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蘇琦
來源/開菠蘿財經(ID:kaiboluocaijing)
被裁一年后,敏敏還是沒有找到工作。她曾經是互聯網企業HR,“在前公司,送走過好幾批自己招進來的人,現在我也成了被頻頻拒絕的那一個”。
敏敏的經歷不是個例。從“雙減政策”落地后的教培行業寒冬,到互聯網大廠出現“裁員潮”,再加上今年3月開始,中概股集體大跌,招聘市場也和股票市場一樣上演著“過山車”式的震蕩。
這樣的震蕩反映在求職者的簡歷里。一位招聘者告訴開菠蘿財經,從今年自己收到的簡歷來看,求職者的跳槽頻次變高了,往年候選者兩年左右跳一次槽,現在半年到8個月就要跳槽一次,里面很多是被動跳槽。
“裁員潮”下,回流到市場上的求職者還沒被“消化”完,招聘市場又要在今年春招季迎來新一屆的1076萬應屆生,還有被難到上熱搜的國家線擋在研究生門外的往屆畢業生、因疫情沒有拿到畢業證的留學生等,招聘市場供給量暴增。
很多求職者都表現出了極強的不安全感。上述招聘者稱,求職者在面試時,問的最多的問題不再是薪資,而是“明年這個業務還繼續做嗎?”他能明顯感覺到,求職者心態開始“求穩”。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系教授馮云霞認為,隨著社會從過去唯效率、唯速度,轉向更均衡、更高質的方向,不論是求職者還是企業管理組織,都要學習順應形勢,既要守住自身擅長的,也要持續學習,不斷精進。
事實也確實如此,經過此次最冷“金三銀四”,不少HR和求職者意識到,職場沒有神話,變化才是永恒,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思維,才是職場人破局的關鍵。
招聘App上的消息,都是“已讀不回”
今年的“金三銀四”,求職人有多難?
從年初到現在,秦浩把自己能匹配上的崗位都投了一遍,并將能用到的內推人脈“薅”了一遍,最后只接到了六七個面試。更多時間,他則是盯著招聘軟件,可發出去的信息總顯示“已讀不回”。
正式開始看工作機會之前,秦浩的心態還比較樂觀。因為疫情,業務無法開展的他,從上一家公司離職后,離開了北京,換了一座城市做兼職過生活。按照他的計劃,等他今年2月底兼職到期,再找到工作,可以無縫銜接。結果預期一直在下調,現在還不知道4月底能不能找到工作。他不敢想,到那時,為了工作自己會妥協到哪一步。
今年是秦浩畢業的第5年,他發現自己身處職業尷尬期,“不愿意做很基礎的執行工作,又無法真正去大廠挑大梁”。
今年找工作難的,不止秦浩一人。在他身后,是無數2022年應屆生以及因為考研、考公落選,而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看到很多小廠的產品經理都要985、211,目前在各個招聘平臺前后投了六十幾份簡歷,均無回應”,一位應屆生說道。
那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好找工作嗎?答案也是否定的。
這兩年,宗行從影視行業跳槽到互聯網行業,在兩家大廠的在職時間均不超過7個月,后又返回影視行業,擔任某公司部門主管,結果在今年年初再次遭遇裁員。她沒有勇氣跟爸媽提起自己曲折的求職經歷,為了躲避親戚朋友的關心,這個春節沒有回家。
“互聯網大廠很難有新機會,進小公司做項目擔心成炮灰,影視行業寒冬太久,我已經徹底接受了這個現實。”在她看來,今年找工作難的是,不知道下一個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怕“剛離虎口又入狼窩”。現在的宗行不想再輕易跳槽,她每個星期安排三四個面試,在選擇上越發謹慎。
這股“求職難”的風潮,其實從去年第四季度就開始了。去年10月,松濤所在的公司因教培業務收縮裁撤了一大批員工,他能明顯感覺到,招聘市場當時對教培行業出來的人的“警惕”。
他解釋道,一方面,當時市面上有大批從教培行業離職的人,公司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遇到很多同類的求職者,另一方面,公司更愿意招聘一個本行業的熟手。
也想去其他行業找機會的松濤,只能打起精神,給自己在一個月里安排了近30個面試。但結果不如人意。由于需要還房貸,他在屢次碰壁后,最終去了同行業的一家傳統大廠“保底”。
他的很多同行還在尋求轉行機會。在他的理解里,越是中高層,越是轉型難。“此前他們的經驗比較固定于教育方向,行業變冷之后,心態和薪資級別都不太愿意接受降級。”
宗行最近有了新認知:職業路徑不可能始終往上走,人要有空杯心態。某個行業或企業的生命周期在縮短,但當代職場人的職業生涯在拉長。她認為,對自己保持信心是最重要的,要“亂中求穩”。
求穩的職場人,都開始準備發展副業了。秦浩在春節期間見了一位游戲行業的前輩,對方說,現在不敢買房,理由是不知道35歲之后還能不能擁有這份工作。那一刻,秦浩意識到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原來是那么脆弱。他開始有意尋找更穩定、更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同時自學“心理咨詢”,做好兩手準備。
為了面對不確定性,松濤也準備在保障工作之余,花些精力開發新技能,比如學習短視頻拍攝和運營賬號。“不要寄全部希望于某一家公司,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刷了600份簡歷,最后只招進來1位”
“今年春招,我覺得互聯網公司應該沒有‘金三銀四’了。”互聯網旅游行業的企業HR鴻悅說。
對于求職者的焦慮,鴻悅深有體會。最近面試的求職者中,有些人從去年11月開始看機會、至今未上岸。但她也很無奈,有些崗位招著招著,突然就停了。她所在的公司業務受疫情影響非常大,招聘需求量不穩定,現在都是每個季度根據業務進展按需招聘。
某ToB企業的HR總監徐明發現,今年來求職的大廠員工,比之前增加了30%左右,其中很多平薪或者降薪進來,甚至一些級別高的應聘者愿意向下看機會,出現VP或者高級總監,應聘組長崗位的情況。以往,頭頂大廠光環的人不但薪資溢價高,還可能是公司間爭奪的對象,現在也失寵了。
“金三銀四”看起來消失了,背后的原因有兩層。
其一是,當大部分企業開始求穩,發現“人員超配”,就要縮編,放緩招聘步伐,提高招聘標準。
某互聯網企業的招聘負責人小楠說,她所在公司今年的招聘,基本上都是離職補員,“離職了四五個人,才能補兩三個人”。現在,小楠的組每人每天要面試5-7位,比去年少了一半;以前的面試通過率是5:1,現在是8:1甚至10:1。因為工作量減少,小楠帶領的招聘團隊也被優化了一半的人數。
最近公司需要招初級產品經理,小楠在兩個星期內收到超過600份簡歷,但只有一個名額。其中有一位候選者甚至做了一份15頁的PPT來分析產品,最后還是因為經驗不夠而落選。
其二是,現在的環境下,企業更加渴求增量,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選拔人才”的路徑往往是兩條,要么內部培養,要么從市場中招聘“精專人才”。
鴻悅提到,公司現在有人離職或有新業務嘗試,第一選擇不是從市場上招人,而是員工內部跨部門、跨崗位調崗或兼任。
領英人力資源負責人張競義也發現,現在許多企業更專注現有內部人才的盤點和調整,并幫助轉崗后的員工在新崗位上快速啟動激活。
上述HR還提到一個觀點,企業對跨行業的復合型技能人才、有資源有經驗的人才,依舊有強烈的需求,并愿意在招納人才上投入大量資源。
但這樣的人才很難得。小楠說,這些崗位需要長期匹配,有的一兩年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據張競義觀察,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此前許多職場人未曾意識到,自己在某份工作上的技能可以為另一份工作所用,甚至很多雇主企業也沒有嘗試過,所以匹配難度大。另一方面,因為上述人才無法僅通過對學歷、資歷和行業背景的評估來獲取。她預測,“以技能為導向”的招聘解決方案,正在成為人才和企業雙向匹配的突破口。
“技能是相通的,人才也是相通的。”徐明表示,對于一些跨行業復合型人才,今年公司給到了30%-40%的薪酬漲幅,而技能才是求職者在職場上長期保有競爭力的關鍵。
“練就在不同水域游泳的能力”
求職難、招聘難的背后,是疫情和政策帶來的部分行業寒冬,使得企業端從初創企業到大廠巨頭,都在年底和年初進行了人員優化調整。“金三銀四”已經過去一半,職場迷茫和競爭焦慮下的求職者,需要一份“職場指南”。
平時,張競義就常與領英的小伙伴交流,她認為探索職場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核心技能優勢,注重專業技能的保持、積累和提升;其次,有目標有計劃地成長,比如,可以給自己設立階段性的目標,小到每一個季度的階段性突破,大到每三年應該在什么領域上一個大臺階。她相信在職場堅持“長期主義”心態,能夠幫助職場人緩解一部分焦慮。
對于想要擺脫迷茫感和不安全感,找到能發揮個人價值的空間的求職者,她還有一個建議: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主動拓展視野,方法就是保持終身學習。
領英有不少小伙伴就是“在職學習”的受益者。在領英工作的星星表示,在職學習要面對很多挑戰,她自己就一度苦于,如何合理地分配精力、如何在工作之余系統性地學習,如何保持全神貫注和全情投入。但長期堅持學習,不但幫助她減少了不必要的負面情緒,還收獲了成就感。
她提到,公司的激勵機制也幫助她堅持下來了。據了解,領英給員工提供了一些學習項目、培訓課程和激勵機制,完成課程后,還會報銷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相關費用。
馮云霞教授同樣建議,在職場的不同階段,職場人要始終圍繞自己的“職業錨”進行積累和打磨,這其中涉及到本職技能、延伸技能和人脈積累。
本職技能包括成為特定行業專家和行家所需的專業技能,以及跨界、開放和創新等素質構成的軟技能。而延伸技能,是指持續發展優化、打磨和升級自身的可遷移能力,適應不同市場和企業需求。除此以外,還要注意積累自身穩定的人脈圈子,同時建立自身職業品牌和提升口碑聲譽。
在這個過程中,職場人可以養成反思習慣,重構自己的技能組合,升級自己的知識結構。馮云霞教授說,“在新經濟時代,每一位職場人士都是自我發展無限責任公司的CEO,要從終身發展的角度,系統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
工作后經歷了辭職、去美國讀書、成家,度過了兩年全職主婦生活的徐珊,對此深有體會。在這幾年中,她不斷沉淀自己的業務能力,再次回到職場時,雖然也經歷過一些質疑,但在面試領英時,因為公司推崇“以技能為導向的招聘”,她再次得到了發揮技能的機會。
除了求職者個人的努力,張競義提出,企業更新管理制度,全社會共同構建長期主義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價值觀,都是在為人才發展和社會創新進行助力。
通過領英多年的管理實踐,她總結出企業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三大關鍵舉措:基于信任,給予員工工作方式上的靈活度,如領英及諸多企業正在實踐混合辦公模式;基于能力和成就的公平的晉升制度、透明多元的反饋機制、友好便利的辦公設施和環境;以及疫情之下,實實在在地關心和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
馮云霞教授也認為,現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進程,對企業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對企業員工干部進行合理分層、差異化管理,兼顧公平公正。其次,提升組織集體戰斗力,在建立培訓管理制度和干部發展制度時,要做到既促進企業發展,又賦能員工成長。最后,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設計配套的激勵制度。
“管理者需要學習系統思考和多方統籌,才能將企業組織建設成為不確定形勢下的穩定器、員工認同的加油站和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力軍。”馮云霞教授稱。
互聯網的發展如洪流滾滾向前,你我都被裹挾在其中。職場的安全感從來不是因為你一直在風平浪靜的水域里游泳,而是要在風暴到來之前,練就在不同水域游泳的硬核能力。
*題圖來源于視覺中國,文中配圖來源于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敏敏、秦浩、宗行、松濤、鴻悅、小楠、徐明、星星、徐珊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