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Hernanderz
來源: (ID:jiazhiyanjiusuo)
近些年風光無限的機器人行業,近段時間有些流年不利。
7月初,送餐機器人頭部廠商普渡科技被爆大裁員,比例高達30%,而這只是普渡科技去年12月至今四輪裁員的其中一輪。在稍早之前,另一家送餐機器人企業獵戶星空也被爆燒光10億、高層停薪、各條業務線均開啟大裁員……
站在風口的送餐機器人行業走到今天這一步,很多問題都是早有預兆。
拿普渡科技來說,瘋狂的擴張就為如今的悲劇埋下伏筆。過去一年,普渡科技一邊擴充產品線,密集推出多款新品,一邊加緊出海和下沉,銷售團隊規模十倍擴張。現在,為出海服務物流倉儲配套設施,為攻入下沉市場而招募的大量地推、銷售人員,都已轉化成沉重的成本壓力。
與此同時,一向慷慨的資本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投資環境在惡化,美團、阿里們的投資版圖也在收縮,它們不愿再為這些尚未盈利的獨角獸無限期輸血。
裁員能節流,但開源才是更重要的問題。面對市場上對送餐機器人實用性、性價比的質疑,普渡科技們找到拆解之法了嗎?
盲目擴張埋禍根,普渡科技“瘦身”過冬
從瘋狂擴張到裁員瘦身,普渡科技只花了一年的時間。
近日,在大廠員工聚集地脈脈曝出普渡科技裁員的消息。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普渡在今年年初就開始持續裁員,最近更是加大了裁人力度,近30%的員工陸續被裁,銷售部門和新招的應屆生首當其沖。
另有媒體爆料,普渡科技在去年12月至今已經先后完成四輪裁員,涉及20多個城市的業務線。公開信息顯示,普渡科技去年員工總數有近3000人。而脈脈上的爆料指出,到7月份之后這個數字會降至500人,可見裁員的確不是頭一遭。
對于相關傳聞,普渡科技沒有作出官方回應,但一封廣泛流傳的內部信還是揭示了這家明星獨角獸的困境。
普渡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在7月4日凌晨發布全員信承認正進行人員調整,并稱這是該公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為了公司活下去,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我們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對公司的業務和團隊做一次瘦身。”
站在風口上的普渡科技成為裁員新聞的主角,讓不少吃瓜網友感到吃驚。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翻查的信息顯示,普渡科技過去幾年可是絕對的資本寵兒,至今已經完成七輪融資,市場估值最高達到100億元,乍一看并沒有太大的資金壓力。
天眼查信息顯示,普渡科技去年5月份和9月份相繼完成C輪和C+輪融資,分別由騰訊和美團領投,兩輪融資總額高達10億人民幣。從融資歷史來看,美團、紅杉中國堪稱普渡的最大伯樂,前者先后參與了五輪融資,后者則在最近三輪融資中連續參股。
然而,實打實的裁員擺在眼前,普渡科技的經營必然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問題出在哪?擴張二字,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和大多數初創企業一樣,拿到巨額融資之后,普渡科技也開始了瘋狂擴張之旅。
一方面,是產品線的不斷擴充,從傳統送餐機器人向四足機器人等全新領域進軍。
今年3月份的春季新品發布會上,普渡科技一口氣推出了巧樂送、PUDU A1、PIDU D1和PUDU SH1等四款新產品。除了標配的機械臂之外,普渡還為這些新產品注入了更強的AI屬性。在這場發布會上,CEO張濤還透露了普渡科技更大的野心,以及向工業服務領域滲透的計劃。
“普渡科技不僅僅是發布幾款新的產品,我們更希望為整個行業帶來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普渡也在積極向下沉市場和海外市場擴張。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普渡科技的產品已經出口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重點布局北美、歐洲、東亞、中東和拉美市場。而在國內,普渡也走出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主動向三線及以下級別下沉市場尋求新客源。
大規模擴張之下,普渡科技的市場份額固然得到大幅度提升。數據顯示,中國出口海外的送餐機器人產品中,普渡科技占有率超過90%,可以說是吊打各路強敵。
然而,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為出海服務的物流、倉儲等配套設施,為攻入下沉市場而招募的大量地推、銷售人員,都已轉化成沉重的成本壓力。
以銷售團隊為例。媒體爆料顯示,在2020-2021年之間,該團隊成員膨脹了將近十倍。相對應地,銷售團隊也成為本輪裁員的重災區。這一切現象都表明,普渡科技需要為過去的盲目擴張買單。
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類似的情況不止出現在普渡科技身上。
資本捧出來的送餐機器人風口,獨角獸只能燒錢死扛?
必須肯定的是,過去幾年,機器人行業一直是一級融資市場的寵兒,無論工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還是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都孕育出了多家明星獨角獸。
天眼查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40萬+家機器人企業,2021年新增超11萬家,增速為歷年之最。以普渡科技所在的送餐機器人賽道為例,2017年之后進入爆發期,連續三年投融資事件都超過150起,2018年的融資總額更是高達318.98億。
早在2020年,就有媒體將普渡科技、擎朗智能、獵戶星空和穿山甲機器人并稱為送餐機器人行業的“四小天王”。除了今天的主角普渡科技之外,另外幾個頭部玩家也都在過去幾年收獲多輪融資,也收割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根據IDC的最新報告,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二,市占率分別達到48.6%和25.9%,和后面的競爭對手拉開了較大差距。但從增速來看,穿山甲和獵戶星空毫不遜色,后者的王牌產品“招財豹”送餐機器人業界口碑不俗。
然而,和普渡科技一樣,這幾個頭部廠商也遇到不同程度的經營難題。
在今年3月份,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也和張濤一樣,用一封近3000字的公開信回應了外界對該公司的裁員、高層停薪以及嚴重虧損等質疑。成立時間最長的穿山甲機器人,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掛牌,但2020年摘牌退市。而根據摘牌前的財報,穿山甲上市三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三年累計虧損近3000萬元。
機器人行業燒錢嚴重,是公認的事實,作為游戲主角的普渡科技們不可能不清楚自身的處境。
尤其是在前期探索階段,激光雷達、深度相機等零部件全都依賴進口,算法、AI等技術也并不成熟,在研發上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本來隨著禾賽科技、奧比中光等自主品牌的崛起,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程度有所提高,可惜最近兩年的供應鏈危機又帶來了新的麻煩。
在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來,普渡科技等獨角獸之所以一邊燒錢擴張一邊死扛虧損,和資本的入場有很大關系。
正如前文所說,2017年之后大量資本熱錢涌入,為初創企業提供了充足彈藥。資本押注的不是當下盈利而是未來潛力,所以普渡科技、擎朗智能們需要不斷擴張、爭奪市場份額,已達到提升估值的目的。
資本想搏一個未來,獨角獸們需要資金來維持當下運轉和技術研發,雙方本來是各取所取。
但現在,情況又不一樣了——在無人配送這股東風的催化下,美團、阿里、騰訊、百度為首的互聯網巨頭也親自下場研發商用服務機器人,對收購和投資的意愿減弱。與此同時,投資環境在惡化,美團、阿里們的投資版圖也在收縮,它們自然不會再為這些尚未盈利的獨角獸無限期輸血。
換句話說,普渡科技可能已經意識到,它只能靠自己走出當前難關。
在一家企業碰上經營難關時,開源和節流是兩條最基本的原則。如今,普渡科技通過裁員、收縮業務等方式降低成本,只能說是邁出自救的第一步。這第二步,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在現有人員和資源的基礎上,尋找業務的增長機會。
只有產品銷量提上去了,收入才會增加,公司才能獲得充足的運營資金讓一切重回正軌。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卻不是人人都能輕易做到。
送餐機器人想普及,性價比、實用性都是大問題
毫無疑問,送餐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還處在增長期,但增速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突出。
NCBD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2020年是國內送餐機器人行業的高速增長期,市場規模從0.5億爆發式增長至11.6億,這三年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50%、340%和427%。但在2020年之后,市場增速大幅下滑,預計在2022年底降至95.5%,市場規模約為47.5億元。
除了增速下滑之外,滲透率也是一個大問題。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截止去年年底,國內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僅為3%,送餐機器人的滲透率不及1%,都處于較低水平,距離全面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認為,疫情一直是送餐機器人、無人配送風口的催化劑,也在某種程度上推動美團、騰訊、阿里等巨頭入局。但在長期的試驗和磨合中,客戶方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防疫已經成為常態,人力配送不可能完全廢止,無人配送和送餐機器人也不見得是必需品。
這時候,它們更需要思考更多現實問題——比如性價比和實用性。
在限制送餐機器人滲透率和規模增速的諸多因素中,性價比、實用性一直都是無法回避的兩個關鍵詞。
根據普渡科技的官方資料,其主力客戶主要是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連鎖餐飲企業和大型酒店。但在疫情的沖擊下,這些大客戶的門店也在收縮、擴張計劃面臨停擺,受影響可不止一線員工,也包括普渡的機器人們。
官網信息顯示,海底撈、呷哺呷哺、旺順閣、西貝莜面村和大龍燚等連鎖餐企都是普渡科技的重要客戶。而在去年年底,海底撈才集中關店300家,呷哺呷哺也在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關停200家虧損門店。
在這種并不理想的經營環境下,想要讓客戶買單,機器人廠商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誠然,根據普渡科技的說法,送餐機器人對餐企來說是更高性價比的選擇。該公司為海底撈等客戶購買的“歡樂送”系列機器人三年使用期分攤下來,每月平均成本只有1000元左右,遠低于平均月薪3000元起步的服務員。
但在實際應用中,送餐機器人的效果和口碑也不乏爭議。紅餐網此前就爆料,上海盒馬機器人餐廳負責人曾抱怨送餐機器人功能單一,一旦顧客需求復雜一點還是需要人工服務,無法有效降低服務人員的需求。此外,機器人的日常護理和故障維修,同樣花費不菲。
盒馬、海底撈這樣的大客戶尚且有諸多顧慮,其他中小企業就更不用說了。從這個角度講,普渡科技的下沉市場攻堅戰,從一開始就注定難以成功。
當然,客戶有自己的不滿,機器人廠商也有自己的無奈。就像前文提及的那樣,送餐機器人研發和生產成本不低,但技術升級路徑并不明確,想通過提升技術解決實用性不足的問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以穿山甲機器人為例。根據智慧芽統計的數據,2010年至今,穿山甲一共申請了76件專利,最近三年的申請量同比下滑43.75%。而在已經申請的76項專利中,只有32件是發明專利。
事實上,不同品牌的送餐機器人底層技術是一致的,廠商們能拼的只是運作的流暢度和穩定性,這給研發和升級帶來了不少難題。但作為一項高新技術產業,死磕技術本就是理所當然。或許在找到技術突破口的那天,普渡科技們的增收大計才能真正成功。
寫在最后
普渡科技的裁員傳聞,將本就備受關注的創始人張濤再一次送上輿論中心。
作為一個擁有極其優秀的教育背景、豐富創業經驗和諸多光環的科技天才,張濤過去一直生活在聚光燈中央,享受著各方的贊譽。2017年,普渡科技獲得德國紅點獎“最佳設計獎”殊榮,隨后又先后斬獲“WISE2019商業智能之王”、“2020CES科創獎”等諸多重磅獎項。
一路走來順風順水,習慣了享受追捧的張濤,也養成了霸氣張揚的個性。在此之前,還有媒體爆出過員工在群聊里領取紅包卻并未給企業宣傳視頻點贊,繼而被張濤痛罵的新聞。和當初的意氣風發相比,如今發文宣布裁員瘦身決定的張濤,也要開始學會收斂鋒芒,低調處事。
今年二月份,張濤曾在另一封公開信中承諾,如果未來三年的收入能達到公司目標,他本人將會把當年工資的50%以紅包形式發放給員工。可如今,很多員工都等不到承諾兌現的那一天了。
客觀地說,對于一家創業公司來說,低谷和裁員是逃不過的魔咒,很多日后成為一方霸主的巨頭都有過類似的心酸經歷。對于普渡科技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只有保留了火種,才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送餐機器人的風口雖然尚未成熟,但依然有爆發的希望。能否解決性價比、實用性等問題,就要看普渡科技們的本事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