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42章經
曲凱:你之前的最好成績是拿了 WSOP 的金手鏈獎。
Ricky:對, WSOP 是全球最知名的撲克大賽,相當于撲克屆的奧運會。我拿金手鏈的那場有 4747 個選手報名,這些人的籌碼經過層層淘汰,最后集中到了我一個人的手里。
曲凱:所以在你看來德撲打得好的人有什么核心素養?
Ricky:德撲是一個綜合的游戲,比較重要的有三點:
1) 絕對理性
2) 對人的判斷力
3) 對概率的理解
這些大都是天賦層面上的能力,決定了你的下限。如果要繼續往上走,還離不開刻苦的訓練、學習,和復盤。
曲凱:這三點我們可以挨個展開講講。但我想先問一下,你怎么定義「天賦」?
Ricky:天賦就是每個人特別擅長的事情。我從小就很擅長找到世界的規律,我的天賦就是歸納演繹。
曲凱:打德撲這十多年來,你的這個天賦核心體現在哪里?
Ricky:我很擅長總結每個人行為上的規律,從而發現漏洞。
比如某個人習慣 2/3 注下強牌、1/3 注下弱牌,如果能抓到這個規律,我就可以一直打 Ta 這一點,打到 Ta 調整為止。
曲凱:所以你的歸納演繹不只針對客觀事物,也包括主觀性比較強的,比如和人相關的這些規律。
再說回你剛才講的那三個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一:絕對理性
曲凱:你是怎么做到絕對理性的?
Ricky:第一是要獲取足夠多的專業知識和信息。因為「寬慰自己」是人的本能,所以判斷自己有沒有被情緒干擾其實挺難的,比如當你虧錢的時候,你會想無數的理由來告訴自己「我很理性,這公司就是被低估了」,這時就需要更多的信息來輔助你做出客觀的判斷。
第二是要能察覺到自己心理狀態的波動,然后及時調整。這需要一些很反人性的東西,比如你可能需要不把錢當成錢。
曲凱:道理都懂,但做起來很難(笑)。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能做到這些的?
Ricky:可能也是天賦吧,我的這種能力在同齡人中屬于比較頂尖的。
我小時候按計算器一直覺得這玩意比人好,你怎么按它,它都不生氣。所以我從小就有一個想法是,「我要是像計算器一樣沒有情感波動,那得多厲害啊」。
后來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曲凱:心態的變化和你在牌局里投入的多少也是相關的吧?投入金額占總資產的比例越高,心態越容易失衡?
Ricky:對,所以這也涉及到資金管理的問題,你不能讓你的資金波動達到有可能影響你心態的水平。
曲凱:這個 bar 大概要定在多少?
Ricky:我屬于資金管理比較保守的。
我的推薦是,錦標賽的投入不超過可支配資金的 0.5%,常規桌不超過 3%。假設你有 1000 萬的流動資產,錦標賽一場的買入應該在 5 萬以下。
曲凱:這么少?
Ricky:因為打得多了勢必會遇到下風期,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連輸 100 手牌的情況,所以為了保持心態的平穩,你的資產要足夠買 200 手牌才行,這樣哪怕連輸了 100 手,你還有 100 手的機會。0.5% 就是這么算出來的。
核心素養二:識人
曲凱:為什么識人這么關鍵?
Ricky:因為打牌最終還是「打人」,你要能判斷對手的風格,從而調整自己的打法。
曲凱:你是怎么判斷的?
Ricky:核心是你需要知道什么才是正確的打法,也就是知道動作的基準線在哪,然后分析每個人相較于基線的偏移。
曲凱:就跟測謊一樣,先要問些有明確正解的問題來獲得基準線,后面才能以基準線為標準來測謊。
Ricky:是的。
另外線下打牌的時候,也可以通過一些外在信息先給對手建個模。我不建議在日常生活中給人貼標簽,但在牌桌上比拼的時候大家都會這么做。
就比如一個戴金表、比較胖的大哥,牌桌上往往比較奔放,而穿拖鞋、肌肉線條很好看的沙灘白男,可能就會比較厲害。前者給人的印象是不太自律,而后者會讓你覺得他是真的很認真地在從事這項運動。
我的腦子里有一個數據庫,遇到一個人我都會先把 Ta 和我腦子里的模型進行對比,從而在交手前就知道大概要找 Ta 的哪些漏洞。
不過場外信息是可以偽裝的,并不一定準確。
曲凱:所以你的準確率有多少?
Ricky:如果對面不是職業玩家,我可以有五六成的準確率。
但就算某次判斷錯了我也不是很在乎。我也不可能一直不錯,只要能保證長期不錯就行。
曲凱:但德撲的一個問題是你大多數時候都看不到對方的牌,這種情況下又該怎么判斷對手的風格?
Ricky:第一是要額外關注對手亮出來的牌。很多人不在自己的回合里可能就去玩手機了,會 miss 掉很多寶貴的信息。
第二是對手不亮牌的時候,你也可以關注一些頻率上的規律。比如最近這 100 手牌里 Ta 參與了多少次、有沒有違背頻率基線的東西等等。這一點尤其適用于線上打牌,因為頻率更好統計。
曲凱:明白。我好奇你對人的判斷力會受地區限制嗎?像我們投資見人的時候,比較好判斷的是東亞人,但不太好判斷印度人、美國人之類的。
Ricky:我在全球打了這么多比賽,發現打得好的人不分國界,但打得差的人(我們叫「魚」)確實千奇百怪,比如美國魚都是「緊弱魚」,中國魚都是「胡搞魚」。
美國打得比較差的玩家大部分都比較老實,也比較容易把他的牌暴露出來。
但中國的玩家就不太一樣了,風格比較飄忽不定,大部分人喜歡賭、喜歡造波動、喜歡跟你干,比較崇拜 Tom Dwan。我們一般線上看到有用 Tom Dwan 做頭像的玩家,第一反應就是 Ta 大概率打得很差(笑)。
曲凱:解釋一下,Tom Dwan 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個很有風格的明星牌手,打牌比較激進,喜歡 all in 和 bluff,但大家都傳他現在是負債狀態。
那不同的玩家有沒有什么共性的錯誤?
Ricky: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平跟過多,喜歡買牌。
一方面,這代表了一種 FOMO 的心理,也就是怕錯過強牌。
但其實很多人對強牌的認知有問題,往往會高估強牌的賠率,或者低估對手的水平。在大家都不太會打的時候,強牌確實可以帶來很多價值,但當競技水平稍微提高一點,手里有強牌是很容易被對手發現的,再強的牌也打不出價值。
另一方面,這種錯誤也說明一些人動作的出發點有問題,總是在想某個動作要達成的目的,而不太思考自己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是否平衡、會不會被人抓住漏洞。
曲凱: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Ricky:第一步是找到基線,然后判斷這把是要在基線上打,還是要有一些偏移。
基于這個判斷,再決定要不要玩這手牌。
想接近基線,可以不停地用軟件來訓練自己,想掌握偏移,則需要多多觀察自己和他人,知道什么時候該做出怎樣的調整。
曲凱:如果高手相互偏移,最后會達到什么結果?
Ricky:高手之間不會偏移,因為大家會默認對方是平衡的,最后就變成了有牌打牌,能不能贏純看運氣。
曲凱:在你看來,高手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Ricky:定量分析的能力。
同樣的一個動作,高手會研究整個玩家池的傾向性,比如某個玩家池的 all in 要比 GTO(均衡策略)稍微窄一點點,那就說明這一群玩家相對來說比較保守。
類似的傾向性可能有千千萬萬條,高手會全學習一遍,然后針對不同的特征做出相應的偏移。
曲凱:也就是說高手的建模又快又好。
Ricky:對,而且準確度高。
核心素養三:掌握概率
曲凱:第三點是和數學相關的。概率肯定是這個游戲的入門基礎,對吧?
Ricky:對。德撲不同牌型之間的對決有一個近似勝率表,就是一堆簡單的數字,比如 AA(最強牌組) 對 KK(第二強牌組) 的勝率是 82%,你可以把這些數字都背下來。
但光記住這些數字還遠遠不夠。
實際對決的時候,你怎么判斷對手的牌是 AA 還是 KK?如果對手大概率拿到了 AA,而你手里是 KK 的時候,又怎么判斷要不要跟注?
最后你往往只能推斷出一個大致的勝率范圍,參考價值非常有限。
這個游戲最終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掌握概率只能帶你入門,沒法讓你精通。
曲凱:除了這三點, 還有什么比較關鍵的因素嗎?
Ricky:最后體現差異的就是認知和心態。
因為很多人會跟我聊牌,我判斷一個人行還是不行,并不取決于 Ta 對于一手牌的認知,而在于 Ta 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這點在投資里也是一樣的。
比如很多人其實就是在賭,或者說有一種勝者不該有的心態。
這樣的思維習慣長期是有害的。
曲凱:類比投資的話,我在想有一批人可能自身實力沒那么強,但是趕上了一個大的 Beta 就發達了。德撲里有這類人嗎?
Ricky:有很多。
過去 20 年中拿到 WSOP 主賽金手鏈的玩家里,大概有 1/3 都是比較水的,但他們拿一次冠軍的獎金可能這一輩子的 Beta 都夠了。
但只要這些人知道自己水平就那樣,不要天天去跟人干那些高額的局,就不會破產。
曲凱:但難就難在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
Ricky:所以我們圈內有一句話叫「一場比賽毀一個冠軍」。
我見過很多走著走著就走不下去了的人,尤其有些一出道就拿到了很好的成績的年輕人,比賽的級別和消費水平都直線上升,生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但競技水平卻還在原地踏步。
他們缺少的認知是,贏得某一場比賽并不代表你就天下無敵了,你還是你,你的水平只會因為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復盤而提高,不會因為某個冠軍頭銜就發生變化。
曲凱:這個太難了。這可能是我們聊的這么多里面最難的。
所以你當時拿到金手鏈的過程和心態是怎么樣的?尤其是打到最后 1V1 的那把牌。
Ricky:最后那場單挑打了蠻久的,當時是從早上十點打到了凌晨一點半,然后休息十個半小時,第二天再繼續。
曲凱:這還得心情忐忑地睡一覺。
Ricky:那一晚就沒怎么睡啊哈哈哈,買軟件、研究單挑、找前輩一起聊策略……反正臨時抱佛腳,能干的全干了。
我當時除了研究基線,還仔細揣摩了下對方的心理。對方是一個職業生涯 100 萬美金獎勵、有一條金手鏈的老手,而我是一個 5 萬美金獎勵、一看就是每年請個假去哪兒干一場的社畜(笑)。而且剛進入單挑的時候是我領先,后來打完一天被他逆轉了。所以我判斷他應該不想跟我冒險,因為他會覺得「我比你厲害」。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重新建了個模,采取了更激進的策略,也做了一些更簡化的戰術執行,最后反敗為勝。
曲凱:德撲里一些具體的策略也挺有意思的,日常生活和投資里也能用到。
比如首先我想問問你怎么理解 bluff?
Ricky:下注的目的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讓對方以更差的牌跟注,一種是讓對手把更好的牌棄掉。Bluff 就是一種讓對手棄掉好牌的策略。
但大部分玩家對 bluff 的理解都不對。很多人 bluff 的心態是:雖然我手里的牌不行,但底池這么大,我要不賭一把吧,沒準 bluff 一下別人就棄牌了、我就贏了呢?
正確的理解是,你要通過觀察和分析判斷對方的棄牌率,當概率足夠高時再 bluff。
判斷棄牌率夠不夠高,可以揣摩對手的手牌組合、解讀 Ta 的習慣和狀態、分析 Ta 是怎么看你的等等,這一套都是可以被量化的,不過臨場更多是憑感覺。
曲凱:那有什么提高成功概率的辦法嗎?
Ricky:Bluff 的成功概率不由你的意志決定,而由現在的情境所決定。
而且你做一個動作的時候,也不該思考它本身的成功率。
舉個例子,你和一個人玩石頭剪刀布,對面 50% 的概率出石頭, 25% 的概率出剪刀, 25% 的概率出布,你應該怎么出?
你每把都應該無腦出布。
只要你 100% 出布,那你就能穩贏 1/2、平 1/4。輸的那 1/4,是你這個策略下的系統性損失,無需太過在意。而贏的這 1/2,也不會因為你做了什么努力就變成 2/3。
你每把要考慮的問題有且僅有一個,就是當你已知出布的勝率是 1/2 時,還要不要出布。
除非你對概率的判斷出現了錯誤,比如你以為能贏 1/2,但實際上你只能贏 1/5,這時你再考慮長期怎么提高自己的認知、增加自己判斷的準確率就行。
曲凱:Bluff 是用手里的小牌嚇走別人的大牌,那如果我手里是大牌、別人是小牌的話,該怎么打滿價值呢?怎么能充分利用我的好牌,獲取最大的收益?
Ricky:能打出多少價值也是由對手的范圍決定的。如果對手讀牌很準,或者你們雙方水平都很高,最后就是拼雙方對于基線、公共牌面,和彼此范圍的理解了。
曲凱:為什么有些人手里的牌越好,反而越容易輸?
Ricky:因為有些人會「愛上」自己的手牌,拿到的牌越好越舍不得棄。
但這是不對的。
不要覺得拿到了一手 AA 就如何如何。你這輩子會拿到無數手 AA,這一手 AA 在長時間尺度上根本不算什么。
曲凱:還有一個策略我覺得也挺有意思的,就是 straddle。這個可能有點專業,簡單說就是用更多的初始成本來換取一個最有利的行動位置,對吧?
Ricky:對,但 straddle 一定是一個負收益的動作。
這個動作的好處是可以造成至少大一倍的波動,有的人不習慣這種波動,可能就會產生比較大的偏移,或者不得不跟著我一起做負收益的動作。
當別人負的程度比我大時,我就能從中獲利。
曲凱:就是做一條鯰魚也有它自己的價值(笑)。
所以更激進的打法往往能帶來更好的結果嗎?
Ricky:大體上是的。但在一些高水平局里,被動一點也能帶來更好的收益。
曲凱:你今天反復提到的一個點就是絕對理性,但你也需要對人做判斷。這二者之間矛盾嗎?人可以被量化和理性地分析嗎?
Ricky:可以。說起來有點冷酷…但你可以研究人的情緒和動作,不用作共情,而用作分析。
曲凱:但如果一個人過于理性,會不會感性的共情能力就比較弱?共情能力弱的話,還能準確地判斷和分析別人嗎?
Ricky:共情能力弱是會有影響,但感性和理性本身并不矛盾。我一直覺得 MBTI 里的 T(Thinking) 和 F(Feeling)是可以雙高的,只不過可能 T 是 100 分,F 是 99 分,所以測出的結果是 T 人。
曲凱:所以你是 T 人還是 F 人?
Ricky:我是偏 T 的,但我也有很感性的一面,比如看電影會一直哭哈哈。
曲凱:德撲有給你帶來哪些對人生的思考嗎?
Ricky:第一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東亞人總是看什么東西最光鮮、最賺錢就一窩蜂地去卷,搞得大家最后都很累。不如把有限的生命花在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擅長和熱愛的事情上。
第二點,對自己誠實。人都有讓自己好過的本能,所以很擅長為自己找理由。比如我明明知道自己在一家機構不可能做到 MD,但還一直不走,隱隱想著再做幾個項目可能就成了,這就是自欺欺人。
第三點,謹慎出手,把你的籌碼堆到最好的機會上。
如果你有 100 塊錢,與其用來打 10 手牌,不如把這 100 塊全都投入到贏面最大的那手牌里。
曲凱:這跟配置 portfolio 的概念矛盾嗎?
Ricky:不矛盾。
Portfolio 考慮的是你要拿多少錢出來打德撲。如果你已經決定要拿 100 塊錢來打德撲了,就應該花在最值得的地方。
因為德撲里有盲注,多打一手牌,就要多支付一次成本。如果德撲里沒有盲注,人人都可以無限次入局,等著抓到 AA 然后 all in 就行了。
其實真實世界也有盲注。通脹是真實世界的大小盲。
那為了對抗通脹,我們值得拿自己的資金和時間冒多大的風險?很多人會高估通脹對自己的影響,看到什么機會都想抓。但實際上盲目跟風是很危險的,你應該思考你自己真正相信、真正擅長的東西是什么。
比如人人都說比特幣好,但你就是不理解,那就不要碰,總有你更理解、更屬于你的選擇。
曲凱:這個精彩!就像巴菲特講的,環境不好的時候你完全可以空倉。
Ricky:對。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時間成本,特別是在今天這個增長率不斷下滑的世界里,你沒那么容易掉隊,反倒是盲目出手才可能一蹶不振。
曲凱:最后我很好奇,前面我們聊到高手切磋純看運氣,那最頂級的牌手還會有風格流派的不同嗎?還是大家最后都會趨同?
Ricky:十年前的頂級牌手都是八仙過海,你可以很清楚地說出每一個人的風格差異,但現在的頂級牌手都是萬法歸宗,一個比一個像 AI…
這是大家無限逼近基線的結果。
其實有點像圍棋的演變路徑。AI 統治了圍棋之后,年輕的棋手就不追求正法啊、哲學上的東西了,純粹是在用最優解的邏輯來思考問題。
最后,AI 不至于殺死撲克,但可能會殺死德州撲克。
所以我去年開始全職打牌了,趁著自己還有精力、有時間、有機會從事這項最熱愛的運動。
42章經
思考事物本質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