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中國—東盟自貿區1月1日啟動 > 正文
“金融危機促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明年1月1日起,雙方超過90%的產品實現貿易零關稅,這標志著第一階段結束。
大洋網訊(廣州日報記者 肖顯 胡群智 陳翔)“金融危機促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球經濟危機蔓延、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大背景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逆流而上”的合作,是應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大舉措。
2000年,中國-東盟領導人第四次會議上,中國領導人提出了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議。由于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政策,幫助東南亞國家對華出口猛增實現經濟復蘇,所以成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得到了東盟國家的支持。
2010年1月1日,當全球又在為“金融危機下的經濟復蘇”而煩惱的時候,這個惠及19億人口、接近6萬億美元GDP、4.5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貿區將正式建成。
每當金融危機爆發之時,全球經濟陷入低迷,貿易保護主義就會全球范圍內抬頭。在許寧寧看來:“貿易保護是限制產品的進口,鼓勵產品的出口,以此增加外匯儲備,保證貨幣穩定應對金融危機,這跟免除關稅是矛盾的。可以說,現在中國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是逆流而行。這時候中國和東盟取消關稅,可以說是雙方作出重大的決策,這種決心就是要堅定信心不動搖開放市場,通過開放市場密切合作關系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這是上策。”
199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導致東盟國家,使得大部分東盟國家開始學會調整自身的經濟結構,對外來的資本注入持有保留態度,加強監管、防止類似對沖基金一類的“熱錢”通過炒作來“吸血”的做法。中國同樣在上一場金融風暴中受益匪淺。中國政府不僅主動承擔起了一個大國的經濟責任,而且通過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拉動內需等一系列做法,實現了經濟的“軟著陸”。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中國-東盟之間啟動的共同建設自由貿易區計劃及其付諸實踐,使得自貿區市場“利國”、“惠民”的效益逐漸深化,自貿區的市場潛力成為抵御金融風險的“防波堤”。
2000年開始,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決定建設自由貿易區。隨后,雙方啟動早期收獲計劃、降稅計劃,相繼簽署貨物貿易協定、服務貿易協定。在許寧寧看來,今年8月15日,中國和東盟簽署的《投資協議》是關鍵,“目前,這個協議正在中國和東盟各國履行國內程序,有理由相信,我們在明年可以真正執行《投資協議》。開放市場對東盟某些國家有風險,特別是在金融風暴的影響下,有時候會自覺不自覺的出現貿易保護,因為他怕產業受沖擊,怕大量資金流動。包括印尼也有這方面的動搖,他們的一些部門曾經提出希望延緩減免關稅。但是這應該不會影響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因為這個協議,你不能說對你有影響就不執行,這可能就要再談判,這對你的產品在中國免稅銷售就不好,這要權衡好利弊。”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明年1月1日起,雙方超過90%的產品實現貿易零關稅,這標志著第一階段結束。許寧寧介紹說,第二階段是指到2015年全面建成自貿區,即東盟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四國與中國貿易的絕大多數產品亦實現零關稅;與此同時,雙方實現更廣泛深入的開放服務貿易市場和投資市場。他說,2016年后,自貿區建設將進入進一步鞏固完善的第三階段。
許寧寧透露,2009年和明年中國對世界的平均關稅都維持在9.8%左右,但是明年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將從現在的2.4%降到0.1%。中國巨大的市場使得東盟出口結構發生深刻轉變,已經從簡單地依賴美國和歐洲、日本市場,向歐美、日本和中國“三足市場”轉變。現實和潛在巨大消費能力的中國市場,在歐美遭受嚴重金融風暴、消費銳減的時候,成為東盟國家穩定的出口目的地。目前,中國是東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東盟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