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喜馬拉雅的風雨上市路

2021-09-16 08:55:47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刺猬公社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這一次“赴港上市”,會卷起音頻市場“新的風暴”嗎?

  文/世昕 編輯/石燦

  來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轉戰港股”,9月13日晚間,音頻平臺喜馬拉雅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再次向上市發起沖擊。就在四天前的9月9日,喜馬拉雅發出公告,從美股撤回上市申請。

  一石激起千層浪,喜馬拉雅再次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盡管競爭對手荔枝FM早已登陸美股,但作為國內音頻賽道的龍頭老大,喜馬拉雅仍被視為“耳朵經濟第一股”,其上市計劃一直備受關注。

  喜馬拉雅的“上市之路”,不可謂不艱辛。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2年成立以來,喜馬拉雅已經經過9輪融資,騰訊、閱文、小米、百度、索尼音樂等多家巨頭都曾是其戰略投資者。主要財務投資者包括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摯信資本、高盛、興旺投資、創世伙伴資本、普華資本、合鯨資本等。

  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喜馬拉雅就頻傳上市消息,但最終都被官方否認。2018年7月,有消息稱喜馬拉雅將于2019年在港股上市,但時間進入2019年,上市計劃杳無音訊,喜馬拉雅卻迎來變動:12名董事退出,小米等18家資方退出股東行列。

  經過近一年的沉寂,2021年,喜馬拉雅終于正式開始上市計劃。3月,喜馬拉雅計劃赴美IPO的消息就已經傳出,5月1日,喜馬拉雅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請,跟隨今年的“赴美IPO大潮”登陸美股,整個資本市場都在關注其能否實現音頻領域的“造富神話”。

  然而一切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兩個月后,伴隨滴滴事件的爆發,“赴美浪潮"面臨國內外雙重阻力,不得不戛然而止,喜馬拉雅也被迫中止其赴美計劃。

  納斯達克敲鐘夢碎的同時,各種消息開始傳出,轉戰港股似乎成為了喜馬拉雅的最終選擇,事實也印證了市場的猜想。

  對于“棄美轉港”戰略,喜馬拉雅也給出官方回應:“基于對當前市場整體環境等綜合因素的考慮,公司管理層決定撤銷擬在美國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選擇香港聯交所作為更適合的上市地點?!?/p>

  選擇港股其實并不意外。自從出現上市消息開始,喜馬拉雅就一直與港股深度捆綁,2021年8月23日,喜馬拉雅在香港注冊了喜馬拉雅控股公司,“赴港上市”似乎一直是喜馬拉雅的選項之一。

  這與近幾年在國內互聯網企業的“赴港上市”潮有關。2018年,港交所正式宣布制度改革,相對寬松的準入機制及無硬性盈利指標等特質吸引了國內諸如小米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入場,對于喜馬拉雅這樣的垂直領域頭部企業來說,港股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曲折的上市路背后的資本變動,喜馬拉雅的上市也對音頻賽道有著非凡意義。

  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上半年,喜馬拉雅月活用戶達到2.6億用戶,同比增長25.7%,在國內在線音頻平臺中排名第一。在這2.6億月活用戶中,移動端月活用戶1.1億,約占整體月活的40%。另外1.5億用戶則通過物聯網及其他開放平臺收聽喜馬拉雅的音頻內容。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音頻內容當下的市場特點:消費場景的多元化。相對于視頻、游戲等其他內容來說,音頻的“陪伴屬性”更強,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喜馬拉雅就在招股書中提及,音頻與物聯網是“黃金搭檔”,智能穿戴設備、車載設備等都可以作為其內容載體。

  招股書中特意提及物聯網相關數據,如國內智能音箱的年度銷售量,車載物聯網設備的普及等內容,從未來發展的角度論證音頻的可能性,即使未來移動端流量達到“天花板”,喜馬拉雅還可以憑借物聯網進一步實現增長。

  用戶規模上占優,在音頻領域,喜馬拉雅的優勢有多大?

  招股書顯示,2021年上半年,喜馬拉雅移動端用戶共花費8478億分鐘收聽內容,約占國內所有在線音頻平臺收聽總時長的70%。拓開廣度,喜馬拉雅的用戶粘性和使用深度也遙遙領先。

  在商業方面,伴隨近年來音頻經濟的發展,喜馬拉雅有所進步。招股書顯示,業務方面,公司的收入來源包括付費訂閱、廣告、直播以及其他創新產品和服務。整個2021年上半年,喜馬拉雅實現了25.1億元的營收,相比2020年同期的16.2億元增長55%。

  在這25億元收入中,訂閱收入占比54%,其中付費訂閱是主要營收來源。2021年上半年,喜馬拉雅移動端的平均月活付費用戶達到1420萬,同期增長65%,付費率約為12.8%。

  除此之外,在幫助用戶變現上喜馬拉雅也有所成效。2020年,喜馬拉雅平臺內容創作者就已經達到5.2萬人,目前音頻內容覆蓋品類達到98種。

  如此海量的內容下,喜馬拉雅平臺幫助超過16萬名第三方IP合作方和內容創作者獲得了超過13億元的內容分成收入,萬人次對于音頻UGC內容創作者來說,喜馬拉雅無疑是絕佳選項之一。

  但與擴大的營收相比,虧損更引人關注?!斑B年虧損”是互聯網平臺繞不過的“坎”,喜馬拉雅也不例外,招股書顯示,在2018年到2020年三年期間,喜馬拉雅的凈虧損分別為7.55億元、7.47億元、5.39億元,2021年上半年凈虧損3.2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也有所擴大。

  虧損的原因可能與上漲的成本有關。喜馬拉雅的主要成本為營業成本和營銷費用。營業成本包括內容分成費用、版權授權、支付處理費用、互聯網設備采購等,其中內容分成費用是指喜馬拉雅根據收入的協定百分比向內容創作者及第三方 IP 合作方付款,也就是前面提到的UGC內容分成。

  對于喜馬拉雅來說,版權授權的購入成本是一大問題。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已與140家出版商達成合作,并還在IP合作這條路上不斷前行。

  對于音頻內容來說,IP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有聲書及知識內容是喜馬拉雅的重要內容,但與之相對的此前UGC內容侵權也屢見不鮮,甚至還給平臺經營帶來“麻煩”,購買版權就顯得更加重要。

  招股書中喜馬拉雅也列舉了平臺存在的風險因素,其中“版權許可問題”赫然在列。這也代表著喜馬拉雅未來必須在這一問題上繼續努力,這一方面的營業成本勢必不斷擴大。

  營銷費用的上漲同樣是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2021年上半年,喜馬拉雅的營銷開支達到12.3億元,同比增加一倍,招股書顯示,營銷開支主要用于渠道推廣、品牌推廣及廣告,還有其他平臺的傭金,相對于短視頻等內容,音頻的受眾人群仍舊較少,因此營銷推廣,吸引用戶成為重要目標。

  吸引廣告客戶同樣是營銷費用上漲的原因,這也與音頻賽道的商業化特征相關。單一的變現渠道是喜馬拉雅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據招股書可以發現,喜馬拉雅的收入仍舊主要依靠訂閱,廣告收入雖然也達到了6億元,但相對于平臺海量的音頻內容來說仍舊不理想,音頻廣告內容也存在變現效率不高的問題,難以實現高增長。

  商業化之路探索艱難,喜馬拉雅也在招股書中預告風險:“日后可能繼續發生虧損。”

  另一方面,音頻賽道也迎來了“群雄逐鹿”的時代,喜馬拉雅雖然是頭部平臺,但面臨崛起的新平臺與大廠們并不輕松。

  從2020年開始,音頻播客行業迎來了大發展,小宇宙的出現,音樂平臺的發力,讓音頻賽道更加“熱鬧”,全球播客搜索引擎與數據庫listen notes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目前全球中文播客數量增長近十倍,音頻似乎迎來了“春天”。

  疫情來臨后,伴隨ClubHouse的爆火,聲音經濟也再一次備受矚目。如今包括騰訊、快手、字節跳動在內的各家巨頭紛紛下場,從播客到長音頻,各式APP已遍地開花。同時,以小宇宙為代表的新平臺正開始崛起,整個音頻市場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作為老牌平臺,喜馬拉雅在品牌、用戶、物聯網應用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面臨著諸多困難,上市也是其必經之路。

  這一次“赴港上市”,會卷起音頻市場“新的風暴”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