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長壽,有一個秘訣看起來很簡單(你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就倆字:少吃。
在不挨餓、保證營養的前提下,限制熱量攝入可以推遲衰老、預防與衰老有關的疾病,進而延長壽命。這種策略至少在很多動物實驗中已經得到驗證,從相對簡單的線蟲、果蠅到更接近人類的大鼠、靈長類動物。
甚至還有一項名為“減少能量攝入的長期效應”(CALERIE)的對照研究招募了一批人類志愿者,發現嚴格執行減少14%的熱量限制飲食方式,有助于減少人的衰老跡象。
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醫學院院士Joseph Takahashi教授帶領他的研究團隊也在四年里考察了數百只小鼠。
▲研究人員使用自動喂食器飼養了數百只小鼠,控制每只小鼠一生的進食時間和進食量,比較不同飲食方案對壽命的影響(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Credit:Fernando Augusto/http://made-for.studio)
他們的實驗顯示,在正常能量攝入基礎上減少30%~40%的低熱量飲食足以讓小鼠的壽命延長10%。
延長10%也許還不算多?研究團隊在此基礎上又稍微優化一下節食方案,同樣減少熱量攝入的情況下,只在小鼠新陳代謝活躍的時間段喂食,也就是讓小鼠僅在夜間進食——相當于人類只在大白天吃飯。
低熱量飲食加上進食時間限制之后,小鼠的壽命延長了35%,可以說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對照,還有些小鼠雖然也是一輩子保持了低熱量飲食,但它們的進食時間很隨意,或是總在白天進食——相當于人類天天吃宵夜。結果顯示,它們并沒有額外獲得壽命延長的好處。
Takahashi教授團隊的這項實驗結果剛剛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在這篇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們還進一步揭示了背后的原因,從細胞和基因水平上揭秘為什么這樣的進食方法有助于延緩衰老。
研究人員指出,隨著動物年齡增長,與炎癥相關的基因往往變得更加活躍,而有助于調節代謝的基因變得不那么活躍。而這項研究發現,對于晝伏夜出的小鼠來說,順應它們的生物鐘,在夜間進行熱量限制,則有助于抵消隨著衰老而發生的這些基因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吃得少了,但這些小鼠并沒有變得更瘦。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限定在晚上吃還是限定在白天吃,幾組小鼠雖然壽命存在巨大差異,體重沒啥差異。
而這一實驗結果與近期中國學者張惠杰教授領銜發表在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臨床試驗結果相一致。該項研究顯示,限時進食方案并沒有在單純限制熱量的基礎上進一步讓肥胖患者減輕體重或是改善體脂、代謝危險因素。
因此,綜合這些新研究來看,限制進食時間對身體健康的積極影響并不在于減肥。Takahashi教授在生物鐘研究領域中做出過很多杰出的工作,他認為后續可以進一步研究熱量限制對生物鐘相關因素的影響,來找到延長人類壽命的新方法。
盡管目前的結果只是基于小鼠實驗,但Takahashi教授表示他已經從中獲得了一些經驗,將自己的進食時間限制在每天的12小時內。“但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種在生物鐘上起效的藥物,那就可以在實驗室測試看看是否能延長壽命了。”他說。
參考資料:
[1] V。 Acosta-Rodríguez et al。, (2022) Circadian alignment of early onset caloric restriction promotes longevity in male C57BL/6j mice。 Science Doi: Science 10.1126/science.abk0297
[2] Cutting calories and eating at the right time of day leads to longer life in mice。 Retrieved May 5,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1581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