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科技
近兩年,視頻平臺在播放電視劇時,各種巧立名目,花式收費,像超前點播、二次收費等,引發(fā)不少吐槽。
不過這種付費才能享受的待遇,最近出現(xiàn)了“人傳人”現(xiàn)象。
近日,寶馬的18美元/月的座椅加熱功能,先后在韓國、英國推出,即便引發(fā)不少爭議,寶馬仍表示,要推出更多針對車輛性能的訂閱服務(wù)。
不止寶馬,奔馳EQS還推出了后輪轉(zhuǎn)向付費升級功能,費用是每年4998元。奧迪、蔚來、威馬也緊跟在后。
不管消費者怎么抗議,訂閱制的軟件收費模式,已經(jīng)成為新的趨勢。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軟件的地方就有江湖。
國外一個專門破解汽車程序的黑客團隊不慣著車企,“我們會幫助寶馬車主解鎖受限于訂閱的座椅加熱功能。”
這家良心黑客組織,可以免費幫助車主升級功能,不過有些破解功能是收費的。當然,要比官網(wǎng)標價低得多。
黑客開門招客
這家神秘的黑客組織,其實是一家專業(yè)的改裝公司,名字叫Bimmer Tech,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他們專門面向?qū)汃R汽車改裝,而且和其它硬件改裝不同,他們主要攻擊汽車的“軟肋”。
Bimmer Tech通過寫入代碼,讓汽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自動大燈、手機鏡像、自適應巡航控制等,甚至還能幫助車主刪除一些不想要的程序。
“只要車主想增加什么功能,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我們都能幫他們實現(xiàn)。”
打開這家公司的網(wǎng)站,里面的軟件升級都是明碼標價。
比如升級一套導航系統(tǒng),價格是1749美元,升級一套安卓車機系統(tǒng),標價699美元,這個錢不白花,除了可以實現(xiàn)安卓手機的無線或USB連接外。
升級后的車機系統(tǒng),還能訪問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比如谷歌地圖、WhatsApp 等,還支持蘋果Carpaly。
早在2019年,當寶馬表示要每年收取CarPlay的80美元使用費時,這家公司就破解了寶馬的車機程序,并且“終身激活”了寶馬車機系統(tǒng)的部分功能,像可以在行駛中播放視頻或者聽音樂,價格是54.99美元。
除此之外,Bimmer Tech這家公司還能讓汽車跑的更快。
寶馬i3 REx是一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配備了一個小型兩缸汽油發(fā)動機,通過為汽車充電的方式,充當一個增程器。
為了滿足美國的排放法規(guī),i3 REx的這個增程器僅在電池電量低于6%時才會打開,不過在歐洲市場,電池低于75%時,司機可以手動打開增程器,以便讓車輛性能更高。
“許多美國i3 REx 車主在看待歐洲配置時,眼中不乏嫉妒之色。”按照Bimmer Tech的說法,他們利用黑客之道,也能讓美國市場更早地開啟增程器。
更關(guān)鍵的是,他們僅僅通過遠程操作,就能將i3 REx 的增程器“開光”。
其實不止Bimmer Tech,兩年前,加拿大企業(yè)Ingenext也曾黑進特斯拉的系統(tǒng),通過兩款黑客軟件,就幫助車主解鎖那些官方鎖定的功能。
比如Model 3的Acceleration Boost升級套件,百公里加速可以從4.4秒提升至3.9秒,但是套裝價格高達2000美元。
但是用戶在安裝了 Ingenext的黑客軟件后,只需要花費1100美元,就能解鎖Acceleration Boost的性能,甚至還能附帶一個漂移模式,簡直物美價廉。
通常情況下,黑客都帶有貶義的意味,不過在車企推出付費功能后,黑客直接成為車主之光。
花更少的錢,就能得到同樣的功能,真值。
車企為啥吃力不討好?
黑客能夠“異軍突起”,并不能怪他們的歪門邪道,主要在于車企的訂閱制度逐漸跑偏了。
最開始的訂閱模式并沒有引起太多反響,甚至有人覺得無可厚非,畢竟該功能并不涉及到大部分用戶的用車體驗。但隨著訂閱模式覆蓋范圍的擴大,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這東西不太對勁了。
這一“時尚”風潮最早從特斯拉開始,特斯拉通過其在線服務(wù)“Connectivity”提供導航,除了配備基本的導航功能外,在“高級連接”時,增加了實時交通信息、音樂和媒體流等功能,這項導航功能需要每年付費99美元。
這項服務(wù)為了讓用戶產(chǎn)生習慣,前8年免費使用,美國有二手車商表示,消費者對于車輛的平均使用年限為8.4年,所以這項收費項目并不會給用戶帶來太多不便。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車企推出訂閱制,這項服務(wù)越來越有盈利屬性,不少功能甚至是為了訂閱而訂閱。
一位奧迪車主對于訂閱服務(wù)表示不服,認為車企是有預謀地收費。
“在車輛出廠的時候你的硬件已經(jīng)預裝上了,買車時候的價格就已經(jīng)將成本計算進去了不是么?”這位奧迪車主表示,買車的時候已經(jīng)為此硬件掏錢,享受當然是理所應當?shù)模睉{什么還要額外掏錢,去訂閱你所謂的服務(wù)?”
有寶馬五系的車主也表示,現(xiàn)在訂閱制度之所以大家都難以接受,主要是因為有不少的訂閱內(nèi)容之前只是一些基礎(chǔ)舒適功能,不用額外掏錢,或者直接選裝買斷。現(xiàn)在就像溫水煮青蛙,會讓消費者感覺受到了欺騙。
當然也不全然都是反對車企推出訂閱服務(wù)的聲音,有位威馬EX6車主認為,這個模式應該成為主流,因為未來車可能會越來越便宜,訂閱可以讓汽車擁有個性化定制方案。
現(xiàn)在來看,訂閱服務(wù)大多是出現(xiàn)在傳統(tǒng)高端品牌車型上,比如奔馳EQS訂閱加大后輪轉(zhuǎn)向角度一般,訂閱服務(wù)后更像是帶有“升級”色彩的行為,也是一種對高性能的追求。
雖然不少人吐槽,但不得不承認,車企探索訂閱服務(wù)收費是大勢所趨。
尤其是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造車成本不斷上漲,新能源汽車原材料的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導致新能源車企出現(xiàn)利潤逐年降低,或許這是尋找新的盈利方式的必走之路。
特斯拉在2021年僅軟件收入一項就達到12.6億美元,登頂了全球所有車企軟件收入榜榜首。
吉普、道奇和克萊斯勒的母公司Stellantis在“軟件日”中表示,僅銷售軟件和訂閱,就能給公司帶來225億美元的收入,這個數(shù)字也和大眾、福特等車企預期的數(shù)字相符。
吃相不能太難看
軟件定義汽車的風口吹了好幾年,沒曾想“定義”還沒有到來,先把車主套牢了。
受供應鏈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多重限制,傳統(tǒng)車企在近年來的利潤率一直不高。與造車新勢力相比更是相差離譜,就像大眾、豐田這樣的傳統(tǒng)車企,凈利潤率僅為特斯拉的三分之一。
這也導致傳統(tǒng)車企開始學著特斯拉,嘗試在軟件領(lǐng)域大干一番。
從消費本身來說,付費訂閱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滿足部分“極客”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當然,訂閱服務(wù)的出現(xiàn)和成長,也契合消費者的用車需求,以前人們更注重車的所有權(quán),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實際用車的成本與體驗。
但是車企不能在基礎(chǔ)配置上,就開設(shè)一些收費關(guān)卡。
若是前段時間寶馬的CarPlay是軟件服務(wù)的話,不需要此功能的是可以不訂閱,但把這項服務(wù)放到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甚至是后輪轉(zhuǎn)向,不禁引發(fā)思考,以后會不會最基礎(chǔ)的功能也要付費?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開始吐槽,以后是不是剎車、轉(zhuǎn)向都要開始收費?
如果剎車和轉(zhuǎn)向都開始收費了,那對于車企來說,軟件收入直接上升一個量級。
另一方面,對于一些重點功能,比如特斯拉的FSD等自動駕駛功能,其實愿意為其買單的人不多,對于現(xiàn)階段的自動駕駛,人們并不愿意相信。馬斯克就曾透露,在特斯拉FSD在中國的購買率只有1-2%。
但是不是車企推出基礎(chǔ)配置付費的理由,那些不花錢訂閱的車主成為冤大頭——硬件成本花了,不付費卻體驗不到。
如果車企仍在汽車訂閱服務(wù)的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最終結(jié)果可能就是,黑客越來越多了。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cè)二維碼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