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鈉攝入量可能已經超標了!別慌,試試這5種方法

你的鈉攝入量可能已經超標了!別慌,試試這5種方法
2022年04月30日 10:00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鈉作為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我們身體所需的量并不大。三片面包或一茶匙食鹽便能滿足所需,因此普通人每日的鈉攝入量可能會超標。研究表明,九成以上的美國人攝入過多鈉,而這會導致高血壓,并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我們過量攝入鈉,主要由于加工包裝食品中含有過多鈉,因此食品工業和食品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如何在加工食品中減少鈉。近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ahmpaign)在一篇新發表的論文中全面回顧了與食品生產過程中減少鈉攝入量策略相關的科學文獻

  “由于我們消耗了大量食物,雖然食物中鹽的單位量沒有增加,但鈉的消耗量卻增加了。”該論文的合著者食品科學與人類營養系(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Human Nutrition, FSHN)李教授 (Soo-Yeun Lee)說道。

  人體每天只需要大約450毫克(mg)的鈉,最大攝入量不應超過2300 mg。對于罹患高血壓的群體,其攝入量應該低于1500 mg。然而當下每日平均攝入量高達3000mg~3500 mg,已經超出上限50% ,甚至100% 。其中超過70% 的鈉攝入量則來自加工包裝食品,其品類主要包括腌制肉類、面包、奶酪和湯。

  人體每天只需要大約450毫克(mg)的鈉 | Pixabay

  研究人員專門對如何減少食品中的鈉進行了調研,由于適口性是使消費者接受食物的必要條件,所以研究人員的研究重點放在人體感官數據方面。

  “在本篇綜述中,我們著眼于在不同的食品體系中減少鹽分的方法。例如固態的咸花生或咸薯片等零食,與在半固體食品中的奶酪或面包,會有很大不同。而類似湯這樣的液體,鹽則完全溶解其中。面對不同的食品體系,我們在減少鹽含量同時提供適口性的對策是完全不同的。”李教授解釋道,“我們希望這項工作能讓我們深入了解現有的各種減鹽技術。這可以幫助食品公司獲得更多信息,使用不同以往的策略。”

  最終,研究人員確定了五個主要的減鈉策略:減鹽、鹽替代品、風味改良、物理改良和功能改良

  論文第一作者奧布里·鄧特曼(Aubrey Dunteman) 說: “最直接的一個方法就是從食譜中減鹽,這是所有減少鈉攝入的策略中的關鍵部分。”

  當然,完全消除鈉是不可能的,因為鈉具備味覺和其他功能價值。例如,它被用來腌肉和發面。

  奧布里·鄧特曼說:“我們的許多研究和觀察結合了多種方法,比如用鹽替代品去除鹽分,改變風味或去除鹽分以及物理改良。”

  雖然在許多研究中嘗試使用鹽的替代品,如氯化鉀,氯化鈣,或其他氯化物或酸性鹽。然而,這些替代品往往有苦味,所以它們常常與風味改良劑結合使用,如鮮味物質或苦味阻滯劑。

  另一種方法是物理改良。例如,可以將鹽晶體封裝起來,這樣就可以改變鹽在口中的溶解方式。這可以改變人們對咸味的感知,從而減少產生咸味所必需的鈉含量。或者也可以在產品中制造鹽分布不均勻的情況,這樣可以通過味覺對比進一步提高對食品咸度的感知。

  鹽晶 | Flickr,spicetruck (Nari) / CC BY-NC 2.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2.0/)

  “最后,還可以進行功能改良。例如,可以不在腌肉中使用鈉基防腐劑,轉而使用香芹粉(a celery-powder preservative)防腐劑代替硝酸鈉。”奧布里·鄧特曼指出,功能性改良在此次調研中占比較小,因為這種類型的減鈉研究通常不會將味覺要素作為主要評估方法。

  如果消費者想減少鹽的攝入量,最好的策略是自己做飯,減少加工和包裝食品的攝入量。在不斷的訓練實踐中戒掉鹽,基本上就是“節鹽飲食”。

  李教授建議道:“如果在家做飯,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減少鹽分,逐漸適應低鹽食物。人們其實是可以適應低鹽分水平的食物的,但這是不斷學習和適應的過程,當然,也可以添加香草和香料等來增加風味。”她舉例道,“例如,罐頭湯的消費者,可以買低鈉的種類,然后往里面加鹽。從而逐漸調整鹽量,令食物適合我們的口味。”

  參考文獻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4-explores-food-sector-sodium.html

  [2]https://ift.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1541-4337.12915

  編譯:綠洲

  編輯:酥魚

  排版:尹寧流

面包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