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字母榜
11月8日,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首個創新中心在深圳前海正式啟用,開業當天,Temu員工就在樓下立起了Temu招商牌。”被邀請來參加亞馬遜開業儀式的大賣們,也被Temu員工詢問是否要入駐Temu,在跨境商家吳逞們看來,Temu可以說是在騎臉輸出,“太卷了。”
這一波,老牌電商亞馬遜,也似乎真的被卷到了。
黑五伊始,11月13日,亞馬遜低價商城正式在移動端上線。$2.89的三件裝網狀洗衣袋,$3.99的圣誕風格圍巾和手套,庫存量總是設置為5件,頁面怎么看都是一股濃濃的“拼多多風”,“這是亞馬遜直接對齊Temu打了。”吳逞告訴字母榜。
在亞馬遜低價商城“Haul”頁面的頂端地址欄上,“so-low store”的名字也暗示著亞馬遜的焦慮。在亞馬遜手機端,輸入“Haul”進行搜索,即可進入。在低價商城里,充斥著義烏產的不超過7$的家居小商品、不超過5$的時尚配飾、還有不少類華強北的3C產品。這些重量通通<1磅的低價白牌商品,正是Temu、SHEIN、TikTok上的熱銷品類。
圖源:字母榜截圖
半年前,吳逞將自己壓在倉庫里的一批滯銷品嘗試著上新到了Temu。隨著Temu賣爆,吳逞眼看著亞馬遜商家群里,討論Temu的店鋪截圖越來越多。在Temu只需讓渡20%的利潤,就能在省去亞馬遜數百萬投流費的同時“清清庫存”,無論如何是筆劃算的生意。
和他一樣被Temu挖來的亞馬遜大賣不在少數。現在,他們回流回了亞馬遜,加入黑五大促的Haul,讓吳逞們在Amazon發現了新商機。黑五大促初始,吳逞在Amazon Haul的單個鏈接已有賣爆的趨勢,利潤則略高于Temu。
與此同時,本就習慣在亞馬遜購物的美國用戶,找到了Temu同款、亞馬遜平替。總是被偷家的亞馬遜,如今也挖開了Temu的墻腳。
不過,試圖1:1復刻Temu們供應鏈模式、商品內容、促銷套路的亞馬遜,正走上淘寶和京東的路。
在國內,淘寶和京東曾跟隨拼多多做低價市場,并大方擁抱抖音,但如今都退回到自己原本擅長的領域。這一場景似乎又一次在海外“歷史重現”:亞馬遜也與Tik Tok捆綁,同樣選擇了防守式跟進,那么亞馬遜的結局能否不同呢?
“首批邀約幾百個賣家,亞馬遜就爆倉了。”
和吳逞一樣,第一批入駐Amazon Haul的黃玨告訴字母榜,防守式跟進的亞馬遜,商家只能通過招商經理定向邀約才能入駐,但第一批邀約的賣家就已經迎來爆單后的小爆倉,不少商家預估要等到明年2月才能等來Haul的再次邀約。
坐擁大批賣家的亞馬遜,終于將眼光放向了更追求性價比的用戶群體,開始撬起了Temu們的墻腳。
在亞馬遜移動端,需要搜索才能進入的Hual,堪稱“低調”。但進入頁面后,便能直觀看到,亞馬遜對Temu、Shein供應鏈和促銷手段的1:1復刻。
打開Amazon Haul,最高價格不超過20$,10$以下商品占比超50%的白牌,3$的運動鞋讓居住在美國加州的ken,恍惚以為打開了Temu的頁面;而其中低至1$的小戒指、水晶小手鏈、圣誕節小配件,又帶著濃濃的SHEIN風。
繞過一向以簡潔、商品專業介紹和展示為主的亞馬遜主頁面,藏在內里的Haul用紅色大大標出醒目價格,3.99$、4.99$并在加購頁面持續顯示庫存僅5件,“有國內拼多多的氛圍感了”,甚至某款手機貼膜3件捆綁銷售的價格,比Temu的價格更低。
圖源:字母榜截圖
作為首批入駐商家,吳逞試探性地發了幾個產品,單個產品也不過只設置了十幾個庫存,“水一把”體驗一下。沒料到單價3.99$、4.99$的兩款單品,當天就開始出單,目前一天不需要任何運營人員投入,穩定出單20-30件,這讓吳逞決定追加庫存。
黃鈺也追加了在廣州東莞倉的備貨,對她而言,Amazon Haul更像是對Temu全托管模式的定點打圍。
除了首頁白牌堆滿,“拼多多味兒十足”的低價設置,商家發到東莞的亞馬遜倉庫,再發美國,更是和Temu的發貨時間相近。同時,對比Temu的僅退款,Amazon Haul內低于3$的單品,也支持商家“退款不退貨”,國內拼多多僅退款的風也終于吹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國。
挖Temu墻腳的亞馬遜,比Temu更為激進。入駐Temu半年,臨到大促,黃鈺光是點擊關閉系統自動彈出的降價提示窗口,就得點擊十幾次,而Amazon Haul的定價權卻屬于商家。不過,為了低價清庫存,黃鈺主動放棄了20$的價格區,將所有單品價格都設置到了5$以下。
如今在黃鈺的微信群里,追著黃鈺詢問如何入駐Haul的商家越來越多,無論是轉向Temu的亞馬遜大賣們,還是Temu、SHEIN供貨商,都想進入“錢多事少”的Haul,吃上第一波紅利。
經歷過在國內跨境電商平臺買椅子卻買來微型手辦、買充氣泳池卻只有顏色對得上,ken逐漸降低了在出海四小龍們上的購物熱情,背靠亞馬遜的Haul則讓ken打消了懷疑,他準備下單3$一雙的運動鞋試試看,“畢竟是亞馬遜出品,質量肯定有保證。”
Haul第一批入駐商家是招商經理直接邀請,雖然規模并不大,但嚴格將商品種類限制在了3C產品、家居用品、時尚配飾等等白牌小商品上。這正是Temu、SHEIN的重要類目。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Temu在美國近一半的銷售額正來自批發進口的庫存。在東莞設立倉庫,將第一槍打向Temu全托管基本盤的亞馬遜,這次似乎是來真的了。
離開舒適區的亞馬遜,推出拼多多味兒十足的Haul,最直觀的原因或許正是被Temu們卷到了。
據Appfigures的數據,Temu在18至24歲的美國用戶中的下載量達到了近4200萬次,而SHEIN則約為1470萬次。
與此同時,人到中年的亞馬遜,雖然仍屬主流,卻亟需新鮮用戶的輸血。第三方數據平臺歐鷺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亞馬遜銷售增速放緩,甚至服裝鞋子和珠寶、運動與戶外、玩具和游戲等等商品大類,銷量同比去年分別下滑18%、7%、13%。
吳逞和黃鈺也在今年上半年,將“銷庫存”的目標轉向Temu和TikTok。在亞馬遜開店,去TikTok導流成了新標配,而Temu則以“量大管飽”不要錢的流量,吸引了不少亞馬遜賣家入駐。
在Q2財報會議上,亞馬遜財務總監布萊恩·奧爾薩夫斯基則表示,北美地區的收入低于預期,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更經濟的商品。客單價下降成為全球電商平臺的大勢所趨,在Temu、TikTok、SHEIN們的性價比滾輪之下,當消費降級的風吹到美國,亞馬遜推出Haul既是無奈,也是必然。
從讓亞馬遜、eBay商家們不屑一顧,讓讓亞馬遜大賣主動入駐,逐幀學習,卷出海的四小龍已經讓海外市場變了天。
這也讓不少轉向出海的抖音商家、淘寶商家直呼“往日重現”。
從2018年起,阿里和京東便跟隨拼多多進入下沉市場,陸續推出了淘特和京喜,同樣推出僅退款。
但在下沉市場,拼多多仍然牢牢占據首位。“用戶是哪家平臺便宜就去哪家,但是薅完羊毛就走,沒有后續復購,低價也無法形成忠誠度,”黃鈺告訴字母榜。
作為亞馬遜拋出抵抗Temu們蠶食電商份額的棋子,Haul也與淘特的開局如出一轍。
由于低價商城的目的正是為了低價引流,憑借亞馬遜的口碑和物流體系能在性價比之戰里迅速突圍,但相比起主做白牌的小商家,早已有了自己品牌的老牌大賣玩家,卻不會輕易進場。當一波低價扶持結束,能有多少用戶留下,也仍是未知。
不過,早就成為美國人電商消費重要平臺的亞馬遜,趁著TikTok和Temu還需要培養用戶的購物體驗,“先用Haul撬撬墻腳也不虧”。黃鈺笑道。
今年黑五,似乎格外熱鬧。
當海外的黑五越來越像國內的雙十一,老錢亞馬遜和new money Temu們,都慢慢長成了對方的樣子。
亞馬遜學起Temu,用Haul低價引流,將Temu、SHEIN的供應鏈模式1:1復刻。
亞馬遜在廣東省東莞市建起倉庫,商家直接從國內發貨到美國,不必像此前為了保證時效性,亞馬遜店鋪必須從美國本土倉或者海外倉發貨,犧牲一部分時效性,7-14天的貨期對齊Temu,卻能省去一大筆關稅和倉儲費。
Temu、SHEIN們則強調半托管模式,試圖變得更全、更快。
在品類方面,它們也在互相學習。Ken發現,SHEIN上除了衣服和包,多了不少小家電,而Temu除了各種新奇的小商品,也有了3C數碼,甚至掃地機器人等大件家電。Temu從低價包銷、把義烏雜貨鋪搬向海外的全托管,到學起亞馬遜在美國自建倉庫,挖角亞馬遜大賣引入家居、家具等大件商品,Temu們越來越重,品類也越來越全。
不過,當亞馬遜開始像Temu了,麻煩也隨之出現。
和淘特在淘寶APP內出現流量入口,引發淘寶商家不滿相似,低價商城的出現,也引起了部分亞馬遜商家的擔憂,“出現同款鏈接只能跟價”,這也讓黃鈺們更加轉向利用TikTok站外引流,Haul的出現,似乎難以扭轉亞馬遜廣告增幅的頹勢。
想要破局的亞馬遜,也得在老牌賣家和低價引流的新戰略之間,小心翼翼居中平衡。
當前Haul未在APP主頁端出現直接入口,同時在邀請商家入駐時,也要求商家上架的商品不能和主站重復,將影響現有亞馬遜商城平衡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對于早已用高昂的開款費用、廣告費用和平臺抽傭堆起品牌店的頭部賣家們而言,一旦亞馬遜鼓勵低價,釋放更多的白牌商家進入,無疑也會引發更多的供應商出逃。
同時,低價帶來的不僅是流量,還有麻煩。
字母榜瀏覽亞馬遜Haul頁面發現,一向對商品頁面展示圖要求嚴格的亞馬遜,不少圖片素材都涉嫌違規。比如出現了帶明顯iPhone標志的頭圖,或者AI制圖痕跡嚴重的商品展示頁面,現代零售(Modern Retail)對Haul上的多個產品列表進行了評測,發現許多商品的圖片似乎是通過AI技術處理過的,甚至出現了明顯的失真現象。
這些粗制濫造的圖片在吳逞看來,既有商家急于批量出圖的原因,也是因為入駐商家并不愿投入更多的成本運營,這些都容易給亞馬遜的品牌帶來負面影響,損害亞馬遜常年積攢的口碑。
而更像亞馬遜,對于Temu、SHEIN們來說,挑戰不小。
相比起亞馬遜、eBay等成熟電商,Temu、SHEIN們早已成為Meta等社交平臺的廣告大客戶,投流成癮的背后,也昭示了Temu們用戶的黏性不足。為了不用持續花費廣告費來提醒消費者自身的存在,Temu們需要尋找到更多高收入的大賣。
但對于做慣了亞馬遜的黃鈺而言,Temu的定價機制并不清晰,往往一件商品議價通過后,時不時仍會出現改價提醒,“挾流量令商家”之下,黃鈺們往往銷完庫存便暫停上新,“做半托管要承擔和亞馬遜開店一樣的風險,但是利潤卻遠低于亞馬遜”。
進一步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無論是大刀闊斧推動半托管改革的Temu們,還是剛推出的Haul,都還難以回答這個問題。只是當Temu們早已卷動海外市場,守擂的亞馬遜還有更多的難題需要解決。
(文中吳逞、黃鈺為化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