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或襲來:全球股票市值正趕超GDP規模
呂行
寬松時代的到來,使得全球股市遍地開花。火熱的市場也讓全球股票市場的市值迅速膨脹至歷史新高,并已經追上了全球GDP的規模。
日前,通過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的統計和全球股價指數推算,全球總市值截至4月底達到74.7萬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推算的2015年全球GDP為74.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全球股票總市值已經超過GDP規模。
同時,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全球股票市值為71.69萬億美元,較4月底稍有回落。
對此現象,分析人士指出,這恐怕并不一定是好事,這或許說明股市資金的膨脹已經脫離實體經濟,也就意味著全球股市的行情有些過熱。歷史上出現這種情況時,隨后均迎來了股市暴跌與經濟增長遭遇困難。
股票總市值和GDP的平衡被視為衡量股價過熱程度的尺度,因受到“股神”沃倫·巴菲特的關注,還被稱為“巴菲特指標”。
歷史上,“巴菲特指標”在發生IT泡沫的1999年以及金融危機前的2006~2007年曾一度過熱,即全球股票市值超過全球GDP。
隨后,在21世紀初,美國股市暴跌超過70%;而2007年之后,全球股市也陷入了長達五年的熊市。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目前仍難以感受到以前那樣的熱狂,但對于寬松資金主導的股價走高,也需要保持非常強烈的警惕性。
此前,全球股票總市值以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10月創出的64萬億美元為頂峰,隨后一度出現減少。而在2013年11月以后,終于重回刷新歷史新高的局面。借助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日美歐股價持續走高。
不完全統計顯示,2015年年初至今,開始實行降息(或降準)以及量化寬松政策(QE)的央行[微博]依次包括埃及央行、印度央行、秘魯央行、瑞士央行、丹麥央行(共4次降息)、土耳其央行(共2次降息)、加拿大央行、歐洲央行(QE)、新加坡央行、俄羅斯央行、澳洲央行、中國央行(降準和降息)、瑞典央行、以色列央行。
“在主要國家實施貨幣寬松等的背景下,日本、美國和德國等股價均創出歷史性高位,使得總市值擴大至可匹敵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合計的規模。”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而對于未來的經濟增長,IMF總裁拉加德[微博]曾警告稱,全球經濟正面臨陷入長期低增長、沉重債務與高失業率的風險,因政策制定者未能采取適當措施刺激產出。“盡管全球增速與過去30年來的均值大致持平,但這樣的水平并不足以克服頑固的高失業率、沉重債務負擔,以及全球幾個最大經濟體的緩慢增長。”她表示。
就中國股市而言,流動性充裕帶來的上漲趨勢也相當明顯。彭博匯整的資料顯示,截至5月4日,上海股市今年以來上漲39%,深圳股市上漲61%。中國上市公司占全球市值比重首度突破10%,成為僅次于美國股市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目前美國股市占全球市值比重為34.8%。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國香港股市占全球市值比重創新高為7.4%,超越日本的7%,成為全球第三大股市。
不過,5月5日,中國A股卻迎來了較大幅度的回調。根據Wind數據,當日暴跌之后,兩市市值共為59.64萬億元,較前一日相比,單日蒸發了2.02萬億元。
2.02萬億元是什么概念呢?以A股目前的2.01億賬戶來算,相當于股民人均賠了一萬。但是考慮到一人多戶的放開,實際損失數可能遠多于此。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