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正式啟動。中國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文萊6個東盟老成員國之間93%的貿易商品關稅降為零,與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4個東盟新成員將在5年后實施零關稅,與貨物貿易自由化同時啟動的還有服務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安排。
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經濟潛力巨大,但其政治效應更是不容忽視,其中一個最主要的方面在于它將引發亞太地區新一輪的區域整合。多年來,中國東盟雙邊關系的發展已經帶動了東亞的“競爭性區域主義”發展。
中國與東南亞地區關系源遠流長,但由于近幾個世紀以來西方殖民主義特別是冷戰時期大國對抗的影響,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的全面正常化展開基本上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盡管時間很短,但雙方關系發展迅速,其中有幾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一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當年所建立起的中國東盟峰會機制。中國在危機中的舉動獲得了東南亞國家的肯定與贊揚,東南亞的“中國威脅論”逐步變成“中國機遇論”。另幾項舉措發生在本世紀初:雙方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雙方決定建立自由貿易區等。
中國東盟關系的快速提升引發了東亞地區其他國家的競爭性趕超:首先是日本與韓國,它們不僅相繼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而且也各自以雙邊或多邊的形式與東南亞各國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接著是東亞地區外的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印度也爭相效仿,積極推進與東南亞的關系,致使當今的東亞合作呈現多層面與多機制的發展態勢。
東亞合作的發展同樣引發了后冷戰時代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之嚴重關注,它先是推出包括“亞太自由貿易區”在內的各種旨在應對與消解東亞地區的泛亞太區域合作倡議,接著入主白宮的奧巴馬政府更是迫不及待地直接在東南亞采取了相似的跟進性外交舉動,不但試圖進一步提升與東南亞重要伙伴的雙邊關系,更是引人注目地加入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昔日不受大國注重的東南亞如今成了國際社會競相爭取的香餑餑。
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正式啟動,標志著雙方關系的另一次實質性提升。根據已經被中國東盟關系所啟動的東亞合作的發展歷程來看,完全可以預期,整個亞太國際格局會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而進一步整合與調整。東盟會再次成為世界大國競相拉攏與角逐的對象。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啟動將引發亞太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張振江(暨南大學 國際關系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