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表面有層膜,是茶臟了還是茶杯臟了?

茶水表面有層膜,是茶臟了還是茶杯臟了?
2022年03月29日 11:51 環球科學

  米歇爾·弗蘭茨爾(Michelle Francl)“坦白”道:“如果茶涼了,我會用微波爐熱一下再喝。”弗蘭茨爾是美國布林莫爾學院的化學家,她在一篇題為《化學家的一杯茶》(A chemist‘s cup of tea)的文章中寫道,涼茶表面會漂浮一層膜,這讓她難以下口——只好把茶重新加熱,或者在泡茶時事先擠一點檸檬汁。

  撰文 | 王怡博

  審校 | 二七

  這層膜最初并沒有引起卡羅琳·賈科明(Caroline Giacomin)的特別注意。直到有一個來自中國臺灣的同學對賈科明抱怨道,茶上面那層膜實在令他無法忍受,所以他不打算再喝茶了。

  賈科明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衛生科學與技術系的博士生,她加入的課題組主要研究有關界面(interface)的科學問題。在她和導師商量博士研究課題時,導師為她提供了一些值得研究的課題。令賈科明意外的是,“茶的界面”就列在其中,再加上之前和同學的談話,她決定親自研究研究這層膜。最終,她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志上。

  在賈科明的茶杯里,她有時能看到泛著光澤的茶膜,有時則看不到。而且,如果等一段時間再去喝泡好的茶,會發現茶膜像冰層一樣裂開。但如果用肉眼看不到,這層膜就真的不存在嗎?膜的碎裂又與什么因素有關?是否可以讓膜不發生破裂?

  化學家“鋪”好的路

  在20世紀90年代,有2位對茶情有獨鐘的化學家:邁克爾·斯皮羅(Michael Spiro)和德格拉提烏斯·賈甘伊(Deogratius Jaganyi)。他們一共寫了14篇有關茶的論文,其中有7篇在解釋關于茶膜的化學現象,包括化學組成和影響茶膜形成的多種因素,更重要的是,他們還為“茶杯里有時能看到茶膜,有時則看不到”提供了化學動力學解釋

  對科學家來說,實驗室是泡茶的絕佳場所——幾百毫升的玻璃燒杯是極好的茶杯,而恒溫的水浴鍋能讓他們相對精準地控制“茶”溫。斯皮羅和賈甘伊把紅茶茶包放進燒杯里,用80℃的水沖泡5分鐘,隨后將茶包取出,讓茶水靜置一段時間。

  此前,有科學家認為茶膜是在用沸水沖泡茶葉時,茶葉上的蠟質層“浮”到了水的表面。但當斯皮羅和賈甘伊用實驗室里的蒸餾水(無機物、有機物等雜質極少)泡茶時,并沒有出現茶膜。這說明,只依靠茶葉和較高的水溫并不能產生茶膜,水中的某些成分必然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們通過進一步實驗證實,鈣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是誘發茶膜形成的關鍵,但單單只靠鈣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都不能讓茶膜“現身”,必須是二者的結合

  此外,酸堿性和氧氣濃度也會影響茶膜的形成。例如,堿性越大,即水的硬度越高,越容易形成茶膜。而且,如果把空氣換成氮氣,則很難看到茶膜,因此茶膜的形成必然涉及氧氣及氧化反應,這也是茶垢和水垢的區別之一

  與此同時,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質譜分析、微量分析等多種測試手段,斯皮羅和賈甘伊進一步分析了茶膜的成分:茶膜其實是由有機物(主要含碳、氫、氧)和無機物(包括碳酸鹽和氫氧化物)組成的。其中,幾乎所有的鈣離子和鈉離子都來自水,鉀離子、錳離子和鋁離子則幾乎全部來自茶葉。他們還特別說明,這層膜中的碳酸鹽和氫氧化物是以難溶化合物的形式獨立存在的,而有機物則為這些難溶的無機物提供了物理支撐——從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上看,碳酸鈣顆粒就“待”在有機物的表面上

  斯皮羅和賈甘伊還試圖寫出茶膜的分子式。他們推測在靜置1小時后,一個“茶膜分子”會由約45個碳原子、50個氫原子、40個氧原子和2.7個二價金屬離子構成,摩爾質量甚至能達到1400克左右。

  要實現一個化學過程需要跨過多大的能壘,即需要多少能量才能讓反應過程順利地進行下去,是化學家極為關心的問題。通過精確調控靜置時的茶溫,并根據阿倫尼烏斯方程,斯皮羅和賈甘伊計算出了形成茶膜的活化能:34 kJ/mol。這是一個相對較高的能壘,大于擴散所需的活化能(15.8 kJ/mol,根據斯托克斯-愛因斯坦關系計算得到)。擴散包括離子在溶液中的擴散,和氣體從空氣擴散到溶液中。只有在反應物經擴散后“碰面”并發生碰撞,即發生化學反應,才有可能形成茶膜。

  在用茶杯泡茶時,有時水溫很快就降了下來,因此茶膜還沒來得及形成,大量熱量就散失了。相反,如果用保溫較好的陶瓷茶壺泡茶,茶水散熱較慢,因此通常能看到茶膜,并會在茶壺內留下更多的茶垢,而這些富含礦物質(如鈣離子、鎂離子)的茶垢也能誘發下一次茶膜的形成。這一點與賈科明不謀而合。賈科明打趣道,要想在茶杯里能一直看到茶膜,就最好別洗杯子

  通過流變學“看”茶膜

  基于上面2位化學家的研究,賈科明想從流變學的角度觀察這層膜,并分析這層膜的力學性質,而非化學性質。

  早在1678年,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就提出了胡克定律——對于固體而言,在一定的壓力下,材料中的應力與應變(變形的程度)呈線性關系,這類材料被稱為胡克彈性固體。在胡克發表論文9年后,艾薩克·牛頓(Isssac Newton)解決了剪切流體的流動問題,并提出了牛頓黏性定律(也叫做牛頓內摩擦定律)。流體指的是液體或氣體,當流體在外力的作用下流動時,內部會產生抵抗外力的應力。牛頓指出流體的剪切應力與其流動速率之間呈線性關系,而符合這種規律的流體就被稱作牛頓流體,例如水和酒精。

  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材料的運動都能用胡克定律或牛頓黏性定律來解釋。有一類材料,在一定條件下表現出胡克固體的特征,如彈性形變(短暫的、能恢復原狀的形變),而在其他條件下,則表現得像流體一樣,即發生黏性流動(持續的、不能恢復原狀的流動)。流變學研究的就是這類怪異的材料。按照美國化學家尤金·賓厄姆(Eugene Bingham)的說法,流變學是一個研究材料變形和流動的新的學科分支。

  對于賈科明而言,她既想知道這層膜的彈性,也想知道它的黏性。再加上,這層膜位于水和空氣之間,因此她選用的是一種雙錐界面流變儀。

  值得一提的是,要描述茶膜的力學性質,賈科明得用到“模量”指標。與胡克和牛頓得出的定律類似,模量也是在衡量應力與應變之間的關系。此外,對于茶膜這類復雜材料,對應的模量分別是彈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也可以叫做儲能模量和損耗模量

  為了確定鈣離子的作用,賈科明準備了6種不同濃度的碳酸鈣溶液(0、10、25、50、100和200 mg/L),里面幾乎不含其他金屬離子,并用這些溶液代替水來泡茶。令賈科明意外的是,她并沒有看到茶膜,但肉眼不可見的膜卻被流變儀“看”到了

  賈科明發現,當固定剪切應力振幅(0.3%),做動態時間掃描時,對于碳酸鈣濃度為50、100和200 mg/L的溶液來說,茶膜的彈性模量大于黏性模量(G′ > G″),即呈固體狀;而當碳酸鈣濃度低于50 mg/L時,茶膜則呈流體狀(G″ > G′)。也就是說,碳酸鈣的濃度越低,越能讓茶膜流動起來。另外,與斯皮羅和賈甘伊得到的結果相似的是,當用超純水(幾乎不存在金屬離子)泡茶時,不僅看不到茶膜,流變儀也檢測不到。

  前文中提到,我們往往會看到碎裂的茶膜,因此賈科明就想看看究竟在多大的應力振幅下能讓這層膜裂開。如果用“模量”指示膜何時會碎裂(膜的強度),那就是當損耗模量大于儲能模量時。在這里,相比于彈性和黏性,用儲能和損耗這組詞可以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為什么膜會破裂”。

  當碳酸鈣濃度較高(100和200 mg/L)時,較低的剪切應力振幅(0.5%)就能讓茶膜碎裂,即G″ > G′。然而,當碳酸鈣濃度降低到50 mg/L時,則需要更高的應力振幅(0.8%)才能讓茶膜裂開,因此以儲能為主(G′ > G″)的茶膜更有韌性而不易碎。但對于10和25 mg/L而言,無論應力怎么變化,損耗模量一直大于彈性模量,此時的茶膜就像流體一樣,難以成型。

  在賈科明眼里,茶膜是一種有光澤且美麗的事物。因此,為了能看到這層茶膜,她在論文最后建議道:“不要洗茶杯”。

  檸檬茶怎么樣?

  市面上最常見的一種茶當屬檸檬茶。這不僅是因為檸檬的風味,其背后還有一定的科學原理。斯皮羅和賈甘伊當時就已經發現檸檬酸能抑制茶膜的形成和生長。這是因為檸檬酸能與鈣離子等金屬離子發生絡合反應,從而降低游離的金屬離子的濃度,而鈣離子等是形成茶膜的關鍵。賈科明則發現,額外加入檸檬酸后,盡管看不到茶膜,但流變儀卻“表示”茶膜依然存在,不過此時茶膜的模量被降低,即檸檬酸能軟化茶膜,讓膜更易拉伸,同時還能增加其機械強度。

  賈科明表示,這類強度更高的膜在瓶裝飲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我們在瓶裝的茶類飲品中,不太可能用肉眼看到上面漂浮的一層膜,這大多是因為里面含有檸檬酸或其他絡合物,這能起到抑制茶膜形成的作用。而且,當茶膜不可避免會出現時,例如在奶茶類飲品中,少許檸檬酸也能通過增加茶膜的機械強度來穩定茶膜

  弗蘭茨爾寫道,每當她把檸檬汁擠到紅茶里,都會讓她再次回到大學基礎化學的課堂上,并想起令她心頭一顫的期中考試題。當時,她的化學教授雪莉·羅蘭(Sherry Rowland)問他們:“檸檬為什么會讓茶的顏色變淺?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封面圖片來源:卡羅琳·賈科明

  參考鏈接:

  https://aip.scitation.org/doi/10.1063/5.0059760

  https://doi.org/10.1038/364581a0

  https://doi.org/10.1016/0308-8146(94)90005-1

  https://doi.org/10.1016/0308-8146(94)90004-3

  https://tea-biz.com/2021/09/19/the-physics-of-black-tea-fil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445-0

  Rheology: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y R.I.Tanner and K。 Walters

化學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