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方浩
來源:接招(ID:itakethat)
時隔兩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再次回歸線下。關于接班人的問題,巴菲特說會把公司交到自己信任的人手上。之前伯克希爾也發布消息,說今年的“巴菲特午餐”是最后一屆了。這意味著,股神的正式退休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本次股東大會,巴菲特說過去兩年的股市就像賭場,正確投資最重要的原則依然是理性。“理性”兩個字貫穿巴菲特整個投資生涯,從他身上,總讓人想起幾百年前的一個中國人——王陽明。
王陽明思想的核心,一個是良知,一個是知行合一;如果說良知是世界觀,知行合一就是方法論。
良知是什么?就是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品質,無需外求,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良知很容易被私心雜念蒙蔽。所以,致良知就是對私心雜念的掌控,而不是反過來,跟著情緒走、跟著感覺走。
良知是天生的,但良知起作用的關鍵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說,良知需要知行合一的實踐去觸發、磨練和增強;良知愈彰顯,知行合一就愈徹底,反之亦然。
王陽明說“人人皆可以成為圣人”,并不是說人人都能成為孔子,而是說人人都有一種被叫做理性的良知。
通過知行合一,你把良知實現100%,可以成為孔子;把良知實現90%,可以成為孟子;實現60%,可以成為湯顯祖那樣的文學家或者徐光啟那樣的科學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寡姐有部電影叫《超體》,說的是人的大腦一旦被深度開發,就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成為超人。這個思路其實與王陽明“人人皆可成為圣人”的觀點不謀而合,只不過王陽明強調的是對人固有潛能的開發,而不是借助外部力量賦能。
為什么說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與王陽明的人生哲學很像呢?因為在巴菲特看來,人人皆可成為股神。
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的集大成者,而價值投資的核心,就兩點:選得好and拿得住。
選得好是一種理性判斷。光這一點,就把很多人排除在價值投資的圈子之外了,因為很多人炒股與賭博、買彩票沒有本質區別,他們不是在運用自己的理性,而是完全由著性子走,看見別人買什么自己就買什么,別人恐懼就跟著恐懼,別人貪婪就跟著貪婪,沒有任何理性可言。
當然,確實也有人憑運氣賺到了錢。
事實上,通過理性判斷挑選一只被低估的股票也并沒有多高的門檻。在價值投資的征途上,大多數人并不是發現不了好公司,而是買入之后沒拿住。
巴菲特說他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后,不管不顧可以睡上十年,等一覺醒來再考慮賣不賣。遺憾的是,很多人可能連一個晚上都等不了。所以,價值投資最難的不是選得好,而是能否拿得住。
選得好考驗的是理性判斷,拿得住考驗的知行合一。股票漲了一點就想套現走人,股票跌了一點就要割肉離場,對于短線操作者來說無可厚非,但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這就是知行不合一。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句話是所有偽價值投資者的通病。貪婪和恐懼是價值投資路上的兩只攔路虎,很容易讓人繳械投降。
良知與私心雜念就像同一條船上的少年派和老虎,不是誰干掉誰的問題,而是如何保證小船最終能夠駛向理性的彼岸。巴菲特就沒有七情六欲嗎?當然不是,當年老爺子在感情世界里也是個出了名的老六啊,但至少在投資這件事上,股神是足夠理性的,而且做到了知行合一。
巴菲特說過,我不是買股票,而是買公司,哪怕只有一只股票,也把自己當作這家公司的主人。很多人之所以在價值投資的路上半途而廢,是因為只把自己當成了股票的主人,而不是公司的主人。
而巴菲特對知行合一的詮釋,不僅僅是買別人公司股票的時候把自己當作主人,還讓別人買自己公司股票的時候也當作主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伯克希爾從來沒有拆股。
如果1964年你用1萬美元買入伯克希爾的股票,今天這些股票的價值是3億美元。今年以來伯克希爾的股價已經突破50萬美元,單只股票的價格比很多小盤股的日交易量還要高,可以說把99%的散戶擋在了外面。
為什么不拆股呢?
在巴菲特看來,躁郁癥的個性會產生躁郁癥的價格,而理性價格的關鍵在于理性的股東。“我們希望的是這樣的投資者,他們將自己視為企業的主人,并打算與公司長期相伴;他們著眼于企業運營的結果,而不是股票的價格。”
如果把伯克希爾比做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巴菲特希望這個世界里理性盡可能的多一些,私心雜念盡可能的少一些。巴菲特自己投資時是這么做的,他也希望投資伯克希爾的人跟他一樣:用高股價把非理性的人拒之門外,再用理性把跟自己一樣的人聚攏在一起。
如果說王陽明和巴菲特有什么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理性的長期主義者。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