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苗正卿 周曉莉 李茜楠 譚麗平 姚赟
來源 / 盒飯財經
通關2020,開局2021,但有些經歷和成長值得記住。
疫情下,口罩價格暴漲,有人一罩難求,有人有貨也不敢售賣;停課不停學下,在線教育風口再起,作業幫、猿輔導等企業獲多輪高額融資,學霸君、優勝教育瀕臨倒閉,一腳天堂一腳地獄,學生、家長、老師重新適應教育方式;227事件、王一博粉絲養號,冷凍中的影視行業,粉絲、流量明星、作品IP、院線都尋求出路;蛋殼公寓爆雷,平臺消失,房東租客矛盾急速上升,租客一邊維權一邊害怕流落街頭。
經歷了疫情、口罩、在線上課、疫情恢復、蛋殼爆雷等事件后,魔幻成為2020年最常用的形容詞。然而,這些經歷都帶來了成長和新的思考。比如,不少企業,線下加速轉線上,兩條腿并行。比如,遭遇爆雷后,租客對房租繳納更加謹慎。
盒飯財經找到了多個在此類事件中的參與者、旁觀者或經歷者,告訴我們經歷了這些后的成長。
從他們口述中,我們扔掉焦慮、無助和恐懼,留下經驗和成熟。因為這些口述者經歷的故事,或許也曾是你我的經歷。
1
口罩一天賣1萬單,收到200多個投訴,可我只賺幾塊錢
口述人
齊鴻波,北京天通苑附近兩家超市老板
2012年初,我在北京天通苑和天通苑南開了兩家超市——好道客超市。往年的3、4月份應該是超市旺季,但今年完全不行,店里今年4月份平均每天的營業額也就6000塊左右,是去年這個月份的二分之一。疫情下,生意不好。以前我這兩個店是分3班倒,員工從早八點到晚八點上12小時休24小時,而現在門可羅雀,也用不到這么多人手,已經變成兩班倒。
疫情最嚴重那會,我最真實的想法就是每天不去想賺多少,而是怎樣才能少虧一些。我超市旁邊有6家餐飲店,除了連鎖的田老師和喜家德開店外,剩下的4家一直閉店到快6月,就是田老師和喜家德上半年也只能以外賣形式。我們這一條街都是租的二房東,房東不給二房東免租,二房東自然也不肯給我們免租。能享受到免租政策的,基本都是大型國企,我們小企業根本得不到免租優惠。
細想一下,今年以來,店里賣的最好的產品竟然是過年那陣子賣的口罩,臘月28的時候,我們通過渠道進到一些口罩,平均一天賣出1萬單左右,我們進了4萬只,3天左右就賣光了。我們當時的進價是26元、27元一包,我們賣30多元,坦白講其實進價已經很貴了,我們賺的并不多,但那時候政策出來了,不能哄抬口罩價格。其中有一天我們賣了1萬單左右,但那天也收到200多個投訴。說實話,我們也很犯難,進價在那擺著,那時候我們不賺錢賣生意沒法做,賺幾塊錢又被當成賺黑心錢遭投訴。
所以正月十五之前,國內口罩那么緊俏,和這有一定關系,很多超市或是商家其實是有口罩庫存的,但是怕遭人投訴根本不敢賣。
通過這次疫情,我現在想的是以后堅決不再做實體店了,風險太大。
2
在線教育被推風口浪尖,作為親歷者我們喜憂參半
口述人
周帥,“跟誰學”高中學部負責人,高中數學名師
今年是在線教育的大爆發之年,身處在線教育的教師也經歷了洗禮。我切身體會到了教育機構的變化。首先一方面和疫情有關,在線教育被推到風口浪尖,這并不是培訓機構自身所為,這其實是因為體制內學校的教師都開始講在線課程,這個改變對學生和家長的影響很大。學生和家長能夠看到所有的信息,有更多的選擇,于是大家就開始做比較。
學生和家長對在線教育的認可度反而由于這一原因而降低了,“在線果然不行”“線上講不好”等等評價涌來。其實我認為,這并不是因為在線教育這個行業本身不好,而是學生和家長看到的、接觸到的東西沒有那么好。很多家長也許不是不相信培訓機構,他們是不太相信在線教育這種形式,這一點很可怕,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影響。
在質量比較好的、比較公認的機構中,大家會有各自的投放渠道和流量來源,所以之前的客戶重疊度不高。而今年所有學校與機構全域投放,這使得客戶重疊度非常高,包括我們自身內部的不同團隊都有客戶重疊。在這樣的情況下,客戶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優質信息,讓其決策的難度增加了。因此,現在也存在一種現象:家長在不同的平臺聽網課,幫助孩子做選擇,怕浪費孩子的時間。
網課大面積開花也會帶來課程之間的模仿,這使得課程內容的同質化更加嚴重了,剛開始是各有特色,后來是特色趨同,家長就更不好做選擇了。
培訓行業前景向好,但競爭還是很激烈的。我們對在線教育這個行業一開始是非常樂觀的,因為這一年大家都被推到了最前臺,很多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我們沒有受到影響。但在2020年暑假時,我們感覺到了整個行業發展及客戶需求和選擇的變化,加之疫情影響,一些利空的因素也產生了。作為親歷者,我們喜憂參半。
3
一票難求,留學生回國難
口述人
丁琳,留學生,現居英國
在疫情剛剛爆發時,我們留學生還能通過買有限的機票回國,后來許多黃牛哄抬票價到幾萬塊一張經濟艙機票,最后即使有錢也一票難求,許多像我一樣的留學生都困在了國外。
英國的疫情狀況一直相對嚴重,第一波爆發后英國發布了封鎖居家隔離的政策,學校網上授課。隔離幾個月后英國疫情狀況出現了明顯好轉。在解封后由于人們經常聚會,同時又遇到了開學季,英國的感染人數迅速反彈。英國因此頒布了分等級封鎖的政策。
許多我身邊的留學生都面臨著簽證到期無法續簽的危機。英國在這個時候頒布了相關的續簽政策,也算是給困在國外的留學生一些喘息的機會。我會產生一些恐懼心理,像我一樣的在外留學生也會有相同感受,因為高票價、國外只增不減的感染人數、獨自一人在國外生活的孤獨感等等。
通過周圍朋友的情況,我切身感受到疫情對旅游業的沖擊。我看之前的報道,受疫情影響,2020年英國旅游業損失可能達到220億英鎊。我們在英國坐火車出行強制戴口罩并且只允許坐在靠窗座位,這樣也能盡可能將人與人的距離拉開。在我朋友圈中也確實能看到有些留學生去其他城市旅游的現象,但大部分留學生都會選擇在家自我隔離。
4
影迷的饑渴,正在拯救院線
口述人
方方,37歲 北京市場份額第一院線某門店負責人
現在所有院線都指望這賀歲檔到春節這段時間,能夠出現一兩部爆款。目前來看,市場的熱度低于大家的預期。
《八佰》上映時的環境,比如今要艱難多了,但是《八佰》成功逆風翻盤,幾乎鎖定了今年票房冠軍。經過幾個月市場的預熱和疫情后消費者重塑生活節奏后,我們卻沒有看到一個炸裂的電影市場。
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候,在電影圈人們都有一個幻想:疫情帶來的電影饑渴,會導致一個瘋狂的電影消費周期。但從目前來看,似乎大家并沒有那么饑餓。甚至到了12月,市場的狀態依然暮氣沉沉,絲毫沒有以往11月底開始的電影市場狂熱感。
我們也思考了是什么原因,一個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偽饑餓”導致了我們誤判。在疫情期間,大家雖然不出門看電影,但是在家依然可以看劇、看電影。如今電影院已經作為一種場景化而存在,換言之電影院的價值已經不在于內容而在于場景化本身。你看美國這兩天,華納兄弟取消院線窗口期導致整個好萊塢的憤怒,但其實這代表了一個趨勢,從內容角度未來院線和線上已經沒什么分別了。至于說是不是院線看電影效果一定好?我身為院線人,都不敢打包票。為啥?現在你弄一套高級的家庭影院系統,也用不了許多錢,現在有錢人太多了,如果院線和線上同步,這種變化趨勢會更為明顯。這甚至和院線提高硬件水平已經關系不大了,為什么呢?這和第二個原因——內容質量有關。
不是所有電影都值得去電影院看的。我們許多電影人忘記了這句話。其實在1920~30年代,在電影最早的黃金時代,電影院和劇院很像,這是一種需要消費門檻的生活方式。當你決定去電影院度過一個晚上,意味著你可能配套會有一頓紅酒晚餐以及電影后的其他活動。在內容大爆炸的時代,這種原則依然有效——高質量的內容才值得去電影院體驗。
比如許多人會認為花錢去電影院看漫威大片、看《八佰》值得,這其實是對的。我們院線人,有時候看到一些消費者花錢來電影院看爛片,自己心里都覺得匪夷所思。
言歸正傳,為什么出現“偽饑餓”現象呢?因為我們的好內容太少了。2020年疫情后票房前幾名的片子是《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金剛川》《奪冠》。這些片子幾乎是同期質量最高的作品,而其余上映的部分電影票房成績與之可謂天壤之別,這就是質量差異導致的。
現在許多院線人發愁,擔心賀歲檔沒有爆款片,這完全基于作品質量。如果有一個高質量的片子出現,那么“偽饑餓”會迅速變為“真饑餓”,就像《八佰》曾面臨的情況。
其實疫情后是中國電影的一個機遇期。因為某些原因,國外片進不來,觀眾又對高質量內容充滿“饑餓感”。這完全就需要中國電影人拿出真功夫了。可惜的是,電影不是朝夕之功,一部優質電影往往需要六七年時間來籌備,中國電影制作團隊前幾年的努力成果到了交答卷的時刻,所以今天的成績好壞,真正體現的是許多年前我們付出的折射。
5
失控的飯圈,飯圈也被KPI綁架了
口述人
阿倩,女 29歲 某頂流偶像華東區最大粉絲團之一的粉頭
飯圈已經失控,而且正在走向更為激進的進攻型狀態,這和大大小小粉絲群的“粉頭KPI”有關。我們需要先理清粉頭和粉絲的關系。大規模粉絲團的經營及管理者一般稱為粉頭,這其實是一種有商業模式的實體。粉頭一般和偶像有獨特的私交,或者可以有一些特殊的接近渠道。粉頭向自己粉絲團成員提供的正是這種資源:比如更優惠地拿到偶像周邊產品的暢通渠道、官方活動之外的偶像見面機會、偶像私照。
粉頭通過這些資源優勢,從粉絲處收費。實際上任何一個偶像的粉絲,在進行所謂的“偶像消費”時,往往是把錢交給了粉頭。當然現在有一些所謂的偶像消費平臺,但這些平臺最終也是依靠粉頭的資源去實現落地的。粉頭和粉絲間其實是一種簡單的商業模式:粉頭提供資源,粉絲為之付費。但在執行中,存在兩個隱藏的難點,其一粉頭如何確保自己擁有資源優勢?其二,新一代粉絲對于消費變得更為理性。
第一個隱藏難點的結果,就是粉頭需要拿出自己收益的相當一部分用于維護關系,不是和偶像本人的關系,而是和偶像身邊人的關系。在飯圈世界里,偶像就像皇帝,他身邊的經紀人、助理、宣傳類似古代的權臣、宮人、宦官。粉頭需要花錢去打點這些人,才能確保拿到更多的一手商品、見面機會、爆料消息。通過持續提供獨特資源,粉頭才能留住粉絲,從而確保自己的粉絲團的規模。而這種規模是一個粉頭收益的直接影響因素。
第二個隱藏難點的結果,是現在的粉絲對粉頭的審慎態度更為嚴謹了,她們花的每一分錢都希望看到結果。所以粉頭需要不斷在粉絲群里匯報自己做了什么,比如我自己就會經常用Excel表格等方式匯報一周的工作。再比如我收了一筆私照費,我需要及時更新信息告訴花錢的粉絲這個事情推進的如何了。
這兩個隱藏的難點共同作用的結果是:粉頭被脅迫。比如肖戰227事件當天,許多我熟悉的粉頭不想下場參戰,但是在狂熱粉絲(而且是平時花了錢的那些)和相關團隊成員的雙重壓力下,這些粉頭動用自己的關系和媒體渠道下場參戰。
粉頭需要將戰果匯報給粉絲群,或者說匯報給那些平時花大錢的核心粉絲,這些粉絲很可能會對你戰斗的誠意感到不滿。比如一些粉絲覺得粉頭沒有及時維護偶像,但她們平時花了相關的費用。你能怎么辦?
雇傭更多的寫手以更狂熱的文字、音頻、視頻下場參戰!如果你稍微表現出懈怠,這些花錢的粉絲完全可能對你投下不信任票。問題來了,她們還能從粉絲團跑走么?當然可以!因為我說過,偶像身邊有許多權臣、宮人、宦官,這些人也會扶植自己的粉頭勢力——那些愿意孝敬更多錢的粉頭。
當這些平時花大錢的粉絲動了叛逃的心時,粉頭時攔不住的。實際上任何一個粉絲群里都會有一些內奸——其他粉絲團派來的,專門挖走這些愿意花錢的金礦。正是這種畸形的生態,導致粉頭必須沖殺在前線:充滿戾氣的飯圈生態的根源所在。
比如王一博粉絲豆瓣養號實踐,我太理解她們為什么這么做了。因為年底快到了粉頭KPI環節了,能否留住核心粉絲,每個粉頭都非常在意。粉絲如何KPI粉頭呢?會拿偶像的相關排名來說事。而偶像方也會給粉頭施加壓力,這是因為許多榜單其實偶像方一分錢不花,完全是粉絲花錢。你團體內的粉絲花了錢砸榜,結果名次卻不理想,粉絲和偶像團隊的人都會把屎盆子扣到粉頭身上。
實際上最惡劣的,正是偶像身邊的這群人。中國飯圈生態如果需要整治,那么應該從這批人開始。許多時候,偶像對下面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2020年飯圈發生的變化已經非常清晰,這是一個被復雜的利益糾葛深度影響,并注定變得更為畸形的生態。如果沒有監管和整治的力量,2021年飯圈生態只能更充滿戾氣、更為激進。
6
蛋殼爆雷后,我加了4個維權群,每個群一二百人
口述人
孫笑,租客,交了一年房租,蛋殼公寓爆雷事件受害者
2019年10月,我在蛋殼上租了現在所住的房子。那時,年交有優惠還可以免除服務費,我就一次性交了一年的房租,5萬。
其實蛋殼并非首次出現問題。今年春節的時候,蛋殼管家突然給我們打電話,說房東要解約、因為蛋殼沒有付房東錢了,要趕我們走。我當時在老家,因為疫情走不了,就沒有同意。最后3月份蛋殼把錢補上了,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到今年10月份,我合約一年到期,就又續租了一年到2021年10月,因為租金年付每個月可以返200元,我再次選擇了年付。豈料,剛交完房租沒多久,就在網上看到蛋殼就暴雷了。起初還抱有僥幸心理,但11月份開始,管家聯系不到,蛋殼也聯系不到。
房東隨后聯系到我們說,12月2日是蛋殼給房租的日子,如果屆時蛋殼沒有給的話,就建議我們再找房子,12月就搬走。我們這里合租了三家,一家是月付租金,所以她搬走了。另外兩家是年租的,一家是到明年5月份,一家是我到明年10月,就沒有搬走。
由此,我們圍繞搬家時間展開了一場拉鋸戰。從12月1日開始,房東不停給我發微信。起初,我同房東說,希望房東在15個工作日之后,確認蛋殼不給打房租了、解約了之后再來說這件事,房東同意了。前些天,房東和蛋殼成功解約,房東又開始一直給我們發信息,讓我們明年1月份搬走。并威脅如果我們不搬走的話,就強拆、換鎖。我希望能各自承擔一半的損失,住到明年5月份,他不同意。我又說我還在跟蛋殼溝通,他讓我解約,我說不能解約,我解約了責任就在我。最后,我以12月25日要去蛋殼總部解決問題為由,暫時拖延了這一場“交戰”。
雙方都在僵持著,還沒有爆發矛盾和沖突。室友搬走的那天,我和房東有了第一次見面接觸,協商無果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由于蛋殼APP已經癱瘓,十天前,我去了一趟蛋殼總部,大門上貼滿了各種提示與通知,門外已經排了好幾條長隊,有租客也有房東。但目前解決問題需要預約,我拿到了12月25日的第60號,這意味著,排在我面前的至少有600號。
因為這件事,我加了4個維權群,每個群大概一二百人,每個人的遭遇都是血淚史。我是自由職業,與其他人相比,不用特地請假去解決問題,但生活依然會受到影響,如果蛋殼沒有給到解決方案,年前的冬天,我可能就要被趕走,現在也沒有錢再另外找房子了。具體的情況,還得等25號去蛋殼之后,再和房東協商后才有結果。
來北京十年了,經過這事我突然想回家了。很寒心,感受到了北漂的無助和社會底層的心酸。
7
幾十米一個自提點,三天十幾單,團長掙什么錢
口述人
趙女士,武漢人,線下超市店主
最近有幾個平臺找我當團長,美團、拼多多甚至滴滴的地推工作人員最近都來家里找我開團,有段時間幾乎天天接到各種團購平臺的邀請電話。
事實上,3年前,興盛優選的地推人員團隊就曾找過我,但那時的入駐要求高。除了有訂單要求,還要建3個以上500人群、有每日運營的指標。而今年10月,興盛優選又來找我,還降低了門檻要求,僅有周單量要求,其他均為軟性指標。
不只小區,現在連小區外的臨街商鋪都到處是團長,開水果店的、煎餅店的、五金土產,他們都是團長。現在社區平臺為了爭搶市場,不像以前有地獄保護,一般一個平臺在一個小區只能選擇一個團長。現在團長太多了,單美團優選社區團購平臺上,我們小區就有12名團長,有的團長是全職媽媽,有的是兼職的上班族,有的則是在小區開門店的店主。
而且十薈團還推出了“團長裂變”計劃,就是說一位老團長帶來新團長,兩者都能享受到一定優惠,老團長還能享受到自己帶來的新團長的業績分成。利益捆綁下,有的老團長甚至能夠“拉攏”七八位新團長。
其余的幾家團購平臺也在小區明顯的地方,比如電梯、小區門口、快遞柜旁邊,貼上了各自招募團長的廣告。
我加入社區團購也是沒了辦法,因為從今年8月我就發現店里的卷紙、洗護、調料、零食、乳品都在下降,有些甚至銷量下降50%。社區團購對實體便利店沖擊實在太大了,線下店再怎樣也做不到1分錢的青菜,9毛錢的蘋果。為了彌補損失,選擇了當團長,而且自從做團長以來,店里的水果也不賣了,因為根本賣不動。
現在團長也是越來越不好當,業主就那么多,每天買的東西也就那么些。社區團購的客單價非常低,通常只有幾塊錢甚至幾毛錢,10個點的傭金就相當于沒錢掙。我們團長之間也會經常交流,真的是大多業績沒那么漂亮,很多團長三四天才接個十幾單,區區百元不到,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
當初平臺為了搶人,天天來店里游說,聲稱團長自提點不會太密集,大概100米設置一個。現在好家伙,幾乎不到20米就一個自提點,沒得錢賺。我現在感覺就是給平臺當了一個免費提貨架,順便幫忙保管,售后什么的也服務了。比如廠家配送來的貨沒有分揀,就需要我來驗貨,看水果有沒有磕碰,青菜有沒有不新鮮。特別是隨著SKU變多,自己還要負責分揀、打包,其實也可以直接扔在貨架上,但我們做實體生意的,服務就必須得跟的上,沒了口碑別說社區團購,店也別想做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