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王磊 熊宇翔
來源/遠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余承東的地方就有好戲看。
7月4日,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發布了問界第二款車問界M7,不出所料,這仍然是一款增程車,在當天接受采訪時,面對外界對增程技術的質疑,余承東自信地回了一句:“說增程車不夠先進是胡扯”。
此言一出,有些傳統車企的高管坐不住了。長城旗下魏牌CEO李瑞峰率先發難,隔空喊話余承東,稱“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
雖然余承東沒有正面回應,但李瑞峰卻不依不饒,一口氣連發6條微博,把增程技術批得體無完膚,比如“做增程的悶聲發大財就好了,大嘴何必說出來”,“落后就要挨打”,“吹起的泡沫總要有人來戳破”,“拿落后的技術割韭菜”等。
這場論戰把增程送上了微博熱搜,網上也分成了三派,同意李瑞峰的人堅定地認為增程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也有不少人認為李瑞峰是想蹭華為熱度,被拿來和盧偉冰比較;中間派認為技術不是炫技,銷量代表一切。
從銷量上來說,“技術落后”的增程車要更勝一籌,問界M7發布72小時訂單突破6萬輛,售價40多萬的理想L9也不遑多讓,上市三天訂單破3萬。
反觀長城,被寄予厚望的WEY摩卡PHEV,今年4月上市以來每個月銷量只有數百臺,不到理想ONE的零頭。
這一切到底要如何解釋?
增程為啥老被噴?
早在2020年8月,面對一片質疑之聲,李想就當著一大群車主的面激情開麥:“TMD一幫搞臭技術的,天天沖我們嗶嗶,什么增程電動是個落后的技術,請問他們TMD搞出來屁技術了?”
沒過多久,作為傳統車企代表的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就給李想來了一個下馬威,稱增程是“最糟糕的方案”[1]。
當時國內實際在售的增程車只有理想ONE一款,面對這種只差報身份證式的全盤否定,李想臥薪嘗膽一整年,最終在理想ONE吊打大眾五款車時發海報慶祝,報了一箭之仇。
圍繞增程技術的爭議從未消失,但問題在于,汽車驅動技術這么多,為啥增程格外招噴?
首先,在搞技術的人眼中,增程的逼格確實不高。
混動技術分為串聯、并聯、混聯。增程隸屬的串聯技術復雜度最低,只有一條動力傳輸途徑,發動機并不驅動車輪,只是充當一個燒油的“充電寶”。
這種技術的優點是降低發動機運轉工況的復雜度,使其絕大多數時候都能高效率運轉,從而達到省油目的。同時,增程技術需要的發動機結構更簡單,也無需復雜變速箱,因此對造車“新手”十分友好。
相比之下,并聯尤其是混聯系統的復雜度則提升了不止一個維度。
近幾年國內的插混車型普遍采用串+并的混聯系統,發動機可以發電,也可以直驅車輪。這一技術需要復雜的動力控制與分配策略,要求同時精通發動機、變速箱、電機,通常只有積累深厚的傳統車企才能玩得轉。
而在混動領域,以技術復雜度論高低的傳統由來已久:強混(如豐田THS)看不起插混,插混看不起增程。近年來強混的地位雖然有所松動,但增程依然在鄙視鏈最下層巋然不動。
其次,即便不看廣告看療效,無論是節能減排還是動力性能,增程的確也并非最優解。
增程的精妙之處在于結構簡單,但也意味著放棄了用復雜技術換取極致的能力,既不能做到性能最強,也難說油耗最低。
以搭載了長城DHT混動技術的WEY 摩卡插混車型為例,這款車能夠在相近的體型和車重下,實現比增程的理想ONE和嵐圖Free更好的加速性能或燃油經濟性,其重要原因是DHT擁有兩檔發動機直驅—需要性能最優時,發動機與電機可共同出力;高速巡航時,則只由此時更高效的發動機驅動車輪,降低燃料消耗。
也就是說,串并聯的插混車型既能讓兩套動力系統形成合力,也能讓它們在各自的專精場景下發揮特長。與之相比,增程車型只用電機驅動,總有力不從心的情景,這顯然也給了李瑞峰怒斥其“落后”的底氣。
再者,增程的身份也一直在左右橫跳,而技術人員往往看不起這種“投機分子”。
在發展過程中,增程車一直奉行錯位競爭,跟燃油車比油耗與清潔身份,跟電動車比續航里程,占盡便宜。但也有不少聲音(比如大眾)認為,從碳排放層面來看,增程車型其實同時匯集了電動車與燃油車的缺點。
動力電池制造過程中碳排放高于燃油車動力系統[2],而使用大電池的增程車不僅造起來碳排放大,使用過程中還在燒油,身份并不清白。
不過歸根結底,增程被噴的關鍵還是因為用“落后技術”端走了不少同行的飯碗。剛剛過去的6月,理想ONE賣出1.3萬輛,問界M5銷量超過7000輛,而整個WEY品牌的銷量總和不到3000輛,此前已經兩度換帥。
在如今的買方市場中,車圈大佬對消費者的“不識貨”之舉有口難言,自然只能將火力對準友商盡情輸出。
增程車大賣,不止因為增程
雖然增程車處于混動鄙視鏈的最底端,但理想、問界等品牌卻用銷量證明:技術力不等于產品力。
一款產品想要成功,關鍵問題在于如何用技術定義產品,在2020年接受采訪時,李想解釋了選擇增程路線的三個原因:純電動SUV電池包成本昂貴,成本在10萬元以上;中大型SUV所需電池包重量驚人,需要額外投入的車身輕量化成本過高;充電網絡不理想,純電出行體驗差[3]。
當然還有一些原因是李想沒有直說的,與其他新勢力成立初期只研發一款車型不同,李想2015年成立車和家時立項了兩款車型,一款面向城市短途出行的純電動小車SEV,一款面向家庭中長途出行的中大型SUV理想ONE。
這意味著在2018年之前,理想無法以全部資源投入到理想ONE的研發。在SEV項目因為法規問題被迫停止后,理想要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保證理想ONE的完成度,據說當時內部也推進過一款續航400公里的純電SUV[4],但李想認為“出拳的機會只有一次”,因此停掉了這個缺乏競爭力的產品。
這才有了如今聚焦增程的理想。
至于問界選擇增程式路線的原因,其實與理想類似,都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和資金內完成新產品的定義。
從華為智選的賽力斯SF5亮相到問界M5發布,前后只隔8個月,要是從華為與小康2019年初簽訂合作協議開始算,滿打滿算不到3年,從零開始定義一款新車的時間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華為將主要時間和資金都投入到了智能座艙與ADAS的研發中,不可能在發動機、變速箱等傳統零件上花重金,動力層面只能結合賽力斯已有的平臺技術進行研發。
這些看似倉促的產品,最終都取得了成功,原因是他們所仰賴的增程式混合動力嗎?
這個原因當然很難繞開,首先增程式電動車仍然屬于新能源車,在國內除北京之外的城市都享受補貼優惠以及綠牌政策;其次增程式電動車確實在續航上遠勝于純電動車,解決了令大多數人頭疼的里程焦慮。
但這卻并不是核心原因,增程式電動車能解決的里程焦慮,插電混動車型同樣能解決。也并非所有套上增程式路線的車型都獲得了成功,理想ONE與問界M5的成功另有其因。
以理想ONE舉例,這款車選擇了快速增長的中大型SUV市場。在這個基礎上,理想ONE冒險定義了一個之前沒有過的新品類:奶爸車。
打著奶爸車的名號,理想ONE變成了一款討全家人歡心的產品,ADAS討好駕駛員,四聯屏討好副駕,大六座的空間討好所有乘員。
問界M5大賣的原因和增程的關聯性就更弱了,它的最大賣點是華為鴻蒙車機系統。除此之外, 華為本身的渠道能力以及擁有750萬微博粉絲的余承東的帶貨能力也是絕對的加分項。
過渡紅利漸漸消失
在普遍的認知中,增程式是燃油車向純電動車過渡的產品,理論上電池技術越發達,則其生存空間越小。但實際上過去兩三年,國內增程車的火熱直接受益于動力電池的降本增效。
歷史上,增程式電動車一直在失敗,無論是已經停產的寶馬i3和i8,還是別克Velite 5,要么續航短,要么動力弱,要么買不起。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當時電池能量密度低且昂貴,增程車不會配25kWh以上的電池,可即便這樣整車價格也居高不下[6][7]。
而在理想ONE開始交付的2019年,動力電池價格已經逼近1元/Wh,這使其有條件配置一塊40kWh的動力電池。相比于前輩們,這一方面提高了純電續航里程,另一方面規避了小電池易虧電導致動力打折扣的問題,使用體驗顯著提升。
另一方面,增程車型又確實抓住了純電動車“成熟了,但沒完全熟”的過渡期紅利:
當一塊100kWh動力電池價格超過10萬而一臺發動機不過數千時,相比搭載大電池的純電動車,增程車用專用發動機+中等大小電池的搭配節省出不少成本,這樣一來,可以將省下來的錢用在其他彰顯產品力的配置上,這一點在理想L9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一套讓老司機直呼過癮的硬核動力系統產生的購買轉化率,大概率不如一塊全家人都能享受的大屏或者標配座椅按摩。
但這種紅利正在消退。
過去一年多,自主車企新一代插混產品相繼上市,包括比亞迪DM-i,吉利Hi-X,長安iDD,長城DHT···他們殊途同歸地使用一塊更大的電池,將純電續航里程提升到100-200公里。
同時,更強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動力分配技術允許他們有比增程更高的性能、效率上限。比亞迪DM-i車型超過6萬的月銷量,則表明了市場的認可。
另一邊,動力電池成本仍在持續下降,電池系統密度依然在爬升,國內充電樁的保有量亦穩定增長,這使得增程車型賴以生存的根基——里程焦慮與充電焦慮在不斷消解。
這意味著插電混動與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會擠占增程電動車的生存空間。今年6月,增程車型約2.1萬輛的總銷量,僅占當月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3.7%,從絕對數量上來看依然非常“小眾”。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是增程技術起家的新勢力也很難固守這條路線。比如嵐圖汽車在今年發布的第二款車“夢想家”上取消了增程動力配置,只提供插混和純電版本。而理想在明年要推出的產品也將是兩款純電動SUV。
至于問界,考慮到余承東異于常人的日均吹牛頻次,不排除他轉年就會開始高呼純電先進性的可能,到時候傳統車企的高管想要“找人撕逼”都沒那么容易了。
參考資料
[1] 大眾中國CEO斷言:增程電動車是最糟糕的方案,Deeptech深科技
[2] 謝安、周令坤:新能源汽車全周期減碳重難點,德勤
[3] 爭議中的增程和理想汽車所面對的未來,新智駕
[4] 他們創造了理想ONE,42號車庫
[5] 復盤“奶爸車”理想ONE,建約車評
[6] 首款合資品牌國產增程型混合動力車別克VELITE 5上市 售價26.58萬-29.58萬,通用中國
[7] 寶馬i3停產,歐洲車企躺平,創業邦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