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一個具有儀式感的春節(jié)?
作為過年必備項目
沒有瓜子就不算過年!
瓜子抓一把
一嗑停不下
中國人的吃瓜子技能簡直就是與生俱來,不管來者是哪個幫派,是西瓜子、葵瓜子,還是白瓜子,咱們輕輕一咬,舌尖一卷,就能獲得一個完整的瓜子仁。
拜年串門嗑一嗑
看戲吃瓜嗑一嗑
老友相聚嗑一嗑
生活真快樂!
嗑瓜子一時爽,一直嗑一直爽。其實是因為大腦有一種“獎勵機制”,人腦中會分泌多種能讓人感到快樂、安全和成就感的物質(zhì)。而當(dāng)我們完成了預(yù)設(shè)目標(biāo),作為獎勵,大腦就會增加快樂素的分泌,讓人感受到滿足和成功的喜悅。
巧的是,嗑開瓜子,吃到藏在殼里瓜子仁的過程剛好完成了這樣一個設(shè)定。不斷地重復(fù),不斷實現(xiàn)這個小目標(biāo)。從而,讓你“嗑瓜子上癮”!
那么問題來了↓
如果一直嗑,攢起來一口吃掉
會不會得到更大的快樂?
這個問題就好像:
同樣金額的工資月發(fā)和年發(fā)
你更想要哪一個?
你get到了嗎?
嗑瓜子的快樂
古人早有體會
早在北宋
就已經(jīng)有了“吃瓜群眾”
北宋
《太平寰宇記》在歷史上第一次記載了“吃瓜子”。吳越(江浙地區(qū)的借代詞)廣為流傳的《歲時歌》記載:
“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鷂子,三月種地下秧子,四月上墳燒錠子……”
明清
“嗑瓜子”已經(jīng)非常流行。明清小說《紅樓夢》第八回中,寫到:
“黛玉磕著瓜子兒,只管抿著嘴兒笑。”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在第十九回、第六十六回中,還多次提到“嗑瓜子”,可見嗑瓜子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非常流行。
民國
作家豐子愷專門寫了篇雜文《吃瓜子》,文中描述:
“在酒席上,茶樓上,我看見了無數(shù)咬瓜子的圣手。”
瓜子千千萬
健康莫忽視
嗑嗑嗑不停
“三高”找上你
凡事都有度,吃太多瓜子有著潛在的健康危險哦!
本文轉(zhuǎn)自青春北京
▲每100克瓜子所含熱量大于570千卡,吃太多瓜子會增加熱量和脂肪攝入,使體重增加、血脂升高,不利于血糖和血壓的控制。
▲吃太多瓜子,容易引發(fā)舌頭腫痛、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瓜子病”。
▲用牙嗑瓜子,容易使舌頭、口角糜爛,還會在吐殼時將大量津液吐掉,使味覺遲鈍、食欲減弱,甚至引起胃痙攣。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cè)二維碼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