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挖哥
來源:獨角獸挖掘機(ID:djswjj)
防沉迷壓力來到了視頻號。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鵝廠該傻樂還是憂傷呢?
近日,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聯合伽馬數據發布了《2022中國游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報告稱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戲問題已經基本解決,75%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戲時長在三小時以內,但約65%未成年在游戲受限后,轉投短視頻平臺。
對于長期穩坐國內網游第一把交椅,背負著未成年人保護壓力的騰訊來說,這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但對于借助著國民級APP微信,正在發力短視頻的騰訊來說,這又是一個壞消息。
未成年人從游戲轉移到短視頻,還是沒有走出騰訊。
從一個坑里剛爬出,又掉進另一個坑里,騰訊沒有走出自己體系的“內循環”。
這個局,怎么破?
01
視頻號來勢洶洶
與騰訊在游戲的霸主地位比,短視頻賽道,騰訊只是個后來者。在他前面,已經有抖音、快手等眾多玩家。不過,內嵌在中國最大流量池微信的短視頻入口,微信視頻號一問世就已經站在了巨人肩上。
2020年開始內測的第6個月,“微信之父”張小龍就在朋友圈宣布日活達到2億。同樣達到這一規模,抖音用了兩年,快手成立的第八年才宣布日活突破2億。
根據第三方機構Quest Mobile發布《2022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顯示,到今年6月,微信視頻號月活規模突破8億,已經超過抖音,位居榜首,第二名抖音月活為6.8億,快手則為3.9億。
雖然這一數據的精確性沒有得到幾家平臺的官方印證,但多位業內人士告訴《獨角獸挖掘機》,從發展勢頭來看,微信視頻號用戶月活規模登頂沒有什么懸念。
后來居上的不止是用戶規模,還有在微信生態內的用戶使用時長。
騰訊今年二季報顯示微信賬戶總數已經達到12.99億,其中處于快速增長的視頻號總用戶使用時長超過微信朋友圈總用戶使用時長的80%。視頻號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200%,日活躍創作者數量和日均視頻上傳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在視頻號之前,騰訊也曾推出多款短視頻應用,試圖改變抖音快手雙巨頭的市場格局,包括不惜以巨額補貼和優勢流量入口支持的微視,但最后都沒有跑出來。
現在,用戶月活規模第一的視頻號可謂是鵝廠的新寵,也寄托著騰訊第二增長曲線的希望。圍繞視頻號,騰訊已經開始不遺余力地推進商業化進程:先后上線了原生信息流廣告、“視頻號小店”,剛剛過去的雙11,視頻號正式啟動招商,推出“11·11購物狂歡節”。
騰訊在三季報中指出,廣告主對視頻號信息流廣告需求強勁,尤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廣告主。更重要的是,視頻號廣告與騰訊現有廣告業務是互補的,并為騰訊帶來了增量的廣告業務收入。
在財報電話會上,騰訊高管也表示,視頻號是公司生態系統很好的補充。隨著用戶在視頻號上花費時間增長,相關收入非常可觀。公司預計視頻號的收入有望達到每個季度10億元。
機構對視頻號未來吸金能力更為樂觀。中信證券研報預測,2023年,視頻號廣告全年有望貢獻370億元左右的收入。據洞見數據研究院測算,當視頻號MAU達到7.5億時,直播打賞及直播電商兩大部分年收入約200億元。
02
未保這一課姍姍來遲
作為未來之星,視頻號對騰訊的貢獻當下還遠無法與游戲相比,但它和游戲一樣,要面對未成年人保護這一課了。
前述的《2022中國游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19歲以下網民規模已達1.86億人,占我國網民總數的17.6%,其中9歲及以上未成年人手機持有率達到了97.6%。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2)》指出,當前,未成年人上網普及率已近飽和,看視頻成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絡使用。
所以,這1億多的未成年人絕大多數都是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的用戶,也是需要重點保護的對象。
取代游戲,成為新生代新寵的短視頻在未成年人保護這一課怎么上?
早在2019年,國家網信辦就指導組織抖音、快手等20余家短視頻平臺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作為后來者,視頻號在補未成年保護這一課上,遠不如它在用戶規模增長出色,有些后知后覺。
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正式施行。不少視頻、直播、游戲等網絡平臺加快升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優化“青少年模式”內容池。
有媒體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平臺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仍存在較大漏洞,其中微信視頻號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進入視頻號分區沒有“青少年模式”的自動彈窗提示,需要進入微信設置界面手動開啟。重置密碼方面,微信可以通過短信直接重置登錄密碼以解除青少年模式。
此外,媒體還發現在內容過濾上,不少短視頻平臺的青少年模式專門篩選出了一批內容以供觀看,涵蓋教育、知識、適合兒童觀看的動畫片等內容,并關閉了直播功能。而微信視頻號更依賴家長的監管,要由家長決定青少年模式下可以觀看哪些內容,包含“我關注的”“不可訪問”以及“全部”三種選項,如果選擇“全部”,青少年模式則形同虛設。
當年8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的一條公告,更是把視頻號這塊短板徹底曝光在公眾視野中,引來軒然大波。公告指出,騰訊的微信產品“青少年模式”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涉及公共利益。
這次,微信迅速做出了回應,發布公告稱微信第一時間向檢察機關及監管部門作了專項匯報,了解到視頻號“青少年模式”在時間管理、權限管理等功能上需要優化。
隨后,微信對青少年模式進行了升級,強化禁止未成年看直播、視頻號青少年模式彈窗提示功能,并持續豐富視頻號青少年專屬內容池建設、完善視頻號青少年模式下的使用時長限制及宵禁等功能,算是補上了這一課。
03
騰訊的特殊責任
視頻號被張小龍定義為微信“最原子化的內容組件”,通過打造獨立賬號體系承載微信生態里的視頻和直播內容。
所以時至今日,騰訊沒有將視頻號打造成獨立APP,而是以服務平臺的模式直接嵌在微信發現頁中的第二位,僅次于朋友圈。
這也給防沉迷帶來的一個新難題,相對于其他獨立的短視頻APP,家長可以做到一刪了之,但視頻號顯然不行。
尤其是在當下,許多學校經常需要線上教學,微信也成為孩子與老師、同學溝通工具。北京家長伍先生說,他還在上小學低年級的女兒,用微信登錄上網課間隙,有時會偷偷地看視頻號:“啟動網課前,我把其他容易讓她分神的APP都先刪了,但微信無法刪,只有發現后去慢慢引導教育她。”
另外,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騰訊游戲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從游戲里“出坑”的騰訊,如今在短視頻賽道也做到了頂部,在追求產品規模和商業利益同時,也要正視自己的公共屬性,承擔起別人無法替代的特殊責任。
從這一點來說,騰訊不應該是短視頻防沉迷中補短板的那位,而是應該成為短視頻防沉迷的天花板和引領者,就如它在游戲做的那樣,哪怕犧牲一些眼前的商業利益,也要堅定將未成年人保護進行到底。
短視頻的未成年人保護,不能再走網游“先發展再整治”的老路。騰訊,也不能跳進同一條河里兩次。(完)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