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超聲清洗,即利用超聲波對物體表面進行清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業上,都有相當廣泛的應用。
沉(shan)迷(chang)實(mo)驗(yu)的小編更是天天在與超聲清洗機打交道,其為我們清潔各種實驗器材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超聲清洗機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工作時真的好吵……
我們在初中二年級就學過,超聲波是頻率超過20kHz的聲波或振動,屬于人耳無法聽到的頻率范圍。
既然理應無法聽到,那為何其工作時還會發出刺耳的“滋滋”聲,這個聲音又是從哪里產生的呢?
Part.1
再度認識聲波
想要探索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對其中的主角——聲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初中二年級時學過的那些聲學知識。
聲波是一種機械波,聲源處的質點產生振動,通過介質(氣體、固體、液體)向周圍傳播。
如果質點振動的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平行,則稱其為縱波,機械縱波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均能傳播。
如果質點振動的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則稱其為橫波。由于傳播機械橫波需要介質具備切變彈性,故機械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用頻率、振幅等物理量去描述一個波。對應于聲波,其頻率、振幅決定了聲音的音調和響度。
音調由聲波的頻率(單位:赫茲 Hz)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響度由聲波的振幅決定,響度的單位是分貝(dB),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人耳可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20Hz~20kHz,根據這個范圍,我們定義了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和超聲波(頻率高于20kHz的聲波)。
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常溫常壓下,聲波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最慢。
由于液體比氣體擁有更好的傳聲效果,所以超聲清洗機在工作時需要加入液體作為傳播介質,以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
Part.2
小小的氣泡,大大的能量
回顧完聲波的相關知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此高頻的聲波作用于這一池液體時,發生了什么奇特的現象。
小編通過觀察實驗室里那臺超聲清洗機,發現機器工作時,液體表面出現了波紋,而且原本沒有氣泡的液體出現了許多顫動的氣泡。
僅憑肉眼似乎看不出什么端倪,這時候就得上點道具了……
真是驚掉耳朵!表面看似是一直在顫動的氣泡,居然經歷了一個從中間向內凹陷,而后穿孔,最終破裂成無數個小氣泡的過程。
如此神奇現象的背后到底蘊藏了什么機理?其實并不復雜。
我們在前一部分說過,聲波在液體中只能以縱波的形式傳播,而縱波在傳播過程中會造成液體內局部壓力的不平衡。
由于壓力的快速變小,所以在這些低壓區域中,通常能形成內部呈現真空狀態的氣泡。
又因為縱波一直在傳播,這些低壓區域很快就會感受到一股高壓襲來,于是就出現了從中部開始凹陷,進而穿孔使整個氣泡破裂的過程。
高壓過去后又一個低壓到來,新一輪過程開始并周期往復。
整個過程被稱為超聲波的空化作用,人眼之所以無法觀察到其中的細節,是因為超聲波的頻率實在太高,高壓與低壓交替之快,以至于人眼根本無法分辨。
盡管這個過程人眼難以捕捉,但是千萬別小看這些氣泡破裂時所產生的威力。
由于氣泡形成時內外壓強差極大,而且在最終破裂時能量高度集中,所以空化作用能在小范圍內產生一瞬間的極高壓(幾千個大氣壓)和極高溫(幾千攝氏度)。
也正是因為在液體內能產生如此極端條件,物品表面的污垢才能被脫落,從而起到清洗的作用。
Part.3
文章開頭的問題能回答了嗎?
感覺說了半天一直沒有直面“滋滋”聲的來源這個問題,其實小編不是故意躲著不答,而是這個“滋滋”聲和空化作用息息相關。
這個刺耳的“滋滋”聲,其實源于空化作用產生的小氣泡與機器內壁的撞擊。
我們先前講過,這些由空化作用產生的小氣泡,可產生小范圍的瞬時極高壓極高溫。
而機器內壁一般都是不銹鋼材質,強度較大,故發生碰撞時就會產生較為尖銳的聲音。
而且這個聲音的頻率又恰好在人耳可聽到的頻率范圍內,所以我們就會聽到這刺耳的“滋滋”聲。
沒想到一個司空見慣的超聲清洗,居然藏有這么多有意思的知識,不過盡管如此,它還是好吵啊……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