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周逸斐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8年前,印度孟買迎來一眾vivo考察團成員,他們此行的唯一目的便是開辟印度這塊海外戰略試驗田。
于是,一句“Love India,Love vivo”廣告語,讓vivo開始把中國和印度連接起來。
但印度市場起勢遠沒有想象那么順利,vivo熬過來一段艱難的調整期。比如時任vivo印度公司副總經理的陳志涌,在印度學會的第一句印地語就是“慢慢來”。
不同往日,vivo早已成為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排名前三的“常客”。但它也越來越感覺到,在印度繼續做生意而不受到影響似乎變得更難了——vivo成為去年12月以來,又一家遭遇印度審查監管之下的中國手機廠商。
7月5日這一天,印度執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以洗錢嫌疑為由,突擊搜查了中國手機品牌vivo及相關企業,在印度德里、北方邦、梅加拉亞邦、馬哈拉施特拉邦等40多個辦公地點。
兩天后,印度執法局發表了一份聲明,稱vivo約一半的本地營業額(6247.5億盧比)匯往境外,主要是中國。因此,他們認為,該舉已經涉嫌違反了《防止洗錢法案》,便封鎖了vivo的119個銀行賬戶,并凍結約46.5億盧比(約合3.9億元人民幣)的現金等資產。
vivo的遭遇并非獨立事件。雖然vivo等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上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并且應印度政府的要求相繼在當地建立工廠,但印度從未將懸在中國廠商頭頂的“大棒”移開。
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供應鏈問題,以及印度方面開展的查稅等新近一些情況,似乎表露出vivo在印度的處境并不安全。
在這個意義上,vivo的國內大本營本應成為維持基本面優勢的“頂梁柱”,但此時此刻,它在中國市場實則也壓力重重。
近幾年手機行業低迷的大環境,倒逼vivo跳出了中低端的舒適圈,但其在高端市場一直未打出多少水花。即便今年4月,vivo也推出首款折疊機vivo X Fold探路高端局,但各大榜單展現出來的“繁榮”并未帶來本質上的銷量提升,也未再現華為折疊機般的消費市場認可。
vivo的困境在于,一方面高端市場轉型不順,另一方面是原先的機海戰術也失靈了。
于是,在智能手機之外,vivo也將手伸到新的技術和業務。近期,vivo和OPPO控制的隆攜小貸注冊資本增加至50億元,vivo再次加碼小貸生意。也引來了外界“復刻小米進軍消費金融”的說法。
印度市場受困,國內市場承壓,第二曲線探索也才剛剛開始,vivo將要面對的挑戰,還有很多。
印度也對vivo下手了
陰云還在集聚。繼小米之后,在印度苦心經營8年之久的vivo也被突擊檢查了。
當地時間7月5日,印度執法部門以洗錢嫌疑為由,突擊檢查vivo和相關企業在印度多個地區的辦公場所。此次搜查,讓vivo成為最新一家遭到印度調查機構審查的中國手機廠商。而在vivo之前,華為、小米也遭到來自相關部門的類似檢查。
突擊檢查vivo,并非空穴來風。早在4月,印度方面已經開始了對vivo的調查,查明“所有權架構和財務報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違規行為”。
直到約兩個月前,印度相關部門對小米以涉嫌違反外匯管理法為由采取司法行動后,彭博社從印度企業事務部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印度企業事務部自稱收到了一份匿名舉報信,認為相關中資企業可能存在欺詐等違規行為,將會對其審計報告進行認真審查。
而此次突擊檢查的兩天后,印度便封鎖了119個與 vivo 印度業務相關的銀行賬戶,這些賬戶共持有 46.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9億元),作為涉嫌洗錢調查的一部分。
針對此事,vivo已經向印度首都新德里高等法院遞交了文件,要求解除對其銀行賬戶的凍結。因為凍結賬戶會讓“vivo印度無法支付法定會費和工資,損害公司正常運營。”
或許, vivo對突擊檢查也有些始料未及。畢竟今年年初,vivo還宣布兩年內在印度投資350億印度盧比(約人民幣30億元),讓智能手機年產能從6000萬部提高到1.2億部,并從2022年開始將印度生產的手機出口到其他國家。
vivo在印度的業務戰略總監Paigam Danish解釋過,這筆投資是vivo為印度作出的750億盧比投資承諾的一部分,并且2021年已經投資了190億盧比。
一邊是vivo拿出了30億元投資印度市場,一邊反被印度凍結了3.9億元的資產。
從印度的動作來看,今后vivo在印度市場受到的管控或將變得嚴格起來,但盡管如此,vivo也不可能放棄印度市場。
對于vivo來說,“印度市場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印度是電子產品消費大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每個商業街上,帶有vivo的藍色品牌標識,幾乎貼滿了每間智能手機零售店的門口。
今年一季度,Canalys公布的印度市場智能手機銷售數據顯示,中國手機品牌占領了印度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在前五榜單中,vivo以570萬部的成績位居第四。
為了拿下這一市場,vivo無論在人才還是工廠等固定資產投入上,都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2014年,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在2014年親自帶隊調研印度。那次考察團里除了vivo的高管外,還有一些從中國選調來的核心一級代理商。
這些代理商們在印度每到一處,便和自己所負責代理的國內片區進行對比,凡是相似點較多的地方,就劃為自己在印度拓展的區域。
落地,并不意味著生根。那時的vivo管理層和那些信心滿滿的代理商們,也沒有預計到他們會在印度經歷什么樣的挑戰,又會取得什么樣的成功。
到了2015年,vivo決定在印度建廠生產,一片片新的工業園區在印度土地上開始拔地而起。但熱火朝天的景象背后,也暗藏危機。
自2020年起,印度多次對中國出海企業展現出不友好的態度,最先受到正面沖擊的便有消費電子行業。
一個標志事件是,2020年,印度國家電信和信息技術部發布的《印度大型電子制造業的生產掛鉤獎勵計劃(PLI計劃)》中,占據印度大半壁手機份額且在印度建廠的國內手機廠商,如小米、OPPO、vivo等均未出現在名單之內。之后幾年,小米、華為、vivo等手機廠商的在印辦公室陸續遭遇印度相關部門的突擊搜查。
如今,vivo即將迎來第二個5年,到時vivo又會如何總結這一經歷了突擊檢查、凍結資產以及之后或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外部因素的新階段呢?
印度對viv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vivo也勢必會想法設法保住印度市場。
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飚對連線Insight解釋:“盡管印度一直在打擊限制中國手機企業,但并不會讓其徹底出局,畢竟印度人民還是需要高性價比的產品。”
但一切都還未最終的事實確定,vivo的印度戰局仍舊漫長,有優勢,但還沒有絕對的勝勢。vivo印度的難題需要更多時間來解決。
vivo的困局:高端難沖,折疊屏未成爆款
vivo在印度這一核心海外市場遭困的同時,國內大本營也壓力重重。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手機市場似乎有個共識: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尤其是中低端市場表現疲軟,已經從增量時代進入到了存量時代。無論是時代紅利,還是流量紅利,似乎都已離中國市場而去。
但另一事實是,國內智能手機的銷量增速雖然下降,但銷量還在增長之中。只不過在存量時代,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從爭奪市場份額,變為爭奪高端市場份額。
孫燕飚的觀察是“往高端走才有活路,疫情對高端手機反而影響沒有那么大”。
但高端本就難沖,vivo的入場速度卻更“慢”。在2018年之前,它沒有真正主打高端市場的產品線。直到2018年6月,NEX旗艦系列才姍姍來遲,成為vivo進入高端市場的敲門磚。
NEX問世后,vivo投入了海量資源進行營銷推廣,但其備受期待的首款產品NEX全面屏手機,半年內僅售出200萬臺——算是整個NEX系列的巔峰成績了。
最終這一叫好但不叫座的vivo NEX系列及事業部,在今年3月被撤銷,由“X系列擔任旗艦化重任”。不久后,X Fold這一全新品類便被推出。
vivo的想法或許是,靠傳統直板機內卷很難更勝一籌,或許折疊機能成為重建高端市場品牌力的另一個方法。
只不過,在折疊機市場上,vivo也算是“落后者”中的“慢跑者”。從新品發布,到至今發售數月,其折疊機的市場表現均尚且算不上理想。
除了蘋果,全球手機Top5的手機廠商已齊聚折疊屏賽道,vivo既是最新的玩家,也是最晚的一個。這與華米OV中,各家對折疊屏的態度不盡相同有關。
與華為、小米一開始便全力推動折疊屏不同的是,vivo一開始是拒絕的,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此前的態度一直是“并不看好折疊手機短期前景”。
不過,最終在無法扭轉的手機出貨量連年萎縮的現實大環境下,vivo還是選擇轉變想法,通過折疊機這一新方向來提振業績,進入正在被重新定義的高端手機市場。
就算從今年4月11日X Fold新品發布會算起,vivo距離華為發售第一款折疊屏產品Mate X也已經晚了三個多年頭。
X Fold剛上市時,一位經銷商當時便對連線Insight坦言:“折疊屏在五線城市的市場規模不算大,而且除了華為,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的折疊機價格跳水很快,暫時不會售賣vivo X Fold。”
直到進入6月后,X Fold迎來第一波短暫的“繁榮”。vivo的618超級戰報數據顯示,在單品銷售方面,vivo X Fold獲得天貓618折疊屏手機銷量第一和京東折疊屏手機銷量+銷售額雙第一成績。
手機大廠將更多創意用在了總結不同緯度的“第一”,但問題是,這種所謂的排名“第一”并未給vivo帶來本質上的銷量提升。
就連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似乎也不太夠。連線Insight詢問了幾位擁有兩年折疊屏使用經驗的機主。至今,對方仍認為“對經常用手機處理辦公事務的人來說,最認可三星和華為這兩個品牌的折疊機,vivo折疊機的品牌力并不高”等類似觀點。
總之,折疊機這條路難走,但對vivo來說,不得不走。只是,外憂內患下,vivo的壓力更大了。
機海戰術正在失靈,第二曲線能救急嗎?
推出智能手機業務的第十年,vivo迎來了自己的“銷冠”高光時刻。
Canalys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vivo以22%的市場占比,拿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冠軍,OPPO、蘋果分別以21%、16%的市場占比,排名第二、第三。
不可否認,在2021年的市場爭奪中,vivo選擇了機海戰術才有機會成為“銷冠”。
去年一年,“華米OV”共發布141款新機型(包含旗下子品牌),其中小米系發布了25款,華為系發布了24款,OPPO系發布43款。vivo系發布的新機型總數最多,有49款,相當于小米系和華為系兩家的總和。平均算下來,幾乎每個月vivo都有新機型推出。
除了推新節奏和頻率的加快某種程度上吸引了消費者注意力以外,價格覆蓋的價格段范圍廣、滿足不同市場消費需求,也是vivo采用機海戰術的優點之一。去年vivo推出的機型,售價從千元機到7千元的高端機均有涉獵。
只不過,機海戰術調動消費者換機的熱情,真的可以百試百靈嗎?
2022年前4月,vivo系發了14款,超出了去年同期的水平,如果把5月為了沖“618”而發布的機型再加進去,這一數字更夸張。
然而這次推出這么多新機后,vivo的境況不比此前。
Canalys發布的第一季度數據顯示,除蘋果出貨量上升17%,國內各家手機品牌廠商出貨量皆出現下滑,其中vivo出貨量下滑最多,約44%。
民生證券對此情況的解釋是,各手機廠商在2021年四季度發售新機較多,但是Q4和2022Q1銷售不理想,導致庫存積壓,直到今年第二季度,手機廠商渠道端仍存在去庫存的壓力。
這種情況下,vivo出貨量下降最多也不奇怪了。因為為了迎合市場需求,vivo從成立起就開始推行“機海戰術”。比如它是5G產品線最豐富、產品價位覆蓋較廣的一家手機廠商,從幾百元的低端機到數千元的高端機都有涉及,擁有包括NEX、X、S、Y等在內將近十個產品線,去庫存壓力必然比其他家高。
國內手機市場低迷,未來vivo的日子或也將不太“輕松”。在這樣的背景下守住基本盤或擴大優勢,嘗試拓展業務邊界比如布局金融,似乎成為vivo嘗試的第二曲線。
畢竟,對于掌握了流量和數據優勢的手機廠商來說,金融是極好的變現方式。手機自身豐富的消費場景以及大量的活躍用戶等優勢,能為手機廠商開展消費金融業務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2022年6月28日,重慶隆攜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為“隆攜小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從35億增加至50億元,成為業內第十家注冊資本達50億元規模的網絡小貸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同注冊規模的網絡小貸公司由互聯網公司控股不同,隆攜小貸的實際控制人是vivo和OPPO,是手機廠商持股、增資至50億規模的首家網絡小貸公司。
將注冊資金變更為50億元,直接原因是為了迎合銀保監會設立的跨省級行政區經營網絡小貸的注冊資本門檻,但更大程度上,或與vivo手機業務陷入焦慮有直接聯系。
除了增資,隆攜小貸正在籌謀發債融資。
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一支名稱為“中信建投-隆攜小貸歡盈系列消費貸款1-1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債券,在2022年2月21日獲上交所受理,目前處于“已反饋”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該債券品種為ABS。ABS能將企業未來的現金流激活,用于眼下的生產,更像是企業的一張“信用卡”。只不過,普通個人信用卡是基于貸款人的信用,ABS是基于企業出售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隆攜小貸的ABS,選擇把小額貸款作為底層資產。
無論是增資還是發行ABS,vivo持股的隆攜小貸越發不掩飾進一步布局金融業務的野心,但這一業務能否真的能成為vivo的第二增長曲線,暫不好下定論。而vivo的主業焦慮,也需要一定時間和博弈或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