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副總統拜登7月10日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呼吁進一步打造中美互信,他稱中國崛起對美國和世界有利,提及了他體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講到了朝鮮核問題。他也說及網絡偷竊,稱竊行為必須被視為越界之舉,需要阻止。《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感受到,拜登的表態并非媒體報道中的那樣充滿對抗性,而是相對溫和。
“在本周華盛頓舉行的美中高級別會談上,最重要的人物可能是那個沒有到場的人。”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所說的這個人就是斯諾登。10日的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感慨, “在最近的記憶當中,還沒有誰對美國利益造成的損害超過斯諾登”,“不光是對機密文件的偷竊和公開,更大的損害是讓美國看上去虛偽而狡詐,讓美國的盟友就像美國的對手那樣憤怒”。文章稱,斯諾登讓現在與美國舉行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中國“有了好運氣”。路透社引述一名美國學者的話說,“斯諾登把水大大攪渾了”。
德國新聞電視臺10日稱,觀察家認為斯諾登事件為中國贏得新的談判砝碼。《日本經濟新聞》稱,“棱鏡門”使中國在與美國的交涉中更加游刃有余。韓國《朝鮮日報》9日稱,本周將在華盛頓雙雙舉行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美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國和歐盟都在為美國的監聽門“磨刀霍霍”。就“網絡安全”問題在國際舞臺上嗓門最大的美國,此次卻在自家院里承受被猛烈反攻的尷尬狀況。
美國《政客》9日以“焦躁”描述當下的華盛頓,因為美國不可能像一些人希望的那樣迅速同中國的網絡黑客以及數字間諜作戰。
美國《僑報》引述清華大學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豐的話說,斯諾登泄露的一些消息會使中美在談判時趨于平衡,而不再是一方指摘另一方。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9日回顧去年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稱,當時會前陳光誠要求避難美國,這起意外事件迫使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敏感的人權個案與美中關系更廣闊的外交利益之間平衡。陳的事件得到解決,沒有擾亂高級別的兩國對話,這使一些分析家得出結論,中美在工作關系上的利益壓倒了一個敏感事件。【環球時報駐美國、韓國、德國、日本、法國特派特約記者 溫憲 李博雅 王剛 青木 李珍 楊明 胡錦洋 汪析 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