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顏寧自身帶來的新聞效應,人們想知道這是否代表了新的趨勢,即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頂尖大學的終身職位或大型公司高管職業,回到中國。
文 |《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編輯 | 蘇琦
在11月1日舉行的“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著名科學家顏寧發表主題演講時透露,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一職,擬全職回國協助深圳創建一所集科研轉化、學生培養、經費資助等若干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深圳醫學科學院。這是顏寧2017年受聘普林斯頓大學,成為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引發學術圈轟動的新聞事件后,再次成為新聞焦點,只是這次引來的關注甚至超越了學術圈。
一些人將此與10月底《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布的“全球最佳大學排名”聯系起來。中國大學數量達到338所,美國大學的數量為280所,這是中國大學進入“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的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其中在人工智能領域排名前10的學校中,有5所來自中國大陸,包括排名第一的清華大學。美國最好的人工智能研究學校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排名第12。中國在其他科學領域也處于領先地位,包括納米科學、納米技術、聚合物科學、工程和物理化學。
與此同時,中國教育部在9月20日的“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的第13場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從2013年以來,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有八成的人選擇回國發展。2020年,有意在中國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增加33.9%,增幅遠高于2019年的5.3%, 2018年4.3%的同比增幅。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赴美留學的中國大學生越來越少,2022年1月至9月,有52034名中國公民獲得了F-1簽證,低于2019年同期的95518人。F-1簽證是美國發放給想在美國獲得學位或學術證書的外國留學生的簽證。
因此除了顏寧自身帶來的新聞效應,人們想知道顏寧是否代表了新的趨勢,即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頂尖大學的終身職位或大型公司高管職業,回到中國。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謝宇對《財經》記者指出,相對于美國華裔科學家/工程師總人口的規模,返回中國的人數非常少。絕大多數人更愿意留在美國繼續他們的工作。然而,他們現在擔心自己在美國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會受到“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的威脅。
比較而言,謝宇稱過去的抱怨是,雖然華裔貢獻了很大一部分艱苦的工作,但總的來說,他們沒能獲得領導者的職位或相應的認可,碰到了“亞裔天花板”。在“中國行動計劃”下,大多數華裔美國科學家現在感受到了潛在的聯邦調查和起訴的寒意,因此對他們在美國的事業產生了新的悲觀情緒。事實上,盡管絕大多數人希望為美國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做出貢獻,但許多人感到不受歡迎,并對在美國進行研究感到恐懼。對于一些華裔科學家來說,這種恐懼導致他們考慮避免申請聯邦基金,特別是在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師中;他們還考慮離開美國,特別是對于初級教職和聯邦基金獲得者。不過,謝宇強調,盡管總體上有恐懼情緒,但其絕大多數受訪者(89%)表示他們希望為美國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作出貢獻。
研究美國華人狀況的硅谷人士 Phillip 對《財經》記者介紹說,在美國的七大名校,每個學校都有數十位華人教授,華人比較集中的學科主要是理工、醫學、財經等領域。從行業分布來看,大部分中國985高校人才在美從事高新技術行業,計算機軟件、半導體硬件以及金融地域分布比較明顯。另外在美從事高校教育以及科研工作的中國985畢業生也非常多。
中國行動計劃是指2018年11月美國政府推出的一項計劃,由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司負責實施,稱該計劃“旨在全面消除中國間諜、防止美國科技被中國盜竊”。該項計劃由時任美國司法部部長杰夫·塞申斯于2018年11月1日宣布啟動。2022年2月23日,時任美國助理首席檢察官馬修·奧爾(Matthew G. Olsen)宣布中止該計劃,并表示該計劃助長了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與偏見、損害了美國吸引頂尖人才和推動科技進步方面的利益。然而以中國行動計劃之名開啟的某些案件目前實質上仍在持續。
謝宇參與的報告獲得了受雇于美國大學的1304名華裔美國研究人員的問卷結果:所有五個心理指標都顯示出他們強烈的不安和恐懼感:35%的受訪者覺得在美國不受歡迎,72%的人覺得作為一個學術研究人員并不安全;42%的人害怕進行研究;65%的人擔心與中國的合作;86%的人認為,與五年前相比,現在更難招到頂尖的國際學生。意向指標涉及上述心理上的擔憂對行為意向的潛在影響。45%獲得過聯邦資助的受訪者說他們現在希望避免申請聯邦資助,此外令人震驚的是61%的受訪者曾想過離開美國(去亞洲或非亞洲國家)。在那些打算繼續申請聯邦撥款的人中,95%的人表示他們依靠撥款進行研究,特別是生命科學家。
一位在美多年并積極開展美中交流合作的華裔醫學專家David博士對《財經》記者說,關于美國對華裔科學家打壓和調查的一些報道有些夸大。目前回國的很多是博士后與普通科研人員,高級別的華裔科學家并不多。顏寧是比較知名的,另外一個數學家丘成桐退休后也加入了清華。目前感覺華裔科學家比過去更謹慎了一些,尤其是在與國內合作的方面,不過如果與大學及科室事先說明情況后,還是可以開展合作,并沒有看到普遍被“迫害”的現象,少數地方這些現象存在,大部分地區還好。如今華裔科學家大部分生活工作都很正常,大學里競爭很激烈,疫情后大家更玩命,都在趕疫情期間耽擱的研究,少數人離開大學去公司或另謀高就,畢竟特朗普時代過去了,大家都是面向未來,盡管有很多不確定性,但現在感覺沒有前幾年那么瘋狂了。
不過用反華的名義來獲得政治收益也已成為美國政客的選戰提款機,這激化了美國社會對于華裔人士的不信任。美國的“中國行動計劃”的陰影對在美國大學從事生化、半導體工程、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尖端科技領域的科學家產生的壓力揮之不去。多名華裔學者對《財經》記者指出,現實環境是這種不友好和不信任體現在各種工作生活的細節中,甚至與是否在國內兼職無關。多位喬治敦大學外交學院教授對《財經》記者指出,大國競爭向來存在,但現在的政治現實是,它成為美國政治極化社會的一劑解藥,這無疑有對美國保持其世界領先的科研和創新產生反作用。
對于網上熱傳的分析,“顏寧回國是商業化變現和提升頭銜(title),保障利益最大化顏寧教授看待AlphaFold這個事情,就像驍勇善戰的野蠻人首領看到了航空母艦。”多數接受《財經》采訪的華裔科學家都表示,這一分析非常刻薄。
圍繞顏寧回國的共識是,顏寧回國對中國利好,會帶動傳統生物學發展,也對更多女性科學家起到激勵作用。
最近幾個月來,美國的糾偏機制開始有所動作。《財經》記者曾多次采訪的托馬斯·賴特(Thomas Wright)今年4月出任美國政府國家安全與外交事務決策機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戰略的高級總監, 距離他上任前的半年左右,他曾發表重磅文章呼吁美國需要一個戰略來應對大國競爭條件下的跨國威脅, 與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合作,為未來的流行病做好準備并應對氣候變化。同時,批評美國拜登政府對華政策過于強調“秀肌肉”的聲音也逐漸增大。
在華裔學者返華形成更大的趨勢前,美國需要重建更包容的種族和學術以及政治環境。中國則需要更大提高對海外學者的吸引力,加強學術環境的優化。
(實習生張晴鶴對本文亦有貢獻)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