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回答上億條網友提問的知乎,還沒找到自己怎樣才能賺錢的答案。
作者 | 楊光
編輯 | 劉楊
知乎回歸港股的靴子終于落地。
4月11日,知乎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申請在港上市。14日中午消息稱,知乎在香港IPO申購中以每股32.06港元的價格籌資1.06億美元。
在國內的問答領域,知乎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吸引了創新工廠、啟明創投、賽富基金、騰訊等眾多明星投資方,陣容堪稱豪華。作為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獨角獸”,知乎似乎給外界講了一個不錯的內容故事,但是資本市場并不買賬。
去年3月,知乎在美股上市,第二個交易日便跌破發行價。截至今年4月12日,知乎股價跌至2.21美元,較發行價跌去近8成,市值約為14.4億美元。而在2018年7月,知乎完成新一輪近3億美元融資,估值約25億美元。也就是說,兜兜轉轉4年后,知乎現在的市值還比不上4年前估值的六成。
遲遲找不到可靠的商業變現模式,似乎是市場用腳投票的重要原因。雖然知乎從未停止探索,試水了廣告、知識付費、電商、直播等多元化布局,但這些嘗試仍然沒有扭轉虧損的局面。財報顯示,2021年知乎虧損12.9億元,同比擴大148%。
號稱“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的知乎,回答了網友數以億計的提問,卻始終解不開自身如何才能賺錢這道難題。
搖擺的知乎
每年的“金三銀四”都是企業的用工高峰期,但近期知乎卻傳出團隊調整的消息。
今年2月,有用戶在職場App脈脈上爆料,知乎視頻團隊即將大規模裁員,“幾乎裁掉一半”。盡管知乎隨后予以否認,稱“沒有裁員計劃,還希望吸引更多視頻業務的優秀人才加入”,但在4月1日,認證為前知乎員工的用戶在脈脈發帖稱,之前上熱搜的知乎視頻部門已整體被裁,而該部門才成立不到半年,同時知乎又在招新,重組視頻團隊。
對大部分企業來說,裁員是業務調整時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知乎此次被爆裁員,或許與其業務調整和路線搖擺有關。
知乎上線于2011年,當時的互聯網閱讀習慣還是以圖文為主,“精品圖文問答”成了知乎身上最顯著的標簽之一。轉變發生在2017年。那一年,字節旗下問答社區“悟空問答”來勢洶洶,字節創始人張一鳴親自站臺挖知乎“墻角”,用高價一口氣從知乎挖走300多位大V,更宣布2018年將花10億元扶持創作者。
或許是作為還擊,又或許是看中了短視頻的發展趨勢,2017年,知乎開始支持用戶上傳視頻內容。2018年6月,知乎App新增“視頻”專區。2019年,“視頻”專區取消,增加了“視頻回答”入口。
不過,知乎在短視頻這條路上走得并不順。2018年底,知乎曾內測過一款獨立短視頻App“即影”。然而,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影便宣告失敗。2019年4月,即影發公告稱,因未達到既定產品目標,即影項目組已解散,客戶端停止更新。
實際上,即影的直接競爭對手包括抖音、快手、B站等眾多熱門短視頻平臺,從優質圖文內容起家的知乎想要入局短視頻和直播,就不可避免地會與這些視頻平臺同場競技,但由于用戶體量較小、平臺調性與泛娛樂化的視頻平臺不符等原因,注定即影會成為知乎與巨頭PK過程中的犧牲品。
在2018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知乎創始人周源曾表示:“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質量。”言下之意就是,知乎不會為了短期的商業利益而犧牲內容質量去換取流量。
然而,在遲遲不能盈利的壓力下,知乎逐漸在向流量妥協,畢竟短視頻已經成為互聯網領域的流量富礦。
為了鼓勵視頻創作,用戶點擊知乎App首頁底部的“+”按鈕,會彈出的4種創作方式,其中就有“發視頻”和“開直播”。2020年10月,知乎還推出5億現金激勵、百億流量扶持等激勵計劃,希望刺激視頻類內容增長。
“燒錢”帶來的效果明顯,知乎在2021年財報中披露,“月度平均視頻上傳量同比上漲211%,視頻創作者人數同比上漲33%,視頻消費用戶在DAU(日活躍用戶數)中的滲透率超過45%”。但由于用戶和流量上的差距,知乎的多項視頻核心指標與競品相比仍有很大的距離。
知乎“變味”了
“人均985、年薪百萬”“人在美國,剛下飛機”的知乎用戶,曾被視為“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的群體,但這一群體的變現能力并不強。
2021年,知乎線上廣告收入11.61億元,占營收的39.23%,是第一大收入來源,而在2019年底,這一比例曾高達86%。這被視為知乎多元化經營的成果,但卻隱藏著客單價低的隱憂。
去年第四季度,知乎廣告收入3.78億元。創投人士陳浩對此表示,知乎當季月活躍用戶數1.03億,知乎平均每月從每個月活躍用戶身上僅能賺取1.2元廣告費,而這在互聯網行業是偏低的。同期,快手的月活數為5.7億,廣告收入達109億,平均每個“老鐵”一個月能變現6.4元。
實際上,知乎大部分用戶“白嫖”的心理明顯。去年第四季度,知乎月均付費用戶數為610萬人,占比月活躍用戶數不到6%。
由于不想掏錢的用戶占絕大多數,知乎在廣告之外強推“軟廣”和知識付費,效果立竿見影,但用戶口碑也急轉直下。
2021年全年,知乎的商業內容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9.74億元,同比增長617.2%,成為增速最快的業務。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一業務可以理解為企業軟性廣告,一些產品的推廣文章以專業測評帖子的形式出現,在文章里植入購買鏈接,引導用戶跳轉至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購買,博主則根據GMV進行抽傭。知乎在其中起到撮合選題、智能推薦、廣告投放等作用。
上海某SEO優化公司負責人林清告訴《豹變》,知乎上推廣文章的報價要比其他平臺高2到3倍,需要結合內容要求、賬號和行業等來確定,除了寫得好,還需要懂知乎的規則和邏輯。
知乎用戶章雯對《豹變》表示,現在很多知乎帖子開頭寫得不錯,但是到最后發現是個廣告,而且套路都很像,一般正文會就一個問題進行分析,結尾的時候話鋒一轉,會說“XX產品不錯,值得推薦”,或者直接上鏈接。
在陳浩看來,知乎是一個搜索和問答社區,想要變現最重要的是獲得用戶的信任。雖然知乎可以做軟廣和帶貨,但大部分用戶來知乎并不是為了消費和買貨的。當賣貨變成導向,科普文章很容易變味。
讓知乎變味的不止有“軟廣”,還有大量付費網絡爽文。《豹變》發現,在每天接收到的知乎App推送消息里,總會有幾條網絡爽文鏈接。4月13日,知乎推送《有沒有治愈的小甜文》,文中多處疑似打擦邊球,不少用戶稱文章在“不可描述”的情節處停止免費閱讀,提示最低0.3元/天開通會員,就能查看完整內容,吸引用戶成為付費會員。但其中卻隱藏不少貓膩。
知乎用戶安淞表示:“文章開頭寫著完結,看到最后,讓你去微信公眾號,知乎就是個半成品,也算完結?我開通會員就是為了在知乎里面看小說,好家伙,結果來這一套,真是吐了。麻煩知乎上面沒有完結不要寫個‘完結’在上面好嘛。”
還有不少付費用戶在文章底部評論稱:“我特意充的會員,這就沒了?”
鹽選會員專欄是這類網絡爽文的集散地,《豹變》在知乎上看到,多篇網文偽裝成熱門問答,展示在鹽選會員頁面頂部,比如“十六歲那年,我歡歡喜喜嫁給一個太監”“人販子綁架年輕野模欲行不軌”等故事。
這似乎讓知乎找到了流量的財富密碼,2021年,知乎付費會員業務收入6.69億元,同比增長108.6%。
顯然,知乎“精英化”的人設已經在為商業化讓路,更多“接地氣”的內容雖然換來更多流量,但也讓不少用戶直呼,這里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個知乎。
短視頻能救知乎嗎?
廣告與付費內容之外,知乎對于短視頻和直播這兩項業務寄予了更多期待。
在2021年5月的一次財報電話會上,知乎創始人周源提到,視頻化升級對知乎用戶的活躍度、內容量均產生正向影響。過去一段時間,知乎一分鐘以上的中視頻季度日均上傳量同比漲了17倍,知乎視頻消費用戶平均視頻消費時長同比增長超60%。
從知乎App和網站的功能布局能看出知乎正發力短視頻和直播。在知乎App,“直播”位于頂部導航欄第二位;而在知乎官網,“視頻”是頂部4大一級入口之一,且首頁推薦里也含有不少視頻內容。《豹變》隨機刷新后看到,首頁前30條內容里,視頻占了8條。
但對知乎的視頻化努力,不少用戶并不買賬,認為圖文的閱讀效率更高,一篇一兩千字的帖子用幾分鐘就能看完,視頻往往要花十幾分鐘。“如何屏蔽知乎里的視頻”甚至成了知乎用戶討論的話題,該話題目前吸引了179個用戶回答、459個贊。
在評論區,用戶“長歌”表示:“趕緊出一個沒視頻的知乎版吧,別說視頻,圖片都不想看。那么多圖片妨礙摸魚。看視頻去B站不香嗎?那里的科普視頻質量有多高心里沒數?”
還有用戶表示,試過帖子介紹的屏蔽方法,但是沒啥效果,每次刷新就會有一個視頻出現在最上方,也沒有“減少視頻類型出現”的選項。
不少用戶對知乎推送的視頻質量也頗有微詞。知乎用戶王強對《豹變》表示,他上知乎是想看優質內容的,但是系統每天都會推送不少低俗的搞笑段子。“我要是想娛樂放松,去短視頻App不是更好嗎?”
而從視頻內容創作者的角度看,知乎并非變現的首選。在抖音、B站、知乎都有發布視頻的博主李藝表示,同樣的視頻,在短視頻平臺的播放效果更好,有的同一條視頻,在知乎上的播放數還比不上短視頻平臺的點贊數。平臺的創作激勵倒是其次,重點是短視頻平臺的帶貨效果更好,而知乎很難形成有效轉化。
李藝是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幾乎每天都會在短視頻平臺直播賣培訓課程,同時在線人數一般穩定在200人左右。在最近的一場直播中,李藝的GMV達到了1.3萬元,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到了近800人。而在知乎,李藝主頁顯示付費咨詢的人數為0。
而在直播方面,知乎的直播業務目前缺乏曝光度,尚未激起多大的水花。《豹變》在多個知乎直播間看到,進入直播間的用戶并不多,多數直播間圍觀人數只有幾十,且較為沉默,打賞、留言的用戶較少。一些顯示圍觀用戶2000多的直播間,榜一用戶打賞數僅在15到25鹽粒左右。一鹽粒價值約0.14元。
商業化是每個平臺想要良性發展的必經之路。2016年,知乎推出“值乎”試水商業化時,周源在推廣視頻里調侃說:“很多人老是問我們怎么商業化,我很煩。于是我就帶著一個團隊做了一個商業化的東西,不就賺錢嗎?”
六年過去了,盡管知乎做了很多商業方面的布局,依舊沒能擺脫成長的煩惱。在社區氛圍與商業化之間搖擺不定的知乎,仍然處在破局與探索的過程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浩、林清、章雯、李藝為化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