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爭奪碳交易定價權(2)

  隨著全球碳交易市場份額越來越大,金融資本涉足越來越深。據統計,全球碳排交易市場價值已從2005年的110億美元升至2008年的118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交易市場。

  美國憑借在金融、信息和法律領域的技術優勢,開始在全球布局碳交易市場,已經成為掌握碳交易話語權的國家。

  2003年,美國組建了芝加哥碳交易所,業務對象主要是歐洲國家。2004年,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在歐洲建立了分支機構歐洲氣候交易所、2005年與印度商品交易所建立了伙伴關系,此后又在加拿大建立了蒙特利爾氣候交易所。

  高盛參股了芝加哥交易所母公司氣候交易所公司,并且其控制的洲際交易所將歐洲氣候交易所納入其交易系統,與洲際交易所交易的石油等實體資產在同一平臺交易。

  美國銀行也染指碳交易市場,成為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會員,同時也是芝加哥氣候期貨交易所和歐洲氣候交易所的會員。并且,美國銀行也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了上述三家交易所的控股股東氣候交易所公司。

  2008年1月,紐約-泛歐交易所與法國國有信托投資銀行合作建立BLUENEXT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是2007年由紐約證券交易所和泛歐交易所合并成立,泛歐交易所控制著歐洲大多數證券交易所。另外,美國還在與加拿大積極商討組建北美氣候交易所。

  同年,BLUENEXT交易所與北京環境交易所簽訂合作協議,布局中國市場,而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則與中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人民銀行合資建立了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歐盟一直在和美國爭奪全球碳定價權的主導地位。先后成立了北方電力交易所、未來電力交易所、歐洲能源交易所等,紛紛參與碳交易,目前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量和交易額均居全球首位。

  歐盟和美國等還在碳交易更高端的信用評級、衍生品開發方面積極布局。英國正在積極推動組建類似于穆迪評級這樣的碳交易評級機構。2008年,紐約-泛歐交易所則推出一個新的確認有低碳排放記錄的歐洲公司的碳指數——低碳100歐洲指數。

  同時,歐洲各國還大力塑造碳交易的軟實力。如,為了推動創新,促使英國政府在氣候談判中采取有利于業界的立場,倫敦金融城在2008年前成立了倫敦氣候變化行業協會,以致力于進一步推動和規范倫敦碳交易市場。

  該協會目前已有49家會員,基本包含了倫敦所有從事碳交易的企業,其中不僅涉及會計、保險、金融、法律、培訓、市場咨詢、公關傳媒、風險管理等傳統行業,還涉及碳交易、碳中介、碳管理、碳登記、碳排量跟蹤核實、京都機制等新興的碳實體。

  中國尷尬 碳交易話語權缺失

  中國是CDM項目主要供應國,但在這個產業鏈中,中國卻處于劣勢,像其他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樣,只能進行初級產品加工,獲得加工費,而巨額利潤則由歐盟等發達國家獲得。由于不具備CDM定價權,中國處于國際碳市場及碳價值鏈的低端位置。

  此前,我國企業參與CER交易,一部分是通過經紀商從中撮合中國的項目開發者和海外的投資者,而另一種主要的途徑則是由一些國際大投行充當中間買家,收購中國市場上的項目,然后打包到國際市場上尋找交易對手方。

  而國際買家在中國收購初級CERs,最初價格只有4-5歐元/噸,而歐洲市場上的交易價值在8-10歐元/噸,拿到歐美交易所包裝成2008年至2012年12月交貨的CERs期貨合約,價格則為15-17歐元/噸。

  2009年,國家發改委為CER制定了最低交易價格8歐元/噸,試圖打破中國CER賤賣的困局。

  同時,國際買家與中國企業簽訂購買合同時,只需支付較低的開發成本。CER一旦頒發或項目一經注冊,國際買家就可以通過中介或雙邊渠道找到下家,或者在交易所這樣的二級市場加價出售。買家與中國企業簽訂合同并不需要有很強的資金實力,也不需要有保證購買定量CER的足額賬面資金。事實上,不少買家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

  截至2009年10月,中國政府已批準了2232個CDM項目,其中663個已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成功注冊,預計年減排量為1.9億噸,約占全球注冊項目減排放量的58%以上,注冊量和年減排量均居世界第一。

  中國到2012年之后將面臨碳減排的任務,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前,中國頒布了到2020年單位GDP碳減排40%-50%的目標,中國未來或將由CER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而到那個時候,掌握在西方政府、企業手里的CER價格將會隨著中國需求的增加而水漲船高,中國將付出巨額的成本回購自己的產品。

  更重要的是,歐盟基本上是目前全球CDM的單一最大買家,從2002年開始占到了每年CDM額度交易的75%以上。一旦歐盟停止購買CDM額度,這個市場基本就會消失,而已經開工的CDM減排項目的投資回報也會落空,這將對中國企業造成巨大影響。

  而且,業內人士還認為,當前在一級市場進行交易的大部分CER都尚未得到審核通過,實際上相當于是一個遠期市場的交易,更復雜的是,這樣的遠期交易還帶有遠期無法交割的賭博成分。

  未來,CDM市場價格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五個方面:項目本身能否注冊;歐盟是否能夠持續認可CER;美國能否成為CDM的新增需求;歐盟和后京都議定書未來的減排要求是否會更嚴格;持續的經濟復蘇是否成為可能。

  日前,聯合國監督碳排放交易的機構中止了幾十個中國風力發電項目的審批,其理由是中國通過有關項目獲取資金的方式受到了質疑。他們擔心中國政府故意降低風力發電補貼,以使這些項目具備申請碳信用額的資格。

  不管怎樣,這件事情足以為中國政府及相關企業敲響警鐘。

  雖然從2008年開始,中國相繼成立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邁出了構建碳交易市場的第一步。不過,目前這些交易所只能進行節能減排技術轉讓,尚不能進行CERs轉讓。

  而且,業內人士認為,鑒于CDM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會傾向于一個買方市場,國內的交易平臺暫時不會成為主流。

  總體而言,中國目前在碳交易標準建立、人員儲備、法律、技術等各個環節都處于初始階段,加快中國提升在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地位,才能夠取得未來發展的話語權。

  碳金融體系背后 貨幣戰爭

  碳減排成為繼石油之后又一世界級大宗產品,用哪種貨幣作為世界通行的結算貨幣,將形成新的貨幣霸權。

  發達國家圍繞碳減排權,已經形成了碳交易貨幣,及包括直接投資融資、銀行貸款、碳指標交易、碳期權期貨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為支撐的碳金融體系,大大推動了全球碳交易市場的價值鏈分工。

  一國貨幣要想成為國際貨幣甚至關鍵貨幣,通常遵循計價結算貨幣-儲備貨幣-錨貨幣的基本路徑,而與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的計價和結算綁定權往往是貨幣崛起的起點。碳交易權的計價結算與貨幣的綁定機制使發達國家擁有強大的定價能力。

  世界貨幣體系經歷過“煤炭-英鎊”、“石油-美元”時代,在未來的碳交易主導的時代,是延續美元霸權地位,形成“碳交易-美元”,還是“碳交易-歐元”,抑或是其他貨幣?

  雖然美國金融資本控制了世界上主要的碳交易所,但由于碳交易所主要的交易方在歐洲,歐元是碳現貨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場主要計價、結算貨幣,歐元將有機會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不過,美國并不甘心喪失在貨幣領域的強勢地位,華爾街金融家們正在構建全球范圍的碳交易市場,試圖取代歐洲區域化的碳交易市場。另外,日元也正在摩拳擦掌,試圖使日元成為碳交易計價結算的另一主要貨幣。

  在全球碳交易還沒有完全與單個貨幣形成牢固的捆綁關系之際,中國政府、金融機構如何在碳交易市場布局謀篇,掌握未來市場的金融話語權?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