅、加大市場干預等源源不斷的惠農政策令農村收入增加,在一些地方,務農已經比清潔摩天大樓窗戶賺得更多了。
內陸開發農民工取近舍遠
此外,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富裕沿海地區當前用工荒的部分原因在于,重慶、武漢、南昌等二線內陸城市的建筑熱和快速經濟增長。許多農民工更愿意去這些地方,因為那兒的薪水有時差不多向上海看齊,而且離家更近。
馬來西亞暢銷報紙《星報》也稱,短短7天的春節,工人們卻給自己放了長達一個月的假期。許多勞工發現原來較為貧窮的內陸省市開始繁榮,他們似乎不會重返以往的就業單位,而是就近選擇離家較近的省市就業。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蘇格蘭皇家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貝哲民的話稱,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取得成功,加劇了沿海地區的勞動力緊張,因為刺激措施增加了內陸省份的投資和就業機遇。
從高鐵的開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去年12月,中國開通了全球最快的客運列車線路,從廣州到中部城市武漢,全程1100公里僅需3小時就可到達。“和諧號”高速列車使廣州至韶關(廣東偏遠山區一個工業落后的城市)的旅行時間縮短至40分鐘,使當地務工者更愿意在靠近家園的地方工作。
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說,出現民工荒的深層次原因是很多務工者對早前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不滿意,不愿重回崗位。
報道稱,伴隨中國政府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的落實,這些民工們可以在家鄉附近參與公路、機場和鐵路等項目建設,而不再走回南方工廠的流水線。
“機器工”代替“人工”
《聯合早報》則出招稱,面對日益嚴重的缺工情況,珠三角越來越多的企業計劃淘汰原有使用人工的機器設備,以高技術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縮減成本壓力。
據了解,珠三角部分企業為趕訂單大幅加薪以吸引員工,近期普遍加薪幅度在20%至30%之間,少數企業的加薪幅度甚至高達50%以上。在深圳市勞動力市場,一些外資企業老板表示,長此以往將不堪重負,現在深圳、東莞和廣州一帶的許多老板都在計劃,以高技術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縮減成本壓力。
興中實業投資總經理麥其先表示,工廠內遷根本就不現實,而長期持續加薪招工,企業成本又難以消化,從長遠來看,引進高新技術設備、自動化生產線或數控設備,更加合算。
外媒擔憂或引發世界商品價格上揚
不過,這輪勞工荒再次引發外媒對世界產品價格和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擔憂。
俄羅斯《導報》刊文稱,珠三角勞工荒現象說明,由于中國實行嚴格的人口政策,勞動力增長速度已經減緩,未來這一問題將變得嚴重。未來,這些地區的企業開始將生意轉到勞動力相對更為便宜的欠發達地區。
報道稱,中國的勞工荒可能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間接影響。因為世界需要中國生產的廉價商品,勞動力價格上漲必然造成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上漲,這將引發整個世界市場商品價格上揚。
全球知名IT雜志《PC-Magazine》昨日就發出警示稱,中國勞工短缺形勢不妙可能會影響到液晶顯示器以及影響到其他依賴中國制造的產品價格。
報道稱,在春節之前,中國一些零部件廠商和電子裝配的公司就已經注意到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因此很多公司整個春節都繼續上班以滿足國內以及出口的巨大需求。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將動搖
美國咨詢公司Aplixparners的報告顯示,在制造成本低廉程度的排行榜上,中國從2008年的第四位跌至2009年的第六位,原因是勞動力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印度、越南等國排在中國前面。
分析認為,越南勞動力的價格現在比中國要便宜得多。越南紡織業工人平均月薪是600元人民幣左右,制鞋行業只有400元左右。業務頂尖的技術工人,最多也只能拿到相當于2000元的月薪。
此外,《海峽時報》文章也稱,印度可能要超過中國。文章說,現在中國的企業家越來越多地到越南、印尼開廠,而印度隨著人口不斷膨脹,擁有最大的制造業規模潛力,因而有可能在未來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星報》報道還稱,即便企業部門,工廠廠主提高工人的工資,但是仍然很難留住現有的工人。因為工資上漲的速度還趕不上當地不斷上漲的居民消費水平。
另一方面,工人工資的提高也許能夠提高工人的購買力,從而幫助中國削減對出口導向型經濟的過多依賴,刺激了國內需求從而潛在的增加了進口產品。
但是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讀為全球“中國制造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而價格的上升使得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優勢在逐步降低。
專家解讀:避免用工荒產業升級是出路
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王通訊今天上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快速發展的中小城市也在和大城市爭搶農民工。對于這些農民工來說,大城市離家遠,對照顧家庭很不方便,選擇中小城市發展似乎更理性。
王通訊認為,避免用工荒,產業升級是一個出路,而東南沿海地區也正在實行。這的確也是一個信號,說明我國將更需要文化素質較高的工人。只靠賣力氣,低素質勞動是不可行的了。
但同時王通訊也講到,我國從事低端勞動的人群還是占據多數,在第一、二產業從事簡單加工的人很多這種局勢還沒有改變。但用工的層次隨著產業升級逐漸在分化,并且已經開始向第三產業發展。
對于外媒關于民工工資上漲可能會影響整個世界市場的價格的議論,王通訊認為,民工工資上漲是無法遏制的,而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也是必然的。
2月26日,眾多招工者集聚在義烏市的人才市場,舉牌招工。圖為一名招工者打起了哈欠。
本版文/記者黎史翔王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